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江苏风俗史:元至民国时期的生态环境与风俗变化

江苏风俗史:元至民国时期的生态环境与风俗变化

【摘要】:江苏南北的经济、文化差距,自南宋开始形成。南宋与金以淮河为界,造成苏北成为南宋的弃地,又是金的边地。双方在这一区域混战不断。苏南与苏北的风俗也产生了乾坤倒置式的变化。元至元十四年,升高邮为路总管府,领1录事司及高邮、兴化2县。常州路,至元十四年升为路。清代行政区划略有变化,但府县的设置无大变化。

苏南北的经济文化差距,自南宋开始形成。史称:“自晋元南渡,东南文物渐盛,至于李唐,益加繁昌。安史之乱,江淮独全,历五季纷争,中原之地五易其姓,杀戮几尽,而东南之邦民有定主。七十八年间,咸获安业。逮宋龙兴,伐罪吊民,五国咸归,未尝妄杀一人。自后数十百年间,西北时有少警,而东南晏然,斯民弥得休息。以至元丰中,比往古极盛之时,县邑之增,几至三倍。民户之增,几至十倍。财货之增,几至数十百倍。至于庠序之兴,人才之盛,地气天灵,巍巍赫赫,往古中原极盛之时,有所不逮。”

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留守杜充掘开黄河南堤,黄河河水开始在苏北成灾。南宋与金以淮河为界,造成苏北成为南宋的弃地,又是金的边地。双方在这一区域混战不断。明弘治年间,刘大夏治水,把黄河水全部逼入淮河,苏北成为年年被祸的行洪区,一直持续到1855年黄河北归。苏南与苏北的风俗也产生了乾坤倒置式的变化。

在元代,徐州、邳州原属京东行省。徐州降为下州领萧县1县。邳州,在至元八年划属归德府。十二年,复置睢宁、宿迁两县,属淮安。十五年,还来属。领3县:下邳、宿迁、睢宁。扬州路,在至元十三年,初建大都督府,置江淮行中书省。十四年,改为扬州路总管府。后改立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割出高邮府为散府,所领:录事司、江都、泰兴、真州(领扬子、六合)、泰州(领海陵、如皋)、通州(领静海、海门)、崇明州。至元十三年,行淮东安抚司。十四年,改立淮安总管府,领山阳、盐城、淮安、淮阴、新城、清河、桃园7县,设录事司。二十年,升为淮安府路,并淮安、新城、淮阴3县入山阳,兼领临淮府、海宁、泗、安东4郡,其盱眙、天长、临淮、虹、五河、赣榆、朐山、沭阳各归所隶。二十七年,革临淮府,以盱眙、天长隶泗州。元至元十四年,升高邮为路总管府,领1录事司及高邮、兴化2县。二十年,废安宜府为宝应县来属,又并录事司,改高邮路为府,属扬州路。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有平江路,至元十三年升平江路。领1录事司和吴县、长洲2县,昆山、常熟吴江等州。常州路,至元十四年升为路。领1录事司、晋陵、武进县2县,宜兴州、无锡2州。至元十二年,设江阴军,行安抚司事。十四年,升为江阴路总管府,后降为江阴州。镇江在至元十三年,升为镇江路。领1录事司和丹徒、丹阳、金坛3县。集庆路,下设上元、江宁、句容3县,溧水、溧阳2州。

在明代,应天府领上元、江宁、句容、溧阳、溧水、高淳、江浦、六合8县。凤阳府泗州领盱眙、天长2县;淮安府领山阳、清河、盐城、安东、桃源、沭阳、海州、赣榆、邳州、宿迁、睢宁11个州县。扬州府领江都、仪真、泰兴、高邮州、宝应、兴化、泰州、如皋、通州、海门10个州县。苏州府领吴、长洲、吴江、昆山、常熟、嘉定6县。太仓州领崇明1县。常州府领武进、无锡、江阴、宜兴、靖江5县。镇江府领丹徒、丹阳、金坛3县。徐州领萧、沛、丰、砀山4县。

清代行政区划略有变化,但府县的设置无大变化。康熙六年以后,把江南省分为江苏、安徽两省,从此始有“江苏”。雍正初年设立海州、通州、太仓3个直隶州;并“升州析县”,从长洲县析出元和县,常熟县析出昭文县,吴江县析出震泽县,昆山县析出新阳县,武进县析出阳湖县,无锡县析出金匮县,宜兴县析出荆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