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练习曲线数学技能是通过数学练习而形成的,因此,数学技能训练的规律实际上就是数学练习的活动规律,通常用练习曲线表示数学技能的形成规律。(二)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在数学技能的训练过程中,成绩会时而上升,时而下降,这就是成绩的起伏现象。在技能训练中,如果出现高原现象,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指导他们改变旧的活动结构,采用新的方式方法,提高信心,突破高原期,争取新的进步。......
2023-08-13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类社会步入了信息时代。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对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聚焦于教育教学领域,人们不禁追问,信息技术应如何改善和优化人们的学习?在这一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运而生。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仅从改变“教与学环境”或改变“教与学方式”的单一角度开展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并未能达到人们所预期的显著性成效。
2012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首次提出重大命题——“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随后,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旗帜鲜明地指出,信息技术应与教育深度融合,这是实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根本途径。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不断变革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在国内,这些研究内容和实践领域常常被称为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更直接、更深入地表现在课程的变革上,即课程目标、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变革,这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较快。面对知识多样化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追赶学科的动态,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选择出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教育不再是传统的课堂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更具多元化、开放化,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师的角色变得更为复杂。
信息技术促使传统的教学发生变革和重组,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和形象。传统教学是以纸质图书为主的图形、文字和表格的集合,相反多媒体教学显得更为灵活,多媒体将文字、图像以及声音融合为一体,更加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知识的构建。多媒体能够将优秀的教育思想和优质的教育资源结合起来,并无障碍地传播和共享,因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能够根据教学需要对教学进行模拟化、情景化设计,许多在文字教学中抽象的场面得以“复原”,教学更加具体、直观、生动、形象,故而教学方式更为多样化。
有关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研究的文章
(一)练习曲线数学技能是通过数学练习而形成的,因此,数学技能训练的规律实际上就是数学练习的活动规律,通常用练习曲线表示数学技能的形成规律。(二)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在数学技能的训练过程中,成绩会时而上升,时而下降,这就是成绩的起伏现象。在技能训练中,如果出现高原现象,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指导他们改变旧的活动结构,采用新的方式方法,提高信心,突破高原期,争取新的进步。......
2023-08-13
教学之余,积极参加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和省、市论文评比。于是,我建议开展《数学史与数学文化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课题研究,戴老师肯定了我的想法。我以数学讲座的形式来开展课题研究,因为每一章节的容量都较大,每次讲座需要用2~3个小时的时间,为了不耽误学生的正常学习,讲座安排在双休日、黄金周或寒暑假举办。课题的开展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
2023-11-19
按照课程标准的内容设置要求,初中阶段代数课程领域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数、代数式、方程和方程组、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函数知识。其中,实数部分主要包括有理数、无理数的概念、性质、运算。因此,代数的教学,就应当从单纯地关注计算转向关注模型、表示、计算与应用。......
2023-07-30
课程标准中的“图形与几何”不仅包括推理论证的内容,而且包括直观感知、操作确认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几何直觉。这样,课程标准中将几何直观与推理证明进行了有机结合,不仅发挥了几何直观在学生接受知识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而且注重适当发挥推理证明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演绎推理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得出猜想,再用操作加以确认,最后运用演绎推理严格证明。......
2023-07-30
数学抽象是指从研究对象或问题中抽取出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而舍弃其他属性对其进行考察的方法。在小学阶段,数感和符号意识都是数学抽象的重要表现。本部分从内涵解读、价值解读、教学表现三个方面对数学抽象进行解读。根据上述内容的学习,您认为“数学抽象”的价值有哪些?......
2023-08-07
图7-9数学探究教学的基本过程从科学探究、数学活动过程两个维度考察过程的共同要素,主要是:问题的提出,建立猜想或形成命题,科学解释与证明,成果评价与交流应用。上述数学探究教学的基本过程与《普通中学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强调的数学探究的过程——观察发现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索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基本是一致的,是对数学探究的模......
2023-08-13
在“停留在黑色砖上的概率”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小猫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六)课后反思教师重新组织了教学素材,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陨石落地”开始,一步步引导学生亲自从事“测猜—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的过程,用“Z+Z”课件——一个“能动”的课件辅助完成实验,效果很好。教师充分利用“Z+Z”软件制作的能进行多次随机实验、并能自动统计实验数据的课件,来突破教学的难点。......
2023-07-30
(一)学情分析“展开与折叠”是学生正式研究三维图形与二维图形转换的第一个学习主题。本节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研究过程中充满着大量的操作实践活动,同时,七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心、求知欲较强的特点,学生间相互评价、相互提问的积极性高,因此,参与有关展开与折叠的实践探究活动的热情应该是比较高的。同时让学生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023-07-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