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江苏风俗史:耕读传家的典范

江苏风俗史:耕读传家的典范

【摘要】:普通人家更倾向于耕读。元末常熟县人杨濚见黄钺喜好读书,将家中藏书无偿借与,黄钺三年遂尽读其书。成化、弘治年间,吴郡东北夷亭镇有张小舍,“世为公家弭盗,以耕读老于家”。其子李逊之,为诸生,“嘱子孙耕读传家,不必应试,自是遂无闻人”。常熟陈士懋,“以耕读世其家,德冠乡闾”。不少人把耕读视为避世之途。清代焦溪耕读典型为是镜(字仲明)。

明人写道:“丰亨豫大,金瓯晏然。吴越为东南财赋地,家给户殷,民生乐业,靡兵革供饷之扰。”

苏南地区对科举教育文化教育均非常重视。以书院为例,明代苏州地区有文正书院2所、天池书院、碧山书院、富春书院等几十所。至清代,苏州先后建有53所书院,其中吴县有13所,长洲4所,元和3所,常熟有16所,昆山5所,太仓5所,吴江7所。明清家族的义庄中,均设有义学,本族子弟可免费入学。明以来,在全国202名状元中,江苏约占1/3。而苏州地区的状元竟有35名,为华东以外各大区状元的总和,苏州状元占全国状元的比例达17%。

清代,康熙帝《示江南大小诸吏》诗称:“东南财赋地,江左人文薮。时巡历此疆,民事日探剖。风俗贵淳厖,纷奢讵能久。澄清属大吏,表率群僚首。郡县布慈和,恺悌歌父母。民者国之本,生计在畎亩。六府既孔修,三事安可后?教民默转移,各须尽官守。户使敦诗书,人知崇孝友。庶几远迩氓,皞皞登仁寿。”江南地方官,不少以兴文教为职,使江南文化设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苏南精英很少做着开业帝王的美梦。普通人家更倾向于耕读。“耕”代表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而没有温饱、安宁的生产生活,是没法“读”的。

苏南不少人把耕读视为修身养性的方法。唐代陆龟蒙写道:“余在田野间,一日呼耕甿,就而数其目,恍若登农黄之庭,受播种之法。淳风泠泠,耸竖毛发。然后知圣人之旨趣,朴乎其深哉。”南宋苏州邢居士,“遭韩侂胄禁伪学,埋名徙姑苏。其孙谷真当宋末,率妻子居乡耕读,足迹不入城市”。元末常熟县人杨濚见黄钺喜好读书,将家中藏书无偿借与,黄钺三年遂尽读其书。县令征黄钺与杨濚子杨福为贤良。杨濚曰:“吾不幸遭世乱,家破族散,今独携一子耕读远郊,以毕余生,以子好学,尽以藏书奉观览,奈何不自韬晦,卒为人知,贻累我家?”杨氏最终在乡村作一农夫。

