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沙特石油产量持续增长,王室内部权力角逐成焦点

沙特石油产量持续增长,王室内部权力角逐成焦点

【摘要】:国王沙特当政期间,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产量逐年上升。在家族政治的特定背景下,沙特王国的政治矛盾集中表现为王室内部的权力角逐。大臣会议的地位抑或国王与王储之间的对立,构成王室内部权力角逐的核心内容。同年3月,众多王室成员发动宫廷政变,迫使国王沙特颁布敕令,由王储费萨尔兼任首相并主持大臣会议,赋予大臣会议以不受国王干预的政治权力。

国王沙特当政期间,沙特阿拉伯石油产量逐年上升。沙特政府的财政收入,1953年约1亿美元,1960年增至3亿美元。然而,石油产量的提高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并未导致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巨额财富被沙特家族挥霍一空,仅国王沙特在利雅得和吉达建造的两处王宫便耗资多达5 000万美元。[211]50年代末期,沙特政府甚至面临财政赤字和债台高筑的局面。1953年伊本·沙特去世时,沙特政府所欠的外债为2亿美元;至1958年,沙特政府所欠的外债接近5亿美元。[212]与此同时,里亚尔与美元的兑换率大幅下降,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和国际金融机构拒绝提供贷款,沙特阿拉伯的经济形势急剧恶化。

变动的经济社会环境与相对滞后的传统秩序之间的矛盾,蕴涵着深刻的政治危机。在家族政治的特定背景下,沙特王国的政治矛盾集中表现为王室内部的权力角逐。大臣会议的地位抑或国王与王储之间的对立,构成王室内部权力角逐的核心内容。国王沙特被视作传统部落政治和保守势力的代表,王储费萨尔则被视作现代化和改革派政治势力的象征。

1956年7月,部分王室成员向国王沙特递交请愿书,批评沙特政府实行的内外政策。1958年2月,沙特政府涉嫌收买叙利亚情报人员暗杀纳赛尔,在阿拉伯世界引起强烈不满,国王沙特成为众矢之的。同年3月,众多王室成员发动宫廷政变,迫使国王沙特颁布敕令,由王储费萨尔兼任首相并主持大臣会议,赋予大臣会议以不受国王干预的政治权力。[213]4月,王储兼大臣会议首相费萨尔发表施政纲领,实行财政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削减政府的财政支出和建设投资,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积极合作,调整里亚尔与美元的兑换率,解除新闻审查,发展现代世俗教育

在沙特王室内部,伊本·沙特的十八子塔拉勒为首的所谓“自由王子”崇尚纳赛尔主义,与埃及政府关系密切,具有激进的政治倾向。在国王沙特与王储费萨尔角逐权力的过程中,塔拉勒为首的所谓“自由王子”一度支持费萨尔出任首相。1960年6月,塔拉勒为首的所谓“自由王子”发表声明,主张实行进一步的政治改革,建立选举产生的立法机构和制定宪法,遭到费萨尔的拒绝。塔拉勒为首的“自由王子”遂公开指责费萨尔立场保守,进而与费萨尔分道扬镳。[214]

1958—1960年费萨尔主持大臣会议期间,国王沙特多次巡视各地,向贝都因人舍赫赠送礼物,为穷人支付无力偿还的债务,会见欧莱玛并捐资修缮和建设清真寺。与此同时,国王沙特向伊本·沙特的诸多王子明确承诺,凡未担任国家公职者,已婚王子的年金数额为1 000万里亚尔,未婚王子的年金数额为200万里亚尔,其他王室成员亦将获得数额可观的年金。[215]国王沙特的上述举措,旨在笼络政治势力,削弱费萨尔的政治影响。

1960年12月,费萨尔迫于压力,辞去大臣会议首相的职位,国王沙特重新兼任首相,吸收“自由王子”塔拉勒、穆赫欣和白德尔加入大臣会议,任命塔拉勒为财政大臣。新的大臣会议设立11个部,其中5个部由沙特王室成员出任大臣,6 个部由非王室成员出任大臣,支持费萨尔的王室成员遭到排斥。[216]

