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柏林战争后方的生活场景,揭示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

柏林战争后方的生活场景,揭示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

【摘要】:许蕾教材分析《在柏林》是一篇微型小说,小说构思精巧,没有描写宏大的战争场面,而是截取战争后方的一个生活场景,通过刻画战争中平民百姓的悲剧形象,表现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达出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和平的心愿。

许 蕾

教材分析

《在柏林》是一篇微型小说,小说构思精巧,没有描写宏大的战争场面,而是截取战争后方的一个生活场景,通过刻画战争中平民百姓的悲剧形象,表现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达出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和平的心愿。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了一节车厢里,一个后备役老兵的妻子神志不清地数着“一、二、三”,两个小姑娘嘲笑老妇人的举动,被一个老头制止;第二、三自然段写了当两个小姑娘再次取笑老妇人时,老兵开口陈述原因;第四自然段写了车厢里的人听了老兵的话后一片寂静。小说从一个生活小镜头平实而缓慢地切入,寥寥数语,引出了故事的开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从侧面展现战争的残酷,看似平静的一句话,读来却让人无比沉重,它引导学生从思考战争灾难这一主题入手,反思结尾环境描写的深意。

本文读懂内容并不难,关键是要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情节的设置和人物的刻画来突显主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回顾前两课的学习方法,再借助学习提示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就文中的细节作出批注并讨论交流。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关注情节和人物,了解小说表现战争主题的方法。

2.感受小说结局构思的巧妙,体会作者对残酷战争的控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一、回顾学法,导入课题

1.回顾《桥》《穷人》两篇小说的阅读方法。

我们在本单元已经学过两篇小说了,也大致了解了阅读小说的一些方法,你能不能结合前两篇课文的内容简单地说一说?

预设:

通过小说的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桥》中环境描写很有特点,描写都很简短,有些甚至只有几个字。

通过小说的情节发展感受人物形象。

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关注小说的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而人物是最重要的,情节与环境都是为表现人物形象而设置的。

2.小结:前两篇课文写的都是生活中的平民百姓形象,那么战争中的人物形象又是怎么样的呢?作者将如何表现战争这一主题呢?

3.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微型小说《在柏林》,作者是美国的奥莱尔,译者杨棣。(齐读课题)

二、明确目标,初步感知

1.出示并自主阅读本课学习提示,圈画要求。

战争给人民造成深重的苦难,带来难以弥合的创伤。默读课文,想想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你怎样理解“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2.交流反馈。

(1)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

(2)怎样理解出人意料的结局?

3.初读课文,梳理情节。

请你默读课文,梳理主要情节。

4.交流反馈:②老妇人数数被姑娘们嘲笑 ③老兵解释原因

三、感知情节、人物,了解表达方法

1.围绕问题,探究学习。

出示学习任务:

这篇小说是如何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从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进行学习,画出句子,并作简单批注。四人小组交流。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进行反馈。

2.交流反馈。

(1)人物。

①课文写了哪些人物?(老兵、老妇人、两个小姑娘、车厢里的其他人)

哪些是主要的?(老兵、老妇人)

哪些是次要的?(两个小姑娘、车厢里的其他人)

②根据学生回答反馈句子。

句子1: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句子2: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

句子3: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

句子4:“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③外貌与神态:头发灰白、身体虚弱而多病、独自沉思、神志不清。

问题1:老兵头发灰白为什么还要上前线?他能不去吗?

问题2:年轻人都到哪里去了?

问题3:老妇人为什么神志不清?

引导通过人物的年老体弱、人物的可怜感悟战争的可怕。

④动作。

句子1: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句子2: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重点理解“狠狠扫”“挺了挺身板”,感受老兵为保全妻子尊严的悲愤,也道出了战争的残酷。

(2)情节。

①令你印象深刻的情节有哪些?为什么令你印象深刻?

②根据学生回答反馈句子。

情节1:老妇人的奇特行为。

句子1: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

句子2: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

句子3:“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问题1:她数数的声音为什么能盖过车轮的咔嚓咔嚓声?

问题2:她为什么要重复数“一、二、三”?“一、二、三”有什么特殊意义?

问题3:小说本身篇幅很短,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老妇人数数这个情节?

情节2:两个小姑娘的嘲笑。

句子1: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句子2: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

(3)环境。

①出示句子: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问题1:“健壮的男子”哪里去了?

问题2:这样的场景是偶然现象吗?

简短的环境描写引出了故事的开始,又从侧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健壮的男子都上战场打仗去了。

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两处“静”的环境描写。

句子1: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句子2: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对比朗读:这两处“静”一样吗?为什么?

第一处:平静,是在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后,她们迫于外界压力而收声。

第二处:寂静。老兵说了什么?

出示句子:“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通过语言感受战争的无情,车厢里“一片寂静”,这时的寂静包含着小姑娘以及整节车厢里的人们对他人苦难的感同身受。

体会结尾的巧妙:戛然而止,发人深省。引导学生感受战争带来的苦难。

3.总结:近400字,我们可从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感受到战争这一深重的主题,作者就是抓住这些方面来表现战争主题的。

四、对比阅读,感悟主旨

1.出示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指名朗读。

2.提问:本篇微型小说要表现战争带来的灾难,为什么不写战斗的血腥场面,不写祈求和平的愿望,而是选择一节车厢里发生的小冲突?

让人印象深刻,更加发人深省,对于战争带来的苦难给人以强烈冲击,感受和平的生活是多么宝贵。

3.补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资料,请学生谈感受。

4.总结:作者将小说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火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普通民众家庭的缩影。

板书设计

在柏林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