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各国战争频繁,促进了各民族风俗的相互交融。到战国时期,随着吴国的灭亡和吴故地归入楚国的版图,这一地区的吴人风俗已被楚风俗所融合取代。1978年发现的战国中期淮阴的高庄墓,反映苏北地区各种风俗的融合。以上墓葬中的葬俗基本反映了楚俗在江苏全境的影响和流行。公元前333年,楚国打败越国后,占领了淮河领域,彭城逐渐成为三楚的中心,楚风荆俗对苏南、苏北有着更大的影响。......
2023-07-31
楚礼法对江苏南北均产生较大的影响。尽管江苏地域属于东夷族属,与中原地区的风俗有着一定的差异。但到战国晚期,江苏全境成为楚域。“泗上,徐州,春秋时楚北境也。”据楚国春申君黄歇云,留(今江苏沛县东南)、泗水以北等地区,“皆平原四达膏腴之地也”。
楚人最典型的风俗,一言以蔽之:“楚人信巫鬼,重淫祀。”有人认为,楚人的风俗与华夏和蛮夷的不同之处,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崇拜凤凰、太阳和火;崇尚红色、东方和左方;信鬼神、重巫觋和喜行卜。
楚昭王(公元前516―前489年在位)时,观身父系统阐述了楚国的宗教风俗:
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是使制神之处位次主,而为之牲器时服,而后使先圣之后之有光烈,而能知山川之号、高祖之主、宗庙之事、昭穆之世、齐敬之勤、礼节之宜、威仪之则、容貌之崇、忠信之质、禋洁之服,而敬恭明神者,以为之祝。使名姓之后,能知四时之生、牺牲之物、玉帛之类、采服之仪、彝器之量、次主之度、屏摄之位、坛场之所、上下之神、氏姓之出,而心率旧典者为之宗。于是乎有天地神民类物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祸灾不至,求用不匮。
学者研究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像周礼的大蜡斩牲被定为楚国的官方礼仪。而现有的出土楚墓表明,尽管以蛮夷自居,但楚国事实上非常尊崇周礼。当然,楚国在许多方面还保留自己独特的风习。如楚国一直没有完成由狩猎保护神向农神(谷神)崇拜的转变。
楚以武兴,不修文德,楚俗重义轻死。《史记·货殖列传》:“浙江南则越。夫吴自阖庐、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游子弟。”“越、楚则有三俗。夫自淮北沛、陈、汝南、南郡,此西楚也。其俗剽轻,易发怒,地薄,寡于积聚。”楚亡前后,以彭城为中心的苏北地区,武人如过江之鲫,虽贩缯屠狗、织薄吹箫、牢头狱吏、寄食浪子、帝王贵胄,亦精通剑术武技,慷慨悲歌。
楚国统治时期,江苏境内普通民人的主食是饭稻羹鱼,并伴食其他水生物。《史记·货殖列传》:“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埶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张守节《史记正义》对此注曰:“江淮以南有水族,民多食物。”“楚越水乡,足螺鱼鳖,民多采捕积聚,叠包裹,煮而食之”,民众“食螺蛤等物”。《盐铁论》:“盖越美嬴蚌而简太牢。”
先秦时期,羹、脍、脯均是最常见的烹饪方法。《史记正义》:“大羹,肉汁也。祫祭有肉汁为羹,无盐菜之芼和也。”《史记索隐》:“羹之有菜者用梜”。羹又名“热啜”。据《史记索隐》:热啜,“谓热而啜之,是羹也”。羹勺名斟,有“羊羹不斟”之说。《史记正义》:“簋,所以盛饭也。刑,所以盛羹也。”
郑灵公元年春,楚献鼋于灵公。子家、子公见灵公独食鼋羹而没有分给两人。子公不悦,硬尝鼋羹而出。灵公怒,欲杀子公。子公与子家谋弑灵公。鼋羹当是楚人美食,后来汉人尤喜食羹。