1961年夏,塔拉勒为首的“自由王子”作为活跃于沙特阿拉伯政治舞台的新兴势力,试图依靠国王的支持,推行政治改革,实行宪政。塔拉勒等人拟定的宪法草案,沿袭沙特王国的宗教政治传统,强调沙特王国是伊斯兰教国家,沙里亚是国家立法的基本源泉,保护私人财产所有权,实行社会平等,赋予民众以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限制国王的权力,扩大大臣会议的权限。根据塔拉勒等人拟定的宪法草案,成立国民议会,由120名议员组成,其中40名议员由王子和内阁大臣共同任命,另外80名议员由选举产生;国民议会拥有广泛的权力,负责制定法律和监督内阁;国王有权解散国民议会,但是必须在3个月内选举新的议会。[217]

然而,国王沙特不愿与民众分享政治权力,拒绝民众的政治参与。沙特政府颁布《国家安全法》,明确禁止改变国家的政治制度和背叛国王,禁止组建政党,禁止宣传非伊斯兰教的意识形态和散布不满言论。同年12月,塔拉勒等人拟定的宪法草案被国王否定。1962年2月,瓦哈卜派欧莱玛宣布,沙里亚是沙特王国唯一的宪法,塔拉勒等人拟定的宪法草案与伊斯兰教法不符。塔拉勒为首的“自由王子”被国王免除职务,出走开罗和贝鲁特。塔拉勒为首的“自由王子”无疑是沙特阿拉伯的自由派和宪政派,而塔拉勒等人的命运说明沙特阿拉伯缺乏自由和宪政的社会基础,政治改革的客观条件尚不具备。[218]

1962年,塔拉勒为首的“自由王子”在境外成立“阿拉伯解放阵线”,继续倡导议会君主制框架下的民主政治和社会改革。“阿拉伯解放阵线”具有纳赛尔主义的明显色彩,通过黎巴嫩的报纸和杂志进行政治宣传,主张实行民众选举和宪政制度,保障民众的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保障民众的罢工权利和示威权利,改组政府机构,创办国有石油公司,发展民族工业,实行土地改革,建立农业合作社,实行男女平等的教育制度,实行中立的外交政策。1964年8月,塔拉勒由于与埃及政府的关系恶化,放弃批评沙特阿拉伯的政治制度,返回利雅得。

1962年初,国王沙特再度放弃直接控制大臣会议的权力,仅仅保留首相的名分,前往欧洲养病,同时起用王储费萨尔出任副首相兼外交大臣,主持大臣会议,而大臣会议的组成人员仍由国王确定。同年10月,费萨尔正式出任首相,伊本·沙特的胞弟穆赛义德出任财政大臣,伊本·沙特之子哈立德、法赫德和苏勒坦分别出任副首相、内务大臣和国防大臣,伊本·沙特之子阿卜杜拉掌管国民卫队,教育部和朝觐事务部由瓦哈卜派家族成员掌管。[219]

费萨尔出任首相期间,一方面承诺实施政治改革,另一方面致力于完善政府机构和扩大政府的经济干预,旨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1962年底,沙特政府宣布废除奴隶制,由政府向释放奴隶者提供补偿,释放一名男奴获得700美元的补偿,释放一名女奴获得1 000美元的补偿。至1963年7月,共计1 700名奴隶通过政府补偿而被释放,另有近3万名奴隶无偿获得自由。与此同时,沙特政府成立石油矿产总公司,隶属于石油矿产部,负责石油和矿产资源的开发、运输和销售。1963年的财政预算,强调提高社会福利化的程度,增加教育和卫生事业的投入,改善国内交通设施,兴建现代工业企业。[220]

1963年4月,国王沙特自欧洲返回国内。伊本·沙特的诸多王子作为沙特家族的核心成员,要求沙特在保留国王名分的条件下将治理国家的实际权力移交王储兼首相费萨尔。1964年3月,68位王室成员签署声明,继而由瓦哈卜派欧莱玛颁布宗教法令,宣布由费萨尔以王储兼首相的名义行使最高权力。[221]同年10月,沙特家族成员中以法赫德亲王为首的苏戴尔系和以哈立德亲王以及阿卜杜拉亲王为首的吉鲁维系建议国王沙特退位,拥立费萨尔继任国王。1965年1月,国王沙特出走开罗。同年3月,伊本·沙特的五子哈立德亲王出任王储。[222]

