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有舆论呼吁禁止有毒中药的使用。这些争议也反映出公众对“毒”普遍存在着误读和误解,这些关于“毒”的信息传播其实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然而相关问题并没有得到学者们的重视。在知网以“中药”和“毒”为主题进行检索,得到3050篇文章,几乎都是医药学相关领域的专业研究,而科学传播领域对这一现象和问题的关注极为少见。......
2023-08-01
此文原刊于2018年2月27日《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与章梅芳合写。
时下,我们常常在各种媒体上见到关于整容的话题,内容多半是哪位明星、哪位网红整成了锥子脸,或者哪位明星的脸又肿了歪了,下巴又掉了,或者是又有哪位女性整容失败,变得面目狰狞甚或丢了性命,如此种种。在网络媒体发达的今天,这类新闻已变得司空见惯,整容早已成为公众茶余饭后的谈资。事实上,整容这事儿古已有之,并不新鲜,西方的一些女性主义学者业已对整容一事有颇多研究。然而,当整容在当下的中国变成某种时尚时,对它进行严肃的学术研究尤其是性别视角的分析,依然将是十分有意义的工作,这也应该是女性主义或性别研究中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对于整容的研究,应该是跨学科的。它会涉及审美、文化、经济,当然也直接涉及医学。而且,首先就是对一个非常典型的于科学和技术更带有反思性的STS问题。
传统中,国内STS领域对大科学、大技术的社会问题比较重视,而对普通公众日常生活中遭遇的具体技术问题则关注较少。这同样关涉学界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某种程度上也是科学主义观念的一个延伸反映。事实上,STS研究更需要关注的是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近年来,国内科学实践哲学、人类学、女性主义学界均开始倡导地方性知识研究、日常技术研究,这是一个新趋势,整容或可成为其中案例研究的选题之一。
虽然国内社会学、历史学、性别研究等领域的一些学者已将“整容”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但很少有人深入讨论其中涉及的整容科学与技术问题,很少有研究去挑战整容科学与技术本身的合理性。
从STS和性别视角去研究整容问题,有哪些可能的切入点呢?首先,在过去,整容更多被视为社会话题和娱乐话题,只有改变了科学主义的立场,不再秉持那种将科学和技术本身和其应用之间的“内在”解释与“外在”解释割裂开来的立场,同时必须考虑到性别因素(这是由于这一话题直接涉及的现实所决定的),才可能对整容问题真正做出有价值的STS研究工作。只有在这样的基础立场之下,这才将是一种跨越学科界限的研究。其次,就整容来说,可以研究的子问题(包括这些问题形成的背景),是非常之多的。中国有句古话,叫“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中,就已经包含了诸多可分析的内容。比如,为什么不说“男”为悦己者容呢?显然,只有从性别视角,才可以看出其深意。而基于医学发展而出现的现代整容技术,恰恰是在并不质疑“女为悦己者容”这种说法的价值判断的前提下,为之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技术支撑。再次,科学技术话语在整容广告、整容手术、整容相关的社会舆论与影响等方面起到的强势性权威作用,整容与商业资本、社会性别观念、消费文化之间复杂的关联和互动也都应受到关注,应该深入细致地梳理并揭示这些隐秘而牢固的关联。
一些西方女性主义学者早已关注具有父权制特征的整容手术对女性身体自主权的剥夺和控制,他们认为女性是商业资本、男权文化及其审美需求的被动牺牲者。当然,亦有另一些人的研究则注重强调女性主体的自主性,认为她们试图通过整容获得新的身份认同,从而实现改变自身境遇的目的,她们的行为是一种主动性的、有效的策略。类似于对辅助生育技术、赛博格等问题的讨论,女性主义常常在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这两极之间摇摆。
在STS视野中,科学技术的手段,通过像医学、日用化工等领域的成果,完全可以成为一种反女性主义的帮凶,以女性主义的立场来看,也可以说是某种残害。当然,即使不谈女性主义,在一般的伦理判断中,由于资本的驱使,再加上种种体制上的问题,尤其是在整容领域,以科学技术的名义而构成对女性的身体在日常意义上的残害,也是很常见的。
除了技术手段的问题,还有更多的性别立场问题。在现实中,在和一些女性谈及女性主义对于像整容(其实广义地也可以将化妆等类似的但在程度上有所不同的技术方式包括进来)问题时,她们会争辩说,她们整容并非是为了别人,并非是为了取悦男性的审美,而是因为通过整容等手段让自己变得更漂亮,会让自己的心情更愉悦,从而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但对于像这样的说法,其实也还是可以进行一些分析的。
例如,就像在女性主义研究中,经常可以遇到的一种被有些人混淆的情形一样,其实许多身为生理性别女性的人的看法,并不天然地就是代表女性主义的立场一样。女性主义并非天然地因女性的生理性别而产生,反而是需要通过反思、研究而出现和传播。这恰恰是女性主义学术研究的必要性之一。