楚地盛行始杀斩牲之典“膢”(即膒膢)。汉以前的田猎祭典,就是祭祀虎属。《风俗通义》:“楚俗常以十二月祭饮食也。又曰:‘尝新始杀也,食新曰膒膢。’”动物学家多认为,虎于200万年前发源于长江下游地区。是以古代江南为多虎之区。但江南的开发要晚于淮北,加上江南相对多山,是以江南虎迹更为普遍。商代苏北地区曾是东夷飞虎部族的活动地域。今天的邳州城标就是虎形辟邪。《易》曰:“云从龙,风从虎。”《山海经·大荒东经》大量描写了地理生态,称靖人(小人国)“人面兽身”;国和白民之国,均“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据郭璞注,君子国“亦使虎豹”;高诱称“国人衣冠带剑食兽,使二文虎也”。令尹子文初生,弃于瞢中,被虎乳而活。楚人谓乳为“穀”,谓虎为“於菟”,故名穀於菟,字子文。楚人谓虎为“班”,子文后人以班为姓。且楚人应该曾经以虎肉为食。周赧王使者武公谓楚相昭子曰:“夫虎肉臊。”可见人们都知道虎肉的味道。
楚人好歌舞。学者指出:楚国是巫风极盛的国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好舞。不仅民间风行,而且宫廷中亦大为盛行。最能表现楚舞特色的就是长袖细腰舞蹈。根据江苏徐州等地的大量汉代画像石,楚国的舞乐之风、信鬼好巫、迷恋升仙、尊凤、崇熊等风俗甚至在汉代还得到了延续。
楚人善歌赋。战国前,楚多隐士,喜著述作歌以讽世,如老莱子、接舆、庄子、鬼谷子、鹖冠子等。楚亡后,更有许多“通易经,术黄帝、老子,博闻远见”者隐于民间。这种思想甚至直接影响了汉初统治者的政治思维。在寿春沦亡直至项羽及汉高祖的楚军灭秦之后,数十年间楚国旧臣们向淮南各地散亡,对于历来只盛行于宫廷中的辞赋文学转而开始向其所处的整个地域广泛流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西汉初期,辞赋文学的传统已经从荆楚转移至江淮地区。
楚人有象战之俗。远古时代,江苏范围内野象分布极广。野象的生活区,显然以广袤的森林居多。殷商时期,人工驯养野象。殷墟中不但有大量大象的骨头,且甲骨文常见到“获象”“来象”的记载。罗振玉指出:“象为南越大兽,此后世事。古代则黄河南北亦有之。”学者公认《吕氏春秋·古乐篇》所载:“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以帅逐之,至于江南。”“此殷代有象之确证矣。”徐中舒指出:“《禹贡》豫州、徐州二地,字均从邑。其命名之义,徐为国名,豫当以产象得名,与秦时之象郡以产象得名者相同。”“爲”字即为人“牵象之形”。舜为妫姓,“嬀”字从“爲”,显为服象之民族,传说中多有象为舜耕之事。殷人文字仍把“爲”写成牵象形,青铜器及石鼓文中均予以继承。
楚地盛行始杀斩牲之典“膢”(即膒膢)。汉以前的田猎祭典,就是祭祀虎属。《风俗通义》:“楚俗常以十二月祭饮食也。又曰:‘尝新始杀也,食新曰膒膢。’”动物学家多认为,虎于200万年前发源于长江下游地区。是以古代江南为多虎之区。但江南的开发要晚于淮北,加上江南相对多山,是以江南虎迹更为普遍。商代苏北地区曾是东夷飞虎部族的活动地域。今天的邳州城标就是虎形辟邪。《易》曰:“云从龙,风从虎。”《山海经·大荒东经》大量描写了地理生态,称靖人(小人国)“人面兽身”;国和白民之国,均“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据郭璞注,君子国“亦使虎豹”;高诱称“国人衣冠带剑食兽,使二文虎也”。令尹子文初生,弃于瞢中,被虎乳而活。楚人谓乳为“穀”,谓虎为“於菟”,故名穀於菟,字子文。楚人谓虎为“班”,子文后人以班为姓。且楚人应该曾经以虎肉为食。周赧王使者武公谓楚相昭子曰:“夫虎肉臊。”可见人们都知道虎肉的味道。
楚人好歌舞。学者指出:楚国是巫风极盛的国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好舞。不仅民间风行,而且宫廷中亦大为盛行。最能表现楚舞特色的就是长袖细腰舞蹈。根据江苏徐州等地的大量汉代画像石,楚国的舞乐之风、信鬼好巫、迷恋升仙、尊凤、崇熊等风俗甚至在汉代还得到了延续。
