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分布式文献保障的有中国的CALIS、上海市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浙江省科技文献中心、安徽省高校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广东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海南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等。......
2023-07-30
1.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自1994年4月我国正式接入因特网之后,我国的信息技术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信息资源成为图书馆满足读者信息需求的重要的信息资源,随着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得到较快的发展。图书馆的馆藏结构、服务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明显特征是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内容,而且使文献信息的传递手段和共享的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赋予了信息资源共享以新的涵义。技术的进步可以提高文献信息共建共享的效率,打破了传统技术条件下地域、时间和行业的限制,使得全方位的信息资源共享在技术上成为可能,为了更有效地提高资源共享的效率,成立了教育部领导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1997年,国家教委制定了建设“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规划,要求各省市尽快建立本地区的文献保障体系。如海南省于2005年,以海南大学图书馆的海南省高校文献中心的基础上申办CALIS“省级文献信息服务中心”,2006年省教育厅下发的“海南省高校图书馆‘十一五’建设规划”提出以海南省高校文献信息中心暨CALIS海南省信息服务中心(下称两个中心)为主体建设区域性数字图书馆——海南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在教育厅高教处领导下,海南省高校文献信息中心经过广泛调研,并结合我省高校图书馆及教育系统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服务的具体状况,提出了海南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建设规划。经过近两年的筹备,该数字图书馆已于2009年9月30日正式挂牌,各项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虽然通过几年的建设,各个省市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取得喜悦的成绩的同时,也有存在问题的困扰。一是各省市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均是以本科院校带头组织起来,高职院校是继而加入,因此并不占有主导作用,而高职院校的资源建设目标与本科院校资源建设目标有许多差异,教育厅每年所划拨的经费有限,重点资源建设仍以本科院校为主。以海南省为例,海南省教育厅每年划拨文献信息服务中心50万元,海南大学再按不低于划拨经费的30%予以配套,保证中心每年有65万元的运作经费。这些经费只能够保证实行几个中文数据库的联采经费。二是各个学校的发展方向不同,各方利益相对难以协调。三是高职院校是弱势群体,许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面的建议、规划,高职院校均难有话语权。再者近几年骨干示范高职院校的兴起,其建设的内涵也是“专业建设”,因此资源建设主要是保障专业资源建设,如果专业资源得不到保障,也谈不上建设骨干或示范高职院校,因此,我们认为建设一个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文献保障体系能够使得高职院校得以快速均衡发展,使得骨干或示范院校得以顺利完成专业资源的建设。骨干示范高职院校文献保障体系的建成将是国内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之一,必将对国内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显著的作用。
2.国家示范性或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背景及高职图书馆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背景追溯
1996年5月15日,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第一次将高等职业教育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迟就业以发展国民经济的迫切要求”。提出“挑选30所现有学校建设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发展非学历高等职业教育,主要进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不仅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并首次提出了创办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的设想;2006年,创办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设想变为现实。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通过重点建设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带动全国高职院校深化改革,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至2010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教高〔2010〕8号)(以下简称《通知》),在已建设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基础上,新增100所左右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以此继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就目前而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已经批准了100所,2010年拟再遴选40所左右高职院校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2011年、2012年再分别遴选30所左右。至2015年,全部建设验收完毕,总计示范及国家骨干高职院校200所。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意义深远。这是与本科院校“211工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国家工程。目的是通过该计划带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整体质量的提高,建成一批高水平的高等职业院校,凝聚全社会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共识,优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环境,提高社会认可度,引领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2高职图书馆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国家示范性或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其根本目的是要为构建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富有中国特色的、较为系统成熟的高等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其实质是内涵的建设,是以专业建设为本的建设。从实质来说,图书馆的任务与骨干或示范高职院校的建设内涵并不违背,均是建设专业资源,为专业服务的,但从实际操作来看,总会有差距。