在承认我们的社会整体上仍然是一个父权制的、男性中心的观念占主流地位的社会的前提下,不论男性还是女性,经常会潜移默化地、无意识地接受许多在实质上是男性中心论的意识和观念。甚至于,连何为漂亮的审美标准,也是如此。但一些生理性别为女性的人,对此并不一定有明确的意识,反而以为是在以女性的自主来控制着自己的行为和身体。
与此同时,在现实的女性主义研究中,似乎还存在另一种可能是有问题的倾向,即一些学者总是试图将某种女性主义的立场和解说不分语境地一并用于改变现实。这反而可能会带来一部分女性(更不用说男性了)的某种抵制心理。也就是说,在一种多元化的立场,女性主义的某些解说和分析,也并不一定要以另一种新的、一元化的方式在现实中成为另一种一统的中心理论。但这种立场如何能够比较恰当地应于整容问题,其实也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其实,“美丽的标准”有很多种,只有当无论胖瘦,无论肤色黑白,无论单眼皮双眼皮,无论锥子脸国字脸,都可以自然、自在地存在,并被赋予不同样的“美丽”定义,女性大概才不必刻意通过整容手术去实现某种标准化的“美丽”。在此背景下进行的整容行为,可能才是真正具有自主性的表现。类似地,比如,在异性恋意识形态之中,同性恋被视为“不正常”和“病态”,同性恋群体的坚持与维权绝非要求所有人都是同性恋,而是希望同性恋能与异性恋获得同样的社会认可与尊重,而不是被妖魔化。实际上,类似缠足、减肥等问题,道理皆是如此。
但在现实中,一些女性主义者确实是有某种力图让某种女性主义的主张一元化的倾向,从而显得比较激进,反而影响了一般公众对于女性主义的接受,甚至于还可能带来某些误解和反感。这也可以算是在女性主义研究和传播中存在的而且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有关转换视角看科学的文章
于是有舆论呼吁禁止有毒中药的使用。这些争议也反映出公众对“毒”普遍存在着误读和误解,这些关于“毒”的信息传播其实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然而相关问题并没有得到学者们的重视。在知网以“中药”和“毒”为主题进行检索,得到3050篇文章,几乎都是医药学相关领域的专业研究,而科学传播领域对这一现象和问题的关注极为少见。......
2023-08-01
善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郭晓东朱子平生用力最多者,在《大学》一书,[1]其学说之核心内容,特别是他的工夫理论,即格物致知说,正是在通过对《大学》的阐释过程中,得到了最完整的表达。这一批评主要集中于朱子《大学补传》及其相关的义理内涵,早在与朱子同时代有陆象山,后则有王阳明。一旦我们回答了这一问题,也就不难理解朱子为什么会提出其独具一格的对《大学》阐释的理论了。......
2024-04-04
我们今天活动的主题是“梭罗、利奥波德与卡森,他们是什么家?——建构西方博物学文化”。今天用“梭罗、利奥波德与卡森,他们是什么家?”利奥波德写过《沙乡年鉴》,卡森写过《寂静的春天》,除了作家身份,他们还是什么人物?我们以前曾说梭罗是文学家,利奥波德是林学家,卡森是科学家,当然有一定道理,但我们今天要提及他们三人有共同的另一个身份——博物学家。......
2023-08-01
同时我还要说明,在这之前,对这个话题,也就是说关于生态问题,尤其是关于性别问题,关于女性主义等,在社会上流传着各种的观点,包括由媒体转达的观点。因为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如果一些前提没有讲清楚,你一下子就跳到生态女性主义,听起来就会有些困难。女性主义是什么?其实,这都是一些对女性主义,或者女权主义有偏见的认识。但在所有流派的女性主义中,都包含了男女平等的这种信念。......
2023-08-01
画鸟是“鸟人”非常有特色的一种活动,许多鸟类的精细形象,就是由画鸟的“鸟人”传递给世人的。确实,小女也是鸟人中的执着者。“鸟人”描绘了鸟类,当然需要传播,由于这些鸟类图案可以如此细致和精美,以至于对印刷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才让你对本书“鸟类学图书印刷出版传播史”的性质概括得以成立。......
2023-08-01
谈到人与技术的关系,不能不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出发分析学生和教师与技术的关系。反客为主和工具性压倒目的性,成为一切异化现象的共同特点。人们目前对技术的作为之一应该是拒绝“信息异化”现象。信息异化是指信息时代人类技术(工具)理性无限膨胀而导致价值理性失落、人文精神的迷失和终极关怀匮乏的异化现象。这种不确定性也是人与技术关系的一种反映。第三是“自动化阶段”,即技术手段使得主体无须进行智力投入。......
2023-10-25
此文根据2019年8月在辛庄师范网络学院与龚若朴老师的对话录音整理而成。因为西医也有若干的说法,如安慰剂效应、疾病也有自愈的可能。按照西医的标准必须得有对照组的、有双盲法的检验。我这几年对本草的研究比较多一些,神农尝百草这个尝的过程,如果我们现在用这个语境去定义的话,也未尝不能说不是科学。而这些按照西方医学来看则是某种不可直接观察的东西。......
2023-08-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