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蒙古族传统图案与书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蒙古族传统图案与书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蒙古族的装饰艺术体现了蒙古人最纯真的艺术意志。由于蒙古族传统图案象征吉祥的美好寓意,现代设计对蒙古族传统图案的恰当应用,可以为书籍增添独特的表现元素。蒙古族传统装饰纹样具有深层的精神象征,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蒙古族传统装饰纹样成为现代书籍设计者创作的资源库。关于蒙古族传统装饰图案在内蒙古地区的蒙文书籍设计的应用状况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不同阶段体现出图案不同的应用规律和特点。

此文曾发表于2014年第4期的《中国编辑》杂志,与高俊虹合写。这里略去了原文的配图和参考文献

自古以来,中国以“图”“书”二字并称,“凡有书必有图”(清代徐唐《前尘梦影录》),“书”与“图”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当然,广义地讲,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图,也可以算作图书之图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已经逐步开始认识到独特的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对于内蒙古这样一个民族自治区,将传统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与现代艺术设计相结合,才是现代设计发展的方向,而蒙古族传统装饰图案就是其中可借鉴的宝贵资源库。汲取民族传统图案的精华,并积极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走出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新途径,是每位设计者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探讨了蒙古族传统图案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应用。

图,作为视觉传达的主要形式,发挥着比语言更为直接何具象的作用。与图相关联的有图形、图像、图画、图案等,本文主要指图案。图案一词首先在20世纪20年代从日本引进,主要指在设计施工前的设计方案或图样,包括产品或器物的形状、结构、色彩、纹饰等。图案在1936年出版的《辞海》中被解释为“design”,即设计之意。《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曾给图案的解释是:“广义指对某种器物或建筑实体造型、结构、色彩、纹饰的设想,在工艺材料、用途、经济、生产等条件制约下,绘制成的图样。狭义指器物上的装饰纹样。”由此看来,纹样与图案、图案与设计之间本身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广义的图案概念相当于设计,狭义的图案概念专指装饰纹样。

装饰图案是按照一定的结构规律,经过抽象、重复、变化等方法而形成具有装饰意味的图样。各民族都有典型的装饰图案风格。正如威廉·沃林格(Wilhelm Worringer)所说:“装饰艺术的本质在于,一个民族的艺术意志在装饰艺术中得到了最纯真的表现。装饰艺术必然构成了所有对艺术进行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础。”蒙古族的装饰艺术体现了蒙古人最纯真的艺术意志。

蒙古族传统装饰图案作为内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粗犷柔劲的线条、鲜艳夺目的色彩,表达了蒙古族对草原的歌颂和对吉祥美好的祈盼。蒙古族传统装饰图案广泛运用在蒙古人衣食住行用等生活的各方面,如住宅蒙古包内外、服饰、生活用具等,有植物纹、动物纹、几何纹等。蒙古族传统图案是民族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形象代表,代表了人们对吉祥幸福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祈盼,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蒙古人丰富的情感

书是人类交流思想、传授经验、获取进步的重要媒介。书籍设计的目的是运用图形、文字、色彩等符号准确清晰地传达作者的思想,提供给读者一系列有关书籍的信息。书籍设计的对象包括封面、封底、书脊、扉页、环衬灯以及书籍的材料、开本、版式、印刷、工艺等。其中封面在书籍整体设计中扮有重要角色,是一本书要进行信息传达的第一视觉形象。书籍封面设计需要将书籍内文的主要思想进行高度概括,更好地进行交流和传播。由于文章篇幅有限,所以本文暂将书籍封面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我国现代书籍设计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迎来了崭新的局面,从技术到艺术方面都受到欧美与日本书籍设计风格的影响。本文研究的内蒙古地区蒙文现代书籍设计主要从内蒙古20世纪50年代成立的第一家出版社为始点进行研究。1951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内蒙古自治区最早的综合性出版社)建立,开始用蒙汉两种文字出版各类图书,蒙古族传统图案开始逐渐在书籍封面设计中被广泛应用,出版的部分图书在书籍装帧设计中体现了一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自成立自治区以来,内蒙古作为蒙古族聚居区,逐渐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出版、印刷、发行体系,蒙文书籍具有更为重要的特殊意义。一方面有人在哀叹会说蒙语的蒙古人越来越少,一方面蒙文书籍的出版呈现出逐渐繁荣的局势,这正体现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必要性。“蒙文图书代表着内蒙古出版事业的主流和成就,它的兴衰好坏是内蒙古出版事业的主要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内蒙古蒙文图书出版事业犹如烂漫的山花,开遍草原。”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内蒙古少儿出版社、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这六家出版社都可以出版蒙文图书。蒙文书籍的出版与发行对民族文化的传播与民族精神的凝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书籍设计的图形语言可以有许多,如摄影照片、数据分析图表、插画等。在读图时代,图的叙事能力不断提升,图形语言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文字,起到了语言文字难以达到的作用。而图案比一般的图形更加具有赏心悦目、净化心灵的美育作用。另外,书籍内容的复杂信息用装饰图案来传达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封面设计手法。

