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从“地理交通环境及古代道路”、“社会文化与政治经济”等层面进行分析商至秦古车的使用背景;从“手工业发展概况”“木材、金属加工”“马匹驯养”等技术基础层面探讨商至秦古车的设计背景。针对研究载体本身的研究:第4章研究了商至秦独辀马车部件、结构原理、类型及其发展历程、演进逻辑等,主要是从求“真”的角度对商至秦独辀车的“物理结构”进行研究。......
2023-07-31
“转动”是车辆的关键行为模式,是满足人类“引重致远”需求的重要功能特征。车辆只有通过车轮运转才能实现空间位置移动,从而完成交通运输之“事”。那么古车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定“物理结构”,才能实现其“运转”“移动”等意向功能呢?
图4.1 商至秦独辀马车结构示意图
图片来源:刘永华. 中国古代车舆马具.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图4.2 双辕车结构示意图
图片来源:胡伟峰摄于河南新郑郑公墓博物馆
商至秦古独辀马车转动部分由车轮和车轴组成。车轴位于车舆底部,其功用为承舆持轮。车轮贯穿于轴的两端,用以承重、运转。车轴和车轮都是古车的关键承重运转部件。车轮由毂、辐、牙三部分构成,毂居圆心,牙在圆周,辐是由圆心到圆周的连接支柱(见图4.3)。《考工记》曰:“毂也者,以为利转也;牙也者,以为固抱也;辐也者,以为直指也。”[121],分别道出了三者的功用。毂是位于车轮中心的一个圆木部件,由于车轴要从其中间穿过,所以毂中心要凿一个很大的孔。另外,又由于毂的外周要装辐条,所以必须凿有18~30个榫眼。毂靠近舆一侧略粗于外侧,孔径也稍大一些,目的是与轴相配合。孔径大的一端称为“贤”端,孔径小的一端称为“轵”端。《考工记·轮人》曰:“五分其毂之长,去一以为贤,去三以为轵。”[121],对贤、轵的尺寸做了规定。商周时期的车毂上一般都有金属毂饰、、,铜毂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毂,对毂有加固作用(见图4.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在毂上缠裹皮筋然后再涂胶加固的新技术(见图4.4),这种加固方式不仅使毂更加牢固,还减轻了车轮的重量。
图4.3 车轮部件示意图
图4.4 车毂加固方法
辐是车轮的支柱,它上接毂,下指牙,整个车舆的重量都由其承接过来并传递到地面(见图4.3)。辐虽多条,但同时起支撑作用的只有两条,所以辐在轮中的功用非常重要。先秦时期每个车轮辐的数量一般在18~30个。轮外围抱辐的大圆圈叫做牙(枒),也称为辋,其功用是抱辐(见图4.3)。《释名·释车》曰:“辋,罔也,罔罗周轮之外也”[151]。牙一般由几段木条拼接而成,接头处还往往带有铜枒饰。
车轴的功用是承舆持轮,其外形如一条长木杠(见图4.5)。轴的两端安装有铜軎饰,而且有长型、短型、折边型、飞式、横刃式等很多种类(见图4.6),还有套在轴上、居舆与轮之间的轴饰,其功用为制毂、使之不得内侵。
图4.5 车轴正视、俯视图
图片来源:郭宝钧. 殷周车器研究.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图4.6 短型及横刃式车軎饰
轴为了达到持轮的目的,需要一个能够防止车辆运行当中轮脱离轴而去的部件,这个部件就是通常所说的“辖”。《淮南子·人间训》云:“夫车之所以能转千里者,以其要在三寸之辖”[135]。辖穿插在轴端长方孔内,样子颇像十字架(见图4.7)。殷商时期还都是用木质车辖,西周开始使用铜质车辖。为了减少轮轴之间的摩擦、使得运转更加顺畅,战国时发明了在毂孔中装,在木车轴上装锏的原始的轴承装置,还常采用脂膏润滑。
图4.7 车辖示意图:1)商代车辖、2)西周车辖(洛阳出土,辖和铜轴饰一体,是个孤例)
图片来源:1. 郭宝钧. 殷周车器研究.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2. 胡伟峰摄于洛阳天子驾六博物馆
毂、辐、牙;轴、軎、辖等部件组合成了商至秦独辀马车的运转系统,从而实现了人类“引重致远”的意图。
分别从“地理交通环境及古代道路”、“社会文化与政治经济”等层面进行分析商至秦古车的使用背景;从“手工业发展概况”“木材、金属加工”“马匹驯养”等技术基础层面探讨商至秦古车的设计背景。针对研究载体本身的研究:第4章研究了商至秦独辀马车部件、结构原理、类型及其发展历程、演进逻辑等,主要是从求“真”的角度对商至秦独辀车的“物理结构”进行研究。......
