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根据《德国陆军1933—1945》,加上调拨中的装备,东线共有坦克强击火炮3822辆,占德国全军总数5305辆的72%。目前仅根据东线外军处的材料,得知7月20日东线德军共有师军属火炮8063门,月初可能还要多一些,其中几乎都是口径100毫米以上的火炮。连同德国盟军以及芬兰战区的装备,总数可能超过4万门。资料来源:《德国陆军1933—1945》,数据中不包括缴获装备。......
2023-08-01
(1)步兵部队
为了实施“城堡”行动,德军在增强兵力的同时,也对其编制实施了调整。
库尔斯克会战前夜,虽然很多东线德军步兵师依然拥有3个步兵团,9个步兵营的实力。但也有一些师因为损失惨重,而将兵力缩减为2个步兵团,6~8个步兵营。
如第370步兵师。该师来自西线。1942年7月配属东线第17集团军。经过1942年到1943年的战争,实力收缩为8个步兵营。
总的来说,由于损失严重,德军步兵师到1943年夏季,实力已经大大削弱,平均只有80%左右的满员率,实有兵员在11000人到17000人之间。通常情况下,步兵、战斗工兵、侦察营等一线兵种的缺额,要比炮兵等火力支援部队以及后勤人员更大。
德军步兵火力配系这一时期变化不大:步兵团依然装备步兵炮,取代它的120迫击炮尚未大量配备;步兵营则配属81毫米迫击炮和机枪。从编制实例看,甚至一些德军步兵连也配备了81毫米迫击炮(每连2门)。
师属反坦克炮营一般拥有2~3个炮连,有时还会编制一个轻型高射炮连。连同步兵团属反坦克炮连,每个师的反坦克炮兵一般有5~6个连。步兵师反坦克炮实际装备量为50~70门,其中75毫米反坦克炮数量增加不少,有些师的装备量达到30门以上。一些步兵师甚至装备了自行反坦克炮。仅1943年3月1日—6月22日,东线补充的75~88毫米反坦克炮就多达799门。
师属炮兵团一般有3~4个营,总计9~12个连,实际装备通常在30~48门之间(参见表格一)。其中有1个营装备150毫米重型榴弹炮,其余为105轻型榴弹炮。
步兵师属侦察营一般由3个摩托车连和1个装备反坦克炮、步兵炮的重型武器连构成。有的师没有侦察营,仅有1个摩托车连。
步兵师属工兵营一般有3个连。其中有1个可能是摩托车连或者摩托化连。
表格一:库尔斯克会战前夜部分德军师的野战炮力量
续表
续表
续表
第38步兵师,1943年9月实际编制
第108、112步兵团。每团3个营(3个步兵连,每连12挺机枪,2门81毫米迫击炮。1个重武器连,12挺重机枪,6门81毫米迫击炮),1个步兵炮连(2门150毫米步兵炮,4门75毫米步兵炮),1个坦克歼击连(3门75毫米反坦克炮,6门50毫米反坦克炮)
第138侦察营,3个摩托车连,每连2门81毫米迫击炮,16挺机枪
第138坦克歼击营,2个连,每连12门75毫米反坦克炮,12挺机枪
第138炮兵团,2个轻型火炮营(每营12门105榴弹炮),1个重型火炮营(12门150毫米榴弹炮)
总计42门反坦克炮(包括30门75毫米反坦克炮),12门步兵炮,36门野战炮,78门81毫米迫击炮
第387步兵师,1943年9月实际编制(不完整)
3个步兵团,每团3个步兵营,1个团属步兵炮连(8门步兵炮),1个坦克歼击连(2门75毫米反坦克炮,9门50毫米反坦克炮)
坦克歼击营,2个连,每连12门75毫米反坦克炮
除普通步兵师外,还出现了一些特种步兵师。如1943年3—5月,第78步兵师就被改编为所谓突击师。1943年6月,其编成包括第14、195、215突击团(总计6个步兵营),第5迫击炮营,第189强击火炮营,第293高射炮营,第178炮兵团(4营制),第178工兵营,第178坦克歼击营。
从编制看,这其实就是个得到迫击炮、强击火炮和高射炮加强的步兵师。这个师的反坦克能力非常强大,仅75毫米反坦克炮就有71门,而且还拥有自行反坦克炮。
第38步兵师,1943年9月实际编制
第108、112步兵团。每团3个营(3个步兵连,每连12挺机枪,2门81毫米迫击炮。1个重武器连,12挺重机枪,6门81毫米迫击炮),1个步兵炮连(2门150毫米步兵炮,4门75毫米步兵炮),1个坦克歼击连(3门75毫米反坦克炮,6门50毫米反坦克炮)
第138侦察营,3个摩托车连,每连2门81毫米迫击炮,16挺机枪
第138坦克歼击营,2个连,每连12门75毫米反坦克炮,12挺机枪
第138炮兵团,2个轻型火炮营(每营12门105榴弹炮),1个重型火炮营(12门150毫米榴弹炮)
总计42门反坦克炮(包括30门75毫米反坦克炮),12门步兵炮,36门野战炮,78门81毫米迫击炮
第387步兵师,1943年9月实际编制(不完整)
3个步兵团,每团3个步兵营,1个团属步兵炮连(8门步兵炮),1个坦克歼击连(2门75毫米反坦克炮,9门50毫米反坦克炮)
坦克歼击营,2个连,每连12门75毫米反坦克炮
除普通步兵师外,还出现了一些特种步兵师。如1943年3—5月,第78步兵师就被改编为所谓突击师。1943年6月,其编成包括第14、195、215突击团(总计6个步兵营),第5迫击炮营,第189强击火炮营,第293高射炮营,第178炮兵团(4营制),第178工兵营,第178坦克歼击营。
从编制看,这其实就是个得到迫击炮、强击火炮和高射炮加强的步兵师。这个师的反坦克能力非常强大,仅75毫米反坦克炮就有71门,而且还拥有自行反坦克炮。
第38步兵师,1943年9月实际编制
第108、112步兵团。每团3个营(3个步兵连,每连12挺机枪,2门81毫米迫击炮。1个重武器连,12挺重机枪,6门81毫米迫击炮),1个步兵炮连(2门150毫米步兵炮,4门75毫米步兵炮),1个坦克歼击连(3门75毫米反坦克炮,6门50毫米反坦克炮)
第138侦察营,3个摩托车连,每连2门81毫米迫击炮,16挺机枪
第138坦克歼击营,2个连,每连12门75毫米反坦克炮,12挺机枪
第138炮兵团,2个轻型火炮营(每营12门105榴弹炮),1个重型火炮营(12门150毫米榴弹炮)
总计42门反坦克炮(包括30门75毫米反坦克炮),12门步兵炮,36门野战炮,78门81毫米迫击炮
第387步兵师,1943年9月实际编制(不完整)