由于蒙古族传统图案象征吉祥的美好寓意,现代设计对蒙古族传统图案的恰当应用,可以为书籍增添独特的表现元素。蒙古族传统装饰纹样具有深层的精神象征,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蒙古族传统装饰纹样成为现代书籍设计者创作的资源库。哈木尔云纹、阿鲁哈锤纹、额布尔犄角纹、卷草纹、吉祥结等各式纹样在内蒙古出版的书籍设计中屡见不鲜,蒙古族传统装饰纹样为创作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关于蒙古族传统装饰图案在内蒙古地区的蒙文书籍设计的应用状况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不同阶段体现出图案不同的应用规律和特点。

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图案尝试

这一时期是内蒙古出版业的起步阶段,大多蒙文书籍封面为素面,由于当时书籍设计印刷技术有限,封面色彩较为单调,风格简洁,图案也开始走进部分蒙文书籍设计领域。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哲学常识》(戈壁巴托尔、比喜勒图等译),书籍封面采用白底红字的基本色调,体现了50年代的社会背景和印刷技术。书籍封面运用了深受蒙古族喜闻乐见的传统图案——卷草纹。图案置于书名正下方,起到对主题的烘托作用。卷草纹以其不断重复的对称卷曲样式,是旺盛生命的源泉,象征吉祥美好。其实,对于像哲学这种抽象主题的蒙文译著,运用任何具象图像都不足以能够说明书中内涵,用蒙古族传统装饰图案进行修饰,应该是较为贴切的一种设计样式。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0年出版的《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史》(内蒙古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编,东和尔扎布译)是内蒙古第一部地域文学史。书脊设计采用二方连续卷草纹图案,书籍封面设计运用了典型的蒙古族传统装饰图案,即由吉祥结与卷草纹共同组成的角隅式纹样。作为完整的蒙古族传统装饰纹样,中心纹样四周一般都会设置角隅纹样。角隅纹样在构图形式中起到边界指示的作用,并且有保护和烘托中心主体之意。书籍封面色彩素雅,散发出蒙古历史文学中的淡淡书香。

这一时期的蒙文图书书籍出版数量很少,运用图案进行装饰设计的书籍更是寥寥无几。图案题材以卷草纹居多,图案的位置或是围绕书名,或是围绕书籍封面的边角进行局部性的装饰设计,图案构图追求对称、稳定的布局。

2.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图案装饰

这一时期,出版社的出版物数量成倍增加,出版物开始出现了封面设计者的姓名,表示对书籍设计工作的重视。设计师开始积累搜集蒙古族传统图案,特别是针对民族性题材的书籍,纷纷采用丰富的蒙古族图案对书籍的封面、书脊进行重点设计。这一时期的蒙古族图案可以说是直接使用,常常铺满书籍的全部封面,甚至有喧宾夺主之势。随着书籍印刷技术有所提高,色彩较前期更加丰富,图案的完美和饱满的装饰方法也被直接借用到书籍的封面设计中。如1981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成立卅周年纪念图书目录(1951—1981)》,书籍封面的蓝色、红色向读者发出了庆祝的信号,蓝色与红色往往是蒙古族喜庆节日的主导色。书籍封面四周的图案采用卷草纹,图案布局虽然繁满,但由于图与地的色彩属于一个色系,形成和谐统一的色彩关系,图案线条与色彩形成富有节奏感的效果。“图案的美更多不是出于其元素的本质,而是一个有节奏的图式。它们的形状、走向、断断续续的停顿、强弱交替等。图案实际上是为了一种需要的节奏感而被特意计划设计出来的效果。富有节奏的效果是所有形式装饰的基本目标。”富有节奏感图案的运用让书籍封面整体呈现质朴见繁华的气息。

蒙古族传统装饰艺术在书籍设计中最为常用的图案有卷草纹、哈木尔云纹、吉祥结、犄角纹、回形纹、卐字纹等,五畜纹体现了蒙古族文化鲜明特色。如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五畜命名要求》(舍·宝音涛克涛编著),这本书在当时算得上比较注重书籍设计的一个案例,从书籍整体设计,到插页插图、题字等环节都经过了专门的精心设计。这在80年代的内蒙古还是少有的,大多只是对书籍的封面进行设计,就连封底多数也是简单的统一模式。这本书因其主体为五畜,所以封面采用五畜的装饰图案,底纹为卐字纹。蒙古族牧民称牛、马、山羊、绵羊、骆驼为“五畜”,蒙古族传统的衣食住行都与五畜关系密切。草原和牲畜是蒙古人生命的源泉,所以五畜也是蒙古族传统装饰图案的主要题材。五畜中局于首位的是马,图中通过多种方式将马的形象和地位提高,位置居中、形态实体、圈饰凸显,类似这样的构图关系是蒙古族传统装饰图案中也经常运用的方法。另外,书籍内文中章节标题四周运用了各不相同的边饰图案,纹样元素主要为卐字纹、吉祥结、卷草纹、哈木尔云纹等。

