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高华、徐吉军主编:《中国风俗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冯贤亮:《太湖平原的环境刻画与城乡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郭正忠主编:《中国盐业史》(古代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黄丽生:《淮河流域的水利事业:从公共工程看民初社会变迁之个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86年版。江苏省教育实业联合会:《江苏省农业调查录》,华通印书馆1924年版。......
2023-07-31
春秋时期,各国战争频繁,促进了各民族风俗的相互交融。楚国风俗对吴国风俗有着较大的影响,六合程桥东周墓和仁东周墓都采用典型的竖穴土坑墓葬,同时在随葬品上除有吴国风俗的几何印纹硬陶外,又有楚国特征的器物,出现了吴、楚文化共存的现象。到战国时期,随着吴国的灭亡和吴故地归入楚国的版图,这一地区的吴人风俗已被楚风俗所融合取代。1980年10月,镇江博物馆在原江苏武进孟河公社发掘一座战国楚墓,墓中没有一件几何印纹陶的随葬品,墓葬形制、出土铜器的组合与器形的完全楚化,反映了吴地的全面楚俗化。
1993年10月,扬州博物馆发掘了江苏扬州西湖镇的两座战国墓。所清理的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葬的形制是湖北、湖南地区楚墓中最常见的形式。而棺、椁外置曲尺形外藏椁的结构,在湘北常德地区楚墓中时有发现。两座墓方形棺的形状与江陵九店战国晚期墓葬相同。墓葬出土数量较多的陶器,多为仿铜陶礼器,随葬品的基本组合是鼎、盒、钫、壶、勺、盘等。其仿铜陶礼器的组合与江陵雨台山楚墓的鼎、盒、壶相同。说明战国时江苏扬州一带已流行着典型的楚国葬俗。
1978年发现的战国中期淮阴的高庄墓,反映苏北地区各种风俗的融合。此墓可能是一座楚后期的墓葬。不少出土物与战国楚器相似,但某些器物又明显地具有越、徐器的特征。高庄墓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墓中有大量殉人并有腰坑。高庄墓中发现的人骨有14个个体,至少其中大部分是殉人骨骼。这种现象为同期楚墓所少见。学者推断,在历史上,苏北和鲁南地区都曾是东夷人的活动地域。高庄墓大量殉人并设腰坑,至少说明该墓墓主同东夷人有密切的关系,或反映出东夷人在埋葬制度上殉人之风盛行的特点,同时为探讨战国时期鲁南苏北的联系,提供了重要线索。
2004年7月7日,在京杭运河两淮段航道整治工程建设中,发现一座大型土坑木椁墓,此墓约为战国中晚期,是继高庄墓之后再次发掘的一座大型东周墓葬,是江苏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奇特的先秦贵族墓葬,墓主不低于下大夫。此墓共殉葬11人,头骨与主要肢骨保存基本完整,多为仰身直肢。除一青年男子外,其余皆为青壮年女性。根据殉人的安葬位置及葬具,大致可以分辨出各自的地位与身份。说明越、楚大国在占据东夷部族后直到战国中晚期,仍沿袭东夷人在埋葬制度上的殉人风俗。此外,殉狗也是东夷人的葬俗之一。
以上墓葬中的葬俗基本反映了楚俗在江苏全境的影响和流行。
总的说来,先秦时代,江苏南北的风俗交流极为频繁。吴、徐、鲁、越、宋、楚相互征服、相互影响,在不同的时代各领风骚。公元前333年,楚国打败越国后,占领了淮河领域,彭城逐渐成为三楚的中心,楚风荆俗对苏南、苏北有着更大的影响。以至于秦以后,楚人成为中国政治舞台的最重要集团,楚风楚俗成为汉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有关江苏风俗史的文章
陈高华、徐吉军主编:《中国风俗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冯贤亮:《太湖平原的环境刻画与城乡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郭正忠主编:《中国盐业史》(古代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黄丽生:《淮河流域的水利事业:从公共工程看民初社会变迁之个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86年版。江苏省教育实业联合会:《江苏省农业调查录》,华通印书馆1924年版。......
