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任务和类型,中学化学教学的智慧实践

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任务和类型,中学化学教学的智慧实践

【摘要】:或者说,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任务有两项:一是通过特殊的认知活动形成具体的教学理念;二是通过技术设计把具体的教学理念转变、物化成教学工作方案。(二)化学教学设计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化学教学设计可分成不同的类型。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以系统理论为研究方法,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系统化的方法保证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完整性、程序性和科学性。

(一)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任务

从教学设计的发展历史来看,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教学设计:一种是从教育技术学角度研究有关的操作步骤和规范,一般并不涉及具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内容,纯属于技术性研究。另一种则涉及教育教学理念和具体的教育教学内容,属于“认知—技术”的综合性研究。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特别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时,多进行后一种教学设计。

考查实际的化学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即通常所说的化学教学设计,可以发现它的基本任务是:在对来自哲学、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学习科学、行为科学等方面的一般理论以及化学学科知识进行整合的基础上,结合化学教学实践经验,在头脑里形成有关的设想和理念,制订化学教学工作的具体方案。或者说,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任务有两项:一是通过特殊的认知活动形成具体的教学理念;二是通过技术设计把具体的教学理念转变、物化成教学工作方案。

(二)化学教学设计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化学教学设计可分成不同的类型。依据化学教学形态进行分类,化学教学设计可以分为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化学实验教学设计和化学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当前,最主要的分类形式是根据化学学科知识的不同或者根据化学学习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分类。

1.根据化学教学形态的不同进行分类

根据教学形态的不同,化学教学设计可以分为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化学实验教学设计和化学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1)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是化学教学设计中最常见,也是最多的教学设计形式。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就是为了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的目标,依据化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化学知识的特点,用教与学的原理策划教学资源和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从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开始,依次进行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分析和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等等,整个过程实现教与学问题的解决。

(2)化学实验教学设计

化学实验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是能够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特点,并专门针对化学学科特点而进行的具体教学设计。化学实验类的教学设计能充分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化学实验教学的主人,避免被动地进行实验,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巩固学生所学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以系统理论为研究方法,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系统化的方法保证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完整性、程序性和科学性

(3)化学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化学实践活动课是培养化学爱好者的一种最佳途径,它需要化学教师不断探索、研究和完善。教师通过实践活动的设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还能使学生“知行统一”,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化学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可以从趣味性实验活动、实用性实验活动、探究性实验活动入手,设计可操作性的教学设计。化学实践活动的设计要趣味性强、效果明显、操作简单、内容丰富,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化学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入和巩固,此类实践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数量不是很多,但是非常有实践的意义。

2.根据化学学习内容的不同分类

(1)化学事实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化学事实性知识,是指有关物质性质、存在、制法和用途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化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的知识,是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在中学课程中,化学事实性知识是整个化学知识的主要内容,包括主族元素、副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各类有机物。此部分内容涉及多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内容零散庞大,学生易懂难学,在此类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采取合适的方法和策略,总结零碎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将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

(2)化学理论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化学理论性知识是反映物质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此部分理论知识比较抽象,逻辑性较强,是化学教学当中难度很大的一部分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加重了学生的认知负荷。化学理论性知识主要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两部分。对化学理论性知识的教学设计应讲求方法,将抽象化的理论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的问题进行教学,或者通过实验、实物等直观性的教学用具进行教学。

(3)化学技能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化学技能性知识主要包括化学用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计算三种类型。技能性的知识需要经过教师的演示示范和学生自主实践之后才能获得。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分析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运用恰当的方式给学生演示,力求演示步骤的准确和清晰,学生看得清楚,才能理解得透彻,最后才能获取有效的能力。化学技能性的知识需要学生大量反复地练习,在练习实践的过程中,技能性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4)化学情意类内容的教学设计

化学情意类的教学内容,是指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产生一定影响的有关内容,包括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科观念、对待化学学科的认识、科学态度以及科学精神等。化学情意类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在潜移默化中,通过学科知识长时间的熏陶,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看待化学问题的态度,并且能够进行科学探究,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念。化学情意类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关注对学生态度和兴趣的培养,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无论是情境的渗透还是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时刻以培养学生的观念为重任,促进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养成。

3.根据化学学科知识的不同进行分类

(1)化学用语的教学设计

化学用语主要指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化学式、电子式以及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等三大类。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是表征宏观现象和微观变化的桥梁,是支撑化学学习的骨架,在整个中学化学学习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承担着举足轻重的责任。化学用语的学习伴随着整个化学学习的历程。因此,化学用语的教学设计要讲求方法,注重策略,关注全体学生的掌握程度,以追求让全部学生掌握为目标,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设计

化学基本概念是反映物质在化学变化中特有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化学教学的关键性内容。化学基本概念主要包括组成、性质、变化、化学量、实验技术以及化学计算等方面。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设计要注重基础,以夯实基础为主,加强基本概念的全面掌握,为深入学习化学学科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化学基本理论的教学设计

化学基础理论的学习是引导学生从现象看本质,促使学生从本质上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是化学知识学习从基础到理论的上升过程,是对化学基础知识高度概括,总结其规律性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获得化学基本理论,在掌握化学基础理论之后,对后期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又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学生可以运用基本的理论来推断物质的基本性质。化学基本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以及电化学基础理论等内容。化学基本理论的教学设计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归纳演绎的基础上,获得基本的理论知识。基础理论的学习不能一蹴而就,强调循序渐进的过程。

(4)元素化合物类教学设计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部分知识约占60%。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制法、用途等,内容体系庞大,纷繁复杂,是化学教学内容的血和肉,丰富了化学教学的内容。元素化合物的教学设计应尽量通过实验和实物模型,通过宏观的观察现象掌握物质的性质和制备方法,再借助对性质的掌握推断其存在的形式和用途。教学设计还应该注重对知识的总结和概括,选择合适的方式和策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化学学科的教学设计一定要体现学科的基本特点,针对不同的知识类型选择,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实验为基础,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手段,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科学方法论为指导,在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