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高华、徐吉军主编:《中国风俗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冯贤亮:《太湖平原的环境刻画与城乡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郭正忠主编:《中国盐业史》(古代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黄丽生:《淮河流域的水利事业:从公共工程看民初社会变迁之个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86年版。江苏省教育实业联合会:《江苏省农业调查录》,华通印书馆1924年版。......
2023-07-31
大汶口文化晚期,以海岱地区为代表的东夷文化已陆续进入文明社会的初期。后经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相对先进的区域文化。在与夏、商文化的碰撞、交融中,东夷文化逐渐为华夏文化所同化。西周时期,东夷文化的土著色彩日渐减弱。至春秋后期,东夷文化已基本融入了华夏文化之中,失去了自己独立的特色。
在西周至春秋时,苏北的西北部曾长期属于宋国风俗,东北部则属于鲁风莒俗。史载:“东海淮泗之间属鲁,沛楚山阳属宋。”乐毅《答燕惠王书》:“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欲也。”这里乃“中国膏腴之地,邻民之所处也”,其土地比燕国富裕10倍。宿迁县志详细列出了该地的归属:“宿邑古徐州境,周为厹犹、钟吾。厹犹先亡,地入于鲁。鲁亡,属宋。敬王八年、鲁昭公之三十年,吴子执钟吾子,钟吾地入于吴。元王四年、鲁哀公之二十二年越灭吴,不能正淮北。楚东侵广地至泗上,而钟吾亦属于楚。”海州地区的归属尽管复杂,但总的说来属于鲁、莒:“海州属鲁。又赣榆有纪城,属莒。沭阳有中城,属鲁。”
钱穆在《战国时宋都彭城考》一文中详细考证了宋曾定都彭城。其观点为杨宽、吕思勉等接受。杨宽考证,至战国时,各小国的疆域,以宋、鲁为最大。宋国占有今河南省东南部和今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之间一部分。宋国都原在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在战国初期宋昭公、宋悼公时可能迁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吕思勉也认为:“战国时宋实都彭城。”
宋国作为商人后裔,是最能体现殷商风俗的国度。胡适指出:从周初到春秋时代,都是殷文化与周文化对峙而没有完全同化的时代。最初是殷民族仇视新平定殷朝的西来民族,所以有武庚反叛,其时,东部的薄姑与商奄都加入进来。武庚四国叛乱之后,周王室决心用武力东征,灭殷四国,建立了齐国和鲁国。同时又在殷墟建立了卫国,在洛建立了新洛邑。“然而周室终不能不保留一个宋国,大概还是承认那个殷民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不能不在周室宗亲(卫与鲁)、外戚(齐)的包围监视之下保存一个殷民族文化的故国。”胡适引傅斯年的话:“鲁之统治者是周人,而鲁之国民是殷人。”认为这种这形势颇像后世东胡民族征服了中国,也颇像北欧的民族征服了罗马帝国。“以文化论,那新起的周民族自然比不上那东方文化久远的殷民族,所以周室的领袖在那开国的时候也不能不尊重那殷商文化。”周朝创立,统治者虽对殷的风俗礼仪有所“损益”,大体上因袭了殷商的制度文物。“殪戎殷”之后几百年之中,殷商民族的礼法风俗逐渐征服了人数较少的西土周民族。
对中国风俗礼仪影响最大的“儒”,实际上是殷民族的礼教的教士,“他们在很困难的政治状态之下,继续保存着殷人的宗教典礼,继续穿戴着殷人的衣冠。他们是殷人的教士,在六七百年中渐渐变成了绝大多数人民的教师”。他们的职业包括治丧、相礼、教学,但他们的礼教已渐渐推行到统治阶级中,他们的来学弟子,已有周鲁公族的子弟(如孟孙何忌、南宫适);向他们问礼的,不但有各国的权臣,还有齐鲁卫的国君。孔子是儒的中兴领袖,而不是儒教的创始者。儒教的绵延是殷亡以后五六百年的一个伟大的历史趋势;孔子只是这个历史趋势的最伟大的代表者。这个历史运动是殷遗民的民族运动。殷商亡国之后的数百年,潜在的势力仍然很大,尤其是文化方面。但政权掌握在战胜民族周的手里,殷民族的政治中心只有被“诸姬”包围着的宋国。“宋国的处境是很困难的;宋国所以能久存,也许是靠这种祖传的柔道。”周室东迁以后,东方多事,宋国渐渐强大。到了公元前7世纪中叶,齐桓公殁后,齐国大乱,宋襄公邀集诸侯军队伐齐,纳齐孝公。
