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样,芬兰教育还在不断改革,尽管他们的改革导致了PISA测试的下降,但他们依然还在不断给学生自由。要时刻提醒教师的是,我们必须小心谨慎地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优秀品质,努力做到不扭曲、不扼杀学生的天性。不仅仅是研究某一个学科,而是用学科去研究教育。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学生要有大量的自由阅读时间。......
2023-08-01
探究是科学课最显著的特点,也是主体的教学方法。无论什么类型的科学课,都应该突出其探究性,没有探究色彩的科学课不是真正意义的科学课。但要明确一点,探究不仅仅是动手,探究也不一定非动手不可,动手也并不绝对意味着就探究了。实际上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我们都可以使其变得具有探究的性质,包括阅读、资料查询、观察、交流等。所以,科学课是否具有探究性和探究性的大小并不决定于用什么方法,而在于怎样用这些方法。那么如此说来,科学教材是不是就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二度”优化其探究性呢?不是。经过研究得知,教材的很多地方仍然是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处理的。比如,教材中低估学生探究能力的地方我们就要优化或者说强化其探究性。《磁铁的两极》中关于“研究磁铁指南北的性质”的活动,教材是依照学生还不知道“磁铁能指南北”这一性质的思路编写的,即“通过实验说说有什么发现”,但实际上不少学生都知道磁铁的这一性质,如果再让他们去经历这个发现的过程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这就有必要换一个角度优化处理这段教学,以便增加其探究性和学生的探究兴趣:怎样用实验证明磁铁能指南北?你可以用哪些方法证明磁铁能指南北?要具备哪些条件磁铁才能指南北?……又比如,有些课文有必要弥补一些探究环节来增加其探究性。《植物怎样生存》中当教材提出“植物的养料是什么呢”的问题之后,紧接着就是阅读海尔盟实验。为了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探究中得到更为绚丽的喷发,我们可以在“问题”和“海尔盟实验”之间弥补一个“推想”的环节,也就是先让学生思考、猜测、讨论植物的养料是从哪儿来的。学生肯定都是有自己的思考的,猜想是有“结果”的。即使没有结果,我们也有必要这样试着去做。这样,课堂的气氛就会更好,学生的学习就会更加具有主动性,科学课就更像科学课了。所以只要我们去钻研,对教材探究性的优化处理也是大有空间可以开掘的。
有关科学课中的“探究”教学的文章
尽管这样,芬兰教育还在不断改革,尽管他们的改革导致了PISA测试的下降,但他们依然还在不断给学生自由。要时刻提醒教师的是,我们必须小心谨慎地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优秀品质,努力做到不扭曲、不扼杀学生的天性。不仅仅是研究某一个学科,而是用学科去研究教育。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学生要有大量的自由阅读时间。......
2023-08-01
再具体一点说,又怎样去理解编者的意图呢?说教学过程不是让你把整个备课教案宣读一遍或把教学过程重要环节和程序陈述一遍,很多老师整个说课中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读”教学过程或者说是教案上去了,这就犯了方法上的错误。也就是说,说“是什么”应该是简洁的,说“为什么”应该是透彻的。......
2023-08-01
因为如果全由学生动手,一是课堂时间紧张,二是于学生来说前者操作简单,意义不大;后者操作偏难,难于“控制”。教师应该以学生探究过程中的认知冲突为教学的“抓点”和“助推器”,将学生的认识不断向前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说,将“冲突”用到什么程度,教学就成功到什么程度。这是本课中最大的“冲突”,教师就必须抓住这个冲突,引领学生深入、透彻地研究下去,将探究和学生的认知持续地向前推进。......
2023-08-01
我们一年一度的全县自然赛课总会给我留下不灭的记忆:那种开放热烈的场面,教师开拓创新的教法,学生开放不羁的思维,师生走出教室追求真理的氛围……最初老师们也有些顾虑,说我们的课这样开放了完不成教学任务怎么办。慢慢的,我们的自然课也就实现了空间、方法、内容、结论的开放。我们的课堂是靠什么开放起来的,同样是靠对大纲和教材的正确理解。我们必须把大纲、教材的精神吃透,如此方能游刃有余,实现真正的开放。......
2023-08-01
我想,这应该是一个最基本的教学建议了。这个教学建议需要吗?我们的课堂教学之所以学生主体突出不够,之所以见物不见人,之所以课堂气氛沉闷,之所以学生权利被剥夺,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展示行为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课堂展示在课改中的作用与地位认识不够。......
2023-08-01
从探究过程上看,提问、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探究等各个环节的本身都是一种创新。从探究的方法上看,用多种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用多种办法去解决问题,同一个问题求得多种答案等都是创新。这些问题的后面都是思维的创新。实际上这个环节同样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创新。比如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杠杆有省力的作用,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平面镜里的像都与物体左右相反等等。......
2023-08-01
关于科学课堂教学,“生本高效”是目前很热门的一个词语。要知道,发展是一个积极的、正面的、充满阳光的词语,发展始终是“正确”的。因为我们所说的高效是教育中的、三维达成中的、发展过程中的高效,所以越生本就越高效,生本了必然高效。其二,高效是生本前提下的高效,不是孤立的高效。所以我们应该有“生本必须抓,高效抓正确”的理念。所以,还是多提生本、少提高效和生本高效为好。......
2023-08-01
1)教学重点的确立问题。2)对“用教材教”的理解问题。探究的实质与形式问题。有不少的课探究的时间很长,但学生的探究并不充分;也有的课探究的问题很多,但探究更不充分。在相同的时间内探究的问题越多探究就越不充分,这是一种反比关系。探究中的真实体验问题。经历真实的探究历程是科学课的生命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手段与目的的关系问题。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问题。等语言对学生进行追问。实验方案的设计问题。......
2023-08-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