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科学课探究教学:为逝去的自然课正名

科学课探究教学:为逝去的自然课正名

【摘要】:难道我们这么多年来的自然课就全部是失败的?接着这位著名的特级教师讲了科学课与自然课的不同。为了把科学课说成红花,我看也不一定非要把自然课说成绿叶不可,这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其实科学课更应该是自然课之子,要想与自然课断绝“父子”关系,形式上可以,可血液不答应,因为遗传是绝对的。

在参加省级科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培训的时候,一位著名的自然特级教师说:我们一定要由自然教师变为科学教师,要有脱胎换骨的变化。他说他听了两位老师教的教科版的《我看到了什么》,结果这两位老师都把这节课教成了自然课,并讲了这节科学课应该怎么教。其实他讲的两位老师的教法和他讲的应该怎么教纯粹是教师对教材编者意图的理解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教法,根本不应该说那样教的就是自然课这样教的就是科学课,或者说自然课就应该是那么教科学课就应该是这么教。难道凡是教得好的就是科学课,教得不如意的就是自然课?难道我们这么多年来的自然课就全部是失败的?这不合事实吧。况且,如果你这篇课文大多数老师都不能正确理解编者意图的话,那还是老师的问题吗?接着这位著名的特级教师讲了科学课与自然课的不同。听了这位特级教师的报告,我心里有些愤愤不平了。难道我们真的需要从自然教师彻底变为科学教师,我们真的需要脱胎换骨的蜕变?科学课与自然课真的就有那么大的不同,他们之间真的就没有联系了?科学课真的就一下子好上了天,自然课真的就一下子变得那么糟?但是我想说的事实是,我们县近些年来的自然课(人教版九义自然教材)一直在尽力做到以探究为核心,我们的自然教师一直在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历程,我们的课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我们的课绝对不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我们的课是开放的……我们的这些观念和方法从哪里来,当然只有从自然教学大纲和自然教材中来。我们一个穷乡僻壤之县的自然教师就这样理解自然大纲和教材并付诸实践,难道是我们的理解出了问题,我们这些年来的理解一直有误?我不知道现在的书籍、报纸、杂志是怎么回事,也跟着起哄,科学课如何如何的新,自然课如何如何的旧,科学课和自然课有好多好多的不同等等。好像只有把自然课说坏了科学课才能好起来,把自然课说得越坏科学课就越好。为了把科学课说成红花,我看也不一定非要把自然课说成绿叶不可,这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搞科学的人缺乏科学态度,那是不可取的。其实科学课更应该是自然课之子,要想与自然课断绝“父子”关系,形式上可以,可血液不答应,因为遗传是绝对的。当然变易也是绝对的,但究竟怎么变,是变得有所发展还是出乎意料,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所以现在恐怕还不能说科学课就一定比自然课好,科学教材就一定比自然教材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