随后,在自我概念领域里,马科斯和北山提出了“独立自我—互依自我”的二元结构。从“独立自我—互依自我”二元划分的角度出发,自我概念领域许多研究结果的文化适应性必然受到质疑。图3-18 不同成败归因的平均重要性图“独立自我—互依自我”的结构自被提出起就受到了广泛关注,之后一些从这一角度用以测量自我的文化的量表也随之出现。该量表由独立自我和互依自我两个分量表构成,每个分量表有12个项目。......
2023-08-01
(一)自我知觉理论
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 theory)的提出者贝姆(Bem,1967)认为,与个人通过别人的行为来认识别人的特征的机制一样,个体对自己态度、感情和其他内在状态的认识,也存在根据自己的外显行为和该行为发生的环境而进行推断的机制。在许多情况下内在线索是微弱模糊、不清楚的,因此,个体就要站在外界观察者位置,依据外部线索去推断个人的内在状态。所以,个体需要通过对自己的外显行为及行为发生的环境进行功能分析来获得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 theory)的提出者贝姆(Bem,1967)认为,与个人通过别人的行为来认识别人的特征的机制一样,个体对自己态度、感情和其他内在状态的认识,也存在根据自己的外显行为和该行为发生的环境而进行推断的机制。在许多情况下内在线索是微弱模糊、不清楚的,因此,个体就要站在外界观察者位置,依据外部线索去推断个人的内在状态。所以,个体需要通过对自己的外显行为及行为发生的环境进行功能分析来获得自我知觉。
(二)自我觉知
(二)自我觉知
让我们一起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来参加一个十分重要的面试,女秘书把你引进一间装修别致的会议室,让你稍作等待。你坐的位置对面刚好有一面落地镜,你下意识地不住地抬头从镜中打量自己。你发现领带在挤车的时候被弄歪了,头发也被风吹得有些凌乱,连笑容也很僵硬……你变得不安起来。趁着女秘书送茶过来的时候,你终于借口要去卫生间而离开会议室。在卫生间里你开始打理自己,以修整镜中那个令你不满意的自我觉察的形象。
让我们一起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来参加一个十分重要的面试,女秘书把你引进一间装修别致的会议室,让你稍作等待。你坐的位置对面刚好有一面落地镜,你下意识地不住地抬头从镜中打量自己。你发现领带在挤车的时候被弄歪了,头发也被风吹得有些凌乱,连笑容也很僵硬……你变得不安起来。趁着女秘书送茶过来的时候,你终于借口要去卫生间而离开会议室。在卫生间里你开始打理自己,以修整镜中那个令你不满意的自我觉察的形象。
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是指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根据自我觉知理论(self-awareness theory),当我们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时,我们会根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与价值观来对自己现在的行为进行评价和比较(Carver,2003;Duval和Silvia,2002,1972)。在生活中的很多场景里,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把目光投向自己,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是否合适,行为举止是否得体;在强烈的情感冲击下,我们也会更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夸大一种情绪的感受度。
巴斯(Buss)把自我觉知分为内在自我觉知(private self-awareness)和公众自我觉知(pubic self-awareness),前者是指个体对自己内部特征和感受比较重视,而后者则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在方面比较在意。由于内在自我和公众自我的关注点不同,所以他们所引起的反应也完全不同。内在自我的人对自己的感受比较在乎,因此他们常常会夸大自己的情感反应;同时这些人对自己的特征比较关注,所以他们的自我概念中内在事件清楚而明确;也因为上述因素,内在自我的人常常坚持自己的行为标准与信念,不太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与内在自我的人不同,公众自我的人由于太看重外界他人的影响,所以他们害怕别人评价自己,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评价;其次,由于看重来自他人的反馈,他们也常常会产生暂时性的自尊感低落,容易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产生距离;最后,公众自我高的个体常常比较在乎外在的行为标准。
内在自我与公众自我的测量
下面的量表是心理学家Fenigstein、Scheier和Buss在1975年编制的“自我意识量表”(self-consciousness scale,SCS),其中“0”表示完全不符合我,“4”表示非常符合我,“1、2、3”分别代表不同程度的符合或不符合。请在你认为合适的数字上打“√”。
1.我经常试图描述自己。 0 1 2 3 4
2.我关心自己做事的方式。 0 1 2 3 4
3.总的来说,我对自己是什么人不太清楚。 0 1 2 3 4
4.我经常反省自己。 0 1 2 3 4
5.我关心自己的表现方式。 0 1 2 3 4
6.我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0 1 2 3 4
7.我从不检讨自己。 0 1 2 3 4
8.我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很在意。 0 1 2 3 4
9.我很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 0 1 2 3 4
10.我常常担心我是不是给别人一个好印象。 0 1 2 3 4
11.我常常考察自己的动机。 0 1 2 3 4
12.离开家时我常常照镜子。 0 1 2 3 4
13.有时我有一种自己在看着自己的感受。0 1 2 3 4
14.我关心他人看我的方式。 0 1 2 3 4
15.我对自己心情变化很敏感。 0 1 2 3 4
