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厅高教处领导下,海南省高校文献信息中心经过广泛调研,并结合我省高校图书馆及教育系统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服务的具体状况,提出了海南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建设规划。骨干示范高职院校文献保障体系的建成将是国内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之一,必将对国内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显著的作用。至2015年,全部建设验收完毕,总计示范及国家骨干高职院校200所。......
2023-07-30
1.国内外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对比分析研究
文献保障及共享模式的形成受地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模式。在一个地区或国家并没有绝对的一种模式单独存在,通常是多种模式共存并用。
综上所述,国内外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模式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集中式保障模式、分布式网络保障模式、集中和分布相结合的多种方式保障模式等。
1.1集中式
集中式文献传递指由一个国家级的图书馆或文献供应中心集中提供文献保障服务,图书馆(或用户)直接向中心提出文献申请,中心通过自身馆藏或从他处获得后提供给申请方。与文献传递相关的用户及事物都由中心集中管理。
采用集中式文献保障的有中国的CASHL、NSTL、国家数字图书馆和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原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英国的BLDSC等。
1.2分布式
分布式文献传递服务模式指以区域性的图书馆或文献提供中心作为资源收藏和服务单位,成员馆彼此间组成文献传递服务网络,网络内任何一家成员单位均可向网络内部的其他成员单位索取所需文献,同时也有义务为其他单位提供文献传递服务。该模式下,各成员馆都需要安装同一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馆际通过协议机制来互相传递请求,无须到对方馆的系统中开户。换而言之,每个成员馆都可以随意向任何一个安装有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的成员馆提交请求。分为馆对馆和馆对读者两种方式。
1.2.1馆对馆:读者先向本馆提出文献传递请求,再由本馆的馆际互借员进行本地判重和资源定位,然后把该文献传递请求发送给借出馆,借出馆将文献传递给请求馆,再由请求馆将文献传递给读者。此种方式操作流程和环节较多,周期相对较长。
1.2.2馆对读者方式:读者检索联合目录后直接将文献传递请求发送给借出馆,借出馆将文献直接传递给读者。此种方式要求借出馆可以对外馆读者进行身份验证。
采用分布式文献保障的有中国的CALIS、上海市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浙江省科技文献中心(浙江省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平台)、安徽省高校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广东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海南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等。
1.3 综合式
综合式即分布与集中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采取由许多成员馆共同组成并支撑一个超大型的、虚拟的网上图书馆联合机构,这个联合机构可能是全国性的,也可能是区域性的。该模式由3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是用户层,为全国的基层图书馆;第二层为国家文献供应中心,负责协调采购与服务管理;第三层由若干个国家级图书馆组成,负责资源建设和向基层图书馆提供服务。
用这种模式进行文献共享与传递的有美国的OCLC、OhioLink、湖北省高校文献信息保障体系(以武汉大学为中心)等。
2.海南骨干(或示范性)高职院校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应采取的模式
2.1模式选择
建设海南省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必须要充分借鉴国内外的经验,与此同时,考虑到海南省自身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
地区性的文献保障服务系统作为地区范围内的基本文献保障基础,系统内采取分布式的文献保障模式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基本上都存在地区性和全国性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在我国,建立跨地区的大规模的图书馆网络需要充裕的经费支持和先进的技术支撑,而地域范围较小,读者相对集中,通讯便利的地区性的文献保障系统则效费比更高。随着馆际互借系统的广泛采用和系统开放性、互操作性的提高,馆与馆之间直接进行用户数据和书目数据的传递将逐步实现。由此,分布式的文献保障模式将成为馆际资源共享的发展主流。事实上,目前国内的几个地区性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都是采用分布式文献保障模式,如浙江省科技文献中心(浙江省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平台)、安徽省高校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广东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等。就连我省的文献中心,即现海南省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也是采取分布式的。
2.2海南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目前的现状
