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1943年苏德陆军力对比:红军兵力,坦克火炮和飞机优势明显

1943年苏德陆军力对比:红军兵力,坦克火炮和飞机优势明显

【摘要】:1943年7月初苏德两军兵力对比整体而言,到1943年7月初,红军陆军兵力大约是德国及其盟军的1.4倍,坦克自行火炮超过德军一倍;飞机几乎是德军的三倍。红军不仅兵力大大超越德军,而且通信和机动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号称“动物杀手”的苏军Su-152自行火炮。对苏作战德军的4700多辆战车中,实际部署在战线的中重型战车约有3500辆。

1943年7月初苏德两军兵力对比

整体而言,到1943年7月初,红军陆军兵力大约是德国及其盟军的1.4倍,坦克自行火炮超过德军一倍;飞机几乎是德军的三倍。

红军不仅兵力大大超越德军,而且通信和机动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苏军战术单位的无线电台增加了1~2倍,步兵营和师属炮兵连都建立了无线电通信。各军也有了通信营。1942年10月,苏联每2架战斗机中只有1架装备了收发电台。到1943年,苏联所谓新式战斗机都装备了收发电台。对德作战红军的载重汽车,到1943年7月也达到195662辆。

但苏军在质量上和德国的差距依然巨大。自开战以来,苏军的不可恢复减员(死亡、被俘、失踪,无法继续服役的伤病员)约800万~900万,而德军只有200万(不含仆从军)。这意味着苏联无法保存像德国那样多的高素质老兵。但通过1942—1943年冬季战役的实战锻炼,加上春季近3个月的休整训练,红军的整体素质,无疑还是要大大优于1942年。

从火力配系来看,苏军1943年夏季装备的100毫米以上压制型火炮只有约9000门。这个数字和德国及其盟军在苏德战场的装备量差不多。苏军的炮兵数量优势主要体现在76毫米级别火炮和迫击炮上。

装甲对抗能力方面。苏军上万辆坦克自行火炮中,有6232辆为中型和重型。其基本型号依然是T-34和Kv,以及性能更差的西方中重型坦克。坦克火力依然是76毫米炮,威力远远逊色于德军坦克炮

对苏作战德军的4700多辆战车中,实际部署在战线的中重型战车约有3500辆。其中超过2300辆装备了43~70倍径75毫米炮和56~71倍径88毫米炮(不含自行反坦克炮);装备60倍径50毫米火炮的Ⅲ号坦克还有538辆,虽已经成为二线装备,但也具备对抗苏军主力坦克的自卫能力,对苏军轻型坦克则有绝对优势。

整体而言,到1943年7月初,红军陆军兵力大约是德国及其盟军的1.4倍,坦克自行火炮超过德军一倍;飞机几乎是德军的三倍。

整体而言,到1943年7月初,红军陆军兵力大约是德国及其盟军的1.4倍,坦克自行火炮超过德军一倍;飞机几乎是德军的三倍。

红军不仅兵力大大超越德军,而且通信和机动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苏军战术单位的无线电台增加了1~2倍,步兵营和师属炮兵连都建立了无线电通信。各军也有了通信营。1942年10月,苏联每2架战斗机中只有1架装备了收发电台。到1943年,苏联所谓新式战斗机都装备了收发电台。对德作战红军的载重汽车,到1943年7月也达到195662辆。

军大约有2万人。担负主战任务的苏联大型集团军一般都编有步兵军,小一些的集团军则继续直接下属步兵师。

号称“动物杀手”的苏军Su-152自行火炮。据称可以击毁“虎”,但性能明显有夸大

(2)坦克机械化部队

红军坦克部队依然是最受重视的宠儿。但在这一阶段,装备却改进不大。苏联人最初依然迷信于T-34、Kv昔

但苏军在质量上和德国的差距依然巨大。自开战以来,苏军的不可恢复减员(死亡、被俘、失踪,无法继续服役的伤病员)约800万~900万,而德军只有200万(不含仆从军)。这意味着苏联无法保存像德国那样多的高素质老兵。但通过1942—1943年冬季战役的实战锻炼,加上春季近3个月的休整训练,红军的整体素质,无疑还是要大大优于1942年。

但苏军在质量上和德国的差距依然巨大。自开战以来,苏军的不可恢复减员(死亡、被俘、失踪,无法继续服役的伤病员)约800万~900万,而德军只有200万(不含仆从军)。这意味着苏联无法保存像德国那样多的高素质老兵。但通过1942—1943年冬季战役的实战锻炼,加上春季近3个月的休整训练,红军的整体素质,无疑还是要大大优于1942年。

