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学化学教学设计:培育学生个性特长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培育学生个性特长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

我们正处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面临世界范围内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要赶超发达国家,真正实现民富国强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要开发人力资源,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培养时代所需的各种人才。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认为,创造性就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创造性(或创新)人才,既要有创造性的智力因素,即创造性思维,也要具备创造性的非智力因素,即创造性人格。在一定意义上说,创新人才就是创造性思维加创造性人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可见,在培养国家急需的创新人才的系统工程中,高中教育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发挥极为重要的奠基作用。

中学化学教育从高中“预备期(初三)”开始并贯穿整个高中学段,毫无疑问,承担为国家培养更多创新人才以及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作为中学教育教学一线的化学教师,工作“权力”有限,怎样以化学教学为载体,用心培育学生的个性特长,让自己的肩膀成为坚实的阶梯,扛起培养祖国未来创新人才的重任,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有幸在资优学生集聚的华东师大二附中任教化学近30年,在上海市普陀区担任化学教研员12年,在为促进全体学生的化学学习而努力工作的同时,始终与资优学生的教育教学相伴。本章将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和感悟,从化学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策略设计等角度,简述开发学生潜能、培育学生个性特长,发现并培养更多资优学生,助他们走上成才之路的方法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