2023-07-31
车轮由毂、辐、牙三个部件组成,毂是受力非常集中的部件,对材料要求很高。图5.15烘烤木材的阴面示意图图片来源:胡伟峰摄于淄博古车博物馆辐是支撑重量的承力部件,所以选用性质比较硬的槐木或檀木制作。车轴是古车中重要的承重、受摩擦部件,其要求材料坚硬、耐磨,故先民选用檀木、枣木、梨木等硬木制作车轴。商至秦古车的金属部件多数是起加固和降低部件摩擦损伤的作用,通常采用青铜制成。......
2023-07-31
“引重致远”一事和其他相关因素或条件是密切联系的,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应该将相关因素做全面的分析调研。将“古车”放在“引重致远”一事的目标系统中,系统考察相关因素,从而避免孤立地研究“物”。图2.3以引重致远建立事理研究目标系统图2.3以引重致远建立事理研究目标系统图2.3以引重致远建立事理研究目标系统......
2023-07-31
商至秦古独辀马车的乘载部分由舆和车盖组成。车盖也出现了全封闭的形式,逐渐演变出了能够控制车厢内温度的封闭车厢,详情参见4.2.5。对较的高度做了规定。车舆由轸、、轼、较、茵等构成。车箱底板称为“茵”板,或叫“荐”板。车盖的伞柄接插部件称为“”,装饰华丽,有些还使用了错金银纹饰。车盖是古车的上顶,形制和现今大雨伞十分相似。......
2023-07-31
不可否认,西方现代设计实践和理论方法为中国传统艺术设计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中国现代设计艺术的诞生,刺激了中国设计艺术的产业化发展。“少就是多”的设计理念其实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老子提出的“少则多,多则惑”[4]的哲理有着某种思想巧合。本文对中国古车设计思想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我国设计理论体系,甚至对改变我国设计理论单方面输入的现状有所帮助。......
2023-07-31
基于上述商至秦独辀马车形制特征剖析,可归纳出其形制设计所体现出来的一般设计经验、原则如下:形式追随功能;器以载道;标准化设计原则。商至秦独辀马车形制设计都是以满足人类需求为最终目标,体现出了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商至秦独辀马车形制设计还深受礼制影响,体现出“藏礼以器”的造物思想,车辆造型、尺寸都是体现乘车人等级尊卑的一个重要方面。......
2023-07-31
1.2.1.1商至秦造物古籍文献研究从大的文化背景研究看,“重道轻器”的传统思想对器物研究有着深刻的影响,致使长期以来文人士子不重视“器”,将从事器物制造视为“末业”“小道”,君子不为。......
2023-07-31
商至秦独辀马车的装饰手法主要是髹漆、彩绘以及在金属加固件上雕刻图案。商至秦独辀马车髹漆不仅使古车车体颜色更加丰富亮丽,而且还可以保护古车部件不受潮湿腐蚀侵害。图5.16秦始皇陵铜车上的纹饰图案图片来源:胡伟峰摄于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在车体金属加固件上雕刻图案也是商至秦独辀马车的一个重要装饰手法。......
2023-07-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