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涉及“文化史”批判的篇幅不多,但唯其如此,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相关文字格外引人注目,而且多被理论界转述。一种是“文化史家”的读法,从中读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同样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还有一处提到了“文化史”,可以和上文的“文化史家”互释。由此可见,马克思上文中“所谓的文化史”,指的主要是同时代德国的文化史学和人类学。......
2023-07-31
所谓的“文化史批判”,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论界多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述及的几处“文化史”演绎出一个虚拟的“文化史观”,将之等同于“唯心史观”,这应是一个误解。症结主要在于忽略了马克思恩格斯写作时代“文化”这个概念的使用语境。言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思想,恩格斯《反杜林论》中有一句话多为人援引:“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事实上对这句话望文生义的理解不在少数,仿佛恩格斯是在宣示一种与时俱进的当代视野的文化自觉意识。但这样的解读实为典型的断章取义。我们可以来看这句话的上下文:
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因此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在人类历史的初期,发现了从机械运动到热的转化,即摩擦生火;在到目前为止的发展的末期,发现了从热到机械运动的转化,即蒸汽机。[1]
很显然,这里恩格斯并不是在强调文化的至高重要性,说明精神生活可以怎样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恩格斯这里所说的“文化”,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观念信仰等以后文化的种种宏大叙事释义,基本上没有关系。相反“文化”在这里的所指主要是物质层面的,与精神层面的“自由”形成对举。所以不奇怪,就人对自然力的支配而言,恩格斯指出,摩擦生火的意义要远超过蒸汽机,因为它使人类最终与动物区分开来。与之相比,即便蒸汽机代表了巨大的生产力,有可能使我们展望消灭阶级的社会,有可能第一次开始来谈真正的人的自由,它与火的发明也还不能等量齐观。至此我们清楚了,恩格斯在这里所谈到的“文化”不是别的,它就是“文明”。
有关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上)的文章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涉及“文化史”批判的篇幅不多,但唯其如此,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相关文字格外引人注目,而且多被理论界转述。一种是“文化史家”的读法,从中读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同样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还有一处提到了“文化史”,可以和上文的“文化史家”互释。由此可见,马克思上文中“所谓的文化史”,指的主要是同时代德国的文化史学和人类学。......
2023-07-31
[11]恩格斯这里所说的“文化史”,通常被解释为“唯心史观”的同位语。很难设想恩格斯会用“文化史”来指涉唯心主义的宏大历史叙事。假如“文化史”能够更多重视“生产和一切经济关系”,而不是仅仅把它们当作从属因素,想必马克思和恩格斯不至于对它如此耿耿于怀。从上面的引文来看,考夫曼所说的“文化史”无疑就是文明史,即人类自走出野蛮阶段以来,从现实到观念的全部历史。......
2023-07-31
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相似,对大众文化持批判态度。他的文化批判,正是基于作为自由精神的文化和固化的文明这个双重结构而提出。斯宾格勒一再强调,文明人不再拥有未来的文化,文明就是结束,它紧随着已经完成了的成长、已经死亡的生命、凝固的发展,总之是文化的终结。对文明进行批判,事实上已经成了德国哲学的一个传统。......
2023-07-3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化观迄至今日远未得到充分发掘。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留下系统完整的文化理论,但是迄至今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举凡建构任何一种文化理论,马克思主义永远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基石。事实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没有“文化”概念的具体阐述,其有关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对意识形态、哲学、宗教等等的论述,留下丰富的文化思想和巨大的阐释空间。......
2023-07-31
本雅明《单行道》是一本奇特的走笔随想集。《单行道》既是本雅明在创作上的一次革命,也可视为本雅明由文学批评转向文化批判的一个标志。通过《单行道》,本雅明从《德国悲剧的起源》此类学院式写作中解放出来,突破之前囿于文学批评领域的创作限制,从此进入了更为广阔的文化批评领域。本雅明对现代生活方式所持的悲观态度,渗透至《单行道》的字里行间。......
2023-07-31
英国马克思主义艺术史家T.J.克拉克在《本雅明应该读过马克思吗?》[50]一文中,对本雅明的马克思主义背景有深入分析。他着重谈了本雅明对马克思的误读或者说与马克思的分歧。克拉克指出,本雅明的马克思主义只是阶段性的现象,如果一再重复刻画、强调一个左翼的本雅明,那么就太老生常谈了。因此克拉克认为,20世纪30年代,本雅明和马克思所揭露的资本主义代表逻辑的共同点,在于商品交换的逻辑。这是本雅明生前未必意识到的。......
2023-07-31
是以得出意识形态是虚假的意识、颠倒的意识这一结论,势所必然。恩格斯1893年在给弗·梅林的信中,有一段著名的话多被人援引,被视为以意识形态为虚假意识的代表性表述: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通过意识、但是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
2023-07-31
阿尔都塞指出,布莱希特试图让戏剧演员有意凸显舞台表演的虚假性,不再局限于戏剧角色的意识形态范畴。他指出,布莱希特借助对传统戏剧的内部“移置”,让观众面对令人大失所望的场景。阿尔都塞指出,要正确理解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的改革,需要清除掉他关于观众意识的两个错误公式。其一是布莱希特对观众主体意识的过分夸大。......
2023-07-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