16.我对自己的外表很关注。 0 1 2 3 4
17.当解决问题时我清楚自己的心理。 0 1 2 3 4
第3题和第7题反向计分,代表内在自我的题目包括:1、3、4、6、7、9、11、13、15和17,把它们的总分计算出来;代表公众自我的是2、5、8、10、12、14和16。对大学生群体而言,内在自我的平均得分为26,而外在自我的平均分为19。
(三)自我图式
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是指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根据自我觉知理论(self-awareness theory),当我们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时,我们会根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与价值观来对自己现在的行为进行评价和比较(Carver,2003;Duval和Silvia,2002,1972)。在生活中的很多场景里,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把目光投向自己,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是否合适,行为举止是否得体;在强烈的情感冲击下,我们也会更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夸大一种情绪的感受度。
巴斯(Buss)把自我觉知分为内在自我觉知(private self-awareness)和公众自我觉知(pubic self-awareness),前者是指个体对自己内部特征和感受比较重视,而后者则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在方面比较在意。由于内在自我和公众自我的关注点不同,所以他们所引起的反应也完全不同。内在自我的人对自己的感受比较在乎,因此他们常常会夸大自己的情感反应;同时这些人对自己的特征比较关注,所以他们的自我概念中内在事件清楚而明确;也因为上述因素,内在自我的人常常坚持自己的行为标准与信念,不太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与内在自我的人不同,公众自我的人由于太看重外界他人的影响,所以他们害怕别人评价自己,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评价;其次,由于看重来自他人的反馈,他们也常常会产生暂时性的自尊感低落,容易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产生距离;最后,公众自我高的个体常常比较在乎外在的行为标准。
内在自我与公众自我的测量
下面的量表是心理学家Fenigstein、Scheier和Buss在1975年编制的“自我意识量表”(self-consciousness scale,SCS),其中“0”表示完全不符合我,“4”表示非常符合我,“1、2、3”分别代表不同程度的符合或不符合。请在你认为合适的数字上打“√”。
1.我经常试图描述自己。 0 1 2 3 4
2.我关心自己做事的方式。 0 1 2 3 4
3.总的来说,我对自己是什么人不太清楚。 0 1 2 3 4
4.我经常反省自己。 0 1 2 3 4
5.我关心自己的表现方式。 0 1 2 3 4
6.我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0 1 2 3 4
7.我从不检讨自己。 0 1 2 3 4
8.我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很在意。 0 1 2 3 4
9.我很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 0 1 2 3 4
10.我常常担心我是不是给别人一个好印象。 0 1 2 3 4
11.我常常考察自己的动机。 0 1 2 3 4
12.离开家时我常常照镜子。 0 1 2 3 4
13.有时我有一种自己在看着自己的感受。0 1 2 3 4
14.我关心他人看我的方式。 0 1 2 3 4
15.我对自己心情变化很敏感。 0 1 2 3 4
16.我对自己的外表很关注。 0 1 2 3 4
17.当解决问题时我清楚自己的心理。 0 1 2 3 4
第3题和第7题反向计分,代表内在自我的题目包括:1、3、4、6、7、9、11、13、15和17,把它们的总分计算出来;代表公众自我的是2、5、8、10、12、14和16。对大学生群体而言,内在自我的平均得分为26,而外在自我的平均分为19。
(三)自我图式
自我图式是指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它就像“拼图”一样,每块“经验拼图”共同拼成一幅完整的“自我概念”油画。在马库斯(Markus)和沃夫(Wurf)看来,自我图式构成了我们的自我概念,他可以帮助我们分类和提取经验。
自我图式由那些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行为方面组成。因为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每一部分并不是同等重要的,所以不是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能够被称为我们的自我图式的一部分。而且,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所以每个个体形成的自我图式也是不同的。马库斯和沃夫的研究发现,在东方集体主义文化中,母亲是自我图式的一部分,这就使中国人的自我图式中包含和母亲相关的内容。
更令人格心理学家感兴趣的是自我图式中的独特性。自我图式一旦建立,就会起到选择机制的作用,从而影响到与自我有关的信息输入与输出,决定了个体是否关注信息、如何建构信息、信息对其的重要性程度以及随后对信息的处理。
马库斯以“独立—依赖”维度实验为例,把被试分为有独立图式组、依赖图式组和中间型组共三组,然后让他们坐在电脑前,根据屏幕上呈现的形容词在两个按钮之间作选择,一个表明“是我”,另一个表明“不是我”。被试的任务就是判断这个词是否可以描述自己,并按下相应的按钮。研究指出,独立图式组做出独立行为的频率高,依赖行为的频率低;依赖图式组刚好相反;而中间型组在两种对立行为维度上的频率分布则是一条水平线,做出独立和依赖行为的频率没有差别。如此,通过定义操作化的过程,马库斯将行为从情境中完全脱离出来。从特质决定行为的假设出发,被试在某种特质维度上是否会随情境而变化的行为成为有无图式的必要条件。