海南省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1-2005)是全省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第一阶段,也是以本省自成体系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的建设阶段;第二阶段是以省高校文献信息中心正式成为CALIS系统省级中心为标志,使这一体系建设成为CALIS环境下资源共享体系;第三阶段应是在省高校文献信息中心的基础上,成立海南省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为标志,它是一个以海南省高校文献中心为总馆,全省教育系统图书馆为分馆,整合全省教育系统内纸质图书、相关数字文献信息资源为一体,服务于教学、科研的区域性数字图书馆。
海南省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是参照“天津模式”,该数字图书馆采用“中心馆—成员馆”模式来构建技术—服务平台,即区域内所有成员馆在广域网上应用统一的数字图书馆管理平台(下称管理平台)进行本馆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和网络文献信息资源管理集成服务。依据海南省高校图书馆的实际状况,即省中心所在馆——海南大学图书馆资源条件相对宽松,其他馆则经费较为紧张的情况下,选取上述基本模式,旨在使中心馆的投入相对集中,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各成员馆软硬件投入以及系统维护费用。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海南省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面临几个问题:
2.2.1管理平台的选择
为满足上述模式的运行要求,国内外有多种管理平台可供选择。为了保持技术上的前瞻性,基本倾向选择国内业界近年来广为关注的LIB2.0系统,这一图书馆软件开发服务商与图书馆人在Web2.0时代共同创造出来的新一代图书馆网络集成服务系统。该类系统吸纳了WEB2.0主要技术要素,其系统架构为B/S,支持远程多线程作业,即用一个系统环境提供资源的采集、管理、发布与服务。由于成员馆无需自行配置一套软硬件系统,从而能在获得性能领先的前提下将总体资金投入降低到最低水准。就资金状况而言,海南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只能选用国内软件商开发的相关系统。但是,国内开发商的该类产品的市场成熟度还远远不够,只有在商家推出有望实现预期目标和功能的成熟的管理平台以后方能进入具体操作。为此,海南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开始更换了现有的ILASII系统,购置了广州图创interlib系统,大约20多万元,该系统是区域性图书馆集群管理,支持区域性总分馆管理模式和联盟管理模式。海南省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本意就是以该馆为总馆,而其他高校图书馆为分馆,各高校图书馆只需花少量的经费购买分馆客户端即可,但在总分馆制这一概念上,海南省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与其他图书馆是一个平行的机构,名义上各高校馆是其一个分馆,但海南省教育数字图书馆对各高校馆的建设是无权过问的,因此,对于平台的选择,有些馆持有观望态度,想购置一个全新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平台,可能是InterLIB,也可能是汇文等,因此这些就造成了管理平台选择的不稳定性,最后可能是各馆因经费原因继续使用ILASII或者重新购置其他管理平台,这样造成了标准格式的不统一,使得资源共建共享受到阻碍。
2.2.2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经费难以保障
总的来说,海南省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态势是不尽如人意的,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投入资金和使用效益不明显,每年海南省教育厅主管部门只拨付50万元,海南大学再根据此笔资金的30%进行配套,每年建设项目的总费用也不过是65万,这几年,总投入也就100万,除了海南大学图书馆以外,真正受益的高校图书馆并不多,如海南大学订购的美国化学文摘(CA),该数据库基本上只有海南大学图书馆在使用,该数据库每年就要耗去年总购置费用中的20多万;当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尽可能地使更多成员馆受益,才是目前所要探讨的。
2.2.3 基本的文献保障服务功能平台重复购置
目前,海南省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购置了超星读秀作为区域性数字图书馆系统,将各个数据库整合进读秀,一站查询,文献传递的方式进行共享,而各个高校都分别也购置了超星读秀,各高校馆在本馆读秀平台上,也均可查到满足所需要的资源,根本无需利用海南省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所用的区域性数字图书馆系统,而目前读秀也没办法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CALIS等相关系统进行整合,也达不到完全的一站式检索,更不用说是资源共享了。
由于海南省地方政府投入有限,海南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建设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但海南高校图书馆界同仁并未因此却步,而是积极探索该项目的建设模式与路径,从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两个层面着力推进了此项建设工作。
2.3海南省骨干(或示范性)高职院校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模式
