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麻城孝感乡问题研究:《大迁民》湖广填四川故乡记忆

麻城孝感乡问题研究:《大迁民》湖广填四川故乡记忆

【摘要】:研究进程及观点评述川渝两地对“麻城孝感乡”问题的关注较早,其质疑和讨论多见于方志记载之中。[26]麻城孝感乡问题再次引起川渝地区的关注,始于21世纪之初。他们可以说是对“麻城孝感乡”进行证实和证伪的两个代表。[39]这些文章的发表,标志“麻城孝感乡”现象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较之于前一阶段,新阶段围绕麻城孝感乡共同祖源问题开展的研究有了明显的起色。

(1)研究进程及观点评述

川渝两地对“麻城孝感乡”问题的关注较早,其质疑和讨论多见于方志记载之中。其中以20世纪30年代的《南溪县志》为代表,编者通过按语形式首次明确提出了对于“麻城孝感乡”问题的关注:“今蜀南来自湖广之家族,溯其往始,多言麻城孝感乡。核其人数,即使尽乡以行,亦不应有若是之夥。且湘楚州县与蜀比邻者尽人可移往,何独迁孝感一乡。岂偌大之川南,仅为一孝感乡人殖民之地乎?!”[22]但真正将这一问题作为移民事件和移民传说来进行研究的,却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了。

1991年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柯建中,署名卢杨村在《成都晚报》发表题为《成都人的祖先来自何方?》的文章,最先揭开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序幕。他在文章中指出,虽然麻城孝感乡是许多四川人众口一词的祖籍地,但“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不可能只有一个地域来源”。就算是来自于湖广,它包括湖北、湖南两省之地,为啥四川人的心目中偏偏只有麻城县?就算是来自麻城,明初共有四乡,但孝感乡一枝独秀,而另外三乡在四川的乡土文献中竟然毫无反映,这是什么道理?如果明初入蜀,麻城孝感,尚可说也;但清初战乱,四川旧有土著人口大量流亡,所剩无几,新移民始于清初,而孝感乡已于明成化八年撤销了,其时距清代移民潮已有两百余年,麻城孝感岂不成了“无稽之谈”?[23]

此后,直到90年代中后期,对于“麻城孝感乡”问题的讨论,才出现在学者的文章中。如张国雄在《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一书中提出:“很多四川地方志把来自两湖的移民都说成是来自‘麻城孝感乡’,这完全是民间错误认识不加分析的翻版。麻城作为湖北一个山区县根本不可能输出影响四川人口发展那样多的移民,从情理上地方志的这些记载就说不通。”[24]葛剑雄在《寻根》杂志发表文章,探寻了作为中国移民发源地之一的麻城孝感乡的地理位置,指出孝感乡就是今天麻城市的邻县红安县城关镇一带,并结合移民史的普遍规律,对传说中迁川移民何以多称其来自孝感乡的问题做了解释。[25]曹树基在《中国移民史》中指出:“在移民史上,麻城孝感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地理概念。既有麻城孝感乡人迁入四川,也有外地移民在孝感乡稍作停留后向四川迁移……多数湖北移民迁入四川后以麻城作为故乡……总之,麻城孝感几乎成为四川移民祖籍认同的代名词。”[26]

