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风俗的源头可追溯到河姆渡文化。勾践灭吴后,越地风俗扩张到以太湖为中心的吴地,取代或融合了吴地风俗。显然,越地风俗的影响范围,是随着越国区域的变动而变动。吴、越土地接壤,在习俗上有许多相同的元素。历史典籍中常说吴越“同音共律”“同俗共气”“同俗拜土”。在丘承墩墓葬中,角形器与璧形器单独放置在墓室的中部,且数量相等,可能象征男根和女阴,即越人的“淫祀”,显示了苏域的越人风俗。......
2023-07-31
风俗是有高下之辨的。远古人类的食人之习、商代大规模的人殉之风、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孩童祭神、父亡子殉、夫殁妻随、溺婴杀女、刲肉疗亲、缠足束胸、尝粪辨疾、采阴补阳、炼丹服散、指腹为婚、逼酒拼酒、洞房耍闹、“小马拉大车”(幼儿迎娶成年女性)等风俗无疑属于低下的陋俗。是以中国古代一直强调“移风易俗”。
在面临重大政治关头,有开拓精神的统治者往往会进行大刀阔斧式的风俗变革,以把握历史的转折点。战国时赵武灵王对风俗的理解颇具革命性:
且夫三代不同服而王,五霸不同教而政。知者作教,而愚者制焉;贤者议俗,不肖者拘焉。夫制于服之民,不足与论心;拘于俗之众,不足与致意。故势与俗化,而礼与变俱,圣人之道也。承教而动,循法无私,民之职也。知学之人,能与闻迁;达于礼之变,能与时化。故为己者不待人,制今者不法古。
正是在他主导下的“胡服骑射”这一重大风俗变革,使得赵国长期成为与秦国抗衡对峙的强国之一。这一勇于创新的精神,成为后代统治者易风改俗的依据。汉代匡衡言:“臣闻五帝不同礼,三王各异教,民俗殊务,所遇之时异也。”
北魏孝文帝的移风易俗也非常具有开创意义,他甚至把本民族的语言予以舍弃。他下令:“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若仍旧俗,恐数世之后,伊洛之下复成被发之人。”这种举措,甚至千年后的清朝早期统治者都无法接受。崇德二年(1637年)四月,清太宗皇太极评价与孝文帝类似的金熙宗改革称:“昔金熙宗循汉俗,服汉衣冠,尽忘本国言语,太祖、太宗之业遂衰。”于此可见北魏孝文帝的勇气。
在和平年代,中国古代有识见的统治者多希望通过慎刑、正身、守法、制礼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法来改良风习,培育公俗良序。唐太宗初即位时,有人劝他以威刑肃天下,魏徵大加反对,“因为上言王政本于仁恩,所以爱民厚俗之意,太宗欣然纳之,遂以宽仁治天下,而于刑法尤慎”。开创唐后期盛世的唐宪宗则接受李绛对风俗方面的建议:“法令行而下不违,教化笃而俗必迁。”宋真宗认识到君主对风俗的影响力,以提醒自己警惕法令的偏失:“古今风俗,悉从上之所好。国家法令,不可不谨。”苏轼的看法与此相同:“夫欲兴德行,在于君人者修身以格物,审好恶以表俗。”刘清之更言于宋孝宗:“古今未有俗不可变、弊不可革者,变而通之,亦在陛下方寸之间耳。”但纵观历史,以君主个人喜好所变异的风俗,往往有着两面性。
《礼记》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是以宋神宗强调:“化民成俗,必自庠序。”
元代常有人提出改革蒙古、西域风俗。乌古孙良桢认为,父死妻其从母、兄弟死则收其妻、不服父母丧等国俗应予改革。他奏称:“纲常皆出于天而不可变,议法之吏,乃言国人不拘此例,诸国人各从本俗。是汉、南人当守纲常,国人、诸国人不必守纲常也。名曰优之,实则陷之,外若尊之,内实侮之。推其本心,所以待国人者,不若汉、南人之厚也。请下礼官有司及右科进士在朝者会议,自天子至于庶人,皆从礼制,以成列圣未遑之典,明万世不易之道。”大斡耳朵儒学教授郑咺同样建言:“蒙古乃国家本族,宜教之以礼。而犹循本俗,不行三年之丧,又收继庶母、叔婶、兄嫂,恐贻笑后世,必宜改革,绳以礼法。”这种从儒家礼教出发的改良建议,谈不上社会进步,事实上是走向另一个极端,带有抑制本能、摧残人性的制度设计。没有得到推行,也为情理中事。
衡量风俗发展的高低,同样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水平。风俗的“演进”和“发展”系指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文化、政治,特别是制度、法律等一系列社会存在的总和的演进,同时包括人类生存环境的演化过程,以个人为载体的社会关系的公平程度。按照《共产党宣言》的描述,人类社会演化的最高目标,“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因此,本书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视为地域风俗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最基本的衡定标准。
另外,江苏设省于康熙六年(1667年),本书所述康熙六年以前的“江苏”,主要是地域概念,而非行政区概念。康熙以后的“江苏”,依其不同时代的行政管辖范围的变化而略有不同。
有关江苏风俗史的文章
越风俗的源头可追溯到河姆渡文化。勾践灭吴后,越地风俗扩张到以太湖为中心的吴地,取代或融合了吴地风俗。显然,越地风俗的影响范围,是随着越国区域的变动而变动。吴、越土地接壤,在习俗上有许多相同的元素。历史典籍中常说吴越“同音共律”“同俗共气”“同俗拜土”。在丘承墩墓葬中,角形器与璧形器单独放置在墓室的中部,且数量相等,可能象征男根和女阴,即越人的“淫祀”,显示了苏域的越人风俗。......
