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科学课中的探究教学—学校建议

科学课中的探究教学—学校建议

【摘要】:总体来说,道德与法制、音体美、科学等学科因为师资、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城区学校的“三开”优于农村学校。但也存在质量意识不够、研究不足,甚至无案上课的情况。城区学校应该进一步强化对非语数学科教师队伍管理,尽力让他们心无旁骛搞好教学。据我多年的研究得知,全盘靠讲的科学课文,好像还没有。三是要建立合理的教研组织。学校最大的隐患就是不公平。

1.更新育人观念,每个学科都很重要

作为校长,观念必须正确,否则,可能自己也不清楚将把一方教育引向何处。校长,必须有担当,必须有使命感,必须有牺牲精神,必须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凌然正气,必须有尊重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的基本准则和底线原则。无论教育行政部门怎么考核评价,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思想,都应该有自己的评价考核体系,都应该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科。

2.强化常规管理,千方百计落实“三开”

除了语数而外,道德法制科学、音体美等学科是否每节课都落实了,是否每节课都有人上?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学校。首先是要保证每节课都有人上,然后再谈上好的问题。我说的每节课都有人上,是每节课该上什么就上什么,而不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偷梁换柱。课表上什么课都有,而实际上基本只上语数课的学校有没有?大家心里比我清楚。有的学校说,音体美科学等学科都是语数老师兼任,有时候真没办法监管。是真没办法还是睁只眼闭只眼?是真没办法还是有意纵容?大家比我清楚。我想,只要校长有“是什么课就该上什么课”的坚定理念,那么实现“是什么课就上什么课”的目标根本不是一件难事。

总体来说,道德与法制、音体美、科学等学科因为师资、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城区学校的“三开”优于农村学校。但也存在质量意识不够、研究不足,甚至无案上课的情况。城区学校应该进一步强化对非语数学科教师队伍管理,尽力让他们心无旁骛搞好教学。

对于广大的农村小学,首先必须毫无条件地做到是什么课就上什么课,不管上得好与坏。“按课表上课”如果能成为一所乡村学校的铁的纪律,教师不敢、也不愿违背这个纪律,那么这所学校的校长就具备了成为一个好校长的基本条件,这所学校也就具备了成为一所好学校的基本条件。

3.遵循学科特点,坚持科学“做中学

科学是“做中学”的课程,强调动手探究。那么学校对科学课的管理就要做到三点。一是教师不能“空手”进教室。据我多年的研究得知,全盘靠讲的科学课文,好像还没有。二是要用好现有实验配置。随着教育均衡的发展,实验装备越来越齐备,实验室越来越规范。三是要建立合理的教研组织。我们县内的一些学校,除了语数学科教研组外,一般都设立艺体教研组,综合教研组。艺体教研组和综合教研组都是综合性质的,都包含好几个学科。其实几个学科在一起开展教研活动是很困难的,尤其很难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所以大型一些的学校还是应该建立学科年级教研组或者学科教研组。小一些的学校只要有三个以上的任课教师(包括兼职),也应该建立学科教研组。科学课,如果长期没有“研究”的警钟,就会慢慢变成不像、甚至不是科学课。

4.深化课程管理,提升课堂自主水平

对非语数学科的课堂,学校应该深化管理,一旦发现事件,应该采取积极对策。比如,无故占用非语数课堂;无案课堂;一讲到底的课堂;一节课上好几篇课文的突击式做法;抄一满黑板让学生背得课堂……这些都应该用优化课堂、强化教研的办法予以解决。

5.建立发展机制,营造公平公正环境

真正的质量提升绝对是伴随着教师质量提升的。在一所学校,所有教师都应该享有同样的发展机会,不论学科,不论男女,不论老少,不论骨干和非骨干。不应该把学习、奖励、荣誉等等全塞给极少数甚至极个别教师,这会使学校失去平衡,也会带来其他一些潜在的问题。一味地锦上添花并非明智之举。这种做法是得不偿失的。要鼓励自主发展,同时警惕让极少数教师有比同事多得多的培训进修和获得荣誉的机会。学校最大的隐患就是不公平。学校要有教师发展机制,机制是公平的前提。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即使一时无法完全做到,也不能借口“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而拒绝公平。公平是优质学校必备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