2023-07-31
泰伯兄弟到达吴地后,一方面融入当地“文身断发”的风俗中。夏商中央王朝的建立,华夏与周边民族的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到西周、春秋至战国之际,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更趋激烈,进一步促进了周边民族融入华夏族的进程,吴地风俗就是伴随着这一过程而逐步形成的。他们在对外族属、外部落的人的风俗也是非常友善和开放的。同时说明他们并不排斥太伯、仲雍带来的中原习尚,在商末周初吴人的风俗出现第一次融合。......
2023-07-31
风俗是有高下之辨的。这一勇于创新的精神,成为后代统治者易风改俗的依据。北魏孝文帝的移风易俗也非常具有开创意义,他甚至把本民族的语言予以舍弃。风俗的“演进”和“发展”系指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文化、政治,特别是制度、法律等一系列社会存在的总和的演进,同时包括人类生存环境的演化过程,以个人为载体的社会关系的公平程度。......
2023-07-31
东晋南北朝时,州郡名称屡易,“侨”“实”不一。贡禹称,“汉家宗庙祭祀多不应古礼”,得到了汉元帝的认同。大量中原士民南迁江东,北方士民进入淮河流域,使江苏南北风俗发生了重大的融合和转变。常规战、水战不断,对此地民风的损毁实在过剧。浮山堰对苏北生灵而言是灾难性的。似此经常性的以水代兵,对社会经济往往是毁灭性的破坏,同时也严重损害了这里的社会风俗。......
2023-07-31
越风俗的源头可追溯到河姆渡文化。勾践灭吴后,越地风俗扩张到以太湖为中心的吴地,取代或融合了吴地风俗。显然,越地风俗的影响范围,是随着越国区域的变动而变动。吴、越土地接壤,在习俗上有许多相同的元素。历史典籍中常说吴越“同音共律”“同俗共气”“同俗拜土”。在丘承墩墓葬中,角形器与璧形器单独放置在墓室的中部,且数量相等,可能象征男根和女阴,即越人的“淫祀”,显示了苏域的越人风俗。......
2023-07-31
晋时被陈于殿庭的拂舞,即出自江左,旧称吴舞,属于江苏歌舞。《子夜歌》为吴地女子子夜所作。以上诸曲,开始时只有歌词或谣谚,之后被谱上曲调,以管弦金石乐器演奏。六朝时,南京歌乐之普及,虽仆婢也极擅此道。建康晋中书令王珉与嫂婢有情,乃嫂捶挞婢女,婢女精于歌乐,遂作《团扇歌》,晋以后在江东流传。元嘉末,陶继之为秣陵令,捕杀一班抢劫者,其中一人竟为大乐伎。......
2023-07-31
隋代乐舞大量源于六朝时苏地音乐。《公莫舞》在晋、宋两代称为“巾舞”。刘邦自蜀汉伐楚,以版盾蛮为前锋,他们勇而善斗,好为歌舞。刘邦观后,称这些歌舞为“武王伐纣歌也”。汉人怜其远嫁,作此歌。北魏孝文帝、宣武帝出兵淮河、汉水一带,把获得的南方音乐,总称为《清商乐》。《懊》本东晋的民谣,齐太祖萧道成称之为《中朝歌》。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陈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
2023-07-31
东晋时,北方南迁士族王、谢两族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但江南本地豪族顾、陆、朱、张也具备分享中枢权力的势力。陈寅恪指出,孙吴政权是由汉末江东地区的强宗大族拥戴江东地区具有战斗力之豪族,即当时不以文化见称的次等士族孙氏,借其武力,以求保全,从而组织起来的政权。因此,六朝时,江南豪族的文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与江南尚武之风向尚文之风的转变是一致的。......
2023-07-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