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科学课探究教学的优化方法

科学课探究教学的优化方法

【摘要】:经过研究得知,教材的很多地方仍然是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处理的。比如,教材中低估学生探究能力的地方我们就要优化或者说强化其探究性。为了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探究中得到更为绚丽的喷发,我们可以在“问题”和“海尔盟实验”之间弥补一个“推想”的环节,也就是先让学生思考、猜测、讨论植物的养料是从哪儿来的。所以只要我们去钻研,对教材探究性的优化处理也是大有空间可以开掘的。

探究是科学课最显著的特点,也是主体的教学方法。无论什么类型的科学课,都应该突出其探究性,没有探究色彩的科学课不是真正意义的科学课。但要明确一点,探究不仅仅是动手,探究也不一定非动手不可,动手也并不绝对意味着就探究了。实际上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我们都可以使其变得具有探究的性质,包括阅读、资料查询、观察、交流等。所以,科学课是否具有探究性和探究性的大小并不决定于用什么方法,而在于怎样用这些方法。那么如此说来,科学教材是不是就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二度”优化其探究性呢?不是。经过研究得知,教材的很多地方仍然是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处理的。比如,教材中低估学生探究能力的地方我们就要优化或者说强化其探究性。《磁铁的两极》中关于“研究磁铁指南北的性质”的活动,教材是依照学生还不知道“磁铁能指南北”这一性质的思路编写的,即“通过实验说说有什么发现”,但实际上不少学生都知道磁铁的这一性质,如果再让他们去经历这个发现的过程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这就有必要换一个角度优化处理这段教学,以便增加其探究性和学生的探究兴趣:怎样用实验证明磁铁能指南北?你可以用哪些方法证明磁铁能指南北?要具备哪些条件磁铁才能指南北?……又比如,有些课文有必要弥补一些探究环节来增加其探究性。《植物怎样生存》中当教材提出“植物的养料是什么呢”的问题之后,紧接着就是阅读海尔盟实验。为了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探究中得到更为绚丽的喷发,我们可以在“问题”和“海尔盟实验”之间弥补一个“推想”的环节,也就是先让学生思考、猜测、讨论植物的养料是从哪儿来的。学生肯定都是有自己的思考的,猜想是有“结果”的。即使没有结果,我们也有必要这样试着去做。这样,课堂的气氛就会更好,学生的学习就会更加具有主动性,科学课就更像科学课了。所以只要我们去钻研,对教材探究性的优化处理也是大有空间可以开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