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和统一进程中的地理局限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黄河流域——被分为函谷关以东(关东)、函谷关以西(关中)和潼关以南地区。秦国控制着关中平原和在战国中期占领的四川盆地。秦最早建立于公元前897年,起初只是周朝一个小的属地,为周王室饲养马匹。秦国的势力深入到中央区域是在公元前672年。秦帝国的崩溃引起了地区间重新进行权力分配的呼吁。......
2024-04-21
南也门于1967年11月独立后,宣布两年内将实现南北也门的统一,遭到北也门政府的拒绝。1972年10月,在阿拉伯国家联盟的斡旋下,南也门政府与北也门政府签署开罗协议,宣布南北也门将逐步实现合并,建立共和政体的统一国家。同年12月,南也门领导人萨利姆·鲁巴伊·阿里与北也门领导人阿卜杜勒·拉赫曼·伊尔亚尼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发表的黎波里宣言,宣布成立也门共和国,萨那作为也门共和国的首都,南北也门的统一进程由此开始启动。[510]
1979年2月,南北也门之间爆发边境冲突。同年3月,南也门政府与北也门政府签署科威特协议,双方达成和解,统一进程再次启动。1981年,南也门政府颁布也门统一宪法草案。1988年,南也门政府与北也门政府签署协议,共同开发南也门边境城市沙卜瓦与北也门边境城市马里卜之间的油田。1989年11月,北也门总统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访问亚丁,与南也门执政党也门社会党总书记阿里·萨利姆·比德商讨统一事宜。[511]
1992年的萨那市区
1992年的萨那全景
1990年4月,南也门政府与北也门政府签署萨那协议,决定南北也门正式统一。根据萨那协议,南北也门建立统一的国家机构,北也门执政党也门社会党与南也门执政党全国人民大会平分统一后的国家权力,5人组成的总统委员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构,也门社会党和全国人民大会继续分别控制也门北部和南部的武装力量,1992年举行议会选举。[512]
1990年5月,南北也门正式合并,也门共和国宣告成立。随后,南北也门议会选举5人组成的总统委员会作为此后30个月过渡期也门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构,总统委员会中3人来自北也门,2人来自南也门,北也门总统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和南也门总统阿里·萨利姆·比德分别出任总统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过渡政府由39人组成,其中17人来自北也门,22人来自南也门,南也门最高人民委员会主席海达尔·阿塔斯出任过渡政府总理。[513]过渡期的临时议会由北也门议会的159名议员和南也门议会的111名议员以及总统委员会任命的31人共同组成,萨那作为也门共和国的政治首都,亚丁作为也门共和国的经济首都。[514]
1991年5月,也门共和国宪法草案通过全民公决,明确规定主权在民的政治原则,全民公决和议会选举作为实现民众主权的基本形式。根据1991年宪法,也门共和国实行总统制和议会选举制;总统委员会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任期5年,有权任命内阁总理、批准法律和解散议会;议会是国家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设301个席位,议员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任期4年;年满18岁的公民享有选举权,年满25岁的公民享有被选举权。1991年颁布的《政党法》规定,也门共和国实行多党制的政党制度,法官、军人和外交人员不得加入政党,任何政党均不得控制武装组织和采取暴力活动,不得违背伊斯兰教法和接受国外的政治资助,禁止组建地域性政党、部落政党和教派政党。2001年,也门举行全民公决,通过宪法修正案,总统任期由5年改为7年,议会任期由4年改为6年。[515]
也门共和国是迄今为止阿拉伯半岛唯一采用共和制政体和实行多党选举制的国家,是也门区别于阿拉伯半岛诸君主国的明显特征。然而,如同阿拉伯半岛的诸君主国一样,也门社会具有根深蒂固的血缘传统,部落为数众多,分布广泛。诸多部落各有排他性的活动范围和生存空间,部落之间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哈希德部落联盟包括7个部落,巴基勒部落联盟包括14个部落,分别控制也门内陆的北部和中部,长期处于对立状态。[516]也门南部最重要的部落联盟是马兹希只部落联盟,包括4个部落,亦称南也门的哈希德部落联盟。[517]
1993年5月,也门共和国举行议会选举,首开阿拉伯半岛诸国多党选举的先河。超过50个政党和3 400人(其中包括女性50人)参与议会竞选,8个政党获得议会席位。其中,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领导的全国人民大会获得123个席位,阿卜杜拉·侯赛因·阿赫马尔领导的伊斯兰改革集团获得62个席位,阿里·萨利姆·比德领导的也门社会党获得56个席位,穆贾希德·阿布·舒阿里卜领导的复兴党获得7个席位,阿卜杜拉·侯赛因·阿赫马尔当选议会议长。[518]伊斯兰改革集团系北也门栽德派哈希德部落联盟阿赫马尔家族首领阿卜杜拉·侯赛因·阿赫马尔和也门穆斯林兄弟会领导人阿卜杜勒·马吉德·肯达尼于1990年创建的政党,兼有部落主义与伊斯兰主义的双重色彩,支持者主要来自也门北部以及亚丁的下层民众,强调沙里亚作为立法的唯一基础,持亲沙特阿拉伯的立场,反对也门社会党的意识形态和左翼激进政策,支持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领导的全国人民大会党。也门复兴党系伊拉克复兴党的分支组织,支持全国人民大会和伊斯兰改革党。议会的反对派政党,包括栽德派宗教贵族艾哈迈德·沙米领导的真理党、与流亡国外的反对派联系密切的人民力量联盟、持纳赛尔主义立场的统一党、亚丁民族主义者于60年代创建的也门人联盟。[519]在同时举行的总统委员会选举中,全国人民大会和伊斯兰改革集团分别获得2个席位,也门社会党获得1个席位,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当选总统委员会主席,阿里·萨利姆·比德当选总统委员会副主席。[520]全国人民大会党、也门社会党和伊斯兰改革党组成联合政府,海达尔·阿塔斯出任总理。[521]