按照中国的政治传统,每一个新王朝建立,对前朝均要大肆进行政治丑化和道德抹黑。作为前朝的后裔和标本,宋虽为公国,但在周诸侯国中所处的地位显然极为尴尬。可以理解,宋君不得不经常表现出高于其他诸侯的道德水平。讲求仁义的风俗既是宋的传统,也是形势所迫。
宋国第20位国君宋襄公为太子时,即有辞国之义。史载:“宋公疾,太子兹父固请曰:目夷长且仁,君其立之。公命子鱼,子鱼辞曰:能以国让,仁孰大焉,臣不及也。遂走而退。”宋襄公即位后,对仁义的痴迷,颇受后人的讥刺。他在与楚军泓之战后云:“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这在事实上是古代战争的最高道德标准,也说明宋人更注重仁义之礼。而这种战争道德,绝不是荒唐可笑的虚伪愚蠢。在战争中禁止二次杀伤,不俘有白发之人,不在险隘处设伏,必将减少大量的杀戮,具有宝贵的人道意识。后来宋人叔梁纥之子孔子成为春秋时仁政的大力宣传和推行者,应该与宋地的仁义风俗有关。不了解宋的风俗礼义,也就无法准确地把握对宋襄公的评论。司马迁评论道:“襄公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汤、高宗,殷所以兴,作《商颂》。襄公既败于泓,而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阙礼义,褒之也,宋襄之有礼让也。”这一评论最为公允。
不论出于何种目的,宋君对仁义风俗的固守和信仰,在春秋动荡的岁月里成为一座仁义的灯塔。齐桓公托姜昭于宋襄公,宋襄公终以弱国之力扶持姜昭即位,宋人两次主持弭兵会盟,并取得很大的成功,可见当时诸侯对宋人信义的认同。
春秋时代,宋国是思想家如老子、管子、孔子、墨子、惠子、庄子重要活动地域。孔子之学,早年被称为“洙泗之学”,《盐铁论》云:“然孔子修道鲁、卫之间,教化洙、泗之上。”《史记·货殖列传》:地处鲁南的邹鲁之地,“滨洙泗,犹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于礼,故其民龊龊,颇有桑麻之业”。自鸿沟以东,芒砀以北,属梁宋之地,“重厚多君子,好稼穑,虽无山川之饶,能恶衣食,致其畜藏”。淮泗之间,“惠、庄隐士昔所游处,淮南宾客集而著书,风流所被,文辞并兴”。
宋、鲁之地皆无山川林泽之饶,但皆有“先王”“周公”之遗风,厚重多君子,虽地薄人众,能“俭啬”“恶衣食”,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保持着尊德尚义的风俗。宋、鲁两国集中地反映了殷、周二代王朝的礼义,所以鲁、宋地区分别是儒家和道家、墨家文化的故乡。春秋时期,宋国处在晋、楚两大霸主国的中间地带,备受战争蹂躏。宋国人民不仅对霸主国承担沉重的贡纳义务,而且大批人民被驱使、被杀害。大国的扩疆启土是在互相攻伐、吞灭小国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在齐、楚、晋等霸主国产生的理论自然是加强国君的权力,富国强兵的理论。故春秋改革多在大国进行。然而宋、陈等小国所产生的反侵略、反争霸的道家、墨家学说则是容易令人理解的。
欧阳修写道:“由三代而上,治出于一,而礼乐达于天下;由三代而下,治出于二,而礼乐为虚名。”应该说,后世视为迂腐教条的礼义风俗,正是春秋以前社会公认的通则。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争战,重诡诈机谋而弃仁义礼法,至暴秦称伯,嬴政统合,暴力谎言,遂成开业立国之两大根本。
春秋时代苏北繁盛的区域文化核心是宋—鲁的仁义风俗。其集大成者是父祖为宋国人、出生于鲁地的孔子。据张紫晨研究,孔子把夏、商、周三代礼俗加以总结,发展成系统的礼的体系,并论述其性质、意义和作用,将其纳入封建体制的典章制度之中,由礼而致义,由义而明等级,正人伦。由礼安上洽民,用乐移风易俗。由礼达于神而固神权,由礼化于民而加强民治。由礼通于政,而强化政治制度,调整政治关系。他站在政治统治的高度,将民俗礼制化,形成礼治的政治主张。这一系列的思想和观点,不仅影响了孔氏门人,而且也影响了世代文人和统治者。
有关江苏风俗史的文章
陈高华、徐吉军主编:《中国风俗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冯贤亮:《太湖平原的环境刻画与城乡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郭正忠主编:《中国盐业史》(古代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黄丽生:《淮河流域的水利事业:从公共工程看民初社会变迁之个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86年版。江苏省教育实业联合会:《江苏省农业调查录》,华通印书馆1924年版。......