明建文末,朱棣军队攻下南京,“龚诩大哭投戈而归”,从此隐迹乡里,躬耕读书。宣德年间,巡抚周忱经常拜访他,两次推荐他为松江太仓学官,他始终不就。称:“诩仕无害于义,恐负往日城门一恸耳。”明中期昆山人黄彦辉家训:“赌博倾家,嗜酒乱性,作吏坏心术。居近官司,则交辟官吏,纳贿谋利,或干没官钱谷,得罪贻后患,子孙切戒。当务者,耕读而已。”朱叔鸿《重建诸敬阳先生祠堂记》:“裔孙等多城乡散处,耕读为生。”明代苏州人沈澄,“家素封,读书尚义,尝以人材征赴京师,试事大府,将授官,以疾乞归。周文襄巡抚吴中,访以时政,多所施行……子贞吉,号南斋;恒吉,号同斋。父子相戒不仕,以耕读自娱,能诗工画。兄弟自相倡和,下至僮仆,皆谙文墨”。明代查应兆《查山隐居记》:“先生入山既久,课耕读书,优游自得。暇则赋诗寄兴,与二三同志啸傲峰巅。”成化、弘治年间,吴郡东北夷亭镇有张小舍,“世为公家弭盗,以耕读老于家”。明朝无锡人孟栻《惠麓小隐记》称:“府君即信州录事,年甫六十慨然叹曰:故山榛莽,田园日芜。遂引年谢事,而归闭门不出十余载,日与高人幽士吟啸自娱,教子耕读,优游泉石,将终身焉。”江阴人李应昇,万历丙辰(1616年)进士,官至御史,死于宦官迫害,后赠太仆寺卿,谥忠毅。其子李逊之,为诸生,“嘱子孙耕读传家,不必应试,自是遂无闻人”。宜兴监生朱广寿妻何氏,夫殁后家赤贫,“氏日夕纺绩以为生,历数十年,生计充裕,督两儿耕读,兼营商业,率儿妇习勤不稍懈,老而益壮,寿登百有八岁”。

清代苏州归通甫妻沈氏,居夏驾浦,“年三十寡,以耕读教二子,长斋奉佛氏”。常熟陈士懋,“以耕读世其家,德冠乡闾”。太仓郁溥,乾隆九年(1744年)举人,“家贫,与弟淳躬耕读书,讽诵不辍,所学日进”。苏州东洞庭人贺承宗,学行为三吴先进,“承宗归从游江阴,薛伯润怜其才,妻以女,授以田庐。承宗耕读,无斯须自佚”。杨乘云,补诸生,移归常熟。“尝由燕之豫、之晋,只轮匹马,往来恒岳岢岚间,观名山大川,交伟人杰士,胸次益广。退营宅于桑岸,课子孙耕读,有隐士风。”常熟顾泾人顾勋臣,“家素裕,慷慨好施。……教子孙以耕读节俭为务”。

不少人把耕读视为避世之途。以武进(清中后期属阳湖)的焦溪为例。唐代焦溪人顾悰,性至孝。有人劝他致仕,他回答:“祖父世守高洁,不愿与浊乱同朝。吾敬媕婀随群事女主,岂不重忝所生哉。”平时读书谈道,终老于焦溪林泉。焦溪魏璞(字不琢),终日以琴书、诗文自娱,不攀权贵,与陆龟蒙、皮日休为知交。“当夏秋芙蕖香艳,鲈蒪荐美,偕二契,乘短,一觞一咏,尽水月湖天之兴。”皮日休曾向魏璞赠送五件礼物,并与陆龟蒙作《五贶诗》以纪其事。

宋代,政和年间进士焦溪人顾克明,在金人入侵后,“遂绝仕进。名山古刹,随兴所之。悉捐产归嗣子,而寄迹于先人所建福山香火院,时偕二三老衲,讲楞严以逃诸漏”。焦溪人翟献可,一心耕读,曾被征为兴国教授不就。绍定年间进士翟梦龙,性颖敏,博学能文,后“悬车归隐”。顾孺履隐居武进政成,与弟孺俊“博涉群书”。

原籍江阴虞门的焦丙,系朱元璋出家时的蒙师,朱玩璋定鼎南京,曾诏见焦丙,赐以金玉角三带,授千户之职。焦丙不久即辞归焦溪,时人把他比作东汉的严子陵。

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常州人卞荣《舜田春雨》一诗描写了非常和谐的乡村农耕生活:“象耕遗迹自东西,又喜东风雨一犁。二月绿蓑行处湿,重华翠辇望中迷。若教百亩年年熟,不负双鸠日日啼。为爱新晴看秧马,芒鞋踏破落花泥。”学者桑悦《观插秧口占》一诗则叙述了在乡村亲自参加农业活动的经历及思考:“手把禾苗去插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阳湖大宁乡人方炳昭,事母至孝,终身如赤子。叔父议析产,方炳昭把好田美宅均让与叔父,自己只求温饱。“见人呐呐不轻发,至论古今成败、诗文得失,则详辩不已。家多藏书,经史艺术,靡不宣究。而尤溺于诗,寒暑坐卧一楼,吟讽不绝。”