3个步兵团,每团3个步兵营,1个团属步兵炮连(8门步兵炮),1个坦克歼击连(2门75毫米反坦克炮,9门50毫米反坦克炮)
坦克歼击营,2个连,每连12门75毫米反坦克炮
除普通步兵师外,还出现了一些特种步兵师。如1943年3—5月,第78步兵师就被改编为所谓突击师。1943年6月,其编成包括第14、195、215突击团(总计6个步兵营),第5迫击炮营,第189强击火炮营,第293高射炮营,第178炮兵团(4营制),第178工兵营,第178坦克歼击营。
从编制看,这其实就是个得到迫击炮、强击火炮和高射炮加强的步兵师。这个师的反坦克能力非常强大,仅75毫米反坦克炮就有71门,而且还拥有自行反坦克炮。
“城堡”行动前,德军除了坦克强击火炮外,还配备了大量自行火炮,图中的“黄鼠狼”Ⅲ就是其中一种
(2)装甲步兵部队
库尔斯克战役前夜的1943年6月,第10、14、18、25、36摩托化师、党卫军“警察”师被改编为装甲步兵师。但在战役前,这些师多数仅拥有2个装甲步兵团(6个营),师属炮兵和装甲师一样,采取3营制(36门)。至于坦克强击火炮部队则还没有编入。只有5月19日改称装甲步兵师的“大日耳曼”师,真正拥有装甲步兵师的实力:1个坦克团(8个连,包括一个“虎”连),8个步兵营(7个车载,1个装甲化)。
而此时的党卫军装甲步兵师实力则极端强大。除了1个中型坦克营(3~4个连,每连26~27辆),2个3营制装甲步兵团(全师1个装甲步兵营)外,还编制有1个“虎”式重型坦克连(编制14辆),1个3连制强击火炮营等加强部队。党卫军装甲步兵团还得到了高射炮连的加强。连同师属高炮营,全师共有6~8个高射炮连,包括3个88毫米炮连。
党卫军装甲步兵师的另一个特点,是自行火炮众多。除了师属炮兵团的105毫米“黄蜂”和150毫米“野蜂”自行榴弹炮外,装甲步兵团有时还拥有15cm sIG Gw 38t自行步兵炮,以及大量自行高炮、自行反坦克炮。
另外,3个党卫军装甲步兵师的师属炮兵连,要比国防军师多出1~3个。
1943年7月4日党卫军“帝国”第2装甲步兵师实力
(笔者根据各种资料综合)
总兵力20654人,坦克强击火炮178辆(包括34辆强击火炮,14辆“虎”),自行榴弹炮18门,牵引式榴弹炮35门,步兵炮37门(11门自行),61门高射炮(12门88毫米炮,联装炮均按单门计算,28辆自行),12门自行反坦克炮,43门牵引式反坦克炮,81毫米迫击炮74门,装甲侦察车20辆,半履带装甲车约120辆
第2党卫军坦克团第2营:3个中轻型坦克连(编制为4个,每连26~27辆坦克)。另有1个重型坦克连(14辆“虎”)
第3装甲步兵团
3个摩托化步兵营:每营3个步兵连(每连225人,22挺机枪,2门81迫击炮,2部火焰喷射器),1个重武器连(4门轻型步兵炮,3门50毫米反坦克炮,6挺机枪,6门81毫米迫击炮)
1个高射炮连(10门SdKfz 10~4 20毫米自行高射炮,4挺机枪),1个步兵炮连(6门15cm sIG Gw 38t步兵炮,4挺机枪),1个侦察连(3门反坦克炮,2门81毫米迫击炮,25挺机枪),1个工兵连(18挺机枪,2部火焰喷射器)
“城堡”行动前,德军除了坦克强击火炮外,还配备了大量自行火炮,图中的“黄鼠狼”Ⅲ就是其中一种
(2)装甲步兵部队
库尔斯克战役前夜的1943年6月,第10、14、18、25、36摩托化师、党卫军“警察”师被改编为装甲步兵师。但在战役前,这些师多数仅拥有2个装甲步兵团(6个营),师属炮兵和装甲师一样,采取3营制(36门)。至于坦克强击火炮部队则还没有编入。只有5月19日改称装甲步兵师的“大日耳曼”师,真正拥有装甲步兵师的实力:1个坦克团(8个连,包括一个“虎”连),8个步兵营(7个车载,1个装甲化)。
而此时的党卫军装甲步兵师实力则极端强大。除了1个中型坦克营(3~4个连,每连26~27辆),2个3营制装甲步兵团(全师1个装甲步兵营)外,还编制有1个“虎”式重型坦克连(编制14辆),1个3连制强击火炮营等加强部队。党卫军装甲步兵团还得到了高射炮连的加强。连同师属高炮营,全师共有6~8个高射炮连,包括3个88毫米炮连。
党卫军装甲步兵师的另一个特点,是自行火炮众多。除了师属炮兵团的105毫米“黄蜂”和150毫米“野蜂”自行榴弹炮外,装甲步兵团有时还拥有15cm sIG Gw 38t自行步兵炮,以及大量自行高炮、自行反坦克炮。
另外,3个党卫军装甲步兵师的师属炮兵连,要比国防军师多出1~3个。
1943年7月4日党卫军“帝国”第2装甲步兵师实力
(笔者根据各种资料综合)
总兵力20654人,坦克强击火炮178辆(包括34辆强击火炮,14辆“虎”),自行榴弹炮18门,牵引式榴弹炮35门,步兵炮37门(11门自行),61门高射炮(12门88毫米炮,联装炮均按单门计算,28辆自行),12门自行反坦克炮,43门牵引式反坦克炮,81毫米迫击炮74门,装甲侦察车20辆,半履带装甲车约120辆
第2党卫军坦克团第2营:3个中轻型坦克连(编制为4个,每连26~27辆坦克)。另有1个重型坦克连(14辆“虎”)
第3装甲步兵团
3个摩托化步兵营:每营3个步兵连(每连225人,22挺机枪,2门81迫击炮,2部火焰喷射器),1个重武器连(4门轻型步兵炮,3门50毫米反坦克炮,6挺机枪,6门81毫米迫击炮)
1个高射炮连(10门SdKfz 10~4 20毫米自行高射炮,4挺机枪),1个步兵炮连(6门15cm sIG Gw 38t步兵炮,4挺机枪),1个侦察连(3门反坦克炮,2门81毫米迫击炮,25挺机枪),1个工兵连(18挺机枪,2部火焰喷射器)
“城堡”行动前,德军除了坦克强击火炮外,还配备了大量自行火炮,图中的“黄鼠狼”Ⅲ就是其中一种
(2)装甲步兵部队
库尔斯克战役前夜的1943年6月,第10、14、18、25、36摩托化师、党卫军“警察”师被改编为装甲步兵师。但在战役前,这些师多数仅拥有2个装甲步兵团(6个营),师属炮兵和装甲师一样,采取3营制(36门)。至于坦克强击火炮部队则还没有编入。只有5月19日改称装甲步兵师的“大日耳曼”师,真正拥有装甲步兵师的实力:1个坦克团(8个连,包括一个“虎”连),8个步兵营(7个车载,1个装甲化)。
