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小企业成本解决方案-10人以下小企业的财务税务解决方案

小企业成本解决方案-10人以下小企业的财务税务解决方案

【摘要】: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性活动所发生的与主营业务收入相匹配的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为利润表项目,反映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与主营业务收入相匹配的成本。企业销售商品,主营业务成本就是商品的进货价,不包括其他间接费用。进行成本结转的账务处理时,应当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库存商品”。

关键词: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性活动所发生的与主营业务收入相匹配的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性活动所发生的与主营业务收入相匹配的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为利润表项目,反映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与主营业务收入相匹配的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属于损益类科目,增加记入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借方,减少记入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贷方。期末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期末无余额。

企业销售商品,主营业务成本就是商品的进货价,不包括其他间接费用。企业提供劳务,主营业务成本就是直接劳务成本,不包括其他间接费用。

东东枪文化公司某月发生了如下成本:管理人员工资20000元;设计人员工资15000元;办公室水电共计500元,其中设计人员分摊的水电费用为300元;固定资产折旧费用2000元,其中由设计人员分摊的折旧费用为1000元。假如该公司是以产品设计为主营业务,那么该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应当包括设计人员工资、设计人员应分摊水电、设计人员应分摊固定资产折旧,金额共计16300元。

对于销售商品业务,企业在取得收入时确认收入,在月末结转成本。企业采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式,结转成本方法也不同。具体包括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

1.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指企业在销售时,假设先购入的存货优先发出,按照这种方式核算发出存货的成本。这只是一种发出存货的核算方法,并不一定和实物流转方式相符,也就是说,无论存货是以什么顺序发出的,都按照先进先出法结转成本。

期末购进的存货成本接近市价,前期购入的存货成本可能偏高也可能偏低。如果存货的价格呈不断上升趋势,按照先进先出法结转成本,则会造成成本被低估,企业利润被高估的现象。如果存货的价格呈不断下降趋势,按照先进先出法结转成本,则成本被高估,利润被低估。

2.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企业每购进一次存货,都要计算一次存货的单位成本,每发出一次存货按照上一次购进存货时计算的单位成本,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

存货单位成本=

(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成本,相比先进先出法要更精确。对于存货进货、发货比较频繁的企业,每一次进货都要重新核算一次,工作量比较大,企业应当根据自身业务情况进行选择。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在每月月底,对本月总的进货成本进行一次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单位成本,再以计算出的单位成本,一次计算本月的发出成本。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某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某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比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简单,工作量小,但是结果没有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精确。如果企业进货次数频繁,无法完成移动加权平均法的工作量,可以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实战案例

西西谷公司采用先进先出法结转发出商品的成本,2020年1月期初存货为2万件,单价100元,2020年1月发生与存货有关的经营业务如下:

1月2日,购进存货1万件,单价110元;

1月10日,发出存货1.5万件;

1月15日,购进存货2万件,单价90元;

1月24日,发出2万件。

1月10日发出的存货1.5万件,按照期初存货2万件的成本进行计量,发出成本=1.5×100=150(万元)。目前剩余单价100元的存货5000件,单价110元的存货1万件,单价90元的存货2万件。

1月15日发出的存货2万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这2万件的成本为单价100元的存货5000件,单价110元的存货1万件,单价90元的存货5000件。

发出成本=100×0.5+110×1+90×0.5=205(万元)

西西谷公司本月发生的成本=150+205=355(万元)

西西谷公司财务人员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3550000

贷:库存商品  3550000

4.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是成本核算方法中最精确的一种方法,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用。卖出一件商品,就采用该商品的进货成本进行结转,成本结转和实物流转一致,不存在成本或利润被高估、低估的情况。

对于批量购进或生产商品的企业,产品的数量大、金额小,在个别计价法下,需要精确区分发出商品是属于哪个批次并结转成本,这无疑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工作量。个别计价法适合销售专门用途产品的企业。

主营业务成本是利润表项目,对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进行核算时,增加记入借方,减少记入贷方,与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相反。

对于企业销售业务而言,相关商品应当作为企业的存货核算,等到商品卖出时再结转相应的成本。进行成本结转的账务处理时,应当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库存商品”。对于企业提供劳务业务而言,发生的各项直接成本,通过劳务成本科目核算,待确认收入时,结转相匹配的成本。

企业无论是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在进货或支付劳务工资时企业便会产生支出,不少小企业老板都会认为有支出就会构成成本。然而,会计在核算时,只有确认收入才会结转成本,成本可以确认的前提是与收入相匹配。

财务总监说

对于企业而言,主营业务成本的下降意味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若企业能够通过多重管理措施降低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如提高工人效率、提高机械效率等,企业的商品在市场上便会有更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