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霍克海默: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基人

霍克海默: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基人

【摘要】:马克斯·霍克海默是德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以他的名字为代表的批判理论的奠基人。1930年继维也纳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法学家和政治家格吕恩堡之后,霍克海默出任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第二任所长,并创办了《社会研究杂志》。

马克斯·霍克海默(1895—1973)是德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以他的名字为代表的批判理论的奠基人。他出生在斯图加特一个犹太血统的一个工厂主家庭,1922年在法兰克福大学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的标题是《康德的判断力批判》。1925年起他在该校任教,后兼任哲学系主任。在1930年至1931年冬季学期开设了课程“英国和法国的启蒙”,这也为他后来写作《启蒙辩证法》做了铺垫。1930年继维也纳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法学家和政治家格吕恩堡之后,霍克海默出任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第二任所长,并创办了《社会研究杂志》。1933年希特勒执政后,他把社会研究所先后迁到日内瓦、巴黎和美国,并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工作。1949—1950年间他把社会研究所迁回法兰克福,仍担任所长。1953年退休之后,著述依然甚丰。

霍克海默的思想受到康德和叔本华伦理和生命哲学影响,后来他又研究过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历史—社会理论,同时还接受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一些方法。他的主要著作有《意识形态与乌托邦》(1930)、《黑格尔与形而上学问题》(1932)、《真理问题》(1935)、《启蒙辩证法》(1947,与阿多诺合著)、《工具理性批判》(1947)、《批判理论》(1967)、《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1970)和《社会哲学研究》等等。霍克海默的思想成就中,最有名的是他倡导的哲学和社会批判理论,这一理论同“传统理论”是格格不入的,因为“传统理论”置身于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自身的专门化劳动过程之中,从既定事实出发而屈从于资本主义的现存秩序。相反他的“批判理论”则超越现存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和再生产机器的限制,从而能够揭露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得出否定和推翻现存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革命结论。以批判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为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霍克海默被认为通过分析工具理性的起源和本质,描述出了现代文化的商品化特征,又通过研讨极权主义的社会现象,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上层建筑,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得以维系的心理和文化根源。作为工具理性批判的开创者,霍克海默可以说是承前启后,在从马克思的“异化”学说到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再到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殖民化”思路这一传统中间,占有一席特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