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先秦独辀马车设计:古代中国工艺与思想研究

先秦独辀马车设计:古代中国工艺与思想研究

【摘要】:《淮南子·主术训》云:“故古之为车也,漆者不画,凿者不斫,工无二伎,士不兼官,各守其职,不得相奸。人得其宜,物得其安,是以器械不苦,而职事不嫚”[135],强调了古代制车过程中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孟轲认为社会上任何一个人的需要,都是由“百工之所为备”。墨翟亦认为社会分工是势所必致、理所当然。《考工记》开篇便写道:“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121]。表6.1《周礼·冬宫·考工记》所记载五材三十工

淮南子·主术训》云:“故古之为车也,漆者不画,凿者不斫,工无二伎,士不兼官,各守其职,不得相奸。人得其宜,物得其安,是以器械不苦,而职事不嫚”[135],强调了古代制车过程中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先秦时期已经对社会分工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先秦诸子大都对社会分工持肯定态度。孟轲认为社会上任何一个人的需要,都是由“百工之所为备”。荀况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并不需要“能遍能人之所能”[127](《荀子·儒效》),而应当致力于一种工作,精通一项技能。齐相管仲将职业分工划为士农工商四种,主张让他们分业定居,“相语以事,相示以巧”[122](《国语·齐语》),以便提高劳动效率。墨翟亦认为社会分工是势所必致、理所当然。关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的思想,春秋时期已有“君子劳心,小人劳力”[137](《左传·襄公九年》),孔丘进一步将“谋道”与“谋食”区分,并强化“君子谋道不谋食”[126](《论语·卫灵公》)。孟轲将这种观点进一步理论化,概括为“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此天下之通义也”[6](《孟子·滕文公上》)。《考工记》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121]。将制器造物中“知者”和“巧者”进行了明确的分工,知者属于脑力劳动,巧者属于体力劳动,这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体现了古代造物进步的一面,但是同时又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奉为知者、圣人,而将从事体力劳动的巧者贬为小人显然也有其局限性的一面。

春秋战国时期技术分工更加细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并且这种规范化、科学化的生产制度被纳入了国家管理体制。《考工记》开篇便写道:“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121]。阐述了国家的六种社会分工,进而又将从事制器造物的人分为了“知者”和“巧者”;接着又将“百工”按照技术门类进行更加细致的分类,所谓“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糜之工五,搏填之工二”[121]共六大类工种,三十个生产部门,而且各个部门配有专门的职官进行管理,技术职责十分明确(见表6.1)。这种专业化的生产分工涉及古代各种工程项目,作为“一器而工聚焉”的古代车辆制造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据《考工记》所载,车辆制造由多个工种的工匠协作完成,有专门制造车轮的“轮人”;专门制造车厢的“舆人”;专门制造车辀的“辀人”等等。而且在同一工种的工匠里面还要分出等级,最高级别的称为“国工”,正如《考工记》所记载:“良盖弗冒弗纮,殷亩而驰,不队,谓之国工”[121]

马克思曾经说过:“整天不断重复做同一种操作,并把注意力集中到这种有限的动作上,就能够从经验中学会消耗最少的力量达到预期的效果”[188]。专业、细密的分工协作是中国古代生产技术发展成熟的标志,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证了工程质量,也对中国古车的设计和制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表6.1 《周礼·冬宫·考工记》所记载五材三十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