从火力配系来看,苏军1943年夏季装备的100毫米以上压制型火炮只有约9000门。这个数字和德国及其盟军在苏德战场的装备量差不多。苏军的炮兵数量优势主要体现在76毫米级别火炮和迫击炮上。

从火力配系来看,苏军1943年夏季装备的100毫米以上压制型火炮只有约9000门。这个数字和德国及其盟军在苏德战场的装备量差不多。苏军的炮兵数量优势主要体现在76毫米级别火炮和迫击炮上。

装甲对抗能力方面。苏军上万辆坦克自行火炮中,有6232辆为中型和重型。其基本型号依然是T-34和Kv,以及性能更差的西方中重型坦克。坦克火力依然是76毫米炮,威力远远逊色于德军坦克炮。

只够在500米距离上击穿87毫米垂直装甲,或者60度着角的71毫米装甲,并不足以击穿“虎”和“黑豹”的正面。

当越来越多的红军坦克在与“虎”式的对抗中碰得头破血流后,苏联人终于意识到红军

对苏作战德军的4700多辆战车中,实际部署在战线的中重型战车约有3500辆。其中超过2300辆装备了43~70倍径75毫米炮和56~71倍径88毫米炮(不含自行反坦克炮);装备60倍径50毫米火炮的Ⅲ号坦克还有538辆,虽已经成为二线装备,但也具备对抗苏军主力坦克的自卫能力,对苏军轻型坦克则有绝对优势。

对苏作战德军的4700多辆战车中,实际部署在战线的中重型战车约有3500辆。其中超过2300辆装备了43~70倍径75毫米炮和56~71倍径88毫米炮(不含自行反坦克炮);装备60倍径50毫米火炮的Ⅲ号坦克还有538辆,虽已经成为二线装备,但也具备对抗苏军主力坦克的自卫能力,对苏军轻型坦克则有绝对优势。

红军的女性交通指挥员。她身后的岗亭上挂着莫洛托夫的画像

1943年6月底苏德战场德军中重型战车构成(包括芬兰战区)

红军的女性交通指挥员。她身后的岗亭上挂着莫洛托夫的画像

1943年6月底苏德战场德军中重型战车构成(包括芬兰战区)

红军的女性交通指挥员。她身后的岗亭上挂着莫洛托夫的画像

1943年6月底苏德战场德军中重型战车构成(包括芬兰战区)

注:笔者根据本书相关资料统计。“其他”包括中型自行榴弹炮和缴获坦克。

德军中重型战车的正面防护达到80~200毫米!而苏联中重型坦克多数只有70~90毫米,只有数量已大为减少的老式Kv-1坦克正面还有100毫米厚度。而在1943年上半年,苏联坦克装甲的质量尚未得到恢复,往往还达不到规定的防护水平。

注:笔者根据本书相关资料统计。“其他”包括中型自行榴弹炮和缴获坦克。

德军中重型战车的正面防护达到80~200毫米!而苏联中重型坦克多数只有70~90毫米,只有数量已大为减少的老式Kv-1坦克正面还有100毫米厚度。而在1943年上半年,苏联坦克装甲的质量尚未得到恢复,往往还达不到规定的防护水平。

注:笔者根据本书相关资料统计。“其他”包括中型自行榴弹炮和缴获坦克。

德军中重型战车的正面防护达到80~200毫米!而苏联中重型坦克多数只有70~90毫米,只有数量已大为减少的老式Kv-1坦克正面还有100毫米厚度。而在1943年上半年,苏联坦克装甲的质量尚未得到恢复,往往还达不到规定的防护水平。

德军“灰熊”战车。其150毫米步炮是对付苏军坚固阵地的利器

在实战中,东线德军2300多辆主力战车可以在500~2000米以上距离摧毁苏联的T-34和Kv,其中526辆更可以在1000米以上距离做到这一点。具有同样攻击能力的另外还有数百辆长身管7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由于德国坦克的观瞄优势,其穿甲优势更加恐怖!“黑豹”坦克在1000米实战命中率据称达到97%(“虎”式93%)。在这个距离上,德国重型坦克对苏联坦克基本可以做到一击致命。

