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请注意,本类纠纷立案时需要对于起诉事由表述进行一定的形式审查,即事由表述是否符合公司解散纠纷法定条件,此形式审查主要审查股东据以起诉的事由是否达到公司法所规定的“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程度。而且,即使法院判决解散后,按照《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原则上仍应由公司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自行清算,只有在公司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时,方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清算。......
2023-07-30
公司解散诉讼的受理条件与审查实质条件相同,即《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后来《公司法司法解释(二)》进行了进一步细化。但实践中由于公司纠纷的复杂性和股东矛盾的错综性,对于该条件会有了解上的差异,如何理解立法原意及法条适用不仅是本类纠纷的受理条件,也是实质审查条件。
1.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将司法强制解散的条件限定在“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而“严重”是一个评价性的修饰词,每个人的标准均不一。为了给予裁判者一个公知的标准,后来出台的《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第一条,进一步对于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进行四种具体举例释明,均是公司解散纠纷的受理条件及裁判实质审查条件。
公司经营管理严重困难包括两种情况:
(1)公司权力运行发生严重困难,股东会、董事会等权力机构和管理机构无法正常运行,无法对公司的任何事项作出任何决议,即公司僵局情形,通常会考虑到股东是否会因为长期冲突而无法享有适当的公司经营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权利,使其股东权益受到重大损失。
(2)公司的业务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公司经营不善、严重亏损,通常会考虑到公司长期经营中是否处于亏损的状态,公司扭亏为盈的能力,造成股东经济利益的重大损失。但需注意:如公司仅业务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不存在权力运行严重困难的,根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第一条第二款的规定,不符合《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解散公司条件。
根据司法实践,如何判断“公司经营管理是否发生严重困难”,应从公司组织机构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公司虽处于盈利状态,但其股东会机制长期失灵,内部管理有严重障碍,已陷入僵局状态,可以认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对于符合公司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其他条件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判决公司解散。[详见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8号:林方清诉常熟市凯莱实业有限公司、戴小明公司解散纠纷案;案号:(2010)苏商终字第0043号;审理法院: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判日期:2010年10月19日]
2.公司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公司存续是否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主要从公司经营状况及注册资本是否充实角度予以考虑。公司在形成僵局后即进入非常态经营模式,单方股东的经营管理,虽然没有使业务停滞,但是持续亏损显著削弱公司经营能力与偿债能力。公司注册资本均未缴足情况下,双方股东因冲突无法继续共同经营公司,公司注册资本难以充实,无法实现预期经营目的。但注意:公司亏损状况不代表必然符合公司解散条件。
3.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
虽然《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公司解散条件中含有“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这是出于“尊重公司自治、司法谨慎干预”的原则,但是立法本意并不是想通过立法将矛盾股东硬性捆绑。在某些公司解散之诉发生的同时,各股东之间的矛盾已经升级到侵权或刑事责任地步,如果仍旧机械地将解散公司必须通过所有自力救济的方式尝试未果后,才能申请司法解散公司,无疑将造成一部分本可以避免的严重后果仍发生的遗憾。
诚如上述所论,公司解散的条件应当审查的本质是公司经营管理是否已经达到长期瘫痪状态,而不应强求各方必须通过所有自力救济的途径。应该考虑原告完全穷尽上述的全部途径的可行性,不能以原告已穷尽其他全部救济手段作为判决公司解散的前提,立法本意仅是考察原告是否在诉讼解散公司之前已经竭力化解公司的矛盾,这仅是供人民法院进行判定各方是否已经达到严重矛盾的标准之一。如果本末倒置,一味强调解散公司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已穷尽其他途径,则既会架空解散公司之诉,又不具有实践操作性,更不利于矛盾股东硬性捆绑的公司未来发展。故,穷尽其他途径不是解散公司的前置条件。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既是公司解散诉讼的立案受理条件,同时也是判决公司解散的实质审查条件。公司能否解散取决于公司是否存在僵局且符合《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的实质条件,而不取决于公司僵局产生的原因和责任。即使一方股东对公司僵局的产生负有过错,其仍然有权提起公司解散之诉,过错方起诉不应等同于恶意诉讼。[详见公报案例:仕丰科技有限公司与富钧新型复合材料(太仓)有限公司、第三人永利集团有限公司解散纠纷(二审)案;案号:(2011)民四终字第29号;审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日期:2012年06月07日;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4年第2期(总第208期)]
有关公司法判例与实务的文章
但请注意,本类纠纷立案时需要对于起诉事由表述进行一定的形式审查,即事由表述是否符合公司解散纠纷法定条件,此形式审查主要审查股东据以起诉的事由是否达到公司法所规定的“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程度。而且,即使法院判决解散后,按照《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原则上仍应由公司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自行清算,只有在公司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时,方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清算。......
2023-07-30
8月27日,筹备组形成雪豹面粉有限公司换届选举办法上报我局。庭审中徐有良、韩西庆否认签名系本人所签。2016年12月12日雪豹公司做出《平顶山雪豹面粉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决议》,该决议载明:雪豹公司于2016年12月12日在粮食局会议室召开公司董事会,本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已于10日前以电话方式通知了全体董事,100%的董事出席了会议。上述会议的召集人为梁德兴,后雪豹公司依据上述三个决议进行了工商变更登记。......
2023-07-30
被告陈某所采取的措施,虽具有正当防卫的目的,但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应认定为防卫过当。在后两点上,不符合正当防卫和要求。因此,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八条“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的规定,陈某应对其防卫过当所造成的不应有的损害,承担适当的赔偿责任。......
2024-01-20
晶蓝国际公司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1.判令常鑫给付晶蓝国际公司出资款60万元,并赔付违约金6万元;2.诉讼费用由常鑫承担。综上所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百八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一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常鑫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北京晶蓝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支付出资款60万元及违约金6万元。......
2023-07-30
(一)从业条件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在中国从事导游职业的公民须具备相应条件才能进行导游活动。实践证明,实行导游人员资格证与导游证相分离的制度,可以为导游人员队伍的发展储备一大批具有导游人员资格但未从事具体导游业务的人才,这有利于鼓励导游人才脱颖而出,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有利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2023-11-26
2.受益人取得不当得利时主观上为恶意。这种不当得利的返还应是受益人所取得的全部利益,即使利益已不复存在,也应当返还。此种情形下,发生所有物请求权和不当得利请求权的竞合。此时发生不当得利请求权与违约赔偿请求权的竞合。这种情况虽具备不当得利的特点,但应视为当事人双方对履行期限的变更,不能适用不当得利的规定。这种情况应视作赠与,不能适用不当得利的规定。......
2024-01-20
实践中,股东名册记载纠纷常与股东资格确认纠纷、请求变更公司登记纠纷一并提起诉讼。股东名册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具备的文件,是指公司依法置备的记载股东及其持股情况的簿册。对于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发行记名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名册必须记载股东的姓名或名称、持股数量等内容;当股东转让股权或者发生其他应当变更股东名册记载事项时,公司应当予以变更,否则,即酿成此诉。......
2023-07-30
黎勇原为金农科技公司职工,2016年9月30日,黎勇与金农科技公司共同签订《解除劳动关系合同证明》,一致协议从2016年9月30日起解除双方的劳动合同关系。一审法院认为,本案系股东要求公司回购股权,所谓股权回购,是指在特定情形下,公司购买股东所持有的股权,股东因此退出公司,故本案应为请求公司收购股份纠纷。股权转让后,黎勇成为金农科技公司的股东,享有相应的股东权益。......
2023-07-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