楚人善歌赋。战国前,楚多隐士,喜著述作歌以讽世,如老莱子、接舆、庄子、鬼谷子、鹖冠子等。楚亡后,更有许多“通易经,术黄帝、老子,博闻远见”者隐于民间。这种思想甚至直接影响了汉初统治者的政治思维。在寿春沦亡直至项羽及汉高祖的楚军灭秦之后,数十年间楚国旧臣们向淮南各地散亡,对于历来只盛行于宫廷中的辞赋文学转而开始向其所处的整个地域广泛流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西汉初期,辞赋文学的传统已经从荆楚转移至江淮地区。
楚人有象战之俗。远古时代,江苏范围内野象分布极广。野象的生活区,显然以广袤的森林居多。殷商时期,人工驯养野象。殷墟中不但有大量大象的骨头,且甲骨文常见到“获象”“来象”的记载。罗振玉指出:“象为南越大兽,此后世事。古代则黄河南北亦有之。”学者公认《吕氏春秋·古乐篇》所载:“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以帅逐之,至于江南。”“此殷代有象之确证矣。”徐中舒指出:“《禹贡》豫州、徐州二地,字均从邑。其命名之义,徐为国名,豫当以产象得名,与秦时之象郡以产象得名者相同。”“爲”字即为人“牵象之形”。舜为妫姓,“嬀”字从“爲”,显为服象之民族,传说中多有象为舜耕之事。殷人文字仍把“爲”写成牵象形,青铜器及石鼓文中均予以继承。
楚地盛行始杀斩牲之典“膢”(即膒膢)。汉以前的田猎祭典,就是祭祀虎属。《风俗通义》:“楚俗常以十二月祭饮食也。又曰:‘尝新始杀也,食新曰膒膢。’”动物学家多认为,虎于200万年前发源于长江下游地区。是以古代江南为多虎之区。但江南的开发要晚于淮北,加上江南相对多山,是以江南虎迹更为普遍。商代苏北地区曾是东夷飞虎部族的活动地域。今天的邳州城标就是虎形辟邪。《易》曰:“云从龙,风从虎。”《山海经·大荒东经》大量描写了地理生态,称靖人(小人国)“人面兽身”;国和白民之国,均“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据郭璞注,君子国“亦使虎豹”;高诱称“国人衣冠带剑食兽,使二文虎也”。令尹子文初生,弃于瞢中,被虎乳而活。楚人谓乳为“穀”,谓虎为“於菟”,故名穀於菟,字子文。楚人谓虎为“班”,子文后人以班为姓。且楚人应该曾经以虎肉为食。周赧王使者武公谓楚相昭子曰:“夫虎肉臊。”可见人们都知道虎肉的味道。
楚人好歌舞。学者指出:楚国是巫风极盛的国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好舞。不仅民间风行,而且宫廷中亦大为盛行。最能表现楚舞特色的就是长袖细腰舞蹈。根据江苏徐州等地的大量汉代画像石,楚国的舞乐之风、信鬼好巫、迷恋升仙、尊凤、崇熊等风俗甚至在汉代还得到了延续。
楚人善歌赋。战国前,楚多隐士,喜著述作歌以讽世,如老莱子、接舆、庄子、鬼谷子、鹖冠子等。楚亡后,更有许多“通易经,术黄帝、老子,博闻远见”者隐于民间。这种思想甚至直接影响了汉初统治者的政治思维。在寿春沦亡直至项羽及汉高祖的楚军灭秦之后,数十年间楚国旧臣们向淮南各地散亡,对于历来只盛行于宫廷中的辞赋文学转而开始向其所处的整个地域广泛流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西汉初期,辞赋文学的传统已经从荆楚转移至江淮地区。
楚人有象战之俗。远古时代,江苏范围内野象分布极广。野象的生活区,显然以广袤的森林居多。殷商时期,人工驯养野象。殷墟中不但有大量大象的骨头,且甲骨文常见到“获象”“来象”的记载。罗振玉指出:“象为南越大兽,此后世事。古代则黄河南北亦有之。”学者公认《吕氏春秋·古乐篇》所载:“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以帅逐之,至于江南。”“此殷代有象之确证矣。”徐中舒指出:“《禹贡》豫州、徐州二地,字均从邑。其命名之义,徐为国名,豫当以产象得名,与秦时之象郡以产象得名者相同。”“爲”字即为人“牵象之形”。舜为妫姓,“嬀”字从“爲”,显为服象之民族,传说中多有象为舜耕之事。殷人文字仍把“爲”写成牵象形,青铜器及石鼓文中均予以继承。