而在500米或更远距离上,苏军坦克却无法击穿大多数德国中重型战车的正面装甲!对德军436辆“黑豹”、“虎”、“菲迪南德”的正面,苏联坦克基本不可能击穿(苏联76坦克炮对k值(装甲抗弹能力系数)2200的装甲穿甲极限为86毫米),只能在600米外击穿“黑豹”侧面。对“虎”的侧面,在500米以内的近距离,才能构成较大威胁。

可以不夸张地说,在1943年夏季,德国战车在火炮和装甲对抗中获得了压倒性优势!而且德国装甲战斗车辆,还继续保持着观瞄和稳定等辅助装置的传统优势。

在红军坦克逐渐落伍的同时,苏联步兵的反坦克能力也同样不足。红军步兵师标准的45毫米反坦克炮,基本上无法对任何一种德国重型坦克在任何角度构成威胁。对德军中型坦克,也只是对逐渐被淘汰的Ⅲ号还构成较大的威慑,根本无法击穿Ⅳ号正面;而德国步兵师普遍装备的75毫米火炮,则完全具备摧毁苏联主力战车的能力。

苏军直属的76毫米反坦克炮可以有效地打击德军中型坦克,但也无法抗衡其重型战车,其性能显然也无法和德军88毫米炮相媲美。库尔斯克战役前,德军甚至把88毫米炮装备到部分野战师,主要是装甲师。

事实上,按照1943年4月的实验,红军只有1939型85毫米高射炮(威力比后来的坦克用85毫米炮大)可以在1000米距离击穿“虎”的正面。也正因为如此,苏联人才会在战役前给坦克机械化部队配属85毫米高射炮,但数量委实太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苏德两军都拥有一些大口径短身管的自行火炮。如德国的12倍径150毫米“灰熊”、28倍径105毫米“黄蜂”、42型强击榴弹炮,30倍径150毫米“野蜂”自行榴弹炮。苏联方面也有Su-152(28倍径)、Su-122(23倍径)自行榴弹炮。但这些自行火炮的反装甲效能并不如宣传的那样惊人,而且受到装填发射速度太慢,以及弹道等因素影响,反坦克效能不甚显著。

1943年上半年苏联坦克性能

德军“灰熊”战车。其150毫米步炮是对付苏军坚固阵地的利器

在实战中,东线德军2300多辆主力战车可以在500~2000米以上距离摧毁苏联的T-34和Kv,其中526辆更可以在1000米以上距离做到这一点。具有同样攻击能力的另外还有数百辆长身管7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由于德国坦克的观瞄优势,其穿甲优势更加恐怖!“黑豹”坦克在1000米实战命中率据称达到97%(“虎”式93%)。在这个距离上,德国重型坦克对苏联坦克基本可以做到一击致命。

而在500米或更远距离上,苏军坦克却无法击穿大多数德国中重型战车的正面装甲!对德军436辆“黑豹”、“虎”、“菲迪南德”的正面,苏联坦克基本不可能击穿(苏联76坦克炮对k值(装甲抗弹能力系数)2200的装甲穿甲极限为86毫米),只能在600米外击穿“黑豹”侧面。对“虎”的侧面,在500米以内的近距离,才能构成较大威胁。

可以不夸张地说,在1943年夏季,德国战车在火炮和装甲对抗中获得了压倒性优势!而且德国装甲战斗车辆,还继续保持着观瞄和稳定等辅助装置的传统优势。

在红军坦克逐渐落伍的同时,苏联步兵的反坦克能力也同样不足。红军步兵师标准的45毫米反坦克炮,基本上无法对任何一种德国重型坦克在任何角度构成威胁。对德军中型坦克,也只是对逐渐被淘汰的Ⅲ号还构成较大的威慑,根本无法击穿Ⅳ号正面;而德国步兵师普遍装备的75毫米火炮,则完全具备摧毁苏联主力战车的能力。

苏军直属的76毫米反坦克炮可以有效地打击德军中型坦克,但也无法抗衡其重型战车,其性能显然也无法和德军88毫米炮相媲美。库尔斯克战役前,德军甚至把88毫米炮装备到部分野战师,主要是装甲师。

事实上,按照1943年4月的实验,红军只有1939型85毫米高射炮(威力比后来的坦克用85毫米炮大)可以在1000米距离击穿“虎”的正面。也正因为如此,苏联人才会在战役前给坦克机械化部队配属85毫米高射炮,但数量委实太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苏德两军都拥有一些大口径短身管的自行火炮。如德国的12倍径150毫米“灰熊”、28倍径105毫米“黄蜂”、42型强击榴弹炮,30倍径150毫米“野蜂”自行榴弹炮。苏联方面也有Su-152(28倍径)、Su-122(23倍径)自行榴弹炮。但这些自行火炮的反装甲效能并不如宣传的那样惊人,而且受到装填发射速度太慢,以及弹道等因素影响,反坦克效能不甚显著。

