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管理艺术:玩转情商,红白脸俱佳

管理艺术:玩转情商,红白脸俱佳

【摘要】:“先小人,后君子”,这话不但适用于唯利是图的生意场,同样适用于关系复杂的社交场。“先小人,后君子”,这是一种能避免不少麻烦的处事原则。这其实是一种“先小人,后君子”的方法,如果万一哪天两个人分开了,在财产问题上也好解决,省得为了财产让两个人闹到公堂。

中国有句俗语说:“丑话说在前头。”究竟什么样的话才叫丑话呢?丑话即指那些不中听但真实的话。虽然这些一针见血的“丑话”过于直白,听起来刺耳,但却能超越流俗、揭开情面,把事物的本相说明白。所以,“说丑话”并不是一个人斤斤计较的表现,而是一种“先小人、后君子”的处事风格。

比如,当我们去商场买东西,商家总会在店门口写着“试鞋不能沾地、内衣不可上身、酒水不许开瓶”等提示性的语言。其实,商家的这些提醒,正是他们“先小人,后君子”的一种经营策略,以防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再比如,当你和朋友合伙做生意时,就算你们的关系再亲密,也要学会亲兄弟明算账。朋友在合伙做生意之前,先把计较利益的话说出来,然后再谈朋友之间的情意。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如此斤斤计较,多伤朋友情感啊?这样的事情我可做不来!”其实,换个角度来说,如果与你合伙的这个人本身就是君子,他不会计较你什么,反而因为你的认真而给了他一颗定心丸,让对方明白你不是一个见利忘义的伪君子。退一步来说,万一你遇到的人是爱贪便宜的家伙,如果你能够坚持“先小人,后君子”的处事作风,凡事把丑话说到前头,也就从根本上预防自己日后上当受骗。

“先小人,后君子”,这话不但适用于唯利是图的生意场,同样适用于关系复杂的社交场。比如,有些人总喜欢找朋友借钱,朋友碍于面子,在借给他钱时也不好意思立字据、写欠条什么的。如此一来,他们就可以赖账不还。就算朋友闹翻把他告到法庭,由于没有留下任何证据,最后也只能吃哑巴亏了!关于借钱不还的问题,朋友A君就曾遇到过。

有一次,A君的一个朋友找他借了两万块钱,但是过了好久都没有还钱的意思。A君也不好意思主动张口要,就一直等。没想到的是,等来的不是对方还钱,而是又借了一些。两年后,当A君鼓足勇气向对方要钱的时候,对方竟然说自己不记得这事情了。当时,A君在借给对方钱时,并没有留下任何的字据和凭证,自然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这样的情况你遇到过吗?如果有,你是怎么解决的呢?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借给对方钱之前,先拉下脸面,让他写一个借条,作为以后要账的凭据。

“先小人,后君子”,这是一种能避免不少麻烦的处事原则。如果A君在借给朋友钱时,提前说:“借给你钱可以,但是必须要给我写一个欠条,并注明还款日期。”这样一来,自然就不会吃这样的哑巴亏了。

如今,“先小人,后君子”的方法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被用于越来越多的场合。比如,很多年轻人在结婚之前会去做财产公证。这在老一辈看来是不能接受的事情,既然两个人都到了结婚的份上了,干吗还要在金钱上那么计较呀!这其实是一种“先小人,后君子”的方法,如果万一哪天两个人分开了,在财产问题上也好解决,省得为了财产让两个人闹到公堂。到那个时候,就算你能够让自己做君子,又怎么能够保证对方不是小人呢?

“先小人,后君子”的方法在管理中也很有用。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如果你总是对下属宽宏大量,无论他们犯了什么错误,你都是忍让、包容,如果突然有一天,你因为下属的错误而发了脾气,他们由此就会记恨你,他感觉你不如以前对他们好了。相反,如果你在刚开始的时候对下属要求比较严格,对他们的错误严加批评,在以后的管理中,如果你对他们稍微宽容一些,他们就会感激万分,认为你是一个善待下属的好领导。在这里我们不妨举一个例子。

某广告公司客户部经理赵刚接到一个客户企业宣传的任务,这个任务很重要。但是,赵刚在给下属们安排任务的时候只是说:“大家一定好好干,如果干好了,每个人都有奖金。”然后他就去了自己的办公室。等到规定的日期,赵刚去检查工作完成的情况,结果发现很糟糕,而且因为这次工作的失误,使公司丢掉了那个大客户。为此,员工不但没有拿到赵刚许诺的奖金,而且被扣了工资。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后,赵刚手下的每一个人都对他怀恨在心。

赵刚的做法无疑是刚开始只是简单安排,并没有采取“先小人,后君子”的做法,从而把自己搞到难以收场的悲惨局面。下面这件事和赵刚公司的事相似,部门经理刘斌在向下属传达命令、布置任务时,就采取了“先小人,后君子”的方法。

接到上级任务后,刘斌对下属说:“上面很重视这个任务,而且下了死命令,要求我们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如果完不成任务,我们部门所有人都会被扣罚整月的工资,搞不好还会走人。”

听了刘斌的话,每个员工都十分重视,大家都在尽职尽责地做事。但是,在项目进展到一半时出现了问题,所以任务未能按时完成。尽管如此,还是没有耽误客户的工期,最终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按照刘斌当初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扣了钱,作为惩罚,只是扣掉了一部分工资而已,并没有扣除所有的工资。为此,大家对刘斌感激万分,认为他是一个为下属着想的领导。

在上面两则案例中,赵刚和刘斌同样是给下属安排任务,同样是因为没有完成任务而扣掉下属的工资,为什么下属们对此事做出的反应各不相同呢?其根本原因在于,赵刚是以“先君子,后小人”的方式管理下属,使下属对他抱以过高的期望,而当不幸被克扣工资后,下属们获得奖金的希望破灭,于是把所有的原因都归咎到赵刚身上,于是对赵刚怀恨在心。

而聪明的赵斌是如何做的呢?他在管理下属时,运用了“先小人,后君子”的管理策略。当他对下属们安排任务时,明确强调:“如果完不成任务,部门所有人都会被扣罚整月的工资,搞不好还会走人。”这句话是很有威慑力的,起到了强大的催促动力。最后,下属没有完成任务。这样一来,“扣一月工资”已经是下属们默认的惩罚措施。后来,公司并没有扣他们整个月的工资,只扣了一部分。这一结局远远高于下属们的期待,所以下属认为这个结果是上司赵斌努力争取过来的,固然对他感激万分。

中国有句俗语叫“鞭打快马”,其意思是说,一匹马跑得越快,挨鞭子的次数就越多,因为主人希望“快马”能够跑得更快。而对于那些不成器的“慢马”,主人则信马由缰、毫无期待,就算他们做错了事,也总是视而不见。这一现象在管理领域非常普遍。比如,如果某领导对下属总是和颜悦色,从来不批评他们,哪天这个领导说话的语气稍微强硬一点,下属们就会受不了,认为领导不如以前对自己好,故怀恨在心。相反,如果某领导不苟言笑,对下属不是批评就是责骂,如果有一天这个领导突然面带笑容与下属聊上几句,下属则会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自然对领导感激万分。

所以,明智的领导始终坚守“先小人,后君子”的管理原则,当下属犯错时,他们先唱白脸,严厉地批评下属,当把对方的内心打压到最低点时,再开始转唱红脸,以红脸的和善来安慰对方。就这样,一文一武、一慈一威、一宽一严,让对方瞬间从“地狱升到天堂”。如此一来,对方哪有不对你感激万分的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