焦溪丁域,曾有道人疾病将死,留赠丁域30两银子。丁域加以拒绝,认为“此不耕之获,胡为来哉?”于此可见,焦溪人遵从从农耕中获取财富的原则。

清代焦溪耕读典型为是镜(字仲明)。焦母畏雷,是镜夜里闻雷则起,跪在母亲门前抚慰母亲。是镜48岁之年,父是奎卒,是镜奉柩与母合葬于舜山,在父母墓旁结庐而居,辛苦备尝。“学政尹会一屏驺从造庐访之,镜潜心学问,不求闻达。总督高斌、河督顾琮与会一各疏论荐镜,力辞不出。”

常州知府黄永年《草庐记》载:“阳湖是君仲明抱道而耕于野庐,其先人之墓于舜山,始也毁甚。其问业弟子即山起书屋为就学之地,复以君庐草茨不足蔽风雨,即书屋之余材为墓庐以居君有年矣。”柳商贤《是仲明先生传》:“师事澄江杨太素先生斐文,教以静坐读书,专心为己之学,遂弃举业。”

清末焦溪人吴镛(字卓铭)所写的《山人》诗称:“山人自分老江乡,手种溪南十亩桑。若使中山无帝胄,此身永不下南阳。”另一首诗称:“三年为客泪纷纷,半在吟诗半在文。安得水田三十亩,倚门闲看舜山云。”

在清末的数十年里,焦溪的秀才有丁少泉、丁纯曾、丁绍千、丁义秀、刘寿春、徐谦、承乃韶、汪雪祺、沈国文、奚鸿诩、奚锦昌、奚廷选、徐沁芳、是汝庸、仇可德、徐恩荣、奚晓峰、徐廼馨、奚锡三、承钟岳、承钟隽、承隽尊、承泰宇、承继绍、承梦绍、承恩诏、潘友庆、潘堂、苏裕勋、徐伯明等30人。这些人多在乡村行医或为塾师,如丁绍千,“曾设塾授徒于西石桥、蓉湖、柳荡、本村等地,兼行医”;刘寿春,“早年设塾授徒,晚年行医”;徐逎馨,“中年设帐授徒……晚年息影家园,读书颐志”;奚锡三,“年十七授徒镇之北乡”;承钟岳,“光绪十年考授予岁进士,以训导铨选。其后在家授徒,兼业医。其子槐卿为当时名医”;承钟隽,“平时手不释卷,从游者甚众”;承隽尊,“穷究医理,有炙手生春之效。光绪元年创建高山书院”;潘友庆,“常州史有良曾聘其为西席”;苏裕勋,“入泮后坐馆,学生较多”。

耕读之家多喜周济贫困,崇尚礼节。江阴李氏“世守耕读二百余载,藉祖诒谷……拨田赡族”。宜兴许士荣“家世耕读,居家俭约,然好周人之急。道光癸未涝甚,族中往往不举火,士荣贷钱八万以赡之”。

无锡地区流传的“一担两尚书”“一榜九进士”等传说,反映苏南地区人们重视耕读进入上流社会的现象:

明朝嘉靖年间的一天,无锡东乡的张泾街上来了一对年轻夫妻。两人都衣衫褴褛,满身泥污。那个男子肩上扛着一根扁担,两头的淘箩里各坐一个年幼的男孩。有好事者上前一问,原来他们来自长安乡的上舍村,家里很穷。这一年,长安乡又闹饥荒,夫妻俩走投无路,就逃荒到泾皋里来。两个儿子还都很小,就把他们装在淘箩里挑着带出来,因为天气热,还在两只淘箩上盖了两只笠帽。不少人向他们投以好奇同情的目光,有人问淘箩里装的是什么?那父亲便答道:“两个射尿坯”(张泾一带的百姓把尚未读书的孩子叫射尿坯,“尿”无锡话读作“书”)。有位白胡须老头听了,连连说:“好好,一担两尚书。”这位老者善良幽默,把土话“射尿”变成谐音“尚书”。尚书是不小的官,不想一句玩笑话,后来竟成了事实。原来这两个男孩一个就是顾宪成,另一个是他的弟弟顾允成。

“一榜九进士”也流传于无锡地区:

无锡孔庙大门东西侧各树有一座下马碑,石碑上刻有“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的字句,另有一牌坊次间横梁上,东面一匾写着“六科三解元”,西面一匾写着“一榜九进士”。说的是在封建时代科举制度下,无锡地区人才辈出,在六次府考中无锡有三个人考中解元(第一名),特别是在乾隆年间三年一次的京城会试中.竟一榜考上了九个进士。

由此观之,苏南的耕读文化使一般民众安于求田问舍、读书教子,过着平静的田园生活,远离了残忍的官场诈斗、政治陷害、皇权争夺等残忍之事,其精神方面的幸福指数显然远高于苏北百姓。

不少人把耕读视为避世之途。以武进(清中后期属阳湖)的焦溪为例。唐代焦溪人顾悰,性至孝。有人劝他致仕,他回答:“祖父世守高洁,不愿与浊乱同朝。吾敬媕婀随群事女主,岂不重忝所生哉。”平时读书谈道,终老于焦溪林泉。焦溪魏璞(字不琢),终日以琴书、诗文自娱,不攀权贵,与陆龟蒙、皮日休为知交。“当夏秋芙蕖香艳,鲈蒪荐美,偕二契,乘短,一觞一咏,尽水月湖天之兴。”皮日休曾向魏璞赠送五件礼物,并与陆龟蒙作《五贶诗》以纪其事。

宋代,政和年间进士焦溪人顾克明,在金人入侵后,“遂绝仕进。名山古刹,随兴所之。悉捐产归嗣子,而寄迹于先人所建福山香火院,时偕二三老衲,讲楞严以逃诸漏”。焦溪人翟献可,一心耕读,曾被征为兴国教授不就。绍定年间进士翟梦龙,性颖敏,博学能文,后“悬车归隐”。顾孺履隐居武进政成,与弟孺俊“博涉群书”。

原籍江阴虞门的焦丙,系朱元璋出家时的蒙师,朱玩璋定鼎南京,曾诏见焦丙,赐以金玉角三带,授千户之职。焦丙不久即辞归焦溪,时人把他比作东汉的严子陵。

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常州人卞荣《舜田春雨》一诗描写了非常和谐的乡村农耕生活:“象耕遗迹自东西,又喜东风雨一犁。二月绿蓑行处湿,重华翠辇望中迷。若教百亩年年熟,不负双鸠日日啼。为爱新晴看秧马,芒鞋踏破落花泥。”学者桑悦《观插秧口占》一诗则叙述了在乡村亲自参加农业活动的经历及思考:“手把禾苗去插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阳湖大宁乡人方炳昭,事母至孝,终身如赤子。叔父议析产,方炳昭把好田美宅均让与叔父,自己只求温饱。“见人呐呐不轻发,至论古今成败、诗文得失,则详辩不已。家多藏书,经史艺术,靡不宣究。而尤溺于诗,寒暑坐卧一楼,吟讽不绝。”

焦溪丁域,曾有道人疾病将死,留赠丁域30两银子。丁域加以拒绝,认为“此不耕之获,胡为来哉?”于此可见,焦溪人遵从从农耕中获取财富的原则。

清代焦溪耕读典型为是镜(字仲明)。焦母畏雷,是镜夜里闻雷则起,跪在母亲门前抚慰母亲。是镜48岁之年,父是奎卒,是镜奉柩与母合葬于舜山,在父母墓旁结庐而居,辛苦备尝。“学政尹会一屏驺从造庐访之,镜潜心学问,不求闻达。总督高斌、河督顾琮与会一各疏论荐镜,力辞不出。”