参照国内外经验,根据海南省现有已经实行的海南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海南省骨干(或示范性)高职院校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宜采用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保障模式。鉴于文献信息资源本身具有广泛分散分布的特征,建立一个集中式的系统不大可能。因而,采用分布式系统模式并且在系统内采用等级式配置模式,集中有限经费,重点加强几个学科文献保障中心的建设,积极寻求与CALIS内部的高职院进行共建合作,形成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骨干或示范高职院校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是现实可行的。根据上一章中骨干或示范高职院校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框架,也应是在海南省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的基础上,对海南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进行细分为几个学科文献中心,如海南医学院图书馆可作为医学类文献中心、华南热作农业大学图书馆可以作为热带农业类文献中心、海南大学图书馆可以为哲学、经济、文学、理学等类的文献中心,前章也说过,这是为了既发挥国家重点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又兼顾省属院校的发展,同时考虑到地域的分布,避免一个单位负担过重,多个学科文献中心的建立,可为单学科重点发展的院校提供可依靠的基础。
将海南省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进行细分各学科文献中心,也可以解决各馆的管理平台选择的问题,各馆可以在学科发展相同的院校图书馆之间进行联盟,选择其适用平台;也解决了部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经费不足的情况,同时也避免了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
当然就现状来说,骨干(或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正在起步,海南省目前也就只有两所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即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和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因此还需要海南省图书馆界的各位同仁共同努力。但不管是否要创建骨干(或示范性)高职院校文献保障体系,最终都需要依靠海南省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这个是基础中的基础。
有关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研究的文章
在教育厅高教处领导下,海南省高校文献信息中心经过广泛调研,并结合我省高校图书馆及教育系统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服务的具体状况,提出了海南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建设规划。骨干示范高职院校文献保障体系的建成将是国内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之一,必将对国内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显著的作用。至2015年,全部建设验收完毕,总计示范及国家骨干高职院校200所。......
2023-07-30
了解骨干学科用户对文献类型、信息服务形式及信息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需求状况,在进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具体工作中制定科学的藏书计划,不断调整馆藏结构。通过各方人员的分工协作,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了解学科发展的趋势,提高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水平,构建合理的馆藏结构,更好地保障骨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2023-07-30
建设一个崭新的国家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图书馆建设中的一个新课题,所涵盖的内容很广泛,笔者只针对一个骨干馆新馆建设中总体规模的确定提供依据。参照以上各项指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图书馆(综合性)馆藏图书生均藏书量应在70~100册之间。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当然要达到并大于上述合格指标才能起到骨干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图书馆生均年进书量应大于3册/生/年,甚至达到本科院校的4册/生/年。......
2023-07-30
(二)数字资源的分类根据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数字资源划分为四种类型: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二次文献数据库;其他数据库。数据库个数以供应商分割的最小销售单元为计量单位;同一平台的不同数据库应分别计量,但不同平台的同一数据库只计为一个库。附件按年度发布,作为数字资源计量的基础数据。......
2023-07-30
为此,我们以教育部相关文件作为指导思想,以学院、图书馆的发展规划为依据,制定出《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五年规划》为今后五年我院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评估后4年继续根据藏书分级,采购适量电子资源,逐步完善我馆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2023-07-30
为此,笔者于2010年12月间,对海南省院校图书馆的重点馆藏和特色馆藏作了调查,下面将分别对这二者的建设状况进行分析。根据这一界定标准,笔者对海南省高校图书馆的重点馆藏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这从海南省高校图书馆重点馆藏的分布上已经显现出来,综合类院校重点馆藏覆盖面较广,医科类院校以医学生物为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农林文献为重点建设对象,而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则将经济类图书放在建设的首位。......
2023-07-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