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上述商至秦独辀马车形制特征剖析,可归纳出其形制设计所体现出来的一般设计经验、原则如下:形式追随功能;器以载道;标准化设计原则。商至秦独辀马车形制设计都是以满足人类需求为最终目标,体现出了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商至秦独辀马车形制设计还深受礼制影响,体现出“藏礼以器”的造物思想,车辆造型、尺寸都是体现乘车人等级尊卑的一个重要方面。......
2023-07-31
通过对商至秦独辀马车选材及加工工艺分析,可以归纳出商至秦独辀马车选材及工艺设计所体现出来的设计方法、经验、原则如下:材美工巧。
“材美工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选材、用材首先要能满足车辆功能属性要求。功能属性始终是器物的关键属性,也是制器造物的最主要目标。古代造物技术相对落后,器物功能实现对于材料技术有很强的依赖性,材料本身的属性(强度、韧性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器物的功能属性优劣。所以商至秦独辀马车的选材及加工工艺首先要保证能够满足其“引重致远”的功能需求,还要能够经久耐用。
在满足古车功能属性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展现材料本身的质感、色彩、纹理等自然美。材料质感和纹理是材质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人以强烈的心理享受和审美满足,对器物的外观风貌也具有决定性影响。先秦时期的能工巧匠已经可以做到在加工处理器物表面时,既注意保持材料的自然质地和纹理,又巧妙通过多种工艺手法丰富材料质感和纹理变化,从而使材料质感的美妙得到极大的表现。
巧工在加工材料时既要满足车辆功能属性需求,又要顺应材料本身的物理特性,体现出一种顺应自然的和谐设计思想。先秦时期的造物准则就十分强调“工巧”,《荀子·荣辱》曰:“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127],“工巧”是对造物中人类智慧之关键作用的肯定,百工之“巧”关键体现在对天、地、人等各种制约因素协调处理能力,以及在复杂情境下的问题求解能力。商至秦独辀马车中车毂、车轭、轮绠装辐以及车辀的加工制造,都是体现“工巧”的典型之作。
“材美工巧”是中国古代工艺美学观中最关键的两个因素,只有二者配合恰当,所制作的器物才能称作精良。如《考工记·序官》中说:“凡察车之道,欲其朴属而微至。不朴属,无以为完久也;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121]。这里的“朴属而微至”就反映出了“材美”和“工巧”两方面的要求。朴属是指车轮安装在车上一定要坚固,要求选材得当;微至则是指车轮要做得正圆,着地之处要少,才能运行得快,要求工要巧。反之,如果车轮不精密结实,就不会耐久;轮子着地的面积若不微少,就不会转动得快。所以说,只有将“材美”和“工巧”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制作的器物达到实用之目的。
基于上述商至秦独辀马车形制特征剖析,可归纳出其形制设计所体现出来的一般设计经验、原则如下:形式追随功能;器以载道;标准化设计原则。商至秦独辀马车形制设计都是以满足人类需求为最终目标,体现出了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商至秦独辀马车形制设计还深受礼制影响,体现出“藏礼以器”的造物思想,车辆造型、尺寸都是体现乘车人等级尊卑的一个重要方面。......
2023-07-31
商至秦独辀马车主要造型部件包括车箱、车盖、车辀、车衡、车轮等,整体尺寸随着车辆种类及用途不同而变化甚大。商至秦独辀马车车轴是一条长木杠,因为轴要承载车箱重量,所以其中段粗壮,微扁,截面为上下径短的椭圆,以使之能承轸有力。图5.2直辕牛车和曲辀马车上坡时受力状况比较示意图商至秦独辀马车基本上是曲辀车,从侧面看,辀是前高、下曲、后平,像船舟之底,故以“辀”名之。......
2023-07-31
因此,本文在研究思路上,并非只将目光聚焦在车辆本身,而是透过古车物象本身,从其使用、设计制造所处的人类活动情境等方面探讨文化对于古车的影响,也就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去调查收集文献资料,并加以解构、重构与整合,据此达到预想的研究目的。......
2023-07-31
《考工记》曰:“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121]。“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体现古代工匠在造物过程中处理材料和器物功能之间关系的策略和方法,其本质是顺应材料的天然物理属性,巧妙地在材料属性和器物功能之间寻求最佳的结合点。古代“审曲面势,以饬五材”的造物方法与现代设计师进行产品设计时首先规划产品应该具有的功能,然后再寻找可以实现该功能的材料及其加工成型方法有着很大的区......
2023-07-31
车轮由毂、辐、牙三个部件组成,毂是受力非常集中的部件,对材料要求很高。图5.15烘烤木材的阴面示意图图片来源:胡伟峰摄于淄博古车博物馆辐是支撑重量的承力部件,所以选用性质比较硬的槐木或檀木制作。车轴是古车中重要的承重、受摩擦部件,其要求材料坚硬、耐磨,故先民选用檀木、枣木、梨木等硬木制作车轴。商至秦古车的金属部件多数是起加固和降低部件摩擦损伤的作用,通常采用青铜制成。......
2023-07-31
分别从“地理交通环境及古代道路”、“社会文化与政治经济”等层面进行分析商至秦古车的使用背景;从“手工业发展概况”“木材、金属加工”“马匹驯养”等技术基础层面探讨商至秦古车的设计背景。针对研究载体本身的研究:第4章研究了商至秦独辀马车部件、结构原理、类型及其发展历程、演进逻辑等,主要是从求“真”的角度对商至秦独辀车的“物理结构”进行研究。......
2023-07-31
前文分别从形制、结构、材料工艺、装饰等角度归纳了作为物理对象之古车设计制作中所遵循的方法、经验、规范,关注古车的实际功能实现及其科学技术成果。历史上的文人士子、思想先哲等对作为意向对象之古车的价值观念、形式意味、设计法则等做出了许多经典论述。......
2023-07-31
商至秦古独辀车一般采用畜力驱动,马是最常用、最优秀的动力,本文就以马车为例对其系驾部分进行简单分析。如图4.17、图4.18所示,轭和鞅是控制马使之不脱离车的重要工具,轭上端绑缚在衡上,下端的两叉在马颈肩间,马一就轭,车就驾起,这是系马的第一步。为了防止马脱轭,必须使用鞅带环绕于马颈而回绑于轭的两长方孔中,这样就将马牢牢地绑缚于轭内,不会脱离车子而去。......
2023-07-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