常州知府黄永年《草庐记》载:“阳湖是君仲明抱道而耕于野庐,其先人之墓于舜山,始也毁甚。其问业弟子即山起书屋为就学之地,复以君庐草茨不足蔽风雨,即书屋之余材为墓庐以居君有年矣。”柳商贤《是仲明先生传》:“师事澄江杨太素先生斐文,教以静坐读书,专心为己之学,遂弃举业。”

清末焦溪人吴镛(字卓铭)所写的《山人》诗称:“山人自分老江乡,手种溪南十亩桑。若使中山无帝胄,此身永不下南阳。”另一首诗称:“三年为客泪纷纷,半在吟诗半在文。安得水田三十亩,倚门闲看舜山云。”

在清末的数十年里,焦溪的秀才有丁少泉、丁纯曾、丁绍千、丁义秀、刘寿春、徐谦、承乃韶、汪雪祺、沈国文、奚鸿诩、奚锦昌、奚廷选、徐沁芳、是汝庸、仇可德、徐恩荣、奚晓峰、徐廼馨、奚锡三、承钟岳、承钟隽、承隽尊、承泰宇、承继绍、承梦绍、承恩诏、潘友庆、潘堂、苏裕勋、徐伯明等30人。这些人多在乡村行医或为塾师,如丁绍千,“曾设塾授徒于西石桥、蓉湖、柳荡、本村等地,兼行医”;刘寿春,“早年设塾授徒,晚年行医”;徐逎馨,“中年设帐授徒……晚年息影家园,读书颐志”;奚锡三,“年十七授徒镇之北乡”;承钟岳,“光绪十年考授予岁进士,以训导铨选。其后在家授徒,兼业医。其子槐卿为当时名医”;承钟隽,“平时手不释卷,从游者甚众”;承隽尊,“穷究医理,有炙手生春之效。光绪元年创建高山书院”;潘友庆,“常州史有良曾聘其为西席”;苏裕勋,“入泮后坐馆,学生较多”。

耕读之家多喜周济贫困,崇尚礼节。江阴李氏“世守耕读二百余载,藉祖诒谷……拨田赡族”。宜兴许士荣“家世耕读,居家俭约,然好周人之急。道光癸未涝甚,族中往往不举火,士荣贷钱八万以赡之”。

无锡地区流传的“一担两尚书”“一榜九进士”等传说,反映苏南地区人们重视耕读进入上流社会的现象:

明朝嘉靖年间的一天,无锡东乡的张泾街上来了一对年轻夫妻。两人都衣衫褴褛,满身泥污。那个男子肩上扛着一根扁担,两头的淘箩里各坐一个年幼的男孩。有好事者上前一问,原来他们来自长安乡的上舍村,家里很穷。这一年,长安乡又闹饥荒,夫妻俩走投无路,就逃荒到泾皋里来。两个儿子还都很小,就把他们装在淘箩里挑着带出来,因为天气热,还在两只淘箩上盖了两只笠帽。不少人向他们投以好奇同情的目光,有人问淘箩里装的是什么?那父亲便答道:“两个射尿坯”(张泾一带的百姓把尚未读书的孩子叫射尿坯,“尿”无锡话读作“书”)。有位白胡须老头听了,连连说:“好好,一担两尚书。”这位老者善良幽默,把土话“射尿”变成谐音“尚书”。尚书是不小的官,不想一句玩笑话,后来竟成了事实。原来这两个男孩一个就是顾宪成,另一个是他的弟弟顾允成。

“一榜九进士”也流传于无锡地区:

