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数字资源的分类根据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数字资源划分为四种类型: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二次文献数据库;其他数据库。数据库个数以供应商分割的最小销售单元为计量单位;同一平台的不同数据库应分别计量,但不同平台的同一数据库只计为一个库。附件按年度发布,作为数字资源计量的基础数据。......
2023-07-30
1.1规划背景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自2004年学院破格升格之后,发展迅速。升格后的五年,我院图书馆由一个小小的图书室发展壮大成为当前拥有了总建筑面积22648平方米的独立馆舍、馆藏资源丰富的高校图书馆。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运用以及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的进步,使得我院图书馆成功地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大幅转型。
升格转型后五年的努力建设,也为我院图书馆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是我院迎来“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评估”的重要年份,2010年至2014年也将是我院建设事业走上成熟的又一重要时段。在学院“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的号召下,图书馆迎来了又一快速发展的契机。在学院的鼎力支持下,以教学评估为契机,如何加大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进一步促进图书馆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的能力和建设成有经贸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成了当前我院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中之重。
为此,我们以教育部相关文件作为指导思想,以学院、图书馆的发展规划为依据,制定出《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五年规划(2010—2014)》为今后五年我院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
1.2指导思想
本规划的制定主要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海南省图工委《海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内涵及评分标准》为指导,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04—2013年发展规划(草稿)》为依据,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为宗旨。
1.3 发展目标
1.3.1文献采集
2010年6月底,纸质图书总册数达到评估要求限制招生的标准;适量采集部分电子图书与电子期刊充实馆藏,使之达到评估要求的同时为我院师生的教学与科研提供文献保障;评估前完成我院学报、院报、全体教职工论文课题及专著的收集整理工作,初步达到评估要求。评估年后四年内,以评估要求的合格标准逐年充实纸质图书馆藏,加大电子资源采购力度,完善我馆藏书等级结构,继续收集我院特色文献信息资源的同时,努力开发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以四年时间建成有经贸特色的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1.3.2文献加工整序
科学性的加工周期分配和国家标准著录格式是图书书目数据质量的保障依据,本馆自2004年学院改制升格后一直以文献加工的科学化、标准化管理要求来进行书目数据加工,建立完整的书目数据库,并在网页、宣传栏揭示报道,为广大读者提供良好的检索、导读环境。今后五年,我馆将致力于建立和健全本馆中西文书目数据和非书资料、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网上资源等目录及其馆藏信息;严格地对书刊的书目数据进行详细级次(或称为第三级次)的著录和对非书资料、电子资源、网络资源等进行整合;确保本馆书目数据质量达到CALIS的水平,建立完整的书目数据库;建立科学的、合理的文献加工与整序体系。在2010年接受教育部的评估之前,对以上的文献编目方面建设目标要达到评估的标准,2010年以后至2014年,逐步完善以达到所要建设的目标。
1.4 主要任务
1.4.1 文献采集任务
1.4.1.1 纸质文献采集任务
纸质文献采集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重点之一,在采集工作中图书数量与类别分布同等重要。迎接高等教育办学条件评估前,馆藏纸质文献册数必须达到限制招生要求的标准即生均45册,以我院规划8000学生的规模计算,约36万册。评估后的4年逐年增加7万册,到2014年底达到纸质文献总册数64万册的评估合格标准。而类别分布方面,为了建设一个科学合理的馆藏文献体系迎接评估、服务读者,我馆纸质文献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将按照核心专业类图书60%、基础专业类图书20%、非专业图书20%的比例进行采集。专业类图书比重以系部招生人数比例为基础,非专业类图书比重则以其30%作全覆盖,70%由读者兴趣取向为导向(详见表3-11、表3-12、表3-13、表3-14)。
表3-11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招生计划及相关专业分类
表3-12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纸质馆藏分类统计表
(统计时间:2009年11月10日)
表3-13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纸质文献借阅量统计表
续表
(统计时间段为:2009年9月1日—2009年12月3日)
根据表3-13数据,非专业图书中,B、I大类借阅量分别占其总量的近40%和60%
表3-14 2010年6月馆藏纸质文献达到36万册还需采购图书册数表
注:1.本表基于我馆馆藏现状、我院招生计划以及评估指标。
2.本表中需采购册数是负数的,说明当前馆藏已经达到规划要求,在后续的规划内采集中将不考虑大幅度的采集,只实时增加部分最新内容供读者参考。
1.4.1.2 电子文献、特色文献采集任务
2010年6月前,根据评估标准指导思想,我馆还需采购适量电子期刊和图书,使得电子文献购置经费占文献购置费的25%,完善期刊总数,使得现刊总数达到与在校生人数比例30%的评估标准即2400种。评估年后,根据我馆藏书等级的设定,适当增加电子文献,完善整体藏书结构。图书馆的藏书等级可反映所收集文献内容的深浅程度、完备程度,以及满足不同读者需要的能力。这些不同收藏级别的文献,就构成了藏书的等级结构。为了建设有我院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系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教学、科研,我馆将根据我院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并结合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特点,把馆藏划分为完整级、研究级、学习级、普通级和少量收藏五个等级。在严格纸质文献采集分类的同时,利用电子资源、特色资源来完善我馆的藏书等级(见表3-15、表3-16)。
表3-15 我馆藏书等级详细分类表
表3-16 我院重点专业、精品课程一览表
根据馆内发展总规划,2009-2010年,将采购部分电子期刊数据库、超星读秀以及33万册电子图书。评估后4年继续根据藏书分级,采购适量电子资源,逐步完善我馆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1.4.2文献加工整序任务
1.4.2.1文献加工周期
根据我馆最新制定的“图书馆采编部定岗定量管理方案”,图书除验收和加工工序以外,联机编目下载数据每人每天完成70条记录,自编数据每人每天完成24条记录,现刊3天以内保证上架,电子文献(含更新版)15天以内完成开放阅览。严格的加工周期控制基本保证了我馆最新引进的文献信息资源以最短的时间投入流通利用。未来的五年内,我们需要继续保持文献加工的效率,为全院师生提供最时效的文献信息资源。
1.4.2.2文献信息资源整合
2010年评估之前努力推进纸质文献信息资源与数字资源整合、数字资源之间的整合,如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的整合、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的整合,2010年至2014年期间逐步完善纸质文献信息资源与数字资源的整合。