2023-07-31
风俗是有高下之辨的。这一勇于创新的精神,成为后代统治者易风改俗的依据。北魏孝文帝的移风易俗也非常具有开创意义,他甚至把本民族的语言予以舍弃。风俗的“演进”和“发展”系指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文化、政治,特别是制度、法律等一系列社会存在的总和的演进,同时包括人类生存环境的演化过程,以个人为载体的社会关系的公平程度。......
2023-07-31
越风俗的源头可追溯到河姆渡文化。勾践灭吴后,越地风俗扩张到以太湖为中心的吴地,取代或融合了吴地风俗。显然,越地风俗的影响范围,是随着越国区域的变动而变动。吴、越土地接壤,在习俗上有许多相同的元素。历史典籍中常说吴越“同音共律”“同俗共气”“同俗拜土”。在丘承墩墓葬中,角形器与璧形器单独放置在墓室的中部,且数量相等,可能象征男根和女阴,即越人的“淫祀”,显示了苏域的越人风俗。......
2023-07-31
泰伯兄弟到达吴地后,一方面融入当地“文身断发”的风俗中。夏商中央王朝的建立,华夏与周边民族的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到西周、春秋至战国之际,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更趋激烈,进一步促进了周边民族融入华夏族的进程,吴地风俗就是伴随着这一过程而逐步形成的。他们在对外族属、外部落的人的风俗也是非常友善和开放的。同时说明他们并不排斥太伯、仲雍带来的中原习尚,在商末周初吴人的风俗出现第一次融合。......
2023-07-31
晋时被陈于殿庭的拂舞,即出自江左,旧称吴舞,属于江苏歌舞。《子夜歌》为吴地女子子夜所作。以上诸曲,开始时只有歌词或谣谚,之后被谱上曲调,以管弦金石乐器演奏。六朝时,南京歌乐之普及,虽仆婢也极擅此道。建康晋中书令王珉与嫂婢有情,乃嫂捶挞婢女,婢女精于歌乐,遂作《团扇歌》,晋以后在江东流传。元嘉末,陶继之为秣陵令,捕杀一班抢劫者,其中一人竟为大乐伎。......
2023-07-31
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是我们阐述省别风俗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同样的条件、同样的对立、同样的利益,一般说来,也应当在一切地方产生同样的风俗习惯。”这无疑促进了风俗的趋同性。马克思曾指出这样一个前提:“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西汉谏议大夫王吉奏云:“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承认风俗的差异,就是承认人类的基本利益。......
2023-07-31
三国时始,苏北精英视南渡为常态,东晋后更是南渡成风。吴主孙权即出生在下邳,其步夫人,本临淮淮阴人,与步骘同族,“宠冠后庭”。张在汉末来到江南,被孙策任命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待以师友礼,“文武之事,一以委昭”。避乱渡江,与尚书刁协同为晋元帝所宠。南朝宋高祖武皇帝刘裕,原为彭城绥舆里人。其曾祖刘混迁居江南丹徒县京口里,官至武原令。八岁能赋诗,弱冠举州秀才。南朝梁武帝萧衍,与萧道成同宗同籍。......
2023-07-31
春秋时期,各国战争频繁,促进了各民族风俗的相互交融。到战国时期,随着吴国的灭亡和吴故地归入楚国的版图,这一地区的吴人风俗已被楚风俗所融合取代。1978年发现的战国中期淮阴的高庄墓,反映苏北地区各种风俗的融合。以上墓葬中的葬俗基本反映了楚俗在江苏全境的影响和流行。公元前333年,楚国打败越国后,占领了淮河领域,彭城逐渐成为三楚的中心,楚风荆俗对苏南、苏北有着更大的影响。......
2023-07-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