无锡孔庙大门东西侧各树有一座下马碑,石碑上刻有“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的字句,另有一牌坊次间横梁上,东面一匾写着“六科三解元”,西面一匾写着“一榜九进士”。说的是在封建时代科举制度下,无锡地区人才辈出,在六次府考中无锡有三个人考中解元(第一名),特别是在乾隆年间三年一次的京城会试中.竟一榜考上了九个进士。

由此观之,苏南的耕读文化使一般民众安于求田问舍、读书教子,过着平静的田园生活,远离了残忍的官场诈斗、政治陷害、皇权争夺等残忍之事,其精神方面的幸福指数显然远高于苏北百姓。

不少人把耕读视为避世之途。以武进(清中后期属阳湖)的焦溪为例。唐代焦溪人顾悰,性至孝。有人劝他致仕,他回答:“祖父世守高洁,不愿与浊乱同朝。吾敬媕婀随群事女主,岂不重忝所生哉。”平时读书谈道,终老于焦溪林泉。焦溪魏璞(字不琢),终日以琴书、诗文自娱,不攀权贵,与陆龟蒙、皮日休为知交。“当夏秋芙蕖香艳,鲈蒪荐美,偕二契,乘短,一觞一咏,尽水月湖天之兴。”皮日休曾向魏璞赠送五件礼物,并与陆龟蒙作《五贶诗》以纪其事。

宋代,政和年间进士焦溪人顾克明,在金人入侵后,“遂绝仕进。名山古刹,随兴所之。悉捐产归嗣子,而寄迹于先人所建福山香火院,时偕二三老衲,讲楞严以逃诸漏”。焦溪人翟献可,一心耕读,曾被征为兴国教授不就。绍定年间进士翟梦龙,性颖敏,博学能文,后“悬车归隐”。顾孺履隐居武进政成,与弟孺俊“博涉群书”。

原籍江阴虞门的焦丙,系朱元璋出家时的蒙师,朱玩璋定鼎南京,曾诏见焦丙,赐以金玉角三带,授千户之职。焦丙不久即辞归焦溪,时人把他比作东汉的严子陵。

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常州人卞荣《舜田春雨》一诗描写了非常和谐的乡村农耕生活:“象耕遗迹自东西,又喜东风雨一犁。二月绿蓑行处湿,重华翠辇望中迷。若教百亩年年熟,不负双鸠日日啼。为爱新晴看秧马,芒鞋踏破落花泥。”学者桑悦《观插秧口占》一诗则叙述了在乡村亲自参加农业活动的经历及思考:“手把禾苗去插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阳湖大宁乡人方炳昭,事母至孝,终身如赤子。叔父议析产,方炳昭把好田美宅均让与叔父,自己只求温饱。“见人呐呐不轻发,至论古今成败、诗文得失,则详辩不已。家多藏书,经史艺术,靡不宣究。而尤溺于诗,寒暑坐卧一楼,吟讽不绝。”

焦溪丁域,曾有道人疾病将死,留赠丁域30两银子。丁域加以拒绝,认为“此不耕之获,胡为来哉?”于此可见,焦溪人遵从从农耕中获取财富的原则。

清代焦溪耕读典型为是镜(字仲明)。焦母畏雷,是镜夜里闻雷则起,跪在母亲门前抚慰母亲。是镜48岁之年,父是奎卒,是镜奉柩与母合葬于舜山,在父母墓旁结庐而居,辛苦备尝。“学政尹会一屏驺从造庐访之,镜潜心学问,不求闻达。总督高斌、河督顾琮与会一各疏论荐镜,力辞不出。”

常州知府黄永年《草庐记》载:“阳湖是君仲明抱道而耕于野庐,其先人之墓于舜山,始也毁甚。其问业弟子即山起书屋为就学之地,复以君庐草茨不足蔽风雨,即书屋之余材为墓庐以居君有年矣。”柳商贤《是仲明先生传》:“师事澄江杨太素先生斐文,教以静坐读书,专心为己之学,遂弃举业。”