而此时的党卫军装甲步兵师实力则极端强大。除了1个中型坦克营(3~4个连,每连26~27辆),2个3营制装甲步兵团(全师1个装甲步兵营)外,还编制有1个“虎”式重型坦克连(编制14辆),1个3连制强击火炮营等加强部队。党卫军装甲步兵团还得到了高射炮连的加强。连同师属高炮营,全师共有6~8个高射炮连,包括3个88毫米炮连。
党卫军装甲步兵师的另一个特点,是自行火炮众多。除了师属炮兵团的105毫米“黄蜂”和150毫米“野蜂”自行榴弹炮外,装甲步兵团有时还拥有15cm sIG Gw 38t自行步兵炮,以及大量自行高炮、自行反坦克炮。
另外,3个党卫军装甲步兵师的师属炮兵连,要比国防军师多出1~3个。
1943年7月4日党卫军“帝国”第2装甲步兵师实力
(笔者根据各种资料综合)
总兵力20654人,坦克强击火炮178辆(包括34辆强击火炮,14辆“虎”),自行榴弹炮18门,牵引式榴弹炮35门,步兵炮37门(11门自行),61门高射炮(12门88毫米炮,联装炮均按单门计算,28辆自行),12门自行反坦克炮,43门牵引式反坦克炮,81毫米迫击炮74门,装甲侦察车20辆,半履带装甲车约120辆
第2党卫军坦克团第2营:3个中轻型坦克连(编制为4个,每连26~27辆坦克)。另有1个重型坦克连(14辆“虎”)
第3装甲步兵团
3个摩托化步兵营:每营3个步兵连(每连225人,22挺机枪,2门81迫击炮,2部火焰喷射器),1个重武器连(4门轻型步兵炮,3门50毫米反坦克炮,6挺机枪,6门81毫米迫击炮)
1个高射炮连(10门SdKfz 10~4 20毫米自行高射炮,4挺机枪),1个步兵炮连(6门15cm sIG Gw 38t步兵炮,4挺机枪),1个侦察连(3门反坦克炮,2门81毫米迫击炮,25挺机枪),1个工兵连(18挺机枪,2部火焰喷射器)
德军“野蜂”150毫米自行榴弹炮
德军“野蜂”150毫米自行榴弹炮
德军“野蜂”150毫米自行榴弹炮
德军“希特勒”师的强击火炮和251半履带装甲车
第4装甲步兵团
2个摩托化步兵营:每营3个步兵连(每连225人,22挺机枪,2门81毫米迫击炮,2部火焰喷射器),1个重武器连(4门轻型步兵炮,3门反坦克炮,6挺机枪,6门81毫米迫击炮)
1个装甲步兵营:每营3个步兵连(每连210人,38挺机枪,2门81毫米迫击炮,2部火焰喷射器),1个重武器连(2门轻型步兵炮,3门反坦克炮,15挺机枪)
1个高射炮连(9门SdKfz 10/4 20毫米自行高射炮,4挺机枪),1个步兵炮连(5门15cm sIG Gw 38t步兵炮,4挺机枪),1个侦察连(3门反坦克炮,2门81毫米迫击炮,25挺机枪),1个工兵连(18挺机枪,2部火焰喷射器)
第2党卫军装甲炮兵团,3个普通炮兵营(24门105毫米榴弹炮,11门150毫米榴弹炮),1个自行火炮营(12门Wespe“黄蜂”105H,6门Hummel“野蜂”150H)
装甲侦察营,第1装甲车连(20辆装甲侦察车),第2摩托车连(210人),第3装甲步兵侦察连(225人,搭载半履带装甲车),第4、5步兵侦察连(共4门81毫米迫击炮),摩托化重武器连(2辆自行反坦克炮,3门牵引反坦克炮,4门步兵炮)
装备有大量机动车辆的武装党卫军部队
坦克歼击营,第1连10辆自行反坦克炮,第2连16门75毫米反坦克炮,第3连25辆苏联T-34/76坦克
德军“希特勒”师的强击火炮和251半履带装甲车
第4装甲步兵团
2个摩托化步兵营:每营3个步兵连(每连225人,22挺机枪,2门81毫米迫击炮,2部火焰喷射器),1个重武器连(4门轻型步兵炮,3门反坦克炮,6挺机枪,6门81毫米迫击炮)
1个装甲步兵营:每营3个步兵连(每连210人,38挺机枪,2门81毫米迫击炮,2部火焰喷射器),1个重武器连(2门轻型步兵炮,3门反坦克炮,15挺机枪)
1个高射炮连(9门SdKfz 10/4 20毫米自行高射炮,4挺机枪),1个步兵炮连(5门15cm sIG Gw 38t步兵炮,4挺机枪),1个侦察连(3门反坦克炮,2门81毫米迫击炮,25挺机枪),1个工兵连(18挺机枪,2部火焰喷射器)
第2党卫军装甲炮兵团,3个普通炮兵营(24门105毫米榴弹炮,11门150毫米榴弹炮),1个自行火炮营(12门Wespe“黄蜂”105H,6门Hummel“野蜂”150H)
装甲侦察营,第1装甲车连(20辆装甲侦察车),第2摩托车连(210人),第3装甲步兵侦察连(225人,搭载半履带装甲车),第4、5步兵侦察连(共4门81毫米迫击炮),摩托化重武器连(2辆自行反坦克炮,3门牵引反坦克炮,4门步兵炮)
装备有大量机动车辆的武装党卫军部队
坦克歼击营,第1连10辆自行反坦克炮,第2连16门75毫米反坦克炮,第3连25辆苏联T-34/76坦克
德军“希特勒”师的强击火炮和251半履带装甲车
第4装甲步兵团
2个摩托化步兵营:每营3个步兵连(每连225人,22挺机枪,2门81毫米迫击炮,2部火焰喷射器),1个重武器连(4门轻型步兵炮,3门反坦克炮,6挺机枪,6门81毫米迫击炮)
1个装甲步兵营:每营3个步兵连(每连210人,38挺机枪,2门81毫米迫击炮,2部火焰喷射器),1个重武器连(2门轻型步兵炮,3门反坦克炮,15挺机枪)
1个高射炮连(9门SdKfz 10/4 20毫米自行高射炮,4挺机枪),1个步兵炮连(5门15cm sIG Gw 38t步兵炮,4挺机枪),1个侦察连(3门反坦克炮,2门81毫米迫击炮,25挺机枪),1个工兵连(18挺机枪,2部火焰喷射器)
第2党卫军装甲炮兵团,3个普通炮兵营(24门105毫米榴弹炮,11门150毫米榴弹炮),1个自行火炮营(12门Wespe“黄蜂”105H,6门Hummel“野蜂”150H)
装甲侦察营,第1装甲车连(20辆装甲侦察车),第2摩托车连(210人),第3装甲步兵侦察连(225人,搭载半履带装甲车),第4、5步兵侦察连(共4门81毫米迫击炮),摩托化重武器连(2辆自行反坦克炮,3门牵引反坦克炮,4门步兵炮)
装备有大量机动车辆的武装党卫军部队
坦克歼击营,第1连10辆自行反坦克炮,第2连16门75毫米反坦克炮,第3连25辆苏联T-34/76坦克
运输中的“黑豹”D坦克。装备给第39坦克团
强击火炮营(3个强击火炮连,1连11辆强击火炮,1个坦克歼击连)
高射炮营,3个重型高炮连,1个轻型高射炮连,共有12门Flak 18型88毫米高射炮和30门轻型高射炮(包括9辆SdKfz 7/2 37L98自行高炮)
