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学生厌世自尽,为什么总会发生?法律与素质教育解决之道

学生厌世自尽,为什么总会发生?法律与素质教育解决之道

【摘要】:所幸其他学生没有学崔某的过激做法,否则后果……为什么总会时不时听到或看到学生厌世自尽的消息,祖国的花朵和父母的宝贝就这样无声地凋谢,是谁之过?!在开展竞争上岗的教育系统,也应将教师的性格及教学方式考虑进考核的标准,并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之一,以保护孩子们身心健康,促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正常进行,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接班人。

报载,济南槐荫区吴家堡镇某中学初中一年级12岁女生崔某,因作业出错与20多个学生一起被老师烧了作业本后逃学跳河自尽。

她给家人留下一张纸条:妈妈,我走了,唯一留恋的是你们……所幸其他学生没有学崔某的过激做法,否则后果……

我们不禁要问,这是怎么了?为什么总会时不时听到或看到学生厌世自尽的消息,祖国的花朵和父母的宝贝就这样无声地凋谢,是谁之过?!

为人师表的老师怎么了?在竞争趋于激烈的现代社会,原本很稳定的教师职业也开始引进了竞争机制,最明显的考核标准应该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或是升学人数的比例,应试教育的残酷要求老师不得不违心地采取粗暴式的教学方式,“棍棒底下出孝子”,严格管教之下会出好成绩,这可能是许多老师对学生采取严之又严的管教方法的主要原因。

有报道说,在某大城市,素质教育的教材受到学校和学生的冷遇,虽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知道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现实的教育体制还是应试教育的老样子,权衡之下,孩子最直接见效的“前途”才是最重要的,人都是现实的,教育也不例外,严师出高徒毕竟不是一句假话。连某些实在忙得没有时间管教孩子的家长,也对老师采取严厉的教育方式持赞同态度:我们家长没有时间管孩子,就交给老师了,该骂该打都可以!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粗暴的教学方式,对孩子总是有许多害处的,甚至会使学生一辈子受到伤害,特别是心理上的伤害是不会马上能看到的。在开展竞争上岗的教育系统,也应将教师的性格及教学方式考虑进考核的标准,并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之一,以保护孩子们身心健康,促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正常进行,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接班人。

我们也会问:学生们怎么样?已经发生过许多的沉重厌世事件,不管原因是怎么样的使人同情或令人愤慨,孩子们都应该懂得或家长们应该教育孩子知道,厌世抗争的方式是最下下之策,要处理好这类问题可以采取很多的形式,如广西南宁市某学校的几十名学生就将打骂学生的老师告上了法院,结果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也使问题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联想到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很多处理人际关系及工作关系等的“战术”、“绝招”等的热门书籍,是不是也能有儿童教育专家,为孩子们写些如何处理老师、同学、社会、父母、学习、爱好等关系的“方法”之丛书,可能会使孩子们对某些挫折早有准备、并能泰然处之,也是功德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