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科学课探究教学:教材并非难题

科学课探究教学:教材并非难题

【摘要】:老师们说原来科学课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难教,有时候甚至感到比自然课更轻松。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实际上就是通过《玩具里的科学》《我们身边的植物》《我们身边的动物》等6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感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个单元主题。老师们认为学生之所以很有兴趣,与教材的开放性有关,与教材不死抠知识结论有关,与教材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的编写体例有关。

老师们说原来科学课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难教,有时候甚至感到比自然课更轻松。为什么感到好教,老师们认为,一是教材的程序好把握。青岛版教材“模块化”的结构使之线条清晰,过程明朗流畅,易于把握,容易“上路”;二是教材的知识难度不大,不“刻意”追求“完美”的科学结论。这也是教材“开放性”的体现。允许结论的多样性,允许对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允许个性化的解释。教材不刻意追求某一个僵化的结论,对于教师树立“科学教育是给学生留下经历而不是知识结论”的观念十分奏效。教材上没有统一的结论可追寻了,老师们不得不把着眼点放在过程上。这对于老师们来说似乎是一种解放,被知识捆住手脚的绳索好像已经断开。而学生也陡然变得心花怒放,自由驰骋。走出知识的繁难偏旧,重在过程,这也是科学教材的一个突破;三是教材的意图好领会。老师们认为科学教材的编写意图显性化,易于领会,一般不会“跑题”。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实际上就是通过《玩具里的科学》《我们身边的植物》《我们身边的动物》等6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感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个单元主题。而具体到每一篇课文,如《玩具里的科学》就是通过“玩玩具”“说玩具”“提问玩具”“设计或改进玩具”等系列活动让学生真切地感到玩具里确实有科学存在就可以了;四是学生兴趣浓厚。学生越有兴趣,老师教起来当然就越轻松。科学课的课堂总显得那么活跃,学生的兴趣总那么高涨,与自然课堂比较起来,有了很大的变化。老师们认为学生之所以很有兴趣,与教材的开放性有关,与教材不死抠知识结论有关,与教材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的编写体例有关。教材成功地做到了“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建造了轻松愉悦的探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