工兵营(3个摩托化工兵连,1连207人,20挺机枪,2部火焰喷射器)
资料来源:《德军二战编制系列》《德国装甲部队1943—1945》
BA-MARH21—4/422,BA-MARH 26—255/114,BA-MA RH 20—8/91
部分网站资料
注:装备数量部分依据直接统计,部分依据编制推估。机枪按照8月30日统计为1491挺。
按照1943年6月30日“帝国”装甲步兵师的官方编制,其摩托化步兵营重武器连装备120毫米迫击炮。但从其8月30日装备报告看,实际装备的应该是81毫米迫击炮。
(3)装甲部队与新式战车
1943年夏季,因为有些东线装甲师将一个坦克营派往后方换装,因此在前线通常只有1~2个坦克营,每营3~4个坦克连。坦克总数在100辆左右。
同一时期,长管炮Ⅳ号坦克成为装甲师名副其实的主力,在“城堡”前夜的东线多达862辆,而且性能也大有提高。从1943年3月开始,Ⅳ号G型坦克(包括一些旧G型)开始安装48倍口径75毫米坦克炮,确保其在500米甚至更远距离贯穿T-34和KV坦克的正面。安装同样火炮的Ⅳ号H型坦克也在当年4月投产。从这一型开始,Ⅳ号正面原有的50+30毫米装甲,被一块整体的80毫米装甲所取代。Ⅳ号相对薄弱的炮塔和侧面也装上了附加装甲裙板。至此,德国装甲师的主力中型坦克已经对苏军占据了明显优势。
除了坦克团,德军装甲师还拥有2个装甲步兵团。
运输中的“黑豹”D坦克。装备给第39坦克团
强击火炮营(3个强击火炮连,1连11辆强击火炮,1个坦克歼击连)
高射炮营,3个重型高炮连,1个轻型高射炮连,共有12门Flak 18型88毫米高射炮和30门轻型高射炮(包括9辆SdKfz 7/2 37L98自行高炮)
工兵营(3个摩托化工兵连,1连207人,20挺机枪,2部火焰喷射器)
资料来源:《德军二战编制系列》《德国装甲部队1943—1945》
BA-MARH21—4/422,BA-MARH 26—255/114,BA-MA RH 20—8/91
部分网站资料
注:装备数量部分依据直接统计,部分依据编制推估。机枪按照8月30日统计为1491挺。
按照1943年6月30日“帝国”装甲步兵师的官方编制,其摩托化步兵营重武器连装备120毫米迫击炮。但从其8月30日装备报告看,实际装备的应该是81毫米迫击炮。
(3)装甲部队与新式战车
1943年夏季,因为有些东线装甲师将一个坦克营派往后方换装,因此在前线通常只有1~2个坦克营,每营3~4个坦克连。坦克总数在100辆左右。
同一时期,长管炮Ⅳ号坦克成为装甲师名副其实的主力,在“城堡”前夜的东线多达862辆,而且性能也大有提高。从1943年3月开始,Ⅳ号G型坦克(包括一些旧G型)开始安装48倍口径75毫米坦克炮,确保其在500米甚至更远距离贯穿T-34和KV坦克的正面。安装同样火炮的Ⅳ号H型坦克也在当年4月投产。从这一型开始,Ⅳ号正面原有的50+30毫米装甲,被一块整体的80毫米装甲所取代。Ⅳ号相对薄弱的炮塔和侧面也装上了附加装甲裙板。至此,德国装甲师的主力中型坦克已经对苏军占据了明显优势。
除了坦克团,德军装甲师还拥有2个装甲步兵团。
运输中的“黑豹”D坦克。装备给第39坦克团
强击火炮营(3个强击火炮连,1连11辆强击火炮,1个坦克歼击连)
高射炮营,3个重型高炮连,1个轻型高射炮连,共有12门Flak 18型88毫米高射炮和30门轻型高射炮(包括9辆SdKfz 7/2 37L98自行高炮)
工兵营(3个摩托化工兵连,1连207人,20挺机枪,2部火焰喷射器)
资料来源:《德军二战编制系列》《德国装甲部队1943—1945》
BA-MARH21—4/422,BA-MARH 26—255/114,BA-MA RH 20—8/91
部分网站资料
注:装备数量部分依据直接统计,部分依据编制推估。机枪按照8月30日统计为1491挺。
按照1943年6月30日“帝国”装甲步兵师的官方编制,其摩托化步兵营重武器连装备120毫米迫击炮。但从其8月30日装备报告看,实际装备的应该是81毫米迫击炮。
(3)装甲部队与新式战车
1943年夏季,因为有些东线装甲师将一个坦克营派往后方换装,因此在前线通常只有1~2个坦克营,每营3~4个坦克连。坦克总数在100辆左右。
同一时期,长管炮Ⅳ号坦克成为装甲师名副其实的主力,在“城堡”前夜的东线多达862辆,而且性能也大有提高。从1943年3月开始,Ⅳ号G型坦克(包括一些旧G型)开始安装48倍口径75毫米坦克炮,确保其在500米甚至更远距离贯穿T-34和KV坦克的正面。安装同样火炮的Ⅳ号H型坦克也在当年4月投产。从这一型开始,Ⅳ号正面原有的50+30毫米装甲,被一块整体的80毫米装甲所取代。Ⅳ号相对薄弱的炮塔和侧面也装上了附加装甲裙板。至此,德国装甲师的主力中型坦克已经对苏军占据了明显优势。
除了坦克团,德军装甲师还拥有2个装甲步兵团。
早期的“虎”式坦克营编组。旁边有Ⅲ号坦克伴随
每团直属1个侦察排,1个喷火排,1个反坦克排(3门反坦克炮),1个通信排,1个步兵炮连(3个排,每排2门步兵炮,总计6门)。
下属2个步兵营。2个团共有4个步兵营,其中1个装甲步兵营,3个摩托化步兵营。装甲步兵营搭载在半履带装甲车上作战,按照编制拥有95~102辆半履带装甲输送车。以德军第4装甲师装甲步兵营为例,其在1943年7月5日就拥有96辆251型半履带装甲输送车。
摩托化步兵营搭载在越野卡车上,一般配备100辆左右车辆。装甲步兵营有10部电台,而摩托化步兵营只有2部。
装甲/摩托化步兵营通常编制有4个连。包括3个步兵连(支援火力每连2门81毫米迫击炮),1个重武器连(2~4门步兵炮,3门反坦克炮)。
装甲师直属坦克歼击营一般拥有2~4个连。其中可能有1~2个连装备自行反坦克炮。加上每个装甲步兵团约9门反坦克炮。则一个装甲师的反坦克炮总数大致为40~60门。
早期的“虎”式坦克营编组。旁边有Ⅲ号坦克伴随
每团直属1个侦察排,1个喷火排,1个反坦克排(3门反坦克炮),1个通信排,1个步兵炮连(3个排,每排2门步兵炮,总计6门)。
下属2个步兵营。2个团共有4个步兵营,其中1个装甲步兵营,3个摩托化步兵营。装甲步兵营搭载在半履带装甲车上作战,按照编制拥有95~102辆半履带装甲输送车。以德军第4装甲师装甲步兵营为例,其在1943年7月5日就拥有96辆251型半履带装甲输送车。