费萨尔当政期间,吉鲁维系和苏戴尔系成为沙特家族内部举足轻重的政治派系。1975年费萨尔死后,吉鲁维系的王储哈立德继承王位,苏戴尔系的法赫德出任王储兼第一副首相并主持大臣会议。包括王储兼第一副首相法赫德、国防大臣苏勒坦、内务大臣纳耶夫、利雅得市长萨勒曼、副国防大臣阿卜杜勒·拉赫曼和图尔吉以及副内务大臣艾哈迈德在内的所谓“苏戴尔系七兄弟”,成为哈立德当政期间与吉鲁维系分庭抗礼的政治人物。[223]

1975年底,苏戴尔系诸亲王要求吉鲁维系的阿卜杜拉亲王放弃掌管国民卫队,遭到拒绝,双方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1977年2月,国王哈立德前往英国养病,苏戴尔系诸亲王再次要求阿卜杜拉放弃掌管国民卫队,沙特家族内部出现新的权力角逐。王储兼第一副首相法赫德极力推举苏勒坦亲王取代阿卜杜拉亲王作为第二副首相,进而巩固苏戴尔系在沙特家族内部的核心地位。国王哈立德的胞兄穆罕默德亲王以及沙特家族内部的所谓保守派势力支持阿卜杜拉亲王担任第二副首相并继续控制国民卫队,指责法赫德主持的大臣会议出卖阿拉伯国家的利益以及实行亲西方的石油政策和外交政策。同年4月,国王哈立德返回国内,沙特家族内部的权力角逐告一段落,苏戴尔系诸亲王承认阿卜杜拉作为第二王储并继续掌管国民卫队。[224]

哈立德国王

1982年哈立德死后,苏戴尔系的王储法赫德继承王位,吉鲁维系的阿卜杜拉出任王储兼第一副首相并继续掌管国民卫队,苏戴尔系的苏勒坦出任第二副首相。哈立德当政期间,王储兼第一副首相法赫德主持大臣会议,吉鲁维系与苏戴尔系诸亲王分享国家最高权力。相比之下,法赫德即位以后,直接控制大臣会议,排斥吉鲁维系诸亲王。1983年,国王法赫德为首的苏戴尔系与王储阿卜杜拉为首的吉鲁维系之间的矛盾达到顶点,诸多媒体甚至传闻王储阿卜杜拉密谋发动宫廷政变。1984年以后,沙特家族不断强调王室成员的“集体领导权”,扩大王室协商会议的决策权,沙特家族内部矛盾逐渐缓解。1998年起,沙特家族内部矛盾再起。国王法赫德由于健康原因而被迫将主持大臣会议和治理国家的实际权力让与王储阿卜杜拉,苏戴尔系成员则是反对王储阿卜杜拉的潜在威胁。

哈立德国王

1982年哈立德死后,苏戴尔系的王储法赫德继承王位,吉鲁维系的阿卜杜拉出任王储兼第一副首相并继续掌管国民卫队,苏戴尔系的苏勒坦出任第二副首相。哈立德当政期间,王储兼第一副首相法赫德主持大臣会议,吉鲁维系与苏戴尔系诸亲王分享国家最高权力。相比之下,法赫德即位以后,直接控制大臣会议,排斥吉鲁维系诸亲王。1983年,国王法赫德为首的苏戴尔系与王储阿卜杜拉为首的吉鲁维系之间的矛盾达到顶点,诸多媒体甚至传闻王储阿卜杜拉密谋发动宫廷政变。1984年以后,沙特家族不断强调王室成员的“集体领导权”,扩大王室协商会议的决策权,沙特家族内部矛盾逐渐缓解。1998年起,沙特家族内部矛盾再起。国王法赫德由于健康原因而被迫将主持大臣会议和治理国家的实际权力让与王储阿卜杜拉,苏戴尔系成员则是反对王储阿卜杜拉的潜在威胁。

阿卜杜拉与美国副总统丹·奎尔

沙特家族与社会民众之间的深刻对立,无疑是制约王室内部矛盾的重要因素。确保沙特家族的统治地位和权力垄断是沙特家族成员的共同利益,也是沙特家族内部诸多派系得以实现广泛联合的政治基础和制约沙特家族内部矛盾的重要因素。

阿卜杜拉与美国副总统丹·奎尔

沙特家族与社会民众之间的深刻对立,无疑是制约王室内部矛盾的重要因素。确保沙特家族的统治地位和权力垄断是沙特家族成员的共同利益,也是沙特家族内部诸多派系得以实现广泛联合的政治基础和制约沙特家族内部矛盾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