1.4.2.3 书目数据标准化程度及质量
为了配合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目标,实现资源共享,我馆采编部一直重视和加强图书数据加工的标准化建设以及质量控制。目前一直保持图书分编采用《中国图书分类法》第四版进行详细的分类,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进行主题标引,或采用专业标准可控性主题词即自由词进行标引,按《文献著录总则》及相关的《普通图书著录规则》、《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非书资料著录规则》等国家标准著录规则著录,并以《中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建立书目数据库,使图书、电子出版物、期刊书目数据更加标准化、规范化。2008年,我馆加入CALIS中心,成为D级成员馆,开始下载使用CALIS书目数据,使得我馆的数据质量达到了更高的水平。2010年6月前,我馆还需要对书目数据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维护,以后每年对新增的数据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维护。经检查和维护,确保本馆的所有书目数据文献著录和书目数据格式准确、规范,文献分类规范,有主题标引并体现专业标引深度,书目数据保持一条书目记录原则(同种文献仅保留一条书目记录的原则,可避免同种文献的馆藏记录过于分散,避免数据库膨胀过快,便于数据库维护),整体质量全部达到CA-LIS数据标准。
当前,我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2010年办学条件评估前,在学院“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的政策下,图书馆迎来了充裕的文献采集经费投入,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我们馆藏资源底子薄的现状达到评估要求,将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的严峻挑战。要保证我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在规划时间内建立经贸特色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体系,需要学院党委会、图情工作委员会、图书馆馆长和院内各系部的大力支持,需要持续、稳定的学院对图书馆文献采集经费投入,需要完善的采编工作制度来督促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工作,需要图书馆全体员工的支持与智慧。
1.4.3 中文总藏书结构指标
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规范化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科学的采访计划、严格的采访制度和规范的采访数据。科学的采访计划是规范的前提。通过对教学评估指标、学科建设及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应遵循原则的分析,采访工作首先应研究制订一份科学的采访计划。严格的采访制度主要是对采访人员行为及采访工作流程的规范,进而形成一种高校图书馆员职业规范。规范的采访数据能提高编目工作的效率,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按学科有规律地发展。
本馆根据学院开设的专业、招生人数制定馆藏文献的结构,具体购书权重如表3-17:
表3-17 文献分类与购书权重
续表
续表
注:本表依据以下专业购书分析两表《专业藏书权重》、《在校生人数图书分类权重》,按总藏书权重一类书70%、二类书20%、三类书10%计算。
专业购书分析:专业藏书权重
专业购书分析:在校生人数图书分类权重
1.5 资源建设预算方案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2012年至2014年纸质图书购置计划
续表
附注:
1.购买以上各类新书的书目一定要经过本馆馆藏书目查重。内容要适合大学生阅读。
2.出版日期限制:购书日近三年出版的图书。
3.以上图书不能购买教辅或考试类图书。不能购买盗版的图书。
4.复本量限制:单价100元以下3本;100元以上1本。
5.开本尺寸限制:开本尺寸不能小于16cm;不能购买挂图类。
有关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研究的文章
(二)数字资源的分类根据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数字资源划分为四种类型: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二次文献数据库;其他数据库。数据库个数以供应商分割的最小销售单元为计量单位;同一平台的不同数据库应分别计量,但不同平台的同一数据库只计为一个库。附件按年度发布,作为数字资源计量的基础数据。......
2023-07-30
在教育厅高教处领导下,海南省高校文献信息中心经过广泛调研,并结合我省高校图书馆及教育系统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服务的具体状况,提出了海南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建设规划。骨干示范高职院校文献保障体系的建成将是国内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之一,必将对国内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显著的作用。至2015年,全部建设验收完毕,总计示范及国家骨干高职院校200所。......
2023-07-30
采用分布式文献保障的有中国的CALIS、上海市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浙江省科技文献中心、安徽省高校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广东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海南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等。......
2023-07-30
了解骨干学科用户对文献类型、信息服务形式及信息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需求状况,在进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具体工作中制定科学的藏书计划,不断调整馆藏结构。通过各方人员的分工协作,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了解学科发展的趋势,提高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水平,构建合理的馆藏结构,更好地保障骨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2023-07-30
建设一个崭新的国家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图书馆建设中的一个新课题,所涵盖的内容很广泛,笔者只针对一个骨干馆新馆建设中总体规模的确定提供依据。参照以上各项指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图书馆(综合性)馆藏图书生均藏书量应在70~100册之间。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当然要达到并大于上述合格指标才能起到骨干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图书馆生均年进书量应大于3册/生/年,甚至达到本科院校的4册/生/年。......
2023-07-30
力争每年为企业及其在职人员提供各类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逾5000人次,把学院建成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服务基地之一。在对读者本身使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哪些文献信息资源是读者经常利用的,哪些是对学科发展、教学科研较重要的文献,从而有目的地增加某方面图书文献的采购力度,以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
2023-07-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