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平罗年鉴 2021:攻坚克难,取得新成效

平罗年鉴 2021:攻坚克难,取得新成效

【摘要】: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在坚决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分类有序推动工业企业、重点项目、餐饮住宿、商贸零售等领域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确保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聚焦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全面小康圆满收官。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县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市委决策部署,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时,以非常之力推动非常之事,举全县之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脱贫攻坚决胜战、全面小康收官战,守好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政治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三条生命线”,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打下了坚实基础。一年来,我们突出抓了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领导带头学、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县委第一时间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举办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和处级领导干部读书班集中研讨交流,分批次对332名科级领导干部进行全覆盖轮训,力求学深悟透、入脑入心。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深情期望送到千家万户、播进脑海心头,组建宣讲团集中宣讲130多场次,利用融媒体、新媒体、微传播等手段,多层次、立体化、高频次宣传,使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推动发展的行动指南,召开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进行全面部署,出台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等4个重要文件,提出在争当先行区建设排头兵中走在前、做表率,谋划重大项目228个,在全县上下形成共同意志和共同行动。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确定22个专题开展大调研活动,研究谋划“十四五”时期和2021年工作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切实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引领发展。

(二)全力以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第一时间作出安排部署、组建专门机构、启动应急响应,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先后召开31次疫情防控会议研究对策、部署工作、压实责任,县级领导同志分赴一线包片包抓、督促指导,543个基层党组织和3461名党员干部冲锋陷阵,在全区率先把党支部建在疫情防控最前沿,成立临时党组织199个,党旗始终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严格落实“四区”责任,抓好“四场”防控,开展地毯式“大排查、大起底”、扫描式“回头看”、闭环式“双向查”,对排查出的重点人群分类实行医学管控,采取“四包一”工作方式,落实“四项服务”保障要求,控制传染源头,切断传播途径,始终保持了“零感染”。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在坚决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分类有序推动工业企业、重点项目、餐饮住宿、商贸零售等领域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确保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2人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19个单位和个人获自治区表彰,全县上下展现出伟大的抗疫精神,汇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

(三)一鼓作气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聚焦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全面小康圆满收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深入开展“四查四补”“挂牌作战”,突出抓好产业、就业、社会融入3件事情,全力攻克“两不愁三保障”最后堡垒,剩余141户67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在宝丰镇扶贫羊场观摩,插花移民创新做法得到与会代表充分肯定,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四尘”同治、“五水”共治、“六废”联治,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循环产业园污水处理厂二期、三排庄和三二支沟人工湿地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稳定运行,崇岗煤炭集中区和西大滩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显著成效,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年度整改任务基本完成,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显著,黄河干流平罗段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完成植树造林、草原修复、荒漠化治理7万余亩。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完成年度政府隐性债务化解任务,深入开展非法集资、网络借贷、电信诈骗等问题专项整治,加强房地产领域风险防控,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四)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主动抓项目、扩投资、促消费,促进经济恢复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企业降低成本2.7亿元,减税降费3.4亿元,40个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平罗八点半”夜经济等新消费激发新动能,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降幅收窄17个百分点。聚焦“9+3”重点特色产业,出台工业集群创新发展“25条”,深入推进“四大改造”,实施重点技改、工业互联网等项目123个,首朗吉元燃料乙醇、福瑞硅烷偶联剂等项目快速推进,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左右。建成瑞丰源等7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场,河东15万头优质奶源基地初具规模,优质瓜菜、特色制种提质增效,成功举办第七届宁夏种业博览会,粮食总产量居全区第一,红崖子乡、陶乐镇分别获批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和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镇。网络货运平台、融通仓、期货交割库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集成式的创新物流和金融服务,通过库存融资,用物流拉动资金流,用资金流盘活物流,实现了物流、生产企业和金融企业的多方共赢。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和电子商务农村综合示范县,黄渠桥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实施科技合作项目37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38家,挂牌成立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宁夏分院、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研究所5G未来牧场等创新平台,预计今年全县R&D经费投入强度将达到1.4%。

(五)坚持不懈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年初确定的78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农村改革、县域医共体建设等经验在全国交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等经验在全区推广,新获批全国首个集成农村改革试验、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数字乡村建设等国家级试点。持续深化“放管服”“证照分离”“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新模式,60%的事项实现“一窗”办理,80%的事项实现“不见面”办理。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达到14.79亿元,累计入市交易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856亩,村集体分享收益1654万元,清理腾退闲置用地2430余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33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二轮承包地到期后延包、“订单农业+保险+期货+融资”等试点稳步推进,多项改革成果为修法贡献了“平罗经验”。园区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实施低成本化改造项目17个,启动智慧园区建设,成立投资运营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累计出清“僵尸企业”125家,整治“散乱污”企业587家,实现动态清零。推进市场化招商改革,实施招商引资项目84个,实际到位资金72亿元。

