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学物理教学策略:知识结构研究

中学物理教学策略:知识结构研究

【摘要】: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一般由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教育文化背景知识组成。它们不仅包括概念、原则及其联系,而且构成了程序性知识中产生规则的条件,为某些操作步骤提供了产生的情境,属于“是什么”和“做什么”等概念化信息。(二)程序性知识属于自动化基本技能系列的程序性知识,是指无须教师明显的意志努力即可达到流畅、高效的效果所需要的技能知识。

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一般由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教育文化背景知识组成。

(一)陈述性知识

高度组织化和精制化的陈述性知识,是指体现在物理教学中的一般原则及其联系的知识,又称概念性知识。这些由命题、表象、规则组成的知识构成了陈述性知识的基础。它们不仅包括概念、原则及其联系,而且构成了程序性知识中产生规则的条件,为某些操作步骤提供了产生的情境,属于“是什么”和“做什么”等概念化信息。它具体包括以下三类知识。

1.物理教材内容知识,指具体的物理概念、规律和原理及其相互联系。

2.物理课程知识,指使用物理教学媒体与执行物理教学计划时必须熟练掌握的知识。

3.物理教学法知识,指物理知识内容与教育教学思想相结合的知识,是物理教师所特有的知识形式。

(二)程序性知识

属于自动化基本技能系列的程序性知识,是指无须教师明显的意志努力即可达到流畅、高效的效果所需要的技能知识。自动化的教学技能也称为教学常规,即课堂教学步骤的固定模式,其中包括课堂管理和作业检查等。

(三)策略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是指物理教师有效地制订教学计划、进行课堂教学和评估教学效果时采用的灵活多变适应性强的策略与方法,如教学反馈、先前知识回顾等。

(四)教育文化背景知识

教育文化背景知识包括对青年学生及其特点的认识以及在个体发展与个体差异方面的知识。教育情境的知识主要指对小组或班级的活动状况、学区管理、社区与地域文化的特点等方面的知识,此外还包括教育评价观、课程观、学生观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