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勤俭节约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勤俭节约

【摘要】:俭朴,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传统美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正是历代劳动人民对劳动果实无比珍惜的真实写照,同时,历代人民对奢侈浪费行为痛加谴责,中华民族的勤俭传统主要体现在他们身上。没有勤劳,就没有财富的创造;没有节俭,就没有财富聚积,两者有机统一,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们的节俭言行是中华民族节俭传统的体现。

俭朴,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传统美德。早在3000年前成书的《周易》中就有这样两句话:“甘节,吉”。意思是说,甘于节俭,乐于俭朴,美好;“不节,则嗟。”意思说,不能节俭,结果必定招致祸患,落到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地步。历史上有许多关于“俭”的名言佳句至今仍流传在广大劳动人民之中。“俭能养志”,“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似甘泉水,俭似聚宝盆”等等,这些都说明我们的祖先非常重视俭朴问题。从传说中的尧、舜、禹起,各个历史时代的广大人民群众乃至封建统治阶级的有志之士,无不以勤俭为做人的美德,持家的要诀,治国的法宝,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

倡俭,贵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作为后代子孙,应保持发扬这种精神,如果说,古人倡俭,更多是为了守节保身,虑得失与祸福,那么,我们今天,则应该有更崇高的目的。首先“国家有困难,大家来分忧”,所以,应该发扬艰苦朴素的传统。其次,俭朴的生活,是锤炼人的意志的炉火,是磨砺人的节操的砥石,它促人自主,助人成熟。

我们祖宗早就有“以俭朴为美”的思想,而且代代相传,典型迭出。

春秋战国时,晏婴齐国作相,虽然官居高位,却节俭力行,食不重肉,一件皮衣穿了30年,别人笑他寒酸,他却泰然自若。宋代大诗人陆游曾写过一首《对食戏作》的诗,诗中说:“香粳炊熟奉为红,苣甲莼丝放箸空,不为休官颂惜费,从来简朴作家风。”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看到饭桌上的粗米饭、莴苣叶、莼菜丝被全吃光的真实心情。陆家并不贫穷,为什么他硬要在饭桌上放上粗米素菜呢?正如他在诗中所说,无非是为了让后人保持和发扬简朴的家风。在节俭上更感人的,还要数宋代著名政治家范仲淹。据史书记载,范仲淹曾居相位,但在生活上从不奢华。他要求儿女们,平时要穿同平民一样的衣服。他的二儿子结婚时,新媳妇提出用绮罗做一床蚊帐,范仲淹听后生气地说:“我家素来以节俭为征,不能乱我家风。如果带那样的蚊帐来,我就把它烧了。”范仲淹这么“倔”是为了让子孙们也像他那样,“以节俭为征”、“贵以清苦俭约著于世”。

历代人民群众,一面辛勤劳作,开发着大自然,改造山河,创造社会财富;一面节衣缩食,减少开支,以丰补歉,他们对自己流血流汗创造的财富无比珍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正是历代劳动人民对劳动果实无比珍惜的真实写照,同时,历代人民对奢侈浪费行为痛加谴责,中华民族的勤俭传统主要体现在他们身上。在民间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老人临终时对两个儿子说:“我辛苦了一生,没什么留给你们,我只能给你兄弟俩留下一块匾。”这块匾分成两半,大儿子拿一块“勤”字,他起早贪黑,拼命劳动,确实收获不少,可他不知道节俭,平常大吃大喝,结果家里没有一点积蓄,日子过得很艰苦。小儿子拿了“俭”的一半,他只知道节省,吃饭穿衣都尽量节俭,却不知去劳动创造,没多久,家里东西用完了,日子过得同样很艰苦。后来,弟兄俩终于醒悟过来,把两块匾凑到一起,“勤俭”成了弟兄俩的致富法宝。

勤劳和节俭是相互联系的。勤劳是源泉,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节俭是节流,节约社会财富,以利积累财富、再生产和合理消费。如果只勤劳不节俭,犹如竹篮打水一场空。无怪乎唐代李商隐感叹:“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毛泽东从反面论证了节俭美德的真理性。没有勤劳,就没有财富的创造;没有节俭,就没有财富聚积,两者有机统一,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中某些开明帝王和有识之士,他们虽或有“四海之富”、“黄屋之尊”或者身处高官显位,但是由于稳定自己统治地位的需要,或因受到节俭传统的感召,也能倡导“躬行节俭”,因而有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封建时代的清明盛世。他们的节俭言行是中华民族节俭传统的体现。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节俭蔚然成风,不断发扬光大,这首先因为勤俭是个人、家庭、民族、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一个人,一个家庭只有勤俭生产才能得到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正如北齐颜之推所说:“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劳,父子不能相存。”这是严峻的事实,明显的道理。同时,如果对有限的财富进行消费时没有节俭,不能节俭,财富必然亏空。正如汉代贾谊指出的“一夫不耕,或为之饥,一妇不织,或为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无节,则物力必屈。”一个民族和国家要兴旺、发展,也必须靠节俭创业,节俭治国。节俭能使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财富积累逐年增加,逐步扩大再生产,创造经济繁荣,民富国强,社会安定的局面。历史实事求是地告诉我们,节俭是治国兴邦的法宝。

其次,节俭也是为了备荒。中国有史以来,洪水旱灾等自然灾害屡屡发生,大面积的灾害十年左右一次,局部灾害几乎连年不断。如果在农业丰收之年,不节俭、不储备,到了灾荒歉收之年,人们的生存就毫无保障。因此,中国自古以来,历代都很重视节俭、储备。《礼记·五制》说:“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只有提倡节俭,重储备,才能有备无患,渡过灾荒。这种储粮备荒的思想,直到现在仍然为人们所遵循。

历史发展到了近现代,为了革命和建设事业,为了民富国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更加自觉地发扬节俭朴素的传统。在这方面,革命前辈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方志敏烈士被捕时,担任的是赣苏北苏区军政委员会主席职务,经手的款项,总数在数百万元,但他却“一点一滴用之于革命事业”。被捕时,国民党士兵以为抓住了一个大官,油水一定不小,但他们将方志敏浑身上下搜了一遍,连衣缝也拆开检查了,就是没找到一分钱,只有一只怀表和一支钢笔

抗日爱国将领渎范亭初到延安,第一次见到朱德同志便不胜惊讶,他万万没想到战功赫赫、威震敌胆的八路军总司令,竟衣着朴素,活像一个普通农民。他写诗赞曰:“敌后撑持不世功,金刚百炼一英雄,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舍翁。”

我们的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解放后20多年一直盖的是战争时期公家发的那床军被,被面旧了,多处“开花”,也不同意换新的。

我国前粮食部、商业部副部长,革命60年的老红军喻杰退出领导岗位回乡定居,乡亲们以为他行李很多,纷纷挑担推车到火车站迎接。谁知喻老一身布衣,全部家当只有两套旧铺盖,两只延安时用的旧箱子和一台缝纫机。

封建社会流传两句民谚:“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说的是封建社会的三年清廉的知府,也可捞到十万两白银。前面说到的几位革命前辈,官阶不知比知府大多少,经过他们手的财物也数不清,但他们不但没有去捞“十万”,而且十分珍惜党和人民所赋予的权力,“居高位而一贫如洗,理万金而分文不沾”。充分显示了革命者崇高的道德品质和美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