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宁夏地域文化之一的黄河文化,与中华黄河文化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其自身特点。宁夏黄河文化的源头可以上溯到三万年前的“水洞沟文化”、一万年前的“鸽子山文化”和五千年前的“菜园文化”。水洞沟文化是宁夏黄河渔猎文化与“石器之路”、移民文化的发端;鸽子山文化,是宁夏黄河农耕文化的早期萌芽;而菜园文化则是一种典型的母系农牧文化。宁夏平原的年降水量只有180毫米,若无黄河,这里就是沙漠。......
2023-08-01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说:“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这是对黄河文化的基本定位,是我们深刻认识黄河文化内涵及其功能的指导思想。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黄河流域形成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文明成果的总和,它虽然不是中华文明的全部,但它是中华文明中最有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从旧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出现了有明确特征的文化形态(如宁夏水洞沟遗址的河套文化)。华夏先民选择最早的繁衍生息之地就是黄河流域,黄河流域为最早的人类提供了养育生命的水源、易于栖身和生存的气候条件、居住条件、狩猎采集和耕种条件。他们在黄土高原最早进行旱作农业,最早在中下游各支流流域进行农业开发。考古发现表明,公元前6000年就有了粟、黍等旱地作物,这些中国最早的农业种植就出现在黄河流域。农耕业成为社会的支柱产业并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进程,同时也培育了从事农耕的民族。人们逐渐学会联合起来治理水害,学会利用水利进行种植,进一步使黄河融入生产生活,社会有了更大进步。游牧民族进入沿河区域后,继续利用水的优势,推动农耕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两种生产方式的互补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交融。从夏、商、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延续数千年,社会经济以农耕业为基础,又推动了城镇等居住中心的形成,以及连接这些中心及四周的交通的拓展。在不断吸收、扩展的同时,各民族间的往来交流更为紧密,相互融合壮大成为趋势,最终融为一个整体。这一切,源于黄河的滋养,源于黄河文化的不断整合。历史表明,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发样之地、凝聚之地,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形成的直接根源。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愈加壮大强盛,是因为中华民族有坚韧不拔的自信和毅力,有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有极具聪明才智的创造力,有追求“和合”“盛世”的精神支柱。这些民族的品格和精神像奔腾的黄河一样,日夜不息,传承不断,培育和铸就了博大多彩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历史彰显,沿黄河流域的各个分散的势力,在与水害拼搏的过程中,越来越意识到联合起来的重要性,经过不断分化、聚合,最终由分散走向统一,统一成为进入黄河流域各民族的共同追求;沿黄河流域以农耕业为基础的发展,带动了灌溉工程、生产技术、天文历法、医学算术等,产生了四大发明,对世界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沿黄河流域以农耕业为基础形成的上层建筑,包据国家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宗法制度及治理观念、传统习惯等,成为维系社会稳定、延续文明进步、维护国家统一的必要条件;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诸子百家思想、史学文学巨作、各类艺术成就、宗教信仰和传播、伦理道德、天人合一观念等,大都发芽形成于黄河流域,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之道、发展动力,成为当今中华民族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组成部分。
“根”和“魂”是一个覆盖整个黄河流域的大范畴、大概念,是我们认识和理解黄河文化内涵的总思路。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过雪山,越高原,穿峡谷,纳百川,注平原,横跨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如今流经9个省区,全长5464公里,黄河流域省份总人口4.2亿,占全国总人口30.3%。黄河流域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26.5%,是我国主要的经济地带。黄河流域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占10%左右。解读黄河文化这个大题目,必须要置于大背景下,要有大视野。但黄河流域每段地域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变迁各异,所呈现的地域文化表现形态、内涵特征各有不同。所以,我们在认识和研究黄河流域具体地域的文化时,要以总思路为基本依据,和地域特征结合起来,作具体分析,以求得到实事求是的阐释。
有关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研究的文章
作为宁夏地域文化之一的黄河文化,与中华黄河文化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其自身特点。宁夏黄河文化的源头可以上溯到三万年前的“水洞沟文化”、一万年前的“鸽子山文化”和五千年前的“菜园文化”。水洞沟文化是宁夏黄河渔猎文化与“石器之路”、移民文化的发端;鸽子山文化,是宁夏黄河农耕文化的早期萌芽;而菜园文化则是一种典型的母系农牧文化。宁夏平原的年降水量只有180毫米,若无黄河,这里就是沙漠。......
2023-08-01
从此以后,宁夏北部的河东、河西地区得到了同步开发和均衡发展。到了汉成帝时,还在宁夏河西灌区的上河城设立典农都尉,专门负责管理屯田植谷,成为宁夏黄河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标志。但此时期出现的“激河”工程却是宁夏黄河水利文化的一个重大发展和创新。......
2023-08-01
第一阶段是原始发展时期,是黄河文化的起源阶段。第二阶段以夏、商、周三代文字的产生为标志,是黄河文化独立文化系统的形成时期。强大的同化能力,是黄河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传统的突出特点。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黄河文化与宁夏都有着深远渊源。宁夏与黄河文化历史发展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通过以上大略梳理可知,宁夏的历史几乎完整贯穿了黄河文化的几个阶段,也典型地表征了黄河文化的重要特征。......
2023-08-01
依照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14972万人次。与此相关的另外一项“2018年中国公民赴欧洲旅游大数据报告”,则显示在这些旅游活动中,“文化旅游”的占比高居榜首。从一网站的欧洲游景点门票销量看,“文化旅游”范畴的艺术人文景点占了绝大多数。构成这个组合词的两个词语的原生语义,自然直接影响到我们对“文化旅游”这个组合词的基本判断。......
2023-11-17
另外,第五类“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及第七类“工艺美术品的生产”也涵盖了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内容。因此,博物馆是组成创意经济的一个重要生产部门。其中,博物馆系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从2001年的67.5亿元增长到了2012年的325.2亿元,实际年均增长率为10.5%。由此可见,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博物馆建设完善的国家,以博物馆观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旅游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2023-08-09
二黄河流域的文化萌芽和黄河文明(一)文化萌芽1.远古人类文化的踪迹由于黄河流域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从远古时代起,黄河两岸就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所在地,黄河抚育着中华民族从一棵幼芽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大树。据考证,大约在4000年前,黄河流域已经聚居着许多血缘氏族和部落。与黄帝接邻的是炎帝部族,最初活动在今天中游渭水流域的姜水。而黄河流域被后代视为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当之无愧地被称做“母亲河”。......
2024-07-01
·2006~2010年:成长期在博客发展的过程中,有几件典型事件促成了人们对博客的关注,这些事件来自美国——博客开始的地方。这是美国博客史上的重大事件,博客由此走进公众的视野转变为新媒体主流。·2010年至今:沉淀期“并不是博客过时了,关键是中国普通网民对博客的态度问题。”Blogbus的总裁窦毅是目前除方兴东之外,第一批独立博客网站中硕果仅存的“老人”。......
2023-11-29
水下设备主要是声学应答器基阵。水声定位系统通常有测距定位和测向定位两种方式,其原理如下。图2-7水声测距定位原理图2-8测向方式工作原理首先换能器M发射询问信号,水下应答器P接收后,发射应答信号,水听器a、b和换能器M均可接收到应答信号,由于a、b间距离与P、M间距离相比甚小,故可视发射与接收的声信号方向相互平行。......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