摩托化步兵营搭载在越野卡车上,一般配备100辆左右车辆。装甲步兵营有10部电台,而摩托化步兵营只有2部。
装甲/摩托化步兵营通常编制有4个连。包括3个步兵连(支援火力每连2门81毫米迫击炮),1个重武器连(2~4门步兵炮,3门反坦克炮)。
装甲师直属坦克歼击营一般拥有2~4个连。其中可能有1~2个连装备自行反坦克炮。加上每个装甲步兵团约9门反坦克炮。则一个装甲师的反坦克炮总数大致为40~60门。
早期的“虎”式坦克营编组。旁边有Ⅲ号坦克伴随
每团直属1个侦察排,1个喷火排,1个反坦克排(3门反坦克炮),1个通信排,1个步兵炮连(3个排,每排2门步兵炮,总计6门)。
下属2个步兵营。2个团共有4个步兵营,其中1个装甲步兵营,3个摩托化步兵营。装甲步兵营搭载在半履带装甲车上作战,按照编制拥有95~102辆半履带装甲输送车。以德军第4装甲师装甲步兵营为例,其在1943年7月5日就拥有96辆251型半履带装甲输送车。
摩托化步兵营搭载在越野卡车上,一般配备100辆左右车辆。装甲步兵营有10部电台,而摩托化步兵营只有2部。
装甲/摩托化步兵营通常编制有4个连。包括3个步兵连(支援火力每连2门81毫米迫击炮),1个重武器连(2~4门步兵炮,3门反坦克炮)。
装甲师直属坦克歼击营一般拥有2~4个连。其中可能有1~2个连装备自行反坦克炮。加上每个装甲步兵团约9门反坦克炮。则一个装甲师的反坦克炮总数大致为40~60门。
运往东部前线的“黑豹”D型坦克
装甲师炮兵团和开战时变化不大,仍然为3个营9个连,编制数36门。其中可能有1个营装甲自行化,装备105毫米“黄蜂”和150毫米“野蜂”自行榴弹炮。
装甲师还编有1~4个高射炮连,其中可能会有2个装备88毫米高射炮。
1943年,德军主要装备的强击火炮是Ⅲ号G型,拥有和Ⅳ号坦克相当的48倍径75毫米炮和80毫米正面装甲,机动性能良好。库尔斯克战役前夜,东线Ⅲ号强击火炮已有916辆,和Ⅳ号坦克一道构成装甲部队的中坚力量。
按1942年11月1日发布的编制,强击火炮营编制3个连。全营31辆强击火炮。其中营部1辆,各连连部1辆。各连下属3个排,每排各3辆。全营436人,86挺重机枪,40挺机枪,85辆汽车。这一时期,德国人还装备了42型强击榴弹炮,在Ⅲ号强击火炮的底盘上,安装了28倍径105毫米炮。
1943年东线“虎”式坦克的损失补充(单位:辆)
运往东部前线的“黑豹”D型坦克
装甲师炮兵团和开战时变化不大,仍然为3个营9个连,编制数36门。其中可能有1个营装甲自行化,装备105毫米“黄蜂”和150毫米“野蜂”自行榴弹炮。
装甲师还编有1~4个高射炮连,其中可能会有2个装备88毫米高射炮。
1943年,德军主要装备的强击火炮是Ⅲ号G型,拥有和Ⅳ号坦克相当的48倍径75毫米炮和80毫米正面装甲,机动性能良好。库尔斯克战役前夜,东线Ⅲ号强击火炮已有916辆,和Ⅳ号坦克一道构成装甲部队的中坚力量。
按1942年11月1日发布的编制,强击火炮营编制3个连。全营31辆强击火炮。其中营部1辆,各连连部1辆。各连下属3个排,每排各3辆。全营436人,86挺重机枪,40挺机枪,85辆汽车。这一时期,德国人还装备了42型强击榴弹炮,在Ⅲ号强击火炮的底盘上,安装了28倍径105毫米炮。
1943年东线“虎”式坦克的损失补充(单位:辆)
运往东部前线的“黑豹”D型坦克
装甲师炮兵团和开战时变化不大,仍然为3个营9个连,编制数36门。其中可能有1个营装甲自行化,装备105毫米“黄蜂”和150毫米“野蜂”自行榴弹炮。
装甲师还编有1~4个高射炮连,其中可能会有2个装备88毫米高射炮。
1943年,德军主要装备的强击火炮是Ⅲ号G型,拥有和Ⅳ号坦克相当的48倍径75毫米炮和80毫米正面装甲,机动性能良好。库尔斯克战役前夜,东线Ⅲ号强击火炮已有916辆,和Ⅳ号坦克一道构成装甲部队的中坚力量。
按1942年11月1日发布的编制,强击火炮营编制3个连。全营31辆强击火炮。其中营部1辆,各连连部1辆。各连下属3个排,每排各3辆。全营436人,86挺重机枪,40挺机枪,85辆汽车。这一时期,德国人还装备了42型强击榴弹炮,在Ⅲ号强击火炮的底盘上,安装了28倍径105毫米炮。
1943年东线“虎”式坦克的损失补充(单位:辆)
资料来源:陈朴、王林《“虎”式坦克》。
在这段时期,德军在东线的重型坦克数量急剧增加,包括在实战中已经展示出威力惊人的“虎”式坦克。1943年1—6月,德军虽然在东线彻底损失了19辆“虎”(1942年损失1辆),但同一时期却补充了158辆。
其中包括新增的第505重型坦克营。该营1943年1月29日组建,并在5月1—6日被调往奥廖尔,编入中央集团军群。到库尔斯克战役前夜,第505重型坦克营已经有了2个满编连,31辆“虎”式重型坦克。但其第3连则要到战役开始后才能赶到。
资料来源:陈朴、王林《“虎”式坦克》。
在这段时期,德军在东线的重型坦克数量急剧增加,包括在实战中已经展示出威力惊人的“虎”式坦克。1943年1—6月,德军虽然在东线彻底损失了19辆“虎”(1942年损失1辆),但同一时期却补充了158辆。
其中包括新增的第505重型坦克营。该营1943年1月29日组建,并在5月1—6日被调往奥廖尔,编入中央集团军群。到库尔斯克战役前夜,第505重型坦克营已经有了2个满编连,31辆“虎”式重型坦克。但其第3连则要到战役开始后才能赶到。
资料来源:陈朴、王林《“虎”式坦克》。
在这段时期,德军在东线的重型坦克数量急剧增加,包括在实战中已经展示出威力惊人的“虎”式坦克。1943年1—6月,德军虽然在东线彻底损失了19辆“虎”(1942年损失1辆),但同一时期却补充了158辆。
其中包括新增的第505重型坦克营。该营1943年1月29日组建,并在5月1—6日被调往奥廖尔,编入中央集团军群。到库尔斯克战役前夜,第505重型坦克营已经有了2个满编连,31辆“虎”式重型坦克。但其第3连则要到战役开始后才能赶到。
1943年夏季,短身管75毫米炮的Ⅳ号坦克数量已经大为减少
到1943年7月1日,东线德军“虎”式坦克总数达到了147辆(133辆预定使用于“城堡”)。这一时期送到前线的“虎”基本属于所谓“初期型”,进行了一些技术改良,并从1943年5月开始采用700马力发动机,机动性更强。
