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泗州大圣-江苏风俗史

泗州大圣-江苏风俗史

【摘要】:僧伽大师,又名泗州大圣、泗州和尚,原为古印度人,俗姓何氏。濒临泗水的泗州大圣塔,“舟人往来与居人祈祷立应”。全国有泗州大圣神迹的地方不一而举。嘉兴东塔讲寺,“宋初为泗州大圣塔院”。浙江仙居二十都官岭泗州堂,由宋吴里仁建,“祀泗州大圣。春月士女祈梦者甚众”。明以前,通州狼山之巅一直有寺庙,祀泗州大圣。明代行巩,“梦泗州大圣衣覆顶而落发”。康熙十九年,泗州大圣塔遭水淹,沉入洪泽湖底。

唐宋时代,泗州是中国佛教圣地。唐时民谣:“只闻有泗州和尚,不见有五县天子。”

禅宗在唐代兴盛以来,禅师们常常游方学道。到唐末,信徒集中朝拜的地方有四处:一是五台山——文殊菩萨的圣地;二是泗州普光王寺——僧伽大圣的圣地;三是终南山——三阶教圣地;四是凤翔法门寺——佛骨圣地。

僧伽大师,又名泗州大圣、泗州和尚,原为古印度人,俗姓何氏。唐龙朔(661—663年)开始游历北方,隶名楚州龙兴寺。后在泗州临淮县信义坊乞地施标,准备建寺院于其标下,掘得古香积寺铭记及金像,上有“普照王佛”字样,遂建寺院。唐景龙二年(708年),唐中宗遣使迎入都城,入内道场,尊为国师,不久出居荐福寺。一日,唐中宗于内殿语僧伽:“京畿无雨已是数月,愿师慈悲,解朕忧迫。”僧伽乃将瓶水泛洒,瞬间阴云骤起,甘雨大降。唐中宗诏赐所修寺额,命名为“临淮寺”。僧伽请以“普照王寺”为名。唐中宗以“照”字犯武后庙讳,乃改为“普光王寺”,御笔亲书其额以赐。景龙四年三月二日,僧伽于长安荐福寺端坐圆寂。唐中宗谕令于荐福寺起塔,漆身供养。唐中宗曾问万回:“僧伽大师何人耶?”万回称:“是观音化身也。”

僧伽有弟子三人,慧岸、慧俨、木叉。胡适指出:“在《西游记》里,惠岸和木叉已并作一人,成为观音菩萨的大弟子了。”

僧伽于公元710年圆寂,李白时年9岁。但李白赋有《僧伽歌》,述及与僧伽论道事:“真僧法号号僧伽,有时与我论三车。问言诵咒几千徧,口道恒河沙复沙。……嗟予落泊江淮久,罕遇真僧说空有。一言忏尽波罗夷,再礼浑除犯轻垢。”此事或恐李白附会或误会,但于此可见李白对僧伽的景仰。

僧伽圆寂58年后出生的韩愈,在《送僧澄观》诗中,曾批评僧伽:“浮屠西来何施为,扰扰四海争奔驰。构楼架阁切星汉,夸雄斗丽止者谁?僧伽后出淮泗上,势到众佛尤恢奇。”

据罗世平研究,唐代由于观世音菩萨信仰的流行,民间信众对具有超凡神迹的人物也加以神化,将他们比作观音化现,造经画像,虔心供养,为一时风尚。从流传下来的文献及经像来看,唐代僧伽和尚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敦煌莫高窟有他的经像留存。经文开篇叙僧伽身世,原居东海净土,因奉教化众生使命与弥勒佛同时下凡,在西方为释迦牟尼,至东土即号泗州僧伽,化度阎浮之中善缘众生。全篇经文都在神化僧伽和尚,俨然是东方的救世主。

苏州芦墟镇泗州寺,创于唐景龙二年(709年),“相传为泗州大圣过化之地,塑像存焉,宋元间名僧迭居”。厦门南普陀寺,始建于唐末,又名泗州寺,宋代改名普照寺。

王智兴任徐州刺史、武宁军节度使时,利用泗州佛教的影响力,大量发放度牒,以大肆敛财,甚至连苏南地区的百姓也纷纷北上购买。李德裕《王智兴度僧尼状》:“王智兴于所属泗州置僧尼戒坛,自去冬于江淮以南,所在悬榜招置。江淮自元和二年后,不敢私度,闻泗州有坛,户有三丁,必令一丁落发,意欲规避王徭,影庇资产。”李德裕在镇江蒜山渡清查,每天过江有100余人,仅有14人原是出家之人,其余均是购买泗州度牒的苏州、常州百姓。

至宋时,对僧伽的崇拜更加风行。苏轼著有《泗州大圣传》对僧伽籍贯进行考证:“和尚何国人也,又曰世莫知其所从来。云不知何国人也。近读《隋书·西域传》,乃有何国。”濒临泗水的泗州大圣塔,“舟人往来与居人祈祷立应”。朱熹恭维宰相刘挚,托市井语称:“过南京不见刘待制,如过泗州不见大圣。”

元丰六年(1083年),郴州酒税监张舜民实地观察:“寺号普照王,塔在一偏,大圣面西座,开钥谛观久之。或云所见喜愠大小各异,亦有竟不睹者。塔间货贝山积,谒礼自远至者常如市哄。”泗州大圣塔常有神迹。张舜民亲睹:“大圣见塔上,始见香烟如雾,笼闭四周。少顷,有物如拳许在相轮上,或坐或作,往来周旋不止,每至东南角少竚立,至暮不灭。又自塔下烟雾如甑气上腾,少间雨作。”

另据张舜民叙述,泗州刘士彦从睦州前去开封,舣舟宿淮泗间,忽遇一位十七八岁的乞者,赠刘二粒豆。“刘始病蛊,不能下食,即食如初而益多。今刘面色如丹,然一岁一发,渴饮水数斗,觉二豆腹中如枣大。”

全国有泗州大圣神迹的地方不一而举。崇宁(1102—1106年)中,扬州甘泉县法净寺,“塔有泗州大圣示现,始衣紫,转相轮上,少顷衣变青,复行数匝,隐身入相轮。远近士众见者瞻礼”。赵州高邑县乾明院塔的兴建,缘于一富家妻路氏“夜梦泗州大圣菩萨”,遂舍财募工,镂僧伽像安置于塔中,永为供养。嘉兴东塔讲寺,“宋初为泗州大圣塔院”。广东归善县泗州塔,“东坡有诗并自注引泗州大圣传,是大圣即僧伽也”。浙江仙居二十都官岭泗州堂,由宋吴里仁建,“祀泗州大圣。春月士女祈梦者甚众”。

明以前,通州狼山之巅一直有寺庙,祀泗州大圣。《狼山大圣僧伽歌》:“临淮建塔复不牢,塔行江上飞如箭。从此展化到海东,泗州大圣狼山见。”明代行巩,“梦泗州大圣衣覆顶而落发”。

宋室南渡,泗州的地位急剧衰落。明以后,泗州尽管有祖陵的政治优势,但水患频频,已成经济文化瘠土。康熙十九年(1680年),泗州大圣塔遭水淹,沉入洪泽湖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