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本文在研究思路上,并非只将目光聚焦在车辆本身,而是透过古车物象本身,从其使用、设计制造所处的人类活动情境等方面探讨文化对于古车的影响,也就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去调查收集文献资料,并加以解构、重构与整合,据此达到预想的研究目的。......
2023-07-31
科学理性地面对古代器物和现代产品的巨大差异,对古代器物和现代产品的各方面差异性特征进行足够的认知是将传统设计思想进行现代转化应用的先决条件。
中国古代器物是先民原始崇拜、伦理道德、生活习俗等因素的集中反映,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征,而现代产品由于全球技术趋同化、信息一体化造成其地域人文特征相对削弱,甚至完全消失。古代器物设计不仅受到客观的内部技术水平限制,还要受到政治经济、伦理礼制等外部观念意识形态的无形约束;而现代产品设计的限制除了客观内部技术条件制约,更多的是受到价格、市场销售表现等因素的影响。古代器物审美风格往往要符合位于上层地位的王公贵族们的审美情趣,宫廷御用器物通常成为人们争相模仿的器物形式;而现代产品则目标用户定位明确,绝大多数产品为了满足普通大众的需求,迎合大众化的审美取向。古代造物技术思想的交流和传承多是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定性多于定量、经验多于实证,这种特点就造成了古代器物中很难发现完全一样的两个器物;现代产品设计是基于精确的定量数据和图纸,批量生产的产品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差异。
尽管古代器物和现代产品存在诸多的差异,然而由于两者都属于包含人类智慧和意图的人为事物,都是运用技术方法实现材料的重新组合,以满足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如图6.8所示,古代行之人为事物和现代行之人为事物本质上都是人类实现“引重致远,载道明礼”的物质载体。古代圣人和造车工匠在长期的造物实践中总结出了古车形制、结构、材料工艺、装饰等物理结构实现层面的宝贵造物经验和行为准则;而古代的文人士子又从“道”的层面为古车赋予意向功能,这些意向功能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文化基因的沉淀和积累,是体现中华民族性格的典型元素。现代设计师采用更加先进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制造车辆,并对现代车辆赋予人性化、可持续发展等现代设计理念。古代行之人为事物和现代行之人为事物设计和使用的人类活动情境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不论从道路设施、人文社会因素、政治经济环境,还是各种技术基础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于古今相差迥异的设计和使用情境,人类行之人为事物的物理结构和意向功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造物设计思想和民族文化基因作为一种固定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被传承了下来,成为中国宏观设计语境下的典型特征,也是体现中国产品区域风格特征的关键要素和思想原则,是中国产品设计本土化发展的关键特征。因此接下来笔者将中国古车设计思想和现代设计理念互读互释、取长补短,汲取传统设计思想精髓为现代产品设计提供支持。
图6.8 设计思想和文化基因古今传承映射模型
因此,本文在研究思路上,并非只将目光聚焦在车辆本身,而是透过古车物象本身,从其使用、设计制造所处的人类活动情境等方面探讨文化对于古车的影响,也就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去调查收集文献资料,并加以解构、重构与整合,据此达到预想的研究目的。......
2023-07-31
车轮由毂、辐、牙三个部件组成,毂是受力非常集中的部件,对材料要求很高。图5.15烘烤木材的阴面示意图图片来源:胡伟峰摄于淄博古车博物馆辐是支撑重量的承力部件,所以选用性质比较硬的槐木或檀木制作。车轴是古车中重要的承重、受摩擦部件,其要求材料坚硬、耐磨,故先民选用檀木、枣木、梨木等硬木制作车轴。商至秦古车的金属部件多数是起加固和降低部件摩擦损伤的作用,通常采用青铜制成。......
2023-07-31
分别从“地理交通环境及古代道路”、“社会文化与政治经济”等层面进行分析商至秦古车的使用背景;从“手工业发展概况”“木材、金属加工”“马匹驯养”等技术基础层面探讨商至秦古车的设计背景。针对研究载体本身的研究:第4章研究了商至秦独辀马车部件、结构原理、类型及其发展历程、演进逻辑等,主要是从求“真”的角度对商至秦独辀车的“物理结构”进行研究。......
2023-07-31
[170]殷为夏属国,尚有战车七十乘,据此可知道夏代的车战已初具规模。战车形制和乘用车基本一致,商至秦战车基本上都是独辀车,至少驾两马。战车既要能够打击敌人还必须要能够保护车上的士兵免受敌人武器的袭击,所以战车相对于普通乘用车需进行一些特殊的改装。革路车之下有广车、阙车、苹车、轻车,古时称五戎。然而战车也有其自身的显著缺点,譬如对作战地理环境要求很高。......
2023-07-31
《淮南子·主术训》云:“故古之为车也,漆者不画,凿者不斫,工无二伎,士不兼官,各守其职,不得相奸。人得其宜,物得其安,是以器械不苦,而职事不嫚”[135],强调了古代制车过程中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孟轲认为社会上任何一个人的需要,都是由“百工之所为备”。墨翟亦认为社会分工是势所必致、理所当然。《考工记》开篇便写道:“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121]。表6.1《周礼·冬宫·考工记》所记载五材三十工......
2023-07-31
不可否认,西方现代设计实践和理论方法为中国传统艺术设计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中国现代设计艺术的诞生,刺激了中国设计艺术的产业化发展。“少就是多”的设计理念其实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老子提出的“少则多,多则惑”[4]的哲理有着某种思想巧合。本文对中国古车设计思想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我国设计理论体系,甚至对改变我国设计理论单方面输入的现状有所帮助。......
2023-07-31
传统设计思想是中国传统造物艺术的思想精华,也是先民造物的经验规范总结,饱含大量的传统文化符码和基因,对于开发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产品风格至关重要。如对于汽车造型设计,就要从中国传统“引重致远,载道明礼”的“行”文化中去寻找,积极挖掘与传统“行”文化相关的思想和文化元素,并采用适当的方式在现代汽车造型设计中合理运用。......
2023-07-31
技术作为人类通过实践而获得的经验、技巧和技能,对于人工物的产生和演进都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轮的制造是车辆诞生和演进的前提,制轮技术将滑动摩擦转变为车轮对地面的滚动摩擦,大大减小了摩擦力,节省了人力、畜力。木材加工技术的逐步成熟与完善对于商至秦古独辀马车的演进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商至秦古车中绝大部分是木质部件,木材加工技术对车辆形制及结构演进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023-07-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