同一时期,“虎”式坦克营的编制也发生了变化。按照早期编制规定,一辆“虎”必须配备一辆Ⅲ号坦克。但到“城堡”前,除了第502坦克营一个连和第505坦克营外,东线“虎”式坦克营都撤销了Ⅲ号坦克,取代以半履带装甲车。
根据1943年3月5日发布的1150e、1176e号编制命令,规定“虎”式坦克营包括1个营部,3辆“虎”(2辆指挥车)。3个坦克连(14辆“虎”),每连包括连部2辆。3个排,每排4辆。为了增强“虎”式坦克营的独立作战能力,还编制有通讯、工兵、高炮、维修、补给和医疗分队。
全营总计45辆“虎”式坦克,1093人。另外还配备有6辆8吨高炮装甲车,10辆251装甲车,8辆18吨坦克回收车,8辆1吨维修车,17辆四轮维修车,25辆四轮指挥车,2辆民用汽车,64辆吉普车,111辆运输车。
“虎”式坦克营配备的回收和维修保障车辆特别众多,这保证昂贵的“虎”在受损情况下不至于轻易落入敌手,而且能够较快恢复战斗力。轻武器方面,以第503重型坦克营1943年8月30日情况为例,装备有轻机枪108挺,步枪冲锋枪765支,6门20毫米高射炮。希特勒曾经评价说“虎”式坦克营在战斗力上可以和装甲师媲美。这种说法并不夸张:除去步兵和炮兵外,“虎”式坦克营的装甲战威力,毫不逊色于只有100多辆坦克的装甲师。但“城堡”前,东线实际满编45辆的只有第503重型坦克营。
另外,党卫军“希特勒”师、“骷髅”师、“帝国”师,国防军“大日耳曼”师,各有1个“虎”式坦克连。部署在北方集团军群的第502营有1个连14辆“虎”。
1943年6月,又有两种全新的重型战车进入东线。其中一种是“黑豹”D型重型坦克。这种坦克外形明显模仿苏军的T-34,装有55度大倾角前装甲板。但性能则完全压倒了T-34。“黑豹”D正面装甲厚达80毫米(苏军后来缴获的“黑豹”为85毫米),由于倾角,理论上相当于140毫米垂直装甲,甚至比“虎”超出一筹。其特长的70倍径75毫米炮,威力也不逊色于“虎”的56倍径88炮。
而且由于“黑豹”坦克采用和“虎”相当的650~700马力发动机,重量却要轻十几吨,因此机动性更为优良。但其侧后装甲只有40毫米,仅相当于“虎”的一半,全面防护明显逊色。同时,作为一款试验不完全的新战车,其可靠性也令人怀疑。
“黑豹”坦克营编制早在1943年1月就制定了出来。每营1个营部连(8辆“黑豹”。通讯排3辆,侦察排5辆),4个坦克连(22辆“黑豹”,包括连部2辆,4个排各5辆)。总计96辆坦克。
库尔斯克战役前夜,德国人在东线部署了满编的第51、52“黑豹”坦克营,以及第39坦克团团部8辆。另外,每个营还配备2辆“黑豹”抢修坦克。“黑豹”坦克总数达到204辆。6月24—29日,“黑豹”坦克部队开始陆续抵达东部战场。另外,德国陆军和党卫军一些坦克营也在后方换装“黑豹”,并将在7月份后陆续进入东部战场。
1943年夏季,短身管75毫米炮的Ⅳ号坦克数量已经大为减少
到1943年7月1日,东线德军“虎”式坦克总数达到了147辆(133辆预定使用于“城堡”)。这一时期送到前线的“虎”基本属于所谓“初期型”,进行了一些技术改良,并从1943年5月开始采用700马力发动机,机动性更强。
同一时期,“虎”式坦克营的编制也发生了变化。按照早期编制规定,一辆“虎”必须配备一辆Ⅲ号坦克。但到“城堡”前,除了第502坦克营一个连和第505坦克营外,东线“虎”式坦克营都撤销了Ⅲ号坦克,取代以半履带装甲车。
根据1943年3月5日发布的1150e、1176e号编制命令,规定“虎”式坦克营包括1个营部,3辆“虎”(2辆指挥车)。3个坦克连(14辆“虎”),每连包括连部2辆。3个排,每排4辆。为了增强“虎”式坦克营的独立作战能力,还编制有通讯、工兵、高炮、维修、补给和医疗分队。
全营总计45辆“虎”式坦克,1093人。另外还配备有6辆8吨高炮装甲车,10辆251装甲车,8辆18吨坦克回收车,8辆1吨维修车,17辆四轮维修车,25辆四轮指挥车,2辆民用汽车,64辆吉普车,111辆运输车。
“虎”式坦克营配备的回收和维修保障车辆特别众多,这保证昂贵的“虎”在受损情况下不至于轻易落入敌手,而且能够较快恢复战斗力。轻武器方面,以第503重型坦克营1943年8月30日情况为例,装备有轻机枪108挺,步枪冲锋枪765支,6门20毫米高射炮。希特勒曾经评价说“虎”式坦克营在战斗力上可以和装甲师媲美。这种说法并不夸张:除去步兵和炮兵外,“虎”式坦克营的装甲战威力,毫不逊色于只有100多辆坦克的装甲师。但“城堡”前,东线实际满编45辆的只有第503重型坦克营。
另外,党卫军“希特勒”师、“骷髅”师、“帝国”师,国防军“大日耳曼”师,各有1个“虎”式坦克连。部署在北方集团军群的第502营有1个连14辆“虎”。
1943年6月,又有两种全新的重型战车进入东线。其中一种是“黑豹”D型重型坦克。这种坦克外形明显模仿苏军的T-34,装有55度大倾角前装甲板。但性能则完全压倒了T-34。“黑豹”D正面装甲厚达80毫米(苏军后来缴获的“黑豹”为85毫米),由于倾角,理论上相当于140毫米垂直装甲,甚至比“虎”超出一筹。其特长的70倍径75毫米炮,威力也不逊色于“虎”的56倍径88炮。
而且由于“黑豹”坦克采用和“虎”相当的650~700马力发动机,重量却要轻十几吨,因此机动性更为优良。但其侧后装甲只有40毫米,仅相当于“虎”的一半,全面防护明显逊色。同时,作为一款试验不完全的新战车,其可靠性也令人怀疑。
“黑豹”坦克营编制早在1943年1月就制定了出来。每营1个营部连(8辆“黑豹”。通讯排3辆,侦察排5辆),4个坦克连(22辆“黑豹”,包括连部2辆,4个排各5辆)。总计96辆坦克。
库尔斯克战役前夜,德国人在东线部署了满编的第51、52“黑豹”坦克营,以及第39坦克团团部8辆。另外,每个营还配备2辆“黑豹”抢修坦克。“黑豹”坦克总数达到204辆。6月24—29日,“黑豹”坦克部队开始陆续抵达东部战场。另外,德国陆军和党卫军一些坦克营也在后方换装“黑豹”,并将在7月份后陆续进入东部战场。
1943年夏季,短身管75毫米炮的Ⅳ号坦克数量已经大为减少