西周以前,苏北是象牙产地。周代淮夷所献象齿,说明这里盛产大象。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和伍子胥等率军伐楚,大败楚军于柏举,攻至楚都郢,楚昭王逃离郢都到达睢水。“尹固与王同舟,王使执燧象以奔吴师。”在战争中使用了象战。至战国时,野象数量急剧下降,平时已难得为人所见。韩非子曾云:“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
值得注意的是,楚末,春申君曾以荀子为兰陵令,辖境包括苏北许多地区。荀子对古代民俗做出了新的解释。他认为礼和俗的关系方面,在君子则以为礼,在百姓则以为俗。荀子论俗,多不在信仰、祈祷、卜筮等活动,而在于民风民气的表现。荀子强调入国观民,入境观俗,看到了民俗的差异性。
张亮采认为,春秋时代开始出现隐语。楚人所作歌谣尤好隐语。如接舆讽孔子、渔父讽屈原等。战国晚期楚人用隐语创作的《鸡鸣歌》,涉及许多楚史和楚国礼俗,广泛流行于苏北地区,并长期被学者视为题意难明,“错简紊误”,以至于千余年无解。
随着秦军自西攻占楚国王畿,楚国宗室故旧及六国反秦人士多逃至淮泗等地。如张良从淮阳迁到下邳,项梁、项羽、项伯从项城迁到下相、下邳等地,刘邦曾祖从大梁迁到下邳,周勃家人则从卷迁到沛。西楚都彭城,楚国故旧也多东迁新王畿。也就是说,战国末年,由于六国故旧大量东迁彭城一带,苏北地域实际上融入了六国的风俗,当然,楚俗要占主要地位。
按照楚俗,败军的楚将多自杀。这个风俗流行于苏北,与苏北有重要关系的项燕、项羽、钟离眜、龙且结局皆为自杀。后来继承楚俗的西汉,有罪之臣也多自杀。
汉以前,苏俗以“桃”喻战国时楚国,称汉所封楚国为“楚”。陈地原为陈国都城,陈灭国后陈县为楚末年王畿。这里在上古时被称为桃地。此地为舜的诞生地。据《大戴礼记》:“舜有禹代兴,禹卒受命,乃迁邑姚姓于陈。”“姚”同“桃”。《尚书大传》:“舜生姚墟。”《帝王世纪》:“[握登]生舜于姚墟,故姓姚氏。”《风土记》又作:“舜,东夷之人,生于桃丘。”此非古人之误,而是姚墟即桃丘。《集韵》:“姚……通作桃。”项羽死后,刘邦不诛项氏,封项襄为“桃侯”(后称“桃安侯”)。并赐姓刘。项襄本为项燕幼子,楚汉鼎革之际,无论于熊楚,还是项楚,均最具代表性。项襄“桃侯”之“桃”,有“旧荆”“旧楚”之意。
总之,楚俗对苏北、对两汉均有极大的影响。
西周以前,苏北是象牙产地。周代淮夷所献象齿,说明这里盛产大象。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和伍子胥等率军伐楚,大败楚军于柏举,攻至楚都郢,楚昭王逃离郢都到达睢水。“尹固与王同舟,王使执燧象以奔吴师。”在战争中使用了象战。至战国时,野象数量急剧下降,平时已难得为人所见。韩非子曾云:“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
值得注意的是,楚末,春申君曾以荀子为兰陵令,辖境包括苏北许多地区。荀子对古代民俗做出了新的解释。他认为礼和俗的关系方面,在君子则以为礼,在百姓则以为俗。荀子论俗,多不在信仰、祈祷、卜筮等活动,而在于民风民气的表现。荀子强调入国观民,入境观俗,看到了民俗的差异性。
张亮采认为,春秋时代开始出现隐语。楚人所作歌谣尤好隐语。如接舆讽孔子、渔父讽屈原等。战国晚期楚人用隐语创作的《鸡鸣歌》,涉及许多楚史和楚国礼俗,广泛流行于苏北地区,并长期被学者视为题意难明,“错简紊误”,以至于千余年无解。