2023-07-31
陈高华、徐吉军主编:《中国风俗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冯贤亮:《太湖平原的环境刻画与城乡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郭正忠主编:《中国盐业史》(古代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黄丽生:《淮河流域的水利事业:从公共工程看民初社会变迁之个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86年版。江苏省教育实业联合会:《江苏省农业调查录》,华通印书馆1924年版。......
2023-07-31
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是我们阐述省别风俗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同样的条件、同样的对立、同样的利益,一般说来,也应当在一切地方产生同样的风俗习惯。”这无疑促进了风俗的趋同性。马克思曾指出这样一个前提:“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西汉谏议大夫王吉奏云:“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承认风俗的差异,就是承认人类的基本利益。......
2023-07-31
泰伯兄弟到达吴地后,一方面融入当地“文身断发”的风俗中。夏商中央王朝的建立,华夏与周边民族的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到西周、春秋至战国之际,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更趋激烈,进一步促进了周边民族融入华夏族的进程,吴地风俗就是伴随着这一过程而逐步形成的。他们在对外族属、外部落的人的风俗也是非常友善和开放的。同时说明他们并不排斥太伯、仲雍带来的中原习尚,在商末周初吴人的风俗出现第一次融合。......
2023-07-31
晋时被陈于殿庭的拂舞,即出自江左,旧称吴舞,属于江苏歌舞。《子夜歌》为吴地女子子夜所作。以上诸曲,开始时只有歌词或谣谚,之后被谱上曲调,以管弦金石乐器演奏。六朝时,南京歌乐之普及,虽仆婢也极擅此道。建康晋中书令王珉与嫂婢有情,乃嫂捶挞婢女,婢女精于歌乐,遂作《团扇歌》,晋以后在江东流传。元嘉末,陶继之为秣陵令,捕杀一班抢劫者,其中一人竟为大乐伎。......
2023-07-31
三国时始,苏北精英视南渡为常态,东晋后更是南渡成风。吴主孙权即出生在下邳,其步夫人,本临淮淮阴人,与步骘同族,“宠冠后庭”。张在汉末来到江南,被孙策任命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待以师友礼,“文武之事,一以委昭”。避乱渡江,与尚书刁协同为晋元帝所宠。南朝宋高祖武皇帝刘裕,原为彭城绥舆里人。其曾祖刘混迁居江南丹徒县京口里,官至武原令。八岁能赋诗,弱冠举州秀才。南朝梁武帝萧衍,与萧道成同宗同籍。......
2023-07-31
僧伽大师,又名泗州大圣、泗州和尚,原为古印度人,俗姓何氏。濒临泗水的泗州大圣塔,“舟人往来与居人祈祷立应”。全国有泗州大圣神迹的地方不一而举。嘉兴东塔讲寺,“宋初为泗州大圣塔院”。浙江仙居二十都官岭泗州堂,由宋吴里仁建,“祀泗州大圣。春月士女祈梦者甚众”。明以前,通州狼山之巅一直有寺庙,祀泗州大圣。明代行巩,“梦泗州大圣衣覆顶而落发”。康熙十九年,泗州大圣塔遭水淹,沉入洪泽湖底。......
2023-07-31
伊东亚人等编:《国家と文明への過程》,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87年。牧野巽:《近世中国宗族研究》,東京:日光書院,1950年。柏祐贤:《アジア農業の特質―特に中國における耕種方式をめぐって―》,京都《東方学報》第25册《創立二十五周年記念论文集》,《人文学報》第5号合并号,1954年。......
2023-07-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