年轻时的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
年轻时的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
卡扎菲与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
也门北部与南部长期经历不同的发展道路,在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北也门面积有限,人口众多;南也门幅员辽阔,人口数量有限。另一方面,北也门部族势力盘根错节,栽德派穆斯林占据主导地位,宗教传统根深蒂固,长期持右翼政治立场,与西方世界以及沙特阿拉伯关系密切;南也门地域关系发达,逊尼派穆斯林占据主导地位,世俗化倾向明显,长期持左翼政治立场,与苏联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密切。也门共和国成立后,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和全国人民大会主导国家政治生活,阿里·萨利姆·比德领导的也门社会党主张南北也门平分国家权力。1993年选举后,阿里·萨利姆·比德和也门社会党拒绝加入萨那政府,也门共和国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522]南也门人大都指责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总统及其家族垄断国家权力。在也门北部,哈希德部落联盟支持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总统,巴基勒部落联盟支持阿里·萨利姆·比德和也门社会党。[523]
卡扎菲与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
也门北部与南部长期经历不同的发展道路,在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北也门面积有限,人口众多;南也门幅员辽阔,人口数量有限。另一方面,北也门部族势力盘根错节,栽德派穆斯林占据主导地位,宗教传统根深蒂固,长期持右翼政治立场,与西方世界以及沙特阿拉伯关系密切;南也门地域关系发达,逊尼派穆斯林占据主导地位,世俗化倾向明显,长期持左翼政治立场,与苏联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密切。也门共和国成立后,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和全国人民大会主导国家政治生活,阿里·萨利姆·比德领导的也门社会党主张南北也门平分国家权力。1993年选举后,阿里·萨利姆·比德和也门社会党拒绝加入萨那政府,也门共和国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522]南也门人大都指责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总统及其家族垄断国家权力。在也门北部,哈希德部落联盟支持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总统,巴基勒部落联盟支持阿里·萨利姆·比德和也门社会党。[523]
2004年访美期间的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
1994年4月,也门爆发内战。同年5月,阿里·萨利姆·比德宣布南也门脱离也门共和国,成立也门民主共和国,也门共和国随之分裂为亚丁政权和萨那政权。在阿拉伯世界,埃及、叙利亚以及包括沙特阿拉伯在内的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支持阿里·萨利姆·比德和亚丁政权,伊拉克、约旦和苏丹支持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和萨那政权。同年7月,萨那政权出兵占领亚丁,阿里·萨利姆·比德逃亡国外,也门内战结束。[524]
亚丁政权与萨那政权的内战结束后,也门南北之间的政治平衡不复存在。1994年9月,全国人民大会党主导的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伊斯兰教法是国家立法的基础,废除总统委员会制,实行总统制。[525]同年10月,全国人民大会党总书记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出任总统,全国人民大会党副总书记阿卜杜勒·阿齐兹·加尼出任总理。全国人民大会党与伊斯兰改革党组成联合政府,也门社会党被排斥于内阁之外,成为在野党。[526]
1995年6月,阿卜杜勒·卡里姆·埃里亚尼当选全国人民大会总书记。同年8月,议会修改政党法,限制组建新的政党,全国人民大会党作为执政党的地位进一步强化。在1997年举行的议会选举中,12个政党参与竞选,全国人民大会党获得188个席位,成为议会第一大党,独立组成内阁。伊斯兰改革党获得53个席位,成为议会最大的在野党。也门社会党抵制选举,无缘进入议会。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总统邀请来自南部的独立人士法拉杰·加尼姆出任内阁总理,推举伊斯兰改革党领导人阿卜杜拉·侯赛因·阿赫马尔出任议长。1998年,法拉杰·加尼姆辞职,全国人民大会总书记阿卜杜勒·卡里姆·埃里亚尼出任内阁总理。[527]
也门社会党退出联合政府后,全国人民大会党与伊斯兰改革党之间的关系经历从合作到矛盾的变化过程。与此同时,也门社会党改组领导机构,阿里·萨利赫·奥贝德出任总书记。新的也门社会党扩大在北部的政治影响,发起成立反对党联盟,呼吁推进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得到伊斯兰改革党的支持。[528]