到1943年7月1日,东线德军“虎”式坦克总数达到了147辆(133辆预定使用于“城堡”)。这一时期送到前线的“虎”基本属于所谓“初期型”,进行了一些技术改良,并从1943年5月开始采用700马力发动机,机动性更强。
同一时期,“虎”式坦克营的编制也发生了变化。按照早期编制规定,一辆“虎”必须配备一辆Ⅲ号坦克。但到“城堡”前,除了第502坦克营一个连和第505坦克营外,东线“虎”式坦克营都撤销了Ⅲ号坦克,取代以半履带装甲车。
根据1943年3月5日发布的1150e、1176e号编制命令,规定“虎”式坦克营包括1个营部,3辆“虎”(2辆指挥车)。3个坦克连(14辆“虎”),每连包括连部2辆。3个排,每排4辆。为了增强“虎”式坦克营的独立作战能力,还编制有通讯、工兵、高炮、维修、补给和医疗分队。
全营总计45辆“虎”式坦克,1093人。另外还配备有6辆8吨高炮装甲车,10辆251装甲车,8辆18吨坦克回收车,8辆1吨维修车,17辆四轮维修车,25辆四轮指挥车,2辆民用汽车,64辆吉普车,111辆运输车。
“虎”式坦克营配备的回收和维修保障车辆特别众多,这保证昂贵的“虎”在受损情况下不至于轻易落入敌手,而且能够较快恢复战斗力。轻武器方面,以第503重型坦克营1943年8月30日情况为例,装备有轻机枪108挺,步枪冲锋枪765支,6门20毫米高射炮。希特勒曾经评价说“虎”式坦克营在战斗力上可以和装甲师媲美。这种说法并不夸张:除去步兵和炮兵外,“虎”式坦克营的装甲战威力,毫不逊色于只有100多辆坦克的装甲师。但“城堡”前,东线实际满编45辆的只有第503重型坦克营。
另外,党卫军“希特勒”师、“骷髅”师、“帝国”师,国防军“大日耳曼”师,各有1个“虎”式坦克连。部署在北方集团军群的第502营有1个连14辆“虎”。
1943年6月,又有两种全新的重型战车进入东线。其中一种是“黑豹”D型重型坦克。这种坦克外形明显模仿苏军的T-34,装有55度大倾角前装甲板。但性能则完全压倒了T-34。“黑豹”D正面装甲厚达80毫米(苏军后来缴获的“黑豹”为85毫米),由于倾角,理论上相当于140毫米垂直装甲,甚至比“虎”超出一筹。其特长的70倍径75毫米炮,威力也不逊色于“虎”的56倍径88炮。
而且由于“黑豹”坦克采用和“虎”相当的650~700马力发动机,重量却要轻十几吨,因此机动性更为优良。但其侧后装甲只有40毫米,仅相当于“虎”的一半,全面防护明显逊色。同时,作为一款试验不完全的新战车,其可靠性也令人怀疑。
“黑豹”坦克营编制早在1943年1月就制定了出来。每营1个营部连(8辆“黑豹”。通讯排3辆,侦察排5辆),4个坦克连(22辆“黑豹”,包括连部2辆,4个排各5辆)。总计96辆坦克。
库尔斯克战役前夜,德国人在东线部署了满编的第51、52“黑豹”坦克营,以及第39坦克团团部8辆。另外,每个营还配备2辆“黑豹”抢修坦克。“黑豹”坦克总数达到204辆。6月24—29日,“黑豹”坦克部队开始陆续抵达东部战场。另外,德国陆军和党卫军一些坦克营也在后方换装“黑豹”,并将在7月份后陆续进入东部战场。
生产中的“虎”式坦克。“虎”号称是二战工艺最精良的坦克之一
另一种是被称为“菲迪南德”的重型坦克歼击车,希特勒则称之为“庞大的公羊”。这种战车是在波尔舍设计的电驱动“虎”(P)坦克基础上改造出来的,却比母体更为庞大。重量增加到了65吨,前装甲比“虎”增厚一倍达到200毫米,相当于3万吨快速战列舰的侧面防护水平!88毫米火炮也从56倍径加长为71倍径。作为一种陆战武器,在当时真可谓既固若金汤,又无坚不摧。
不过“菲迪南德”除了继承母体过于新潮的电驱动带来的高故障率外,还因为过于强调装甲防护,取消了车体机枪,因此几乎没有什么反步兵自卫能力。
1943年,德国人组建了装备“菲迪南德”的第653、654重型坦克歼击营。按照编制,营部连3辆。3个连,连部2辆,3个排每排4辆。全营45辆“菲迪南德”。第653营战前满编,第654营44辆。1943年6月,两个“菲迪南德”营,以及装备45辆“灰熊”的第216突击坦克营,组成了第656坦克歼击团。“灰熊”是在Ⅳ号坦克基础上改装的一种自行突击坦克,安装一门150毫米步兵炮。
当时还出现了另一种由Ⅳ号坦克改装的新战车:“大黄蜂”坦克歼击车(后被称为“犀牛”)。其安装一门71倍径88毫米火炮,和“菲迪南德”并列为当时威力最大的反坦克战车,而且机动性能良好(时速42公里)。但防护比较薄弱,正面只有30毫米装甲。“大黄蜂”坦克歼击车营编制和“菲迪南德”营一样,满编45辆。当时部署在东线的第560坦克歼击营据称是满编的“大黄蜂”营,另外如第655坦克歼击营等部队,也装备了这种武器。
1943年夏季投入的德国新式战车性能
生产中的“虎”式坦克。“虎”号称是二战工艺最精良的坦克之一
另一种是被称为“菲迪南德”的重型坦克歼击车,希特勒则称之为“庞大的公羊”。这种战车是在波尔舍设计的电驱动“虎”(P)坦克基础上改造出来的,却比母体更为庞大。重量增加到了65吨,前装甲比“虎”增厚一倍达到200毫米,相当于3万吨快速战列舰的侧面防护水平!88毫米火炮也从56倍径加长为71倍径。作为一种陆战武器,在当时真可谓既固若金汤,又无坚不摧。
不过“菲迪南德”除了继承母体过于新潮的电驱动带来的高故障率外,还因为过于强调装甲防护,取消了车体机枪,因此几乎没有什么反步兵自卫能力。
1943年,德国人组建了装备“菲迪南德”的第653、654重型坦克歼击营。按照编制,营部连3辆。3个连,连部2辆,3个排每排4辆。全营45辆“菲迪南德”。第653营战前满编,第654营44辆。1943年6月,两个“菲迪南德”营,以及装备45辆“灰熊”的第216突击坦克营,组成了第656坦克歼击团。“灰熊”是在Ⅳ号坦克基础上改装的一种自行突击坦克,安装一门150毫米步兵炮。
当时还出现了另一种由Ⅳ号坦克改装的新战车:“大黄蜂”坦克歼击车(后被称为“犀牛”)。其安装一门71倍径88毫米火炮,和“菲迪南德”并列为当时威力最大的反坦克战车,而且机动性能良好(时速42公里)。但防护比较薄弱,正面只有30毫米装甲。“大黄蜂”坦克歼击车营编制和“菲迪南德”营一样,满编45辆。当时部署在东线的第560坦克歼击营据称是满编的“大黄蜂”营,另外如第655坦克歼击营等部队,也装备了这种武器。
1943年夏季投入的德国新式战车性能
