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国家高职院校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研究结果

国家高职院校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研究结果

【摘要】:通过AHP法对保障体系的成本与效益进行评价。对判断矩阵的处理方法与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成本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方法相同。

1.建立效益评估-成本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分析骨干或示范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保障体系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可以对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HP法对保障体系的成本与效益进行评价。

AHP方法介绍: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AHP进行决策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定量地确定其决策方案中各个指标对于总目标的重要程度,其原理是:将所研究的问题按其性质,把各种选择指标、方案进行分类,并划分为若干层次,使问题转化为各指标方案相对重要的排序问题。通过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出某一层次因子相对于上一层次各个因素的单排序结构和相对于上一层次的总排序权重

层次分析法大体分为四个步骤: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在深入分析所面对的问题之后,将问题中所包含的因素划分为不同层次,如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方案层、措施层等等,用框图形式说明层次的递阶结构与因素的从属关系,当某个层次包含的因素较多时(如超过9个),可将该层次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子层次。

(2)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元素的值反映了人们对各因素相对重要性(或优劣、偏好、强度等)的认识,一般采用1-9及其倒数的标度方法,如表4-1所示。判断矩阵A=(αijm×n具有如下性质:αij>0,αij=1/αji;αii=1。

表4-1 两两比较标度

(3)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元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并计算其一致性。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每个元素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分值,就是该元素对于上层有关元素的重要性单排序值。为进行层次单排序一致性检验,需要计算一致性指标C.I.(Consistent Index),C.I.=(λmax-n)/(n-1),其中n为矩阵阶数,λmax为最大特征根值。当随机一致性比率C=C.I./R.I.<0.1(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Random Index)是随机生成的倒对称矩阵C.I.值的平均数,如表4-2所示)时,认为层次单排序的结果为满意的一致性,否则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

4-2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4)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进行排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该计算是逐层进行的,若上层B包含m个元素B1, B2,⋯⋯Bm,层次总排序的权重为Wb1,Wb2,⋯⋯Wbm,下层C包含n个因素C1,C2,⋯⋯Cn,它们对于因素Bj的层次单排序权重为C1j,C2j,⋯⋯Cnj(当Cr与Bj无关时,Crj=0)。此时,层次总排序通过加权计算得出。

AHP的基本使用步骤如图4-3所示:

图4-3 AHP使用步骤

2.建立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成本评价指标体系

图4-4 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成本评价指标体系

为确定第二层与第三层对第一层的组合权重,通过专家咨询,确定属性间相对重要性等级表,进行指标间的两两比较,构造出判断矩阵,对判断矩阵进行如下的处理:

(1)对判断矩阵中每行元素连乘并开n次方:

(2)求权重:

(3)判断矩阵中每列元素求和:

(4)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的值:

(5)进行一致性检验。

通过AHP法,可以得出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各项成本支出所占总成本支出的比重。

3.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同样,可以建立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得到各项效益所占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总效益的比重,从而进一步分析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其中经济效益可以包括通过实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所获得的经济收入,成本的节省等,社会效益可以包括为书刊借阅效率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等,如图4-5所示:

图4-5 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为确定第二层与第三层对第一层的组合权重,通过专家咨询,确定属性间相对重要性等级表,进行指标间的两两比较,构造出判断矩阵。对判断矩阵的处理方法与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成本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方法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