(六)倾心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财政总支出的80%用于民生事业,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全力以赴促就业、稳民心、保收入,采取减负稳岗、困难补贴、增加公益性岗位等措施,新增城镇就业1700余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余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城关一幼、平罗中学教学楼等16个教育惠民工程,“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81.8%,义务教育“大班额”全面消除,特殊学校建成办学。加快“健康平罗”建设,深化县域医共体和“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基本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县域内就诊率达95%,全区县域综合医改试点评价获得“好”等次。强化兜底帮扶,全力做好保供稳价,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40元和100元,确保了疫情之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加强社会保障,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工伤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加,实施第二老年活动中心、中心敬老院养护楼等项目,改造提标29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扎实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七)均衡发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开展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下大力气治理城市“六乱”,改造老旧小区30个、15万平方米,清理整治裸露地77万余平方米,建设停车场6个、小微游园5个,新增停车位1.4万个,打通金桥路等城市“断头路”,提升改造鼓楼、阳光、汇融3个特色街区,增设便民摊位450个,建成智慧小区、标准化物业小区22个,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品位日益提升。开展“车让人·人守规”活动和“减量控大”“一盔一带”专项行动,老百姓文明素养和交通安全意识逐步提升。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建设2个美丽小城镇、21个美丽村庄示范点和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评选美丽庭院139家;完成改厕9134户,改造农村危房2551户;实施农村水源替换工程,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新建农村公路10公里,实施“一村一年一事”项目138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县人大机关、黄渠桥镇等4个单位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和文明村镇。

(八)扎实有效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支持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重大事项决定和监督职责;召开县委政协工作会议,支持政协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协商议政,凝聚广泛共识;坚持大统战格局,鼓励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与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强化党管武装,纵深推进群团改革。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培育自治区级示范单位4个、市级9个。加快依法治县进程,深化“平安平罗”建设,深入学习宣传宪法、民法典,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造“小翼看家”社会治安云防控模式,公众安全感明显提升。出台“1+6”基层治理方案,扎实推进乡村、社区、宗教、校园、企业、社团6个领域治理,社区综合治理试点取得积极进展,推行民生服务乡镇“全科窗口”、社区“一岗通”新模式,为乡镇下放公共服务事项123项,社保、低保等审批事项平均办理时限由52天缩短到28天。“三化”等宗教领域突出问题得到全面整改,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九)持续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自觉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强化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加强各类阵地管理,开展“净网”等专项检查,意识形态领域总体稳定、可管可控。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武装的根本任务,抓好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利用“学习强国”等线上线下平台,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认真开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通过县委常委会会议、理论中心组学习、专题辅导讲座、组建宣讲团等形式,推动全会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进”活动,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60个、实践基地15个,培育“田间课堂”“文明板凳会”等服务品牌。县融媒体中心建成投运,全媒体、立体化、多角度讲好平罗故事。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庆祝建市60周年系列活动,推出《追梦平罗》等一批文艺创作科普工作被中央文明委确定为基层联系点,“白静田间课堂科技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受到中央文明委、中国科协充分肯定,白静获评“典赞·2020科普中国”年度基层科普人物。

(十)一以贯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断提升广大干部适应新形势、破解新难题、引领新发展的能力水平。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开展“守初心、担使命,抓转型、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抓好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到“三个不动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和基层一线考察识别、选拔任用干部,全年研究任免干部9批次445人次;落实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和乡镇干部“三优”政策,晋升职级316人,乡镇干部工资高于县直机关同职级干部20%,人均月增资1000元左右,村(社区)干部报酬提高22%以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六项行动”、模范机关创建等活动,整治软弱涣散和薄弱村党组织14个,全面排查整治农村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明显提升。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扎实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周活动,持续发力纠治“四风”,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年”工作,强化作风突出问题、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等专项整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纪检监察机关处置问题线索510件、立案87件、处分84人。完成2轮10个单位常规巡察,巡察覆盖率达84.72%。

各位委员、同志们,各项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正确指引的结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县上下攻坚克难、拼搏进取、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代表县委常委会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