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轶事记录法的案例及分析:教师的儿童研究引论

轶事记录法的案例及分析:教师的儿童研究引论

【摘要】:就有计划的轶事记录和随机的轶事记录分别举例并做出分析如下。(一)有计划的轶事记录案例及其分析如下是一个有计划的轶事记录案例。有鉴于此,轶事记录应尽可能客观、具体,否则会扭曲儿童世界的意义。

就有计划的轶事记录和随机的轶事记录分别举例并做出分析如下。

(一)有计划的轶事记录案例及其分析

如下是一个有计划的轶事记录案例(见表6-7)。

表6-7 记一次英语课上的“异性交往”[25]

如下主要从轶事记录运用恰当与否、如何运用轶事记录的数据来发现儿童世界的意义两方面分析之。

1.轶事记录运用的恰当性

运用轶事记录描述小学生前,作者已有三次实地研究儿童的经历,因此,已经初步具有了捕捉轶事的敏感性及运用描述性语言记录轶事的能力。因作者感兴趣的是小学男女生的交往特点,进入教室后发现,只能坐在教室后面观察学生,为了尽可能确保记录的客观性,于是选择观察后排的男女同桌。从上述案例看,作者基本能记录下轶事记录的主要内容,如能在如下方面进一步具体化则会更好:第一,关于轶事发生情境的描述,作者主要描述了两位男女生的特点和课堂参与的大致特点,此外,应尽可能描述教室的大致特点、任课教师和教室里除了学生外的其他参与者。第二,轶事描述中的最后一段略显笼统,可以记录下老师布置任务的内容,果果和阿超是如何合作完成的。

2.分析轶事记录的数据,以发现儿童世界的意义

轶事记录的数据主要是定性资料,其分析的关键是发现文本描述中的可能意义。意义的发现可以从如下两方面分析:第一,轶事本身;第二,轶事记录结果和轶事发生情境的关系,在该案例中,可从轶事记录的教室环境、任课教师与轶事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之。有鉴于此,轶事记录应尽可能客观、具体,否则会扭曲儿童世界的意义。如对于类似于像阿超这样的男生,如果描述者不能准确、具体地记录阿超和果果之间的轶事,那么,往往会误以为阿超干扰果果的专注学习,但从轶事描述的最后一段看,正是阿超机智的反应,才确保这对同桌顺利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

(二)随机的轶事记录

随机的轶事记录因其高度开放性,更加考验记录者对于轶事捕捉的敏感性。如下三个表格主要呈现了三类轶事:表6-8记录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表6-9记录了“颇能引起好奇心的细节保存之,以备将来进一步反思”;表6-10记录了能够透露儿童受虐的细节。

表6-8 老师,这画送给你?[26]

续表

表6-9 被遗忘的“我”[27]

续表

表6-10 冷暴力审判现场[28]

续表

以下同样从轶事记录运用恰当与否、如何运用轶事记录的数据来发现儿童世界的意义两方面分析之。

1.轶事记录运用的恰当性

运用轶事记录描述小学生前,上述三位作者都有实地研究儿童的经历,因此,已经初步具有了捕捉轶事的敏感性、运用描述性语言记录轶事的能力。从上述案例看,作者基本能记录下轶事记录的主要内容,如能在如下方面进一步具体化则会更好:第一,关于轶事发生情境的描述,表6-8简要描述了教室的位置、多媒体设施和任课教师,为了便于读者进一步从中发现意义,最好能进一步描述教室的座位安排等教室的具体布置、班级同学的大致情形。表6-9没有描述轶事发生的情境,表6-10尽管在轶事发生情境的描述中写了一句话,但这不是轶事发生情境的描述,而是在交代轶事的主题等信息,为此,这两个案例都需要增加或重写轶事发生的情境,表6-9第一段的部分内容略作修改可作为轶事情境。第二,轶事描述,表6-9对于翠黄在上课期间的具体行为的描述过于笼统,由此可见,作者在如何用描述性语言具体记录方面需要改进。表6-10中,同学对迟到女生爆料和控诉的语言应进一步详细记录,这些语言能提供女生受虐的细节,能有助于后续更好地做出得出推论或做出解释。

随机的轶事记录既可以记录儿童的自发行为,也可以记录他人的行为,如迟到的女孩。

2.分析轶事记录的数据,以发现儿童世界的意义

上述三个轶事描述了三个不同个性的孩子,小K眼中的“送画”的意义,翠黄在沉默、无聊中寻找一些能显现自我的小动作、玩意儿,迟到女生在“审判”过程中表现出的表面坚毅,这些皆是教师重新思考儿童世界的轶事性证据,据此进一步反思自身的儿童观和对儿童的教育教学方式的适切性。