1999年9月举行总统选举。也门社会党总书记阿里·萨利赫·奥贝德作为反对党联盟推举的总统候选人,由于未能获得10%的议员的支持,被排斥于竞选之外。与此同时,执政党提名南也门前总统盖哈丹·穆罕默德·沙阿比之子纳吉布与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共同作为总统候选人。根据官方的统计,选民投票率为66%,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以96.3%的选票连任总统。[529]2001年,议会设立上下两院,上院议员由总统任命,议会进一步处于总统的控制之下。[530]
1990年,海湾危机爆发,伊拉克军队占领科威特。也门作为当时的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一方面谴责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另一方面反对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武力打击伊拉克,导致美国以及沙特阿拉伯等海湾国家的不满,在国际社会一度陷入孤立。[531]90年代末,也门逐渐改善与美国以及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关系。1999年,也门恢复与科威特的外交关系。同年,也门与邻国阿曼签署协议,正式划定两国边界。2000年,也门与沙特阿拉伯签署协议,正式划定两国边界。[532]
2004年访美期间的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
1994年4月,也门爆发内战。同年5月,阿里·萨利姆·比德宣布南也门脱离也门共和国,成立也门民主共和国,也门共和国随之分裂为亚丁政权和萨那政权。在阿拉伯世界,埃及、叙利亚以及包括沙特阿拉伯在内的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支持阿里·萨利姆·比德和亚丁政权,伊拉克、约旦和苏丹支持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和萨那政权。同年7月,萨那政权出兵占领亚丁,阿里·萨利姆·比德逃亡国外,也门内战结束。[524]
亚丁政权与萨那政权的内战结束后,也门南北之间的政治平衡不复存在。1994年9月,全国人民大会党主导的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伊斯兰教法是国家立法的基础,废除总统委员会制,实行总统制。[525]同年10月,全国人民大会党总书记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出任总统,全国人民大会党副总书记阿卜杜勒·阿齐兹·加尼出任总理。全国人民大会党与伊斯兰改革党组成联合政府,也门社会党被排斥于内阁之外,成为在野党。[526]
1995年6月,阿卜杜勒·卡里姆·埃里亚尼当选全国人民大会总书记。同年8月,议会修改政党法,限制组建新的政党,全国人民大会党作为执政党的地位进一步强化。在1997年举行的议会选举中,12个政党参与竞选,全国人民大会党获得188个席位,成为议会第一大党,独立组成内阁。伊斯兰改革党获得53个席位,成为议会最大的在野党。也门社会党抵制选举,无缘进入议会。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总统邀请来自南部的独立人士法拉杰·加尼姆出任内阁总理,推举伊斯兰改革党领导人阿卜杜拉·侯赛因·阿赫马尔出任议长。1998年,法拉杰·加尼姆辞职,全国人民大会总书记阿卜杜勒·卡里姆·埃里亚尼出任内阁总理。[527]
也门社会党退出联合政府后,全国人民大会党与伊斯兰改革党之间的关系经历从合作到矛盾的变化过程。与此同时,也门社会党改组领导机构,阿里·萨利赫·奥贝德出任总书记。新的也门社会党扩大在北部的政治影响,发起成立反对党联盟,呼吁推进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得到伊斯兰改革党的支持。[528]
1999年9月举行总统选举。也门社会党总书记阿里·萨利赫·奥贝德作为反对党联盟推举的总统候选人,由于未能获得10%的议员的支持,被排斥于竞选之外。与此同时,执政党提名南也门前总统盖哈丹·穆罕默德·沙阿比之子纳吉布与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共同作为总统候选人。根据官方的统计,选民投票率为66%,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以96.3%的选票连任总统。[529]2001年,议会设立上下两院,上院议员由总统任命,议会进一步处于总统的控制之下。[530]
1990年,海湾危机爆发,伊拉克军队占领科威特。也门作为当时的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一方面谴责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另一方面反对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武力打击伊拉克,导致美国以及沙特阿拉伯等海湾国家的不满,在国际社会一度陷入孤立。[531]90年代末,也门逐渐改善与美国以及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关系。1999年,也门恢复与科威特的外交关系。同年,也门与邻国阿曼签署协议,正式划定两国边界。2000年,也门与沙特阿拉伯签署协议,正式划定两国边界。[532]
有关中东史 下的文章
秦和统一进程中的地理局限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黄河流域——被分为函谷关以东(关东)、函谷关以西(关中)和潼关以南地区。秦国控制着关中平原和在战国中期占领的四川盆地。秦最早建立于公元前897年,起初只是周朝一个小的属地,为周王室饲养马匹。秦国的势力深入到中央区域是在公元前672年。秦帝国的崩溃引起了地区间重新进行权力分配的呼吁。......
