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东西方在建设各自的价值系统或意义系统时,由于各自的经济、地理和文化等背景不同而存在着差异。可见理性思辨精神是科学和宗教的基本精神,同时也是西方自古至今建设精神家园的思想基础。在中国古代哲学家看来,人在对象性知识方面了解得再多,也无法解决心灵安顿的问题。古代中国人所表现出来的追根穷源精神就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对自我生命意义的体认。......
2023-07-31
人类社会发展大致要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及社会主义社会这五个阶段。不同国家尽管在社会更替方面存在着时空差异,但是由于物质生产方式带有一些普遍性,他们在精神方面也存在一些相似性,表现在:
精神家园建设不是凭空想出来的、随意的、独立的,它们都具有意向性,即反映所处时代的社会存在。古代中西方精神家园建设都是建立在当时封建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都是对所对应的社会存在的反映。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必将在思想上对人们进行统治。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到汉代经过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为封建统治者加以改造、采用,与封建专制统治结合起来,成为中国两千年来封建统治的意识形态。西方日耳曼民族在政治上统一了大罗马帝国,它必然要为这种野蛮统一寻求理论上的根据,罗马帝国宣布基督教为国教以后,基督教与封建统治者的政治统治便联合起来。由是观之,古代中西方精神家园都将精神权威与政治权威相结合,一方面把政治视为道德的延伸,另一方面把政治的最终目的定为对人们进行道德教化,使得人们精神麻痹,从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并且为了维护其统治者至高无上的权利,都制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并将之伦理化、合理化和合法化。
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46]因此为封建专制社会充当意识形态功能的精神家园满足了那个时代的需要,两者的精神家园建设为当时处于封建压迫时代的人们提供了精神上的归宿和人生的终极意义。现代社会里广大民众的生活质量远胜于生活在封建社会底层的广大民众的生活质量,然而古代社会的民众所享有的一种精神上的宁静,是现代的人们难以达到的。但是这种精神的宁静是建立在对人性的压抑和压迫之上,是人的片面发展,是人的非理性的自发的服从。个人处于这种精神权威和政治权威相结合的社会结构中,一方面受当时的意识形态的精神奴役,人的命运被视为是命中注定的,由此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被埋没;另一方面受当权统治者的政治压迫,身受奴役。马克思对此精辟地说到:“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使人不成为其人。”[47]
(二)现代社会工具理性的张扬价值理性的式微,导致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下降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传统的社会经济活动都被视为是一种从属性的活动,它只是被看作实现人生目的的一个工具。在价值追求方面,古代中西方人都注重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以及人格圆满等内在价值的提升,道德实践是追寻完满人生或完善理想人格所不能间断的活动。谋利在中西方古代的价值体系中都被视为精神境界提升的阻碍而加以抑制。在西方近代以前,禁欲主义被视为灵魂得到救赎的唯一途径。前现代社会儒家思想对义利之间的关系主张见利思义、以义制利和先义后利、重义轻利,倡导“非义勿取”和“舍生取义”。而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情况完全被逆转过来了。
随着经济方式的转变,人们的思想方式也随之转变,在以市场为中心的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由手段变成了目的,谋利成了人生最终追求的目的。尽管谋利不是现代社会所独有的,人们历来都有这种思想。但是谋利思想在道德上被肯定甚至赞赏却是现代社会的特色,并以市场这个机制将谋利思想合理化和合法化。如何求最大的利、提高效率是关键。因此用理性去判断和衡量能最有效地完成既定目的的方式和手段成为现代人所惯用的思考方式。工具理性由于其客观性、可量化性、实效性等特点,在征服自然、提高生产效率以及社会制度建设等方面体现了广泛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因而被现代人崇拜,认为它是一种科学的思考模式,代表了了解生命和世界唯一的有效途经。传统时代所提倡的德性道德即价值理性,强调一个道德主体所应拥有的德性,注重个体人格的培养,侧重的是人生活的意义和终极关怀,由于不具有客观性、可量化而被日渐边缘化,并仅仅作为一种基本的行为规范而存在。“古人所谈的诸种德性,在现代道德世界里,只被减化为单数的德性。这个德性就是一种服从道德规则的倾向。”[48]由此,工具理性的张扬和价值理性的式微引发人忽视对精神世界的耕耘和充实,使其跟不上快速发展的经济,结果精神患者数量增多,精神生活质量下降,人的发展陷入危机。
有关新时期我国精神家园建设研究的文章
然而东西方在建设各自的价值系统或意义系统时,由于各自的经济、地理和文化等背景不同而存在着差异。可见理性思辨精神是科学和宗教的基本精神,同时也是西方自古至今建设精神家园的思想基础。在中国古代哲学家看来,人在对象性知识方面了解得再多,也无法解决心灵安顿的问题。古代中国人所表现出来的追根穷源精神就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对自我生命意义的体认。......
2023-07-31
社会主义的精神家园结构决定了社会主义精神家园的功能,体现为社会主义精神家园是人们的精神支撑、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是增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总之,社会主义精神家园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精神家园结构决定了其功能,社会主义精神家园功能体现了其结构,同时精神家园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也影响了精神家园结构的变化和调整。......
2023-07-31
语言是一个由开发、获取、维护加上使用复杂的交流系统组成的信息工具,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支柱,也是人类独有的表达方式。此外,人类语言也是唯一已知的自然交流系统,其适应性可以被称为形态独立。也就是说,儿童用语言来补充视觉形象上未呈现的内容。这一点与中国汉代画像石(砖)以及古代人物帛画的目的是一致的。中国汉字是现今世界上唯一留存的古老的“表意”文字,这与以字母为形式的西方语言有所差别。......
2023-11-18
为了驾驭精神家园的变化,把握精神家园的内涵,理解精神家园的本质,提升精神家园的质量,促进社会科学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有必要从总体上研究精神家园的结构和功能。精神家园贫乏、低俗,既与现代物质文明矛盾,又与现代精神文明冲突,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线灰暗。......
2023-07-31
“净化”一词,顾名思义,就是清除不好的或不需要的,使之纯净。对个体来讲精神家园可以净化灵魂,使人心灵宁静,达到身心和谐;对社会来讲,精神家园可净化社会风气,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精神家园对社会具有净化不良风气、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作用。欲使各种文化思潮中的有益资源为我所用,共有精神家园要充分发挥它的净化功能,将各种思潮和价值观中的错误思想给予净化、转化和消解。......
2023-07-31
“内省”是一种自觉地对个人思想与感觉进行思考的过程,它完全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与外部世界的观察形成对比的自我反思。具有“内省智能”的人往往对自我有比较深刻的认知,进而能在该过程中预测自己的反应或通过某种方式对这种反应进行再现。艺术家是一类善于以深入自我的方式来进行思考的人群,为此他们看似孤独,但却能从长期的“内省”中探索审美和构建世界的方式。......
2023-11-18
所谓整合,亦可称之为聚合、统和。因此任何一方都不能抛弃,它们两者只能整合起来,即将人的低级本性和高级本性、人的生物本性和神圣的精神本性整合起来。从共有精神家园层面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其核心,起着整合各种思想和社会关系的聚合作用。面对多样化的文化思潮以及各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共有精神家园决不能坐以待毙、无所作为,更不能放任自流,而是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和整合功能。......
2023-07-31
至此,中国人的精神经历了第一次危机,并开始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寻找精神家园的历程。[18]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它是广大人民摆脱压迫、争取幸福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它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核心价值观。[19]2.革命时期精神家园建设的特点保家卫国、富国强国的是中华民族所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这些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07-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