2.2.1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建设,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基础建设及专业队伍建设,而对专业资源的建设投入并不多,如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申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建设,旅游管理专业是央财支持的,在申请中央财政投入资金880万元的基础上,海南省地方财政投入244万元,学院自筹236万元,行业企业支持28万元,共计1388万元,分3年进行建设。建设资金主要用于以下9大方面,其中招生体制改革60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19万元,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259万元,师资队伍建设195万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45万元,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592万元,社会服务能力建设15万元,学生职业素质15万元,专业群建设88万元;真正用于旅游系在专业资源库建设资金才62万;而且还是三年的总投入,占该系的4%。其他系部的安排这方面的资金更少。
2.2.2 由于大部分的资金都流向系部,高职院校本已窘迫的财政,要再投入图书馆资源资金建设是相当的困难,如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每年最低限度的生均3册的进书量,均无法达到。
2.2.3 从各省市来说,高职院校虽然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总体上还是不如本科院校的,而各省市的教育部门,扶持的重点是保证重点大学,以及本省的本科院校,而高职院校犹如夜空中的繁星,只呈点缀作用。
而海南省高职院校并不多,从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情况看,只有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海南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图书馆、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等少数高职院校图书馆形成了符合本校教学和科研需求的重点藏书建设体系,能够为骨干学科建设提供文献保障。而大多数新办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无馆藏历史沉淀,因此所购置的馆藏不可能有所谓的重点馆藏和骨干学科馆藏。为此,在海南省内发展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是有必要的。
四川省有42所高职院校,也只有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等23所高职院校资源建设符合本校教学和科研需求,各高职院校图书馆之间还没有建立文献共享机制。仅有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加入四川省高校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加入四川省高校教学信息参考系统和本省高校图工委的资源共建共享项目。他们也认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状况从整体讲与普通高校的图书馆之间确实存在一条较深的鸿沟。
因此,笔者认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图书馆自身基础都比较好,再加上示范建设必然会对其他图书馆的工作提升有大的促进作用。另外,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考虑,下一步将推出省属示范高职院校的建设。这样可能会扩大骨干或示范院校建设范畴,使得高职院校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再者,示范高职院校的确定既有行业因素,也有地域因素。笔者建议能否在省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各省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的基础下,建立一个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联合体,在确定将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活动支点时,示范院校的图书馆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通过提升它们的软硬件系统的共享程度,可以有效降低其他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软硬件采购和维护等费用。再在各省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联合体的基础上进行区域联合或地域联合,最终形成一个全国性的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联合体。综上所述,在省内发展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是有必要的。
有关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研究的文章
采用分布式文献保障的有中国的CALIS、上海市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浙江省科技文献中心、安徽省高校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广东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海南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等。......
2023-07-30
建设一个崭新的国家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图书馆建设中的一个新课题,所涵盖的内容很广泛,笔者只针对一个骨干馆新馆建设中总体规模的确定提供依据。参照以上各项指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图书馆(综合性)馆藏图书生均藏书量应在70~100册之间。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当然要达到并大于上述合格指标才能起到骨干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图书馆生均年进书量应大于3册/生/年,甚至达到本科院校的4册/生/年。......
2023-07-30
了解骨干学科用户对文献类型、信息服务形式及信息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需求状况,在进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具体工作中制定科学的藏书计划,不断调整馆藏结构。通过各方人员的分工协作,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了解学科发展的趋势,提高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水平,构建合理的馆藏结构,更好地保障骨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2023-07-30
(二)数字资源的分类根据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数字资源划分为四种类型: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二次文献数据库;其他数据库。数据库个数以供应商分割的最小销售单元为计量单位;同一平台的不同数据库应分别计量,但不同平台的同一数据库只计为一个库。附件按年度发布,作为数字资源计量的基础数据。......
2023-07-30
为此,我们以教育部相关文件作为指导思想,以学院、图书馆的发展规划为依据,制定出《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五年规划》为今后五年我院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评估后4年继续根据藏书分级,采购适量电子资源,逐步完善我馆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2023-07-30
力争每年为企业及其在职人员提供各类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逾5000人次,把学院建成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服务基地之一。在对读者本身使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哪些文献信息资源是读者经常利用的,哪些是对学科发展、教学科研较重要的文献,从而有目的地增加某方面图书文献的采购力度,以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
2023-07-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