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师儿童研究引:事件抽样法案例分析

教师儿童研究引:事件抽样法案例分析

【摘要】:如前所述,事件抽样法没有唯一的记录格式,但为了帮助老师更好地理解事件抽样法的要点,如下呈现一案例,并做简要分析。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师范生而言,因实地观察受制于对方学校的安排,这样的变更也是在所难免的;对于一线教师而言,用事件抽样法开展儿童研究比师范生更有便利条件。除了这两者之外,作者总体能理解事件抽样法的精髓。

如前所述,事件抽样法没有唯一的记录格式,但为了帮助老师更好地理解事件抽样法的要点,如下呈现一案例,并做简要分析。

(一)案例

同伴交流是小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的重要方面,作者选择这样的主题进行观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案例具体内容请见表8-10。

表8-10 同伴交流的事件抽样法记录表[11]

续表

续表

(二)案例分析

这里主要根据事件抽样法的要点简要分析之。关于观察主题,尽管作者在实施事件抽样法之前预设的观察主题是同伴交往行为,但到现场后发现预设的主题无法观察,于是临时改为同伴交流,这里的同伴交流主要指同桌交流、前后桌交流。观察主题的临时变更,进一步表明,对于初学者而言,当做好事件抽样法实施之前的准备后,有必要去预设的观察情境中做预观察,根据预观察修改预设的有关内容。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师范生而言,因实地观察受制于对方学校的安排,这样的变更也是在所难免的;对于一线教师而言,用事件抽样法开展儿童研究比师范生更有便利条件。

从上述案例看,除了观察主题临时变更外,作者也变更了记录方式。除了这两者之外,作者总体能理解事件抽样法的精髓。如在目标行为描述时,一旦目标行为出现,马上用描述性语言记录下具体的目标行为,同时记录下目标行为持续的时间;又如,能根据所记录的目标行为描述,推论得出自己对豆豆的发现。针对自己记录的需要,增设了座位表栏、反思栏、附录栏。座位表的增设,能便于读者清楚地理解豆豆所在的位置;反思栏的增设,特别有利于师范生深化对时间抽样法本身的理解,同时还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从所观察的儿童出发深度反思教学有待改善的方面,甚至还可以找到进一步深化的儿童研究主题。附录栏的增设,能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目标行为描述中的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