麻城孝感乡问题再次引起川渝地区的关注,始于21世纪之初。2003年邓经武在《四川日报》发表题为《四川土著哪里去了?》的文章,对麻城孝感乡的客观真实性提出怀疑。该文以现在湖北地图上没有“孝感乡”作为依据,提出“孝感乡”乃是一个子虚乌有的地名。[27]该文一出,立即引出强烈反响,一时间这一问题又成为报刊乃至网络的热点话题。2004年开始,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在其主办的《四川客家通讯》(内部资料)中,开辟专栏关注这一问题,曾先后连续刊登了多篇探讨文章。[28]与此同时,在有影响的《寻根》杂志上,刊登了凌礼潮的《麻城孝感乡移民考》[29],在《社会科学研究》发表了陈世松的《“麻城孝感乡现象”探疑》。陈世松在文章中提出,麻城孝感乡现象内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指麻城县孝感乡作为元末明初移民迁川中心的现象;二是指清初以来以湖广籍为主的外省移民,动辄称祖籍麻城县孝感乡的现象。”[30]2006年,谭红主编的《巴蜀移民史》出版,该著中提出,“麻城孝感乡极有可能如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一样,是一个移民集中的中转站,即洪武时湖广地区的移民必须到孝感乡集中,领取派发凭证、分编队伍由官差或卫兵遣送至川,而四川各地政府只需验证麻城孝感乡发的凭证即可安排入籍。因而,四川的麻城与麻城孝感乡籍移民应以洪武时期最为集中,数量亦应最多。”[31]此后在互联网上,还发表了相关主题的多篇网络文章[32],其中尤以湖北的凌礼潮与四川邓经武的争辩文章最为纠结。他们可以说是对“麻城孝感乡”进行证实和证伪的两个代表。当凌礼潮在致力于证明孝感乡的真实性及其与移民运动的关系时,邓经武则在建构他关于孝感乡如何由“子虚乌有”的地名演变为“象征意义”的专著。他得出的结论说,孝感乡现象根本与湖广移民迁入无关,声称大多数四川人还是四川土著的后代,并非湖广人的后裔,并断言:“‘湖广填四川’是一个被民间无限放大,又在文人学者的虚构和想象中形成的传言。从湖北麻城大规模移民填充四川既无可能,也无必要!清初从‘麻城孝感乡’移民填川当属子虚乌有。”[33]

总之,在此阶段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孝感乡”是否存在和它的地理位置何在;“麻城孝感乡”移民的背景和类型;“麻城孝感乡”人口、移民数量和路线;对众多川人多称祖籍来自“麻城孝感乡”现象的解释。可以说上述文章主要仍是从传统历史学,特别是移民史学的角度出发所进行的探讨。研究中大量引用了地方史志、族谱中的资料佐证,一般都是通过对史料进行分析而得出结论。研究的方法比较单一,无论是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还是从研究成果的数量质量来看,这一阶段的研究还仅仅处在起步阶段。[34]

(2)新阶段研究成果评述

2007年底,陈世松在署名石工发表的题为《结合“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开展“麻城孝感乡”现象研究》的文章中,明确提出应将中华文化中的祖先记忆、家园意识、根源观念、乡邦文化运用于移民社群的整合研究之中。[35]其后,“麻城孝感乡现象”作为研讨会的主题,出现在川、鄂两省的学术研讨会中。2008年12月,在成都举行的“移民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学术研讨会上,征集、出版与麻城孝感乡、宁化石壁村相关的论文15篇。[36]2011年8月,在麻城举行的“明清移民与社会变迁”的学术研讨会上,征集、发表与“江西瓦屑坝”和“麻城孝感乡”相关论文10余篇。[37]同期,梁勇在《学术月刊》发表《“麻城孝感乡”:一个祖源地历史记忆的解读》[38],陈志刚在《社会科学研究》发表《清代四川雅安“麻城县孝感乡”传说的兴起与传播》。[39]这些文章的发表,标志“麻城孝感乡”现象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较之于前一阶段,新阶段围绕麻城孝感乡共同祖源问题开展的研究有了明显的起色。这集中表现在:第一,文章数量大幅度增加。据2005年陈世松《“麻城孝感乡现象”探疑》统计,当时研究这一问题的成果不过20篇文章,而到了新的阶段,发表的相关论文,据不完全统计起码超过50篇。第二,史料来源进一步扩大。过去对于孝感乡问题的研究,基本史料多来自于民间族谱和地方志,本阶段的研究则进一步扩大了史料来源的范围。一些官方史料、碑刻史料、地方民间新资料以及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实地调查资料,被大量发掘出来。第三,研究范围更加广泛。此前对于孝感乡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孝感乡祖籍真伪问题,在历史地理、移民背景、人口数量和路线展开争论,本阶段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从历时性讲,不再局限元明,更延伸至明、清、民国乃至当今;从共时性讲,探讨的内容,既有移民历史、姓氏族谱、民俗方言,也有族群历史记忆、地域文化整合、流传范围、传播路径、文化符号建构等。第四,成果形式更加多样。本阶段研究成果形式更加多样,既有宏观论述,也有个案解剖、微观解读;既有田野调查报告,还有问卷调查,等等。第五,研究问题更加深入,思路更加广阔,观点见解更趋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