自我图式是指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它就像“拼图”一样,每块“经验拼图”共同拼成一幅完整的“自我概念”油画。在马库斯(Markus)和沃夫(Wurf)看来,自我图式构成了我们的自我概念,他可以帮助我们分类和提取经验。
自我图式由那些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行为方面组成。因为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每一部分并不是同等重要的,所以不是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能够被称为我们的自我图式的一部分。而且,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所以每个个体形成的自我图式也是不同的。马库斯和沃夫的研究发现,在东方集体主义文化中,母亲是自我图式的一部分,这就使中国人的自我图式中包含和母亲相关的内容。
更令人格心理学家感兴趣的是自我图式中的独特性。自我图式一旦建立,就会起到选择机制的作用,从而影响到与自我有关的信息输入与输出,决定了个体是否关注信息、如何建构信息、信息对其的重要性程度以及随后对信息的处理。
马库斯以“独立—依赖”维度实验为例,把被试分为有独立图式组、依赖图式组和中间型组共三组,然后让他们坐在电脑前,根据屏幕上呈现的形容词在两个按钮之间作选择,一个表明“是我”,另一个表明“不是我”。被试的任务就是判断这个词是否可以描述自己,并按下相应的按钮。研究指出,独立图式组做出独立行为的频率高,依赖行为的频率低;依赖图式组刚好相反;而中间型组在两种对立行为维度上的频率分布则是一条水平线,做出独立和依赖行为的频率没有差别。如此,通过定义操作化的过程,马库斯将行为从情境中完全脱离出来。从特质决定行为的假设出发,被试在某种特质维度上是否会随情境而变化的行为成为有无图式的必要条件。
有关社会心理学的文章
随后,在自我概念领域里,马科斯和北山提出了“独立自我—互依自我”的二元结构。从“独立自我—互依自我”二元划分的角度出发,自我概念领域许多研究结果的文化适应性必然受到质疑。图3-18 不同成败归因的平均重要性图“独立自我—互依自我”的结构自被提出起就受到了广泛关注,之后一些从这一角度用以测量自我的文化的量表也随之出现。该量表由独立自我和互依自我两个分量表构成,每个分量表有12个项目。......
2023-08-01
(一)自我差距希金斯提出的自我差异理论进一步说明了自我概念的内涵。在Higgins看来,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具有自我指引的作用。而不能缩小实际自我和应该自我之间的距离的话,则会引起愤怒的情绪,导致自尊降低。它通常和自我确认共同产生提高自尊的作用。自我提高可以使人对自己产生一个较高的评价,有助于自尊的提高。使用自我提高的人希望被尊敬而不仅仅是被喜欢。自我提高者尤其希望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被尊重。......
2023-08-01
(一)自我概念的特点首先,自我意识具有社会性。最后,自我意识还具有独特性。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二)自我概念的功能1.自我一致性的维持一致性维持功能是指自我概念使人保持内在一致性。人们的自我概念是相对稳定并且相一致的。行为不良已经成为他们不良自我概念的合理印证。而且,通过维持内在一致性的机制,自我概念实际上起着引导个人行为的作用。......
2023-08-01
自我意识是在个体生理和心理能力发展到一定成熟程度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也是在个体与社会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许多因素对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023-08-01
所谓自我概念的结构,是指自我概念由哪些心理成分或基本表现形式所构成。事实上,三分法是将二分法中自我认识囊括的自我感觉和自我体验分化出来,构成三分法中的自我情感部分。目前的许多调查研究中,人们多以三分法来考察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问题,即将自我意识的结构划分为自我认知、自我情感和自我意向三个部分。......
2023-08-01
自我确认是指人们注意和寻找那些与自我概念相符合的信息的倾向。研究表明自我认识过程并不是对全部现有信息进行扫描,而是寻找那些与自我概念一致的外部评价性信息。如果个人认为自己是自信的,就会寻找能确认这个自我概念的信息,而排斥否定的信息。研究者假设,人们会去寻求能够验证自我概念的伙伴。......
2023-08-01
认知对象是社会认知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认知主体一样,是具有主体意识的个体,其魅力知名度、自我表演等因素均影响认知主体的社会认知。(三)认知对象的自我表演在多数情况下,认知对象并不是认知活动中完全被动的一方,而是“让”别人认知的一方。因此,认知对象的主观意图势必要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判断。在这里,认知对象的自我表演对于认知者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2023-08-01
本章学习目标:3.1 理解并描述自我概念的相关理论3.2 理解并举例说明影响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的因素3.3 理解自我知觉理论的概念3.4 掌握自我觉知的概念3.5 掌握自我图式的概念3.6 理解自我服务偏差的四种情况及其概念,并举例说明3.7 掌握自尊的概念及种类3.8 理解并掌握影响自尊的因素和提升自尊的手段3.9 理解自我提高的概念3.10 掌握自我效能的概念3.11 理解并举例说明东西方文化下的自我概念的差异例一: 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选择。......
2023-08-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