随着秦军自西攻占楚国王畿,楚国宗室故旧及六国反秦人士多逃至淮泗等地。如张良从淮阳迁到下邳,项梁、项羽、项伯从项城迁到下相、下邳等地,刘邦曾祖从大梁迁到下邳,周勃家人则从卷迁到沛。西楚都彭城,楚国故旧也多东迁新王畿。也就是说,战国末年,由于六国故旧大量东迁彭城一带,苏北地域实际上融入了六国的风俗,当然,楚俗要占主要地位。
按照楚俗,败军的楚将多自杀。这个风俗流行于苏北,与苏北有重要关系的项燕、项羽、钟离眜、龙且结局皆为自杀。后来继承楚俗的西汉,有罪之臣也多自杀。
汉以前,苏俗以“桃”喻战国时楚国,称汉所封楚国为“楚”。陈地原为陈国都城,陈灭国后陈县为楚末年王畿。这里在上古时被称为桃地。此地为舜的诞生地。据《大戴礼记》:“舜有禹代兴,禹卒受命,乃迁邑姚姓于陈。”“姚”同“桃”。《尚书大传》:“舜生姚墟。”《帝王世纪》:“[握登]生舜于姚墟,故姓姚氏。”《风土记》又作:“舜,东夷之人,生于桃丘。”此非古人之误,而是姚墟即桃丘。《集韵》:“姚……通作桃。”项羽死后,刘邦不诛项氏,封项襄为“桃侯”(后称“桃安侯”)。并赐姓刘。项襄本为项燕幼子,楚汉鼎革之际,无论于熊楚,还是项楚,均最具代表性。项襄“桃侯”之“桃”,有“旧荆”“旧楚”之意。
总之,楚俗对苏北、对两汉均有极大的影响。
西周以前,苏北是象牙产地。周代淮夷所献象齿,说明这里盛产大象。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和伍子胥等率军伐楚,大败楚军于柏举,攻至楚都郢,楚昭王逃离郢都到达睢水。“尹固与王同舟,王使执燧象以奔吴师。”在战争中使用了象战。至战国时,野象数量急剧下降,平时已难得为人所见。韩非子曾云:“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
值得注意的是,楚末,春申君曾以荀子为兰陵令,辖境包括苏北许多地区。荀子对古代民俗做出了新的解释。他认为礼和俗的关系方面,在君子则以为礼,在百姓则以为俗。荀子论俗,多不在信仰、祈祷、卜筮等活动,而在于民风民气的表现。荀子强调入国观民,入境观俗,看到了民俗的差异性。
张亮采认为,春秋时代开始出现隐语。楚人所作歌谣尤好隐语。如接舆讽孔子、渔父讽屈原等。战国晚期楚人用隐语创作的《鸡鸣歌》,涉及许多楚史和楚国礼俗,广泛流行于苏北地区,并长期被学者视为题意难明,“错简紊误”,以至于千余年无解。
随着秦军自西攻占楚国王畿,楚国宗室故旧及六国反秦人士多逃至淮泗等地。如张良从淮阳迁到下邳,项梁、项羽、项伯从项城迁到下相、下邳等地,刘邦曾祖从大梁迁到下邳,周勃家人则从卷迁到沛。西楚都彭城,楚国故旧也多东迁新王畿。也就是说,战国末年,由于六国故旧大量东迁彭城一带,苏北地域实际上融入了六国的风俗,当然,楚俗要占主要地位。
按照楚俗,败军的楚将多自杀。这个风俗流行于苏北,与苏北有重要关系的项燕、项羽、钟离眜、龙且结局皆为自杀。后来继承楚俗的西汉,有罪之臣也多自杀。
汉以前,苏俗以“桃”喻战国时楚国,称汉所封楚国为“楚”。陈地原为陈国都城,陈灭国后陈县为楚末年王畿。这里在上古时被称为桃地。此地为舜的诞生地。据《大戴礼记》:“舜有禹代兴,禹卒受命,乃迁邑姚姓于陈。”“姚”同“桃”。《尚书大传》:“舜生姚墟。”《帝王世纪》:“[握登]生舜于姚墟,故姓姚氏。”《风土记》又作:“舜,东夷之人,生于桃丘。”此非古人之误,而是姚墟即桃丘。《集韵》:“姚……通作桃。”项羽死后,刘邦不诛项氏,封项襄为“桃侯”(后称“桃安侯”)。并赐姓刘。项襄本为项燕幼子,楚汉鼎革之际,无论于熊楚,还是项楚,均最具代表性。项襄“桃侯”之“桃”,有“旧荆”“旧楚”之意。
总之,楚俗对苏北、对两汉均有极大的影响。
有关江苏风俗史的文章
春秋时期,各国战争频繁,促进了各民族风俗的相互交融。到战国时期,随着吴国的灭亡和吴故地归入楚国的版图,这一地区的吴人风俗已被楚风俗所融合取代。1978年发现的战国中期淮阴的高庄墓,反映苏北地区各种风俗的融合。以上墓葬中的葬俗基本反映了楚俗在江苏全境的影响和流行。公元前333年,楚国打败越国后,占领了淮河领域,彭城逐渐成为三楚的中心,楚风荆俗对苏南、苏北有着更大的影响。......