1943年上半年苏联坦克性能

德军“灰熊”战车。其150毫米步炮是对付苏军坚固阵地的利器

在实战中,东线德军2300多辆主力战车可以在500~2000米以上距离摧毁苏联的T-34和Kv,其中526辆更可以在1000米以上距离做到这一点。具有同样攻击能力的另外还有数百辆长身管7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由于德国坦克的观瞄优势,其穿甲优势更加恐怖!“黑豹”坦克在1000米实战命中率据称达到97%(“虎”式93%)。在这个距离上,德国重型坦克对苏联坦克基本可以做到一击致命。

而在500米或更远距离上,苏军坦克却无法击穿大多数德国中重型战车的正面装甲!对德军436辆“黑豹”、“虎”、“菲迪南德”的正面,苏联坦克基本不可能击穿(苏联76坦克炮对k值(装甲抗弹能力系数)2200的装甲穿甲极限为86毫米),只能在600米外击穿“黑豹”侧面。对“虎”的侧面,在500米以内的近距离,才能构成较大威胁。

可以不夸张地说,在1943年夏季,德国战车在火炮和装甲对抗中获得了压倒性优势!而且德国装甲战斗车辆,还继续保持着观瞄和稳定等辅助装置的传统优势。

在红军坦克逐渐落伍的同时,苏联步兵的反坦克能力也同样不足。红军步兵师标准的45毫米反坦克炮,基本上无法对任何一种德国重型坦克在任何角度构成威胁。对德军中型坦克,也只是对逐渐被淘汰的Ⅲ号还构成较大的威慑,根本无法击穿Ⅳ号正面;而德国步兵师普遍装备的75毫米火炮,则完全具备摧毁苏联主力战车的能力。

苏军直属的76毫米反坦克炮可以有效地打击德军中型坦克,但也无法抗衡其重型战车,其性能显然也无法和德军88毫米炮相媲美。库尔斯克战役前,德军甚至把88毫米炮装备到部分野战师,主要是装甲师。

事实上,按照1943年4月的实验,红军只有1939型85毫米高射炮(威力比后来的坦克用85毫米炮大)可以在1000米距离击穿“虎”的正面。也正因为如此,苏联人才会在战役前给坦克机械化部队配属85毫米高射炮,但数量委实太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苏德两军都拥有一些大口径短身管的自行火炮。如德国的12倍径150毫米“灰熊”、28倍径105毫米“黄蜂”、42型强击榴弹炮,30倍径150毫米“野蜂”自行榴弹炮。苏联方面也有Su-152(28倍径)、Su-122(23倍径)自行榴弹炮。但这些自行火炮的反装甲效能并不如宣传的那样惊人,而且受到装填发射速度太慢,以及弹道等因素影响,反坦克效能不甚显著。

1943年上半年苏联坦克性能

资料来源:《二战期间的苏联坦克和战斗车辆》,部分网站资料,《二战俄国坦克—斯大林的装甲》。

1943年德国主要坦克、强击火炮坦克性能

资料来源:《二战期间的苏联坦克和战斗车辆》,部分网站资料,《二战俄国坦克—斯大林的装甲》。

1943年德国主要坦克、强击火炮坦克性能

资料来源:《二战期间的苏联坦克和战斗车辆》,部分网站资料,《二战俄国坦克—斯大林的装甲》。

1943年德国主要坦克、强击火炮坦克性能

续表

续表

续表

1943年苏德两军坦克炮性能(使用普通穿甲弹)

1943年苏德两军坦克炮性能(使用普通穿甲弹)

1943年苏德两军坦克炮性能(使用普通穿甲弹)

资料来源:《德国装甲部队1943—1945》《库尔斯克1943—统计分析》《二战苏军坦克装甲车辆全集》《二战期间的苏联坦克和战斗车辆》,部分网站资料。

资料来源:《德国装甲部队1943—1945》《库尔斯克1943—统计分析》《二战苏军坦克装甲车辆全集》《二战期间的苏联坦克和战斗车辆》,部分网站资料。

资料来源:《德国装甲部队1943—1945》《库尔斯克1943—统计分析》《二战苏军坦克装甲车辆全集》《二战期间的苏联坦克和战斗车辆》,部分网站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