2024-04-21
后周世宗显德二年自后蜀收回秦、凤、成、阶四州,一个大致连续的统一过程终于开始。可见先南后北,太祖的看法与王朴是一致的。好像战役的失败,就一定是大的战略不对。在宋初,这一问题暂不存在。要攻灭它,机会很多,可是太祖宁可同意授予十一岁的新君主周保权合法地位,一直等它内部极度动荡之时,以平叛为借口,乘隙而作,以微弱的损失成就大事。进军途中,以“假道灭虢”之策占据荆南。这种稳健的态度,贯穿太祖一朝的始终。......
2023-08-29
南朝以大和国为中心,北朝以京都为中心,形成对峙局面。然而,南北两朝都在伺机实现统一。正平十二年,南北两朝再次进行和议,又以失败告终。这样,南北两朝的和议得以完成。然而,在南北朝和议之后,足利义满食言而肥,既没有兑现大觉寺统和持明院统轮流执政的承诺,也没有将诸国国衙的领地进献给大觉寺统。......
2023-08-17
383年淝水之战后,掌控北部中国全局的前秦苻坚政权受到重创,苻坚的权威也受到了挑战,直接的后果是北方统一局面被打破。乱局比前秦统一北方前更甚。这时,鲜卑族的拓跋部悄然兴起,它建魏国,灭夏、凉、燕,于439年终于统一了北部中国。拓跋珪的使命就是恢复代国,创建北魏,据有中原,制定政体格局。439年,拓跋焘率军向河西走廊进军,攻打北部中国的最后一个割据势力北凉。北方地区又重归于统一。......
2023-08-31
南北朝对峙的前两年,依然战事不断。1339年,后醍醐天皇病逝,支持南朝的北畠显家、新田义贞也相继战死。南朝成为一个苟延残喘的政权,已经无力对抗北朝。1392年,足利义满呼吁南北朝统一,并得到南朝的积极反应,结束了将近60年的南北朝动乱。......
2024-01-20
康有为的“三世”历史进化图式,基本上是从中国传统思想资源中摸索出来的。在何休的这种解释中,“三世”已经隐含了某种历史进步论的味道。无疑,这两个重要因素在康有为“三世”进化史观乃至整个思想形成和发展中的影响,都是一个“过程”。......
2024-06-16
历史学家陈寅恪在讲魏晋南北朝史时对自魏晋时期开始这一历史时段的胡汉关系的倾向性变化进行了论述,其言道:“胡族与胡族之间的融合将让位于胡汉之间的融合,以地域区分民族将让位于以文化区分民族。”只是在论证其不同时期的发展态度时,要辩证地看待。而北魏政权当中需要平衡的就是本族贵族与这些高门大户之间的关系。北齐政权之所以在这一时期如此热衷于胡乐,是有其一定的历史原因的。......
2023-10-27
1865年5月,长州藩的倒幕势力再度兴起。7月14日,幕府下令20余藩进军长州潘,但由于萨摩藩拒绝出兵,加之长州藩有备而战,幕府军屡战屡败。皇室公卿三条实美、岩仓具视等立即与倒幕强藩密切合作。倒幕的内外条件日臻成熟。坂本龙马力促两藩联合倒幕,1866年两藩订立了秘密军事同盟。6月27日,这场内战性质的讨幕运动彻底结束。......
2024-01-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