2023-07-31
风俗是有高下之辨的。这一勇于创新的精神,成为后代统治者易风改俗的依据。北魏孝文帝的移风易俗也非常具有开创意义,他甚至把本民族的语言予以舍弃。风俗的“演进”和“发展”系指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文化、政治,特别是制度、法律等一系列社会存在的总和的演进,同时包括人类生存环境的演化过程,以个人为载体的社会关系的公平程度。......
2023-07-31
陈高华、徐吉军主编:《中国风俗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冯贤亮:《太湖平原的环境刻画与城乡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郭正忠主编:《中国盐业史》(古代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黄丽生:《淮河流域的水利事业:从公共工程看民初社会变迁之个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86年版。江苏省教育实业联合会:《江苏省农业调查录》,华通印书馆1924年版。......
2023-07-31
1920年国立北京大学成立歌谣研究会,不久,创办《歌谣》周刊,从民俗学角度研究歌谣。1928年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出版顾颉刚编著的《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共3辑),厘清了孟姜女传说的变化轨迹,是运用严谨的史学规范研究民俗学的典范。杨树达的《汉代婚丧礼俗考》从《汉书》《后汉书》等正史中辑录大量婚嫁、丧葬习俗材料,为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2023-07-31
晋时被陈于殿庭的拂舞,即出自江左,旧称吴舞,属于江苏歌舞。《子夜歌》为吴地女子子夜所作。以上诸曲,开始时只有歌词或谣谚,之后被谱上曲调,以管弦金石乐器演奏。六朝时,南京歌乐之普及,虽仆婢也极擅此道。建康晋中书令王珉与嫂婢有情,乃嫂捶挞婢女,婢女精于歌乐,遂作《团扇歌》,晋以后在江东流传。元嘉末,陶继之为秣陵令,捕杀一班抢劫者,其中一人竟为大乐伎。......
2023-07-31
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是我们阐述省别风俗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同样的条件、同样的对立、同样的利益,一般说来,也应当在一切地方产生同样的风俗习惯。”这无疑促进了风俗的趋同性。马克思曾指出这样一个前提:“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西汉谏议大夫王吉奏云:“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承认风俗的差异,就是承认人类的基本利益。......
2023-07-31
越风俗的源头可追溯到河姆渡文化。勾践灭吴后,越地风俗扩张到以太湖为中心的吴地,取代或融合了吴地风俗。显然,越地风俗的影响范围,是随着越国区域的变动而变动。吴、越土地接壤,在习俗上有许多相同的元素。历史典籍中常说吴越“同音共律”“同俗共气”“同俗拜土”。在丘承墩墓葬中,角形器与璧形器单独放置在墓室的中部,且数量相等,可能象征男根和女阴,即越人的“淫祀”,显示了苏域的越人风俗。......
2023-07-31
三国时始,苏北精英视南渡为常态,东晋后更是南渡成风。吴主孙权即出生在下邳,其步夫人,本临淮淮阴人,与步骘同族,“宠冠后庭”。张在汉末来到江南,被孙策任命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待以师友礼,“文武之事,一以委昭”。避乱渡江,与尚书刁协同为晋元帝所宠。南朝宋高祖武皇帝刘裕,原为彭城绥舆里人。其曾祖刘混迁居江南丹徒县京口里,官至武原令。八岁能赋诗,弱冠举州秀才。南朝梁武帝萧衍,与萧道成同宗同籍。......
2023-07-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