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课堂教学,“生本高效”是目前很热门的一个词语。要知道,发展是一个积极的、正面的、充满阳光的词语,发展始终是“正确”的。因为我们所说的高效是教育中的、三维达成中的、发展过程中的高效,所以越生本就越高效,生本了必然高效。其二,高效是生本前提下的高效,不是孤立的高效。所以我们应该有“生本必须抓,高效抓正确”的理念。所以,还是多提生本、少提高效和生本高效为好。......
2023-08-01
从课时上看,再以《玩具里的科学》为例,有的老师用了两课时,有的老师用了三课时,然而如果按照教参的要求却只有一课时。这一方面说明科学教学过程的生成与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老师们走出了教参的束缚,在教材的处理上具有了主动性。有的老师在备课时就把教学过程预设为两课时,即“玩玩具”和“说玩具”为一课时,“针对玩具提问”和“改进或设计玩具”为一课时;有的老师发现学生在“提问题”和“改进设计玩具”部分情绪特别高涨,思维特别活跃,特别具有持续探究下去的势头,于是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科学教学的学科特点,又随机决定增加一课时而将整个教学过程恰到好处地扩展为三课时。而按照新课程每周三课时的课时量一学期就有六十余课时的课时总量计算,其课时的弹性空间也是很大的;有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呵护儿童的探究兴趣,对探究中产生的新问题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深入研究下去。一位老师对学生提出的“轮胎上为什么有花纹”的问题引导学生持续研究了近20分钟,学生们的猜想甚至用生活实例进行验证的过程真是让人激动。理解并实践课标理念,以青岛版教材为起飞的平台,在“科学素养”的天空展翅搏击,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老师们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困惑。目前两个最大的困惑,一是超大班额给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阻力。老师们说,80几人的大班额叫我们怎么“面向全体”,怎么让所有的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都留下经历,怎么可能搞好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怎么可能把课堂组织得井井有条而又不失科学研究的氛围。确实如此,再以《玩具里的科学》为例,因为班额过大,加上学生带的玩具很多,整个课堂就显得乱了,有的甚至乱得一团“麻”。学生只顾玩玩具去了,老师纵有三头六臂也难易扭转局面。如果学生带的玩具很少甚至仅老师带而学生不带,那么学生的体验又会不够,对学生的后续研究又会造成损失。因为班额过大,就可能滋生一些类似于此的矛盾;二是考试怎么办。老师们说,我们可以按照新理念来教学,学生也可以按照新理念学习,但上级对学生的考试怎么办,考什么,怎么考?对教师的考核又怎么办,怎么认定?
有关科学课中的“探究”教学的文章
关于科学课堂教学,“生本高效”是目前很热门的一个词语。要知道,发展是一个积极的、正面的、充满阳光的词语,发展始终是“正确”的。因为我们所说的高效是教育中的、三维达成中的、发展过程中的高效,所以越生本就越高效,生本了必然高效。其二,高效是生本前提下的高效,不是孤立的高效。所以我们应该有“生本必须抓,高效抓正确”的理念。所以,还是多提生本、少提高效和生本高效为好。......
2023-08-01
因为无论是教材或其他事物中都存在需要我们去挖掘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又往往是我们理解事物的关键因素,是事物深刻而博大的内涵。又比如时间的开放,研究方法的开放,研究答案的开放,等等;四是科学素养与载体的关系。无论你10篇课文也好,30篇课文也罢,60课时却是一个常数,是“法”的规定。这也是一个国家对科学和科学教育日益重视的体现。......
2023-08-01
我们一年一度的全县自然赛课总会给我留下不灭的记忆:那种开放热烈的场面,教师开拓创新的教法,学生开放不羁的思维,师生走出教室追求真理的氛围……最初老师们也有些顾虑,说我们的课这样开放了完不成教学任务怎么办。慢慢的,我们的自然课也就实现了空间、方法、内容、结论的开放。我们的课堂是靠什么开放起来的,同样是靠对大纲和教材的正确理解。我们必须把大纲、教材的精神吃透,如此方能游刃有余,实现真正的开放。......
2023-08-01
我非常惊讶,该文指出的中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我们这儿小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太相似了,而这些问题又得到了《人民教育》的关注。我在教师和学校领导中广泛调研过,他们认为小学科学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的衰败,其根本原因是考试评价力量的急剧弱化。教育行政部门、教仪站、教研室等部门应加强对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的巡查和指导,在这种“非常”时期可以组建实验教学督导组,定期和不定期对学校的实验教学进行督导。......
2023-08-01
所占分值分别是11、15、15、32、27。探究题占32分,探究题权重较大,导向目的明确。但得分率之低令人意外。任课教师要具体分析得分率偏低的具体原因,找到自己教学的策略。在所有题型中得分率最低。前三种题型得分率基本正常,只是在少数小题上得分偏低。比如填空题6—7小题,得分率为38.7。我们必须清楚,科学是“动手做”的学问。实验探究题之所以得分率低,根本原因是忽视动手实践,和实践中的真正探究。......
2023-08-01
通过观察“科学探究”从四个水平上的描述可以发现,水平一到水平四的要求高度是逐渐升高的,2017版课程标准中对各个水平的描述从水平一到水平四也是逐渐变得具体。学生学习完整个高中的生物课程后,科学探究的水平应该是越高越好,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思考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生命观念的形成离不开科学探究的实证。......
2023-11-23
经过研究得知,教材的很多地方仍然是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处理的。比如,教材中低估学生探究能力的地方我们就要优化或者说强化其探究性。为了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探究中得到更为绚丽的喷发,我们可以在“问题”和“海尔盟实验”之间弥补一个“推想”的环节,也就是先让学生思考、猜测、讨论植物的养料是从哪儿来的。所以只要我们去钻研,对教材探究性的优化处理也是大有空间可以开掘的。......
2023-08-01
老师们说原来科学课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难教,有时候甚至感到比自然课更轻松。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实际上就是通过《玩具里的科学》《我们身边的植物》《我们身边的动物》等6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感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个单元主题。老师们认为学生之所以很有兴趣,与教材的开放性有关,与教材不死抠知识结论有关,与教材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的编写体例有关。......
2023-08-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