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1000个怎么办?》前言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中的1000个怎么办?》俞国良主编海天出版社1993年出版上述道理和观点经常散见于各地报刊和人们的议论中。鉴于此,抱着抛砖引玉的想法,在众多师长和朋友们的鼓动和策划下,我们组织了一些大专院校、科研部门以及在基层从事家庭教育实际工作的同志编著了这本《家庭教育中的1000个怎么办?》,试图为我国的家庭教育尽一份绵薄之力。......
2023-12-04
“投资”或“投入”在经济学中被认为是为获得回报而购买的一种资产[15],是指购买(和因此生产)资本货物——不会被消耗掉而反倒是被用来在未来生产的物品,通过财产的累积以求在未来得到收益。“教育投资”的概念主要是从投资或投入概念引入的,它也被称为教育资源。西方教育经济学家一般把它定义为购买教育的全部支出,通常是指人力、物力的货币表现[16]。我国学者对此概念的定义也与此类似。范先佐(1999)认为:教育投资是投入教育领域中,用于培养不同熟练程度的后备劳动力和各种专门人才以及提高人的劳动能力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17]。靳希斌(2001)认为:教育投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投入教育领域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或者说是指用于教育、训练后备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现有劳动力智力水平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18]。林荣日(2001)将教育投资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入到教育领域内的资源总和,即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综上可见,已有研究对教育投资的定义非常类似。本研究将教育投资定义为:为取得未来多种回报而投入教育领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这些人、财、物通常可以用货币数量来表现。
与教育投资紧密相连的问题就是教育投资的筹资或称教育投资的主体问题。由于教育从根本上属于非物质生产领域,自身不能产生利润,也就不存在自我投资的可能。因此,在迄今为止的社会条件下,教育投资的最终来源只能是其他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国民收入,分别来自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收入[19]。这些国民收入形成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劳动者个人收入三个构成部分,教育投资也基本上由这三大主体承担,即形成了个人的教育投资、企业的教育投资和政府的教育投资[20]。围绕教育投资的研究内容,国内外研究者普遍关注三个核心问题:教育投资是否充足;教育投资的效率如何;教育资源的分配是否公平[21]。
个人家庭教育投资
如前所述,教育投资来源的三大主体中,个人教育投资是其中之一。由于个人对教育投资的资金来源和投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与家庭紧密联系,实际上多表现为受教育者个人家庭对教育的支出,这些现象更普遍地存在于所有未成年人的教育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成年人教育中。因此,个人的教育投资支出,一般也称之为个人家庭的教育投资[22]。个人家庭教育投资与其他教育投资相比,虽然在投入主体、资金来源、投入决策和作用等方面有所差别,但从本质上来说是共同的。因此,本研究将个人家庭教育投资定义为:个人家庭为取得教育的经济和非经济收益而投入教育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或货币表现。它既包含了个人家庭自有的资金和资源,也包含从其他途径筹措或借贷的资金和资源。
教育消费
教育消费或教育消费支出是研究者提出的另一个关于个人或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概念。关于教育消费,目前已有研究还没有给出一致的定义。有的认为,教育消费是现代社会人们必须的一种特殊消费活动,是满足人们对教育需要的消费,教育消费的产品——知识、技能等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人类社会思维的产物,但能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和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23]。有的认为,教育消费是居民消耗教育服务及其产品的费用支出[24]。还有的把教育消费定义为:受教育者本人与家庭为获取知识与技能而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用于教育方面的货币支出与接受教育者本人的智力、体力与努力的付出[25]。此外,在一些研究中,政府和社会的教育支出也被包括在教育消费的内容之中,但这种说法受到其他人的质疑,他们认为,教育消费应主要从居民消费的角度来分析,只包括私人教育支出[26]。教育消费的主体是居民,不包括政府、企业等主体用于教育方面的投资[27]。所以,从教育消费概念的内涵、研究内容等方面来看,教育消费和个人家庭教育投资两个概念之间没有太多的不同,都是对居民个人家庭教育支出行为的指称,只是在关注问题的着重点以及在称谓的语意、语感方面存在差异。教育消费侧重于从居民消费支出的角度(消费支出的一类或特殊的消费项目)来界定,而个人家庭教育投资则含义更全面和宽泛,既包含了居民教育消费支出的内涵,又进一步关注了教育支出的经济和非经济收益和成本(即教育投资角度)。也就是说,个人家庭教育投资概念可能更有利于我们对私人教育支出行为的理解和研究。
有关中国个人家庭教育投资问题研究的文章
《家庭教育中的1000个怎么办?》前言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中的1000个怎么办?》俞国良主编海天出版社1993年出版上述道理和观点经常散见于各地报刊和人们的议论中。鉴于此,抱着抛砖引玉的想法,在众多师长和朋友们的鼓动和策划下,我们组织了一些大专院校、科研部门以及在基层从事家庭教育实际工作的同志编著了这本《家庭教育中的1000个怎么办?》,试图为我国的家庭教育尽一份绵薄之力。......
2023-12-04
这是因为家庭教育的动力源自无私的血缘之爱、父母之爱、亲人之爱,这种爱是天然的、自然的,是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11岁时,妈妈同意菲尔普斯停止继续使用治疗多动症的药,每天刻苦训练游泳,不仅成功地治愈了多动症,还使他成为一名世界级的游泳奇才。......
2024-03-03
洛克的《教育漫步》中,没有弥尔顿《教育论文》里那些详细的方案,但是洛克曾构想出了整个国家的教育体制,在《教育漫步》里他仅谈论了绅士子女的教育,这暴露出洛克重视家庭教育而轻视学校教育的保守思想。洛克实际上是主张使用一种稳定的、一致的、同情的、心平气和的道德力量作为引导孩子养成好的行为的最佳教育方式。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洛克把教育权威当成道德的代理人。......
2023-08-09
摩托车的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②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收回后,委托方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所纳税款准予按规定抵扣。......
2023-12-04
Goffman为了探讨人际交往中的面子互动过程,提出了“戏剧理论”。服务消费中的人际互动就是各类面子事件的组合,消费者会因此增加或减少面子,当面子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消费者得或失面子,从而最终影响消费者满意度和消费者行为。因此,服务消费中的面子事件影响了顾客行为。因此,服务行业的面子问题,作为一种敏感且多变的事件值得关注和研究。......
2023-11-17
就教育内部而言,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改革考试制度。同时,按照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进行发展性评价,以使对学生的评价从过分关注学业成绩转到关注综合素质上来。......
2023-07-25
中国教育制度存在缺位和越位问题反复出现的问题要在规律上找原因,普遍出现的问题要在制度上找原因。但是与经济领域的改革相比,教育领域的改革还相当滞后,与教育规律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存在严重的越位和缺位问题。教育制度创造必须紧紧围绕解决制度设计上的越位和缺位问题。在现行教育制度下,教育管理宏观不顺、中观不灵、微观不活的问题同时存在。......
2023-11-30
定睛一看,是单强,2009年我离开那所农村中学前教的最后一届学生。单强指了指台上的男孩,开始给我介绍舞台边上已经唱完和还未演唱的参赛歌手。那个时候的单强就从座位上站起来问,那你看看我得往哪个方向发展?对于他来说,这不也是一种成功吗?能够让一个人拥有幸福而平凡的生活,能够让一个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也是教育的一种成功吗?......
2023-10-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