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江苏乡饮乡射:礼仪之制融入日常

江苏乡饮乡射:礼仪之制融入日常

【摘要】:乡饮、乡射礼在《仪礼》《礼记》《周礼》中叙述甚详,是井田制时代的重要礼俗,但先秦时代在江苏的实施情况,于史无载。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苏南的乡饮乡射礼一度中断。史称“三吴旧有乡射礼,久不复修”。乡饮、乡射是统治者以礼治天下的具体实践,乡饮、乡射实施的场合是学校,这样也使得官方大力普及学校教育。乡饮、乡射之礼在江苏的规范化和常态化,使得普通民众可以直观地理解朝廷制定的礼仪之制,把礼仪融入日常生活中。

乡饮、乡射礼在《仪礼》《礼记》《周礼》中叙述甚详,是井田制时代的重要礼俗,但先秦时代在江苏的实施情况,于史无载。汉以后则记载较多,史迹班班可考。

司马迁自述:“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汉代邹、峄皆属徐州地域。

在朝廷层面,乡射礼与始杀斩牲联系起来,“自郊膢,春秋飨射,天子射麑掩雉,献诸宗庙,扶阳发滞,养老致敬,化之至也”。这一极具代表性的礼仪,在苏北民间也非常流行。王莽时代,沛人戴宾弟子刘昆,门下弟子通常为500余人,“每春秋飨射,常备列典仪,以素木瓠叶为俎豆,桑弧蒿矢,以射‘菟首’。每有行礼,县宰辄率吏属而观之”。东汉光武帝时,徐州琅琊人伏湛“为青[州]、徐[州]所信向”,“以为礼乐政化之首,颠沛犹不可违。是岁奏行乡饮酒礼,遂施行也”。

乡饮酒礼体现了严格的礼俗:“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入三揖而后至阶,三让而后升,所以致尊让也。盥洗扬觯,所以致洁也。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尊让洁敬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君子尊让则不争,洁敬则不慢。不慢不争,则远于斗辨矣;不斗辨则无暴乱之祸矣。斯君子之所以免于人祸也。”乡饮酒礼明确尊卑长幼之序:“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合诸乡射,教之乡饮酒之礼,而孝悌之行立。”

乡射礼紧接在乡饮酒礼之后,礼节也非常隆重。“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

汉代乡饮酒礼与周代有了很大变化。《汉官仪》曰:辟雍,“三月、九月,皆于中行乡射礼”。永平二年三月,汉明帝率群臣“躬养三老、五更于辟雍。行大射大礼。郡、县、道行乡饮酒于学校,皆祀圣师周公、孔子,牲以犬”。郑玄注《乡饮酒礼》曰:“今郡国十月行乡饮酒礼,党正每岁邦索鬼神而祭祀,则以礼属民而饮酒于序,以正齿位之礼。凡乡党饮酒,必于民聚之时,欲其见化知尚贤尊长也。玄冠衣皮弁服,与《礼》异。”

长期属于徐州的淮北市梧桐村出土的《乡射礼》画像石,主要人物头戴筒形帽,手拿酒器觯,此人是乡射礼的组织者和策划者。画面的左边是乡射礼中的“释获”者。画面的右边是乡射礼中的宾。宾的旁边还立一人,是乡射礼中的司马,或司射。《乡射礼》还有两武士分别持剑拿盾,作进攻与防御的表演。有人身着长袍,怀抱一捆物品,可能是乡射礼中的箭矢或靶之类的东西。画像中的释获者,一手握棨戟及算筹,棨戟上悬泡状物作射箭之矢,释获负责报告射中与否,并用算筹计算胜负。

两汉时,江苏其他地区的礼乐文化仍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像乡射之礼,至少在东汉时即行于江南地区。东汉建武六年,李忠迁丹阳太守,“[李]忠以丹阳越俗不好学,嫁娶礼仪,衰于中国,乃为起学校,习礼容,春秋乡饮,选用明经”。东汉初,在鲁地“修乡射之礼”的鲍永迁扬州牧,“时南土尚多寇暴,永以吏人痍伤之后,乃缓其衔辔”。

泰始六年十一月,晋武帝幸辟雍,行乡饮酒之礼,赐太常博士、学生帛、牛酒各有差。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苏南的乡饮乡射礼一度中断。史称“三吴旧有乡射礼,久不复修”。羊玄保、蔡兴宗先后为会稽太守,大力恢复乡射礼,“行之,礼仪甚整”。

乡饮、乡射是统治者以礼治天下的具体实践,乡饮、乡射实施的场合是学校,这样也使得官方大力普及学校教育。江宁县学建学记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三代之学,莫备于周。周之制自比闾族党,以达州乡国都,莫不有学,学莫不有师。凡属民读法,乡饮乡射,以至于六德、六行、五礼、六乐,无非教以人伦,使有亲、有义、有序、有别、有信,各得以尽其分焉。民化俗成人,人有士君子之行者。”这一理想一直被传统的统治者所奉行。

杨宽指出:“乡饮酒礼是我国周代乡学中举行酒会的礼节,秦汉以后曾长期为士大夫所沿用,只是在礼节上略为增减而已。”

乡饮、乡射之礼在江苏的规范化和常态化,使得普通民众可以直观地理解朝廷制定的礼仪之制,把礼仪融入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