蒙古文字与图案的完美结合在这一时期初现端倪,如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皮革鞣制》(卓日格图选译)是内蒙古早期关于皮革鞣制技术方面的科普读物。书名蒙古文字是书籍整体设计的视觉焦点,文字字角进行美术字的设计方式,并充分利用了蒙古文横轻竖重这一字体特征,将较宽的一竖笔画统一穿插了经过简化处理的犄角纹。三个蒙文字体显得和谐统一,而又富于节奏变化。蒙古族传统装饰图案是吉祥的象征,是美的化身,哪里需要美,就出现在哪里。所以这一时期的图案应用更加灵活多变,图案被装饰在封面、书脊、扉页,甚至与蒙文美术字相结合,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装饰手法。

3. 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初——图案重构

这一时期的书籍设计开始注重书籍的整体设计。在五六十年代,对书籍的设计实际上只是对封面局部进行简单装饰美化,早年的蒙文书籍大多很薄,几乎不用考虑书脊设计,封底也被忽略不计。而这一时期的书籍开始对封面、封底、书脊、扉页、环衬、页码等部位进行全方位的整体设计,可以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书籍设计。如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语言学名词术语解释词典》(斯琴、高路等编)是一本关于汉英蒙对照科学技术名词术语解释的词典。对于学术类词典,设计者在封面并没有给予过多的设计,而是在较宽的书脊做文章。书籍陈放在书架时,书脊呈现给人对书的第一印象。书脊联系着封面与封底,聚集了封面及封底的主要信息要素。书脊的图案设计运用了哈木尔云纹与卷草纹相结合的二方连续,将书脊分为上下两部分空间,将书名与出版社两则信息先后有效传达出去,另外在中间靠下的部位以吉祥结与卷草纹结合的图案来装饰,与上中下的二方连续图案性形成图地相反的变化,使得金色图案在蓝色图底的映衬下更加熠熠生辉。作为精装工具书,这样的设计更加便于查找。

丰富烦冗的图案装饰手法与现代书籍设计的简洁风格似乎互不相融,而对传统图案进行符号化、简洁化处理就能解决二者的矛盾。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尹湛纳希全集》(六卷本),尹湛纳希(1837—1892)是蒙古族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精通蒙、汉、藏、满文,学问广博。封面文字垂直排列,作者头像、蒙古族图案作为图形语言与大量的留白意在营造出诗一样的意境。可见,蒙古族传统装饰图案在现代设计中应用越来越趋向于简洁化、符号化。

这一时期,设计师逐渐摸索现代设计的一些方法,用打散、重组、同构等方法化繁为简,对其进行提炼、概括归纳、重构组合,创造出简洁且富有代表性的图形符号,更加适应于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状态。这一时期虽然图形语言简洁,但印刷色彩更加丰富和精准,装帧工艺趋于完善,如烫金烫银、模切压痕、凹凸压印等工艺越来越普及。另外书籍装帧的材料层出不穷,除日益丰富的纸材以外,皮、革、木、布、丝绸等各种材料走进书籍装帧的世界,让重组后造型简洁的蒙古族图案符号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出现在现代书籍设计中。

蒙古族传统装饰图案具有独特的造型与吉祥的寓意,恰到好处地运用传统图案不仅会给现代书籍设计提供宝贵的素材,也为提升书籍的文化意蕴和民族风格。现代蒙文书籍设计不仅要体现民族文化的内涵,还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新民族图形的关键在于一个‘新’字,从民族的、地域性的传统艺术中走来,但绝不是前者简单的移位和复制。所创造的图形,既保留本土艺术的神韵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全新的视觉表现效果。”书籍设计往往是用提炼、概括、归纳的手法将书中复杂的思想内容进行科学艺术化处理,呈现以视觉图形的方式,从而更好地起到阅读引导的功能。所以图案在书籍设计方面的应用并不是简单地将图案直接挪用,而是通过借鉴、取舍、重组的创新设计。

蒙古族传统装饰纹图案不但具有深层精神象征内涵,并且在本地区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装饰往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审美观念的浓缩,在传统手工艺和民间工艺中,一个民族的审美特点和风格往往是通过装饰的形式或装饰的图案所体现出来的。”于是,在蒙文现当代书籍设计中加入蒙古族传统装饰的纹样元素,成为民族文化的最美的一种表达方式。“在后现代设计的思想中,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弊端是用同一种方式对待不同地方的人,从而忽视了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后现代主义者宣扬文化多元论及其差异性、开放性与变异性,强调设计的个性和民族特征。”这些观念对于今天的设计都是值得借鉴的。如果蒙古族传统图案不能够出现在当下的设计中,那将会是对蒙古民族文化特性的一种消解。独具特色的蒙古族传统图案在蒙文书籍设计中的运用充分展现了民族文化的韵味,满足蒙古民族的回归意识和寻根情节等文化心理需求和精神审美需求。作为文化传播最为持久的一种载体,书籍与书籍设计应该承担起民族文化的传承重任,让民族文化延续在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