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敦煌写本《功德记》辑释,莫高窟素画讚

敦煌写本《功德记》辑释,莫高窟素画讚

【摘要】:上爲贊普本卷編號爲伯二九九一,本文是一件功德記殘文,是吐蕃占領敦煌初期的作品。殘文主要記載了吐蕃統治敦煌後,敦煌官品社某公等人重建某洞窟的營造之事。署名人智照,在敦煌文書中多次出現,伯三四九〇、伯二二八五及伯三七二六中智照都是以寫經人身份出現的。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有録文。

瓜州境大行軍都節度衙幕府判釋門智照述

竊聞諸行無常,衆生有著;溺情五欲〔一〕,流道忘歸;染意六塵〔二〕,執迷長往。是以大雄方便,廣開不二之門,作舟檝於愛河,溺沉淪於苦海;建六通於大聖,作三聖爲浮囊。素畫真儀〔三〕,開張化迹〔四〕;前佛後佛,言教不差;國而净穢不同,住壽短長有異。五眼十力,布於有窮;四攝三明,布於朱際。修六波羅蜜,救度塵之河;行四無量心,身登菩提之岸。則有敦煌官品社□公□任彩集重建矣。上爲贊普(以下缺文)

【题解】

本卷編號爲伯二九九一,本文是一件功德記殘文,是吐蕃占領敦煌初期的作品。殘文主要記載了吐蕃統治敦煌後,敦煌官品社某公等人重建某洞窟的營造之事。馬德先生在《敦煌莫高窟史研究》中考證:殘文所記『官品社』應是陷没於吐蕃的唐朝『破落官』們所組織的社團,因已改朝换代,故不便在窟壁上書其原官職。撰寫者署名爲『瓜州境大行軍都節度衙幕府判釋門智照述』,瓜州大行軍節度押衙是吐蕃在原唐轄沙洲、瓜州及肅州等地最高的軍政統治機構。署名人智照,在敦煌文書中多次出現,伯三四九〇、伯二二八五及伯三七二六中智照都是以寫經人身份出現的。本文抄寫於卷子的正面,首全尾殘,殘文約二百字,存九行,行約十八至二十四字。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有録文。

【校記】

〔一〕五欲,佛教詞語,指財、色、名、食、睡五種欲望。

〔二〕六塵,佛教詞語,指色、聲、香、味、觸、法等六種境界。

〔三〕素,當作塑。

〔四〕化迹,變化之迹,教化之迹。《後漢書·仲長統傳》:『以爲世非胥庭,人乖鷇飲,化跡萬肇,情故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