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先秦独辀马车设计分析:揭示中国古代设计思想

先秦独辀马车设计分析:揭示中国古代设计思想

【摘要】:“转动”是车辆的关键行为模式,是满足人类“引重致远”需求的重要功能特征。车辆只有通过车轮运转才能实现空间位置移动,从而完成交通运输之“事”。商至秦古独辀马车转动部分由车轮和车轴组成。车轮贯穿于轴的两端,用以承重、运转。[121],分别道出了三者的功用。[121],对贤、轵的尺寸做了规定。《释名·释车》曰:“辋,罔也,罔罗周轮之外也”[151]。先秦时期每个车轮辐的数量一般在18~30个。

“转动”是车辆的关键行为模式,是满足人类“引重致远”需求的重要功能特征。车辆只有通过车轮运转才能实现空间位置移动,从而完成交通运输之“事”。那么古车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定“物理结构”,才能实现其“运转”“移动”等意向功能呢?

图4.1 商至秦独辀马车结构示意图

图片来源:刘永华. 中国古代车舆马具.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图4.2 双辕车结构示意图

图片来源:胡伟峰摄于河南新郑郑公墓博物馆

商至秦古独辀马车转动部分由车轮和车轴组成。车轴位于车舆底部,其功用为承舆持轮。车轮贯穿于轴的两端,用以承重、运转。车轴和车轮都是古车的关键承重运转部件。车轮由毂、辐、牙三部分构成,毂居圆心,牙在圆周,辐是由圆心到圆周的连接支柱(见图4.3)。《考工记》曰:“毂也者,以为利转也;牙也者,以为固抱也;辐也者,以为直指也。”[121],分别道出了三者的功用。毂是位于车轮中心的一个圆木部件,由于车轴要从其中间穿过,所以毂中心要凿一个很大的孔。另外,又由于毂的外周要装辐条,所以必须凿有18~30个榫眼。毂靠近舆一侧略粗于外侧,孔径也稍大一些,目的是与轴相配合。孔径大的一端称为“贤”端,孔径小的一端称为“轵”端。《考工记·轮人》曰:“五分其毂之长,去一以为贤,去三以为轵。”[121],对贤、轵的尺寸做了规定。商周时期的车毂上一般都有金属毂饰,铜毂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毂,对毂有加固作用(见图4.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在毂上缠裹皮筋然后再涂胶加固的新技术(见图4.4),这种加固方式不仅使毂更加牢固,还减轻了车轮的重量。

图4.3 车轮部件示意图

图4.4 车毂加固方法

辐是车轮的支柱,它上接毂,下指牙,整个车舆的重量都由其承接过来并传递到地面(见图4.3)。辐虽多条,但同时起支撑作用的只有两条,所以辐在轮中的功用非常重要。先秦时期每个车轮辐的数量一般在18~30个。轮外围抱辐的大圆圈叫做牙(枒),也称为辋,其功用是抱辐(见图4.3)。《释名·释车》曰:“辋,罔也,罔罗周轮之外也”[151]。牙一般由几段木条拼接而成,接头处还往往带有铜枒饰。

车轴的功用是承舆持轮,其外形如一条长木杠(见图4.5)。轴的两端安装有铜軎饰,而且有长型、短型、折边型、飞式、横刃式等很多种类(见图4.6),还有套在轴上、居舆与轮之间的轴饰,其功用为制毂、使之不得内侵。

图4.5 车轴正视、俯视图

图片来源:郭宝钧. 殷周车器研究.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图4.6 短型及横刃式车軎饰

图片来源:胡伟峰摄于淄博古车博物馆以及洛阳天子驾六博物馆

轴为了达到持轮的目的,需要一个能够防止车辆运行当中轮脱离轴而去的部件,这个部件就是通常所说的“辖”。《淮南子·人间训》云:“夫车之所以能转千里者,以其要在三寸之辖”[135]。辖穿插在轴端长方孔内,样子颇像十字架(见图4.7)。殷商时期还都是用木质车辖,西周开始使用铜质车辖。为了减少轮轴之间的摩擦、使得运转更加顺畅,战国时发明了在毂孔中装,在木车轴上装锏的原始的轴承装置,还常采用脂膏润滑。

图4.7 车辖示意图:1)商代车辖、2)西周车辖(洛阳出土,辖和铜轴饰一体,是个孤例)

图片来源:1. 郭宝钧. 殷周车器研究.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2. 胡伟峰摄于洛阳天子驾六博物馆

毂、辐、牙;轴、軎、辖等部件组合成了商至秦独辀马车的运转系统,从而实现了人类“引重致远”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