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观念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四大维度中独具生物学学科特色和育人价值的一个素养,是对生物学重要概念的进一步整合抽象。生命观念也是学生学习生物学课程后获得的标志性的学习成果,是衡量学生是否受到了良好生物学教育的标尺。结合上述观点做如下解读:生命观念是在生物学概念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对生命本质及生命现象的科学认知及理性态度。......
2023-11-23
目的:先学定教,以教促学;发现问题,收集问题;督导学习;调整教学程序设计。
时间: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
做法:深入学生中间,用心走进课堂,五勤(嘴勤、脚勤、眼勤、耳勤、心勤);参与法、汇报法、个别谈话法等。
把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合理的取舍、调整、整合,使其成为适合自己教学特色、适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教案或学案。
【案例】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人教版教材导入课题的教学设计是让学生依据初中认识和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即利用非四种反应基本类型的化学反应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请分析:下列反应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
8.(2020·嘉定·一模)将1mol H2(g)和2mol I2(g)置于某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并达到平衡:H2(g)+HI的体积分数α(HI)随时间t变化如曲线(Ⅰ)所示,若改变反应条件,α的变化如曲线(Ⅱ)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学生会判断此反应是非四种基本反应,它是氧化还原反应,学生是从得氧与失氧的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高中化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是电子转移,即化合价的升降,学生由此反应过渡到利用化合价的升降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笔者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发现,许多学生能够发现所有的化学反应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区分,只有两类,就是一类是氧化还原反应,一类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学生很快认识到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是电子转移,即化合价的升降。于是,笔者进行了“二次备课”,调整教学思路,直接选取了学生初中学习过的熟悉的几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和高一学习过的化学反应,2NaCl。让学生直接给个各元素标注化合价,总结化合价变化的情况,很容易得出利用化合价升降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同时,笔者又发现学生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难点成了元素化合价的运用,许多学生对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遗忘或者记错,于是笔者及时复习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这对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效果很好。
笔者在本节教学后全面反思,而且在以后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又进行了“二次备课”。为了引入实验探究的方法,设计了导入氧化还原反应的这一课题。例如,一瓶盛满氯气的集气瓶,推开玻璃片,在瓶口上方用锯条锯出微小的金属钠,观察现象。
根据讨论进一步激疑,反应中无氧能发生燃烧现象,激烈的氧化反应是否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究竟怎么才叫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交流】
请分析下列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如何变化?
学生会判断此反应是非四种基本反应,它是氧化还原反应,学生是从得氧与失氧的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高中化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是电子转移,即化合价的升降,学生由此反应过渡到利用化合价的升降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笔者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发现,许多学生能够发现所有的化学反应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区分,只有两类,就是一类是氧化还原反应,一类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学生很快认识到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是电子转移,即化合价的升降。于是,笔者进行了“二次备课”,调整教学思路,直接选取了学生初中学习过的熟悉的几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和高一学习过的化学反应,2NaCl。让学生直接给个各元素标注化合价,总结化合价变化的情况,很容易得出利用化合价升降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同时,笔者又发现学生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难点成了元素化合价的运用,许多学生对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遗忘或者记错,于是笔者及时复习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这对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效果很好。
笔者在本节教学后全面反思,而且在以后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又进行了“二次备课”。为了引入实验探究的方法,设计了导入氧化还原反应的这一课题。例如,一瓶盛满氯气的集气瓶,推开玻璃片,在瓶口上方用锯条锯出微小的金属钠,观察现象。
根据讨论进一步激疑,反应中无氧能发生燃烧现象,激烈的氧化反应是否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究竟怎么才叫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交流】
请分析下列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如何变化?
(第8题图)
A.恒温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
B.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
C.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
D.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
根据以上过程的学习,学生很快总结出以下结论:
【归纳与整理】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关系;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以上过程的学习,学生很快总结出以下结论:
【归纳与整理】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关系;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有关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与研究的文章
生命观念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四大维度中独具生物学学科特色和育人价值的一个素养,是对生物学重要概念的进一步整合抽象。生命观念也是学生学习生物学课程后获得的标志性的学习成果,是衡量学生是否受到了良好生物学教育的标尺。结合上述观点做如下解读:生命观念是在生物学概念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对生命本质及生命现象的科学认知及理性态度。......
2023-11-23
(一)理论依据以核心概念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得以实现的基础和知识是相互联系的。以核心概念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关注的是知识的理解,认为死记硬背不利于知识的迁移运用。(二)基于核心概念的化学教学设计模式1.以核心概念为中心的知识体系分析根据知识的呈现方式,化学学科知识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知识。......
2023-07-31
高中生物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学科课程,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将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与立德树人的宏观要求有机结合,具体描述了高中生物学课程的育人价值,是高中生物学课程设计的准绳,也是教师教学实践的方向和总体要求。只有深刻理解生物学科的本质及其教育价值,才能明确生物学科教育的根本,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3-11-23
学者和老师们将这些基本要求总结为“三维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核心素养成了“三维目标”的“目标”,是对“三维目标”的超越。因此,从文字表述上看,核心素养的“必备品格”与“三维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相通之处,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与完善;而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与“三维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也拥有共同的追求,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综合与概括。......
2023-11-23
(一)人与工具人与工具维度指的是个人能够运用语言、符号、信息技术等进行有效互动的核心素养。通过分析发现,语言运用和信息收集与处理是人与工具核心素养里的两个关键点。其核心是学生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发展,乃至人类发展所应承担的责任。......
2023-11-23
从世界范围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大体分为两个潮流。在培育“核心素养”方面正在采取先进举措的地区当推大洋洲。在亚洲,日本参照欧美国家的核心素养模型,在自身长期以来的“学力研究”的基础上,推出的“21世纪型能力”模型。新加坡界定的核心素养同心圆模型,由“价值”“社会情感素养”与“21世纪型素养”三个部分构成。它以“价值”为核心,形成同心圆的配置。......
2023-11-23
(一)立足课堂教学,挖掘生命观念的具体素材现阶段,课本中能够具体体现生命观念的素材主要表现在结构与功能、物质与能量以及进化与适应这三个方面。生物的结构与其功能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学生要充分认识生物的这种相关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这种相关特性解释更多的生命现象,进而全面提升生命观念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进化与适应”这一模块知识,更加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生命观念素养,使学生得到更好成长。......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