生产中的“虎”式坦克。“虎”号称是二战工艺最精良的坦克之一
另一种是被称为“菲迪南德”的重型坦克歼击车,希特勒则称之为“庞大的公羊”。这种战车是在波尔舍设计的电驱动“虎”(P)坦克基础上改造出来的,却比母体更为庞大。重量增加到了65吨,前装甲比“虎”增厚一倍达到200毫米,相当于3万吨快速战列舰的侧面防护水平!88毫米火炮也从56倍径加长为71倍径。作为一种陆战武器,在当时真可谓既固若金汤,又无坚不摧。
不过“菲迪南德”除了继承母体过于新潮的电驱动带来的高故障率外,还因为过于强调装甲防护,取消了车体机枪,因此几乎没有什么反步兵自卫能力。
1943年,德国人组建了装备“菲迪南德”的第653、654重型坦克歼击营。按照编制,营部连3辆。3个连,连部2辆,3个排每排4辆。全营45辆“菲迪南德”。第653营战前满编,第654营44辆。1943年6月,两个“菲迪南德”营,以及装备45辆“灰熊”的第216突击坦克营,组成了第656坦克歼击团。“灰熊”是在Ⅳ号坦克基础上改装的一种自行突击坦克,安装一门150毫米步兵炮。
当时还出现了另一种由Ⅳ号坦克改装的新战车:“大黄蜂”坦克歼击车(后被称为“犀牛”)。其安装一门71倍径88毫米火炮,和“菲迪南德”并列为当时威力最大的反坦克战车,而且机动性能良好(时速42公里)。但防护比较薄弱,正面只有30毫米装甲。“大黄蜂”坦克歼击车营编制和“菲迪南德”营一样,满编45辆。当时部署在东线的第560坦克歼击营据称是满编的“大黄蜂”营,另外如第655坦克歼击营等部队,也装备了这种武器。
1943年夏季投入的德国新式战车性能
注:苏军缴获的“黑豹”D,车体正面装甲为65~85毫米。
注:苏军缴获的“黑豹”D,车体正面装甲为65~85毫米。
注:苏军缴获的“黑豹”D,车体正面装甲为65~85毫米。
有关东线:从哈尔科夫到库尔斯克 上册的文章
而根据《德国陆军1933—1945》,加上调拨中的装备,东线共有坦克强击火炮3822辆,占德国全军总数5305辆的72%。目前仅根据东线外军处的材料,得知7月20日东线德军共有师军属火炮8063门,月初可能还要多一些,其中几乎都是口径100毫米以上的火炮。连同德国盟军以及芬兰战区的装备,总数可能超过4万门。资料来源:《德国陆军1933—1945》,数据中不包括缴获装备。......
2023-08-01
冰球运动是一项紧张、激烈、快速的冰上运动项目。护具外应罩有运动服,还必须穿短裤才能上场比赛。持折断的球杆比赛,视为犯规。冰球比赛的胜负,是以打进对方球门球数的多少来决定的。冰球运动尽管如此有趣,但开展冰球运动耗资大,条件要求又高,所以我国普及和开展冰球运动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2023-11-03
好在希特勒并没有批准曼施坦因的错误计划。当天,希特勒签署了第5号作战命令,基于曼施坦因的方案,规定了1943年东线总的作战目的。西方学者们倾向于认为,希特勒在1943年春季,注意力被吸引在地中海地区。近年公开的苏共中央档案馆462a号档案记录的希特勒私人副官京舍的供述也显示,希特勒曾在1943年4月初告诉蔡茨勒等人,在库尔斯克打击红军后,德军将再度威胁莫斯科。......
2023-08-01
随后,红军又企图在东线北部发动更大规模进攻。3月中下旬,东线北段稳定了下来。该行动将使战线缩短230公里,节省21个师的兵力。德第17集团军占领了预设的防御阵地,掩护由亚速海至新罗西斯克的防线。为了弥补陆军兵力的不足,德第4航空队一度将主力集结到了这一地区,结果诱发了大规模的空战。当1943年3月下旬,东线北、中、南段战线都趋于平静后。......
2023-08-01
陕西省振兴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向研究装备制造业从本义上讲,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及国防系统提供生产用机械设备、装备类设施及武器、机械类工具用具的产业。......
2023-11-30
教材的編制,國語文言大概是共同的,現在條舉如下:一、教材無論文語,宜一例加新式標點符號。B.各科教科書現在已經雙印横行的居多,那麽國文不必自爲例外。中國文字受形體的限制,固然是一個個方塊的字;但是語言已經由單音制進到複音制。我去年在北京孔德學校教科書編輯會,曾有過這種主張;并且編過一本國民二年級的國文教科書,覺得很有意思。......
2023-11-01
视图的使用并不限于抽象可以让用户执行SELECT语句的查询。本章前面创建的employee_contact_info_view能满足这两个条件,可以作为一个可更新和可选择的视图。例如,视图列CEILING将使视图不可插入。因此,根据前面的视图定义,无法通过employee_contact- info—view增加新的员工,因为表中未指定默认值的一些字段没有包含在视图中。......
2023-10-29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指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先进工业设施设备行业,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带动作用强的特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将带动整个装备制造业,包括智能制造装备的产业升级,推动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图5-4高端装备制造业我国制造业的产能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部分,多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为典型代表,处于产品价值链的底端。......
2023-06-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