清末焦溪人吴镛(字卓铭)所写的《山人》诗称:“山人自分老江乡,手种溪南十亩桑。若使中山无帝胄,此身永不下南阳。”另一首诗称:“三年为客泪纷纷,半在吟诗半在文。安得水田三十亩,倚门闲看舜山云。”

在清末的数十年里,焦溪的秀才有丁少泉、丁纯曾、丁绍千、丁义秀、刘寿春、徐谦、承乃韶、汪雪祺、沈国文、奚鸿诩、奚锦昌、奚廷选、徐沁芳、是汝庸、仇可德、徐恩荣、奚晓峰、徐廼馨、奚锡三、承钟岳、承钟隽、承隽尊、承泰宇、承继绍、承梦绍、承恩诏、潘友庆、潘堂、苏裕勋、徐伯明等30人。这些人多在乡村行医或为塾师,如丁绍千,“曾设塾授徒于西石桥、蓉湖、柳荡、本村等地,兼行医”;刘寿春,“早年设塾授徒,晚年行医”;徐逎馨,“中年设帐授徒……晚年息影家园,读书颐志”;奚锡三,“年十七授徒镇之北乡”;承钟岳,“光绪十年考授予岁进士,以训导铨选。其后在家授徒,兼业医。其子槐卿为当时名医”;承钟隽,“平时手不释卷,从游者甚众”;承隽尊,“穷究医理,有炙手生春之效。光绪元年创建高山书院”;潘友庆,“常州史有良曾聘其为西席”;苏裕勋,“入泮后坐馆,学生较多”。

耕读之家多喜周济贫困,崇尚礼节。江阴李氏“世守耕读二百余载,藉祖诒谷……拨田赡族”。宜兴许士荣“家世耕读,居家俭约,然好周人之急。道光癸未涝甚,族中往往不举火,士荣贷钱八万以赡之”。

无锡地区流传的“一担两尚书”“一榜九进士”等传说,反映苏南地区人们重视耕读进入上流社会的现象:

明朝嘉靖年间的一天,无锡东乡的张泾街上来了一对年轻夫妻。两人都衣衫褴褛,满身泥污。那个男子肩上扛着一根扁担,两头的淘箩里各坐一个年幼的男孩。有好事者上前一问,原来他们来自长安乡的上舍村,家里很穷。这一年,长安乡又闹饥荒,夫妻俩走投无路,就逃荒到泾皋里来。两个儿子还都很小,就把他们装在淘箩里挑着带出来,因为天气热,还在两只淘箩上盖了两只笠帽。不少人向他们投以好奇同情的目光,有人问淘箩里装的是什么?那父亲便答道:“两个射尿坯”(张泾一带的百姓把尚未读书的孩子叫射尿坯,“尿”无锡话读作“书”)。有位白胡须老头听了,连连说:“好好,一担两尚书。”这位老者善良幽默,把土话“射尿”变成谐音“尚书”。尚书是不小的官,不想一句玩笑话,后来竟成了事实。原来这两个男孩一个就是顾宪成,另一个是他的弟弟顾允成。

“一榜九进士”也流传于无锡地区:

无锡孔庙大门东西侧各树有一座下马碑,石碑上刻有“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的字句,另有一牌坊次间横梁上,东面一匾写着“六科三解元”,西面一匾写着“一榜九进士”。说的是在封建时代科举制度下,无锡地区人才辈出,在六次府考中无锡有三个人考中解元(第一名),特别是在乾隆年间三年一次的京城会试中.竟一榜考上了九个进士。

由此观之,苏南的耕读文化使一般民众安于求田问舍、读书教子,过着平静的田园生活,远离了残忍的官场诈斗、政治陷害、皇权争夺等残忍之事,其精神方面的幸福指数显然远高于苏北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