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经济法律关系的特点及变更

经济法律关系的特点及变更

【摘要】:经济法律关系是由经济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在经济管理关系和市场运作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享有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的当事人或参加者。请思考:1.张某和李某之间是否存在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一定法律事实的出现,使原有的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发生了变化。大多数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与消灭,是由于法律行为所引起的。

经济法律关系是由经济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在经济管理关系和市场运作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享有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的当事人或参加者。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主体所享有的经济权利,即经济法主体依法能够作为或不作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他人作为或不作为一定行为的资格;承担的经济义务,即经济法主体根据法律规定或为满足权利主体的要求,必须作为或不作为一定行为的责任;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表1-5 经济法律关系

【思考】张某和李某是大学同学,2011年国庆长假期间,张某回家探亲,而李某留校打工。张某便把笔记本电脑交给李某保管,李某同意替张某保管电脑,但提出在其保管的期间内,他可以无偿使用电脑,张某爽快答应。结果李某有一天早上外出忘记锁宿舍门,晚上回来后发现电脑被偷,虽报案却一直未被侦破。张某提出让李某赔偿,李某称:我们之间没有任何法律关系,只因是同学,我才给你保管电脑的,况且电脑是在学校丢失的,你应该找学校赔偿。请思考:1.张某和李某之间是否存在经济法律关系?如果存在,其主体、客体和内容是什么?2.电脑丢失的责任谁应承担?

【思考】甲某在乘坐出租车时丢失一部价值2000元的手机。出租车司机拾得后将手机交公安机关招领。招领期满后,公安部门依法对该手机进行拍卖,被乙某购得。乙某在商店购物时,该机手被小偷偷去,丙某从小偷处以500元购得此机后不久又遗失,被人拾得交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招领失物时,甲某、乙某、丙某都到公安机关认领该机。请思考:该手机应该归谁所有?为什么?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

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由于一定客观现象的存在,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依据经济法律规范的条件和程序,形成受法律保护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一定法律事实的出现,使原有的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发生了变化。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受到严格的限制,除法律允许(如不可抗力)外,一般不得随意改变。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

经济法律关系的终止,是指因一定的法律事实的出现,使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消灭。终止有以下几种情形:1.因主体实现了权利,履行了义务而消灭;2.虽未履行义务,但经协商并履行了法律规定的手续而消灭;3.因经济法律关系中主体的消失、停业、转产等原因而消灭。

【思考】张三有一批木材,李四要购买,双方于2016年12月3日签订了合同,成交金额为10万元,交货时间为12月10日。12月8日,张三的木材被雨淋湿,双方协商降价,以8万元成交;12月10日,木材在运送途中遇到大雪封路,不能如期送到,双方再次协商赔偿事宜;12月15日,张三终于交货,李四依约付款。请分析该案例中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以及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

(二)经济法律事实

经济法律关系的确立需要相应的根据,即经济法律规范确认并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终止的客观事实,我们称之为经济法律事实。所以,经济法律事实是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具体条件和直接原因。

根据是否按照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法律事实分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法律行为是指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与消灭的法律事实。大多数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与消灭,是由于法律行为所引起的。法律事件是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法定情况或者现象。这个事件可以是自然事件(如: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自然灾害),这种自然灾害直接引起了保险赔偿关系、合同关系的解除,等等;也可以是某些社会现象(例如:爆发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这些虽然是属于人的行为引起的,可能导致整个社会关系的变化,从而导致法律关系的变化。在客观上具有不可预见也不能避免、不能抗拒的因素,通常在法律上称之为不可抗力。满足一定条件的不可抗力是可以引起法律关系的变更和消灭的,但不是绝对免责。

知识链接

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可有多种分类方式,如: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自主行为和代理行为、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等。在法律意义上,主要有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两种。合法行为成立的条件有以下四个:

1.行为的内容必须合法,即经济行为的内容符合国家的政策、法律的要求。

2.行为的主体必须合格,即经济行为的主体必须具有行为能力。

3.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自愿,不得有胁迫、欺诈、显失公平等。

4.经济行为必须具备法定方式,经济行为一般采用书面方式,这有利于保证经济行为的合法性、真实性。同时,法律还对部分行为规定了特殊要求,比如公证、鉴证等。

违法行为,是法律上无效的经济行为。它一般可分为触犯经济法律和法规的经济违法行为和触犯刑事法律的经济犯罪行为。

无论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都可引起法律关系的变更和消灭。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引起法律关系的法律行为主要有以下四类:1.订立合同,即经济主体之间的协作、供需、服务等,是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的最为普遍的行为;2.侵权行为,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一方过错造成他方损失,双方之间即发生;3.无因管理,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自愿为他人管理事务或财物,使他人受益的行为,如收养丢失孩童等;4.不当得利,取得没有法律依据的利益,而使财产所有人受损,如多付了货款、拣拾了钱包等。

练一练

1.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 )。

A.订立合伙协议 B.签订合同

C.签订和解协议 D.汶川地震

2.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事实的有( )。

A.